第359章 下蔡城頭降意揚,先鋒領命奔前路

字數:4036   加入書籤

A+A-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負責運送夏侯尚等人屍首的隊伍先行前往下蔡。一路上曆經波折,終於抵達下蔡城下。隨即,蜀軍校尉與下蔡守將柳乾展開了一番接觸,而這一接觸,也為下蔡的局勢帶來了新的變化。
    待柳乾等人返回城中,副將心急如焚,趕忙迎了上來。他神色焦慮,眼神中滿是關切,開口便問:“將軍,此番出城,可看出什麽端倪?那蜀軍究竟是何意圖?”柳乾心中其實早已存了投蜀的念頭,可當下局勢不明,他也不好貿然明言,隻得先想著試探試探副將的態度。於是,柳乾神色凝重,緩緩開口說道:“如今這局勢,怕是不太樂觀呐!夏侯將軍等人的屍首已被蜀軍送來,下蔡處境愈發艱難了。依汝之見,我等接下來該如何是好?是繼續堅守,還是另謀出路啊?”
    副將原本滿心想著堅守下蔡,指望著後方魏軍的支援,能扭轉這不利的局麵。可當他親眼目睹夏侯尚等人那冰冷的屍首時,心中頓時一涼,他心裏很清楚,連夏侯尚這般重要的將領都已命喪敵手,下蔡的局勢恐怕是回天乏術了。再聯想到如今魏國朝堂動蕩,局勢風雨飄搖,前途一片黯淡,他心中的堅守瞬間動搖了。
    猶豫片刻後,副將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向柳乾,說道:“將軍,依我看,如今大勢已去,再堅守下去,不過是白白犧牲將士們的性命。魏國如今風雨飄搖,援軍怕是指望不上了。我等倒不如順應局勢,投了蜀軍,或許還能為弟兄們尋條活路。”
    柳乾聞言,心中暗自欣喜,臉上卻不動聲色,反而故意皺起眉頭,佯裝為難地說道:“投蜀?這可是叛國之舉,日後恐遭人唾棄啊!我等食君之祿,怎能輕易做出這等不忠不義之事?”
    副將見狀,趕忙上前一步,言辭懇切地說道:“將軍,如今魏國大廈將傾,我等空有一腔熱血,卻無力回天。為了這城中的將士與百姓,這也是無奈之舉啊。還望將軍三思!”周圍的其他將領也紛紛附和,你一言我一語地勸說著柳乾。
    柳乾見眾人態度堅決,在做足了姿態後,便裝作被逼無奈的樣子,長歎一聲說道:“罷了罷了,既然諸位皆這般認為,那我也隻好順應大勢了。隻是這投蜀之事,事關重大,容不得半點馬虎。”眾人見柳乾鬆了口,都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
    隨即,柳乾忙令人準備好降書,他自己則整理了一番衣冠,神情莊重嚴肅,鄭重其事地親自出城,來到蜀軍校尉麵前。柳乾雙手捧著降書,微微彎腰,在遞到蜀軍校尉手中後,說道:“將軍,我等願獻下蔡歸降,還望貴軍能善待城中百姓與將士。”蜀軍校尉接過降書,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他怎麽也沒想到事情竟能如此順利。
    為避免夜長夢多,柳乾又命副將挑選了百餘匹快馬供蜀軍一行驅使。他對蜀軍校尉說道:“將軍,這些快馬腳力極佳,有了這些快馬相助,將軍便能盡早將消息傳回壽春。還望將軍能在大將軍麵前多多美言幾句。”
    蜀軍校尉騎著戰馬,對柳乾略一拱手,以示感謝,道:“柳將軍深明大義,我定會如實向大將軍稟報。”隨後,他便領著一眾人馬,揚鞭策馬,朝著壽春的方向疾馳而去。馬蹄揚起陣陣塵土,很快便消失在了遠方的地平線上。
    回城的路上,沒了夏侯尚等人屍首的拖累,加之如今又有了柳乾贈予的快馬相助,行進的速度頓時快了許多。
    眾人一路快馬疾馳,路邊的景色如幻影般迅速向後退去。烈日高懸,直至漸漸西斜,在馬背上顛簸了許久後,天邊已被夕陽染成了橙紅色。到了黃昏時分,蜀軍校尉遠遠地便望見了壽春那熟悉的城牆輪廓。他心中一喜,揚了揚馬鞭,大聲喊道:“兄弟們,再加把勁,咱們就要到壽春了!”眾人聞言,精神一振,紛紛加快了速度。
    不多時,一行人馬便來到了壽春城下。城牆上的守軍看到是自家隊伍歸來,連忙打開城門。蜀軍校尉領著眾人魚貫而入,在吩咐完麾下士卒回營休息後,便獨自一人徑直朝著府衙趕去。此刻,他心中滿是興奮與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將下蔡歸降的好消息告知楊再興。
    待校尉快馬加鞭趕到府衙門前時,他迅速翻身下馬,腳步匆匆地便欲向府內奔去。守門的士卒見是他歸來,也不阻攔,任由他徑直入內。
    一進府門,校尉便朝著大堂的方向疾走,一邊走一邊高聲喊道:“大將軍!大將軍!我有要事稟報!”此時,楊再興正在大堂內與眾將商議著壽春的戰後事宜,聽到喊聲,眾人紛紛停下手中的事情,目光齊刷刷地看向門口。
    隻見校尉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地衝進大堂,他顧不上擦去額頭的汗珠,單膝跪地,抱拳行禮,聲音洪亮地說道:“啟稟大將軍,下蔡守將柳乾已獻城歸降,此乃降書!還請大將軍過目!”說著,他雙手將降書高高舉起。楊再興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他連忙起身,快步走下台階,從校尉手中接過降書,展開仔細閱讀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待看完降書,楊再興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將降書遞給身旁的徐晃,說道:“公明,你看看,這可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徐晃接過降書,快速瀏覽了一遍,也不禁麵露喜色,說道:“恭喜大將軍,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了下蔡,此乃我軍之大幸!”
    大堂內的眾將聽聞,紛紛麵露驚喜之色,互相交換著喜悅的眼神。太史慈興奮地說道:“這下可好,我等原本還在為如何攻打下蔡發愁,沒想到柳乾竟主動歸降,真是天助我也!”
    甘寧也大笑道:“這柳乾倒是個識時務的人,早早歸降,也省了我等一番力氣!”
    楊再興環顧眾人,說道:“此次下蔡能順利歸降,全靠黃校尉與諸位將士辛苦奔波。來人,賞!”不多久,便有士卒捧著一盤金銀走上前來,將金銀遞給了校尉。
    賞賜完畢後,楊再興再次對黃校尉說道:“此番任務爾等完成得十分出色,回去後好好休息。明日,你隨我等一同前往下蔡,接收城池。”黃校尉聞言,單膝跪地,抱拳說道:“多謝大將軍!末將定當不負所望!”
    就在這時,陸抗站起身來,向楊再興抱拳進言道:“大將軍,雖說下蔡已然歸降,但人心難測,為以防萬一,不如先派一將,領一營士卒作為先鋒即刻啟程,趕往下蔡接手城池防務。如今天色漸晚,不久便要天黑,大軍在夜間行進多有不便,容易出現各種狀況,先鋒隊伍宜精不宜多,可將各營騎兵挑選出來,如此行動起來更為迅速靈活一些。我等可以待明日一早再率大軍出發,如此安排,既能及時掌控下蔡的局勢,又能確保大軍的安全與穩定。還望大將軍三思!”
    徐晃等人聽了陸抗的建議,都覺得十分在理,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徐晃率先開口說道:“幼節所言極是,先遣一支隊伍提前趕到下蔡,能讓我軍在局勢上占據主動,掌握先機。末將願領軍先行前往下蔡,為大軍探路。”緊接著,其他將領也紛紛出言,表達了願意領軍先行的意願。
    楊再興環顧一圈在場眾將,心中權衡著各種因素,沉吟片刻後,最終下定決心,朗聲說道:“既如此,便勞煩黃校尉辛苦些,再跑一趟,領著子義與幼節先行前往下蔡。此行爾等務必謹慎行事,與那柳乾妥善交接,確保下蔡的防務順利過渡。”
    太史慈等人聽聞,立刻上前一步,齊聲應道:“末將領命!”說罷,三人便迅速轉身,快步走出大堂,各自返回營中準備出發事宜去了。隨後,其餘諸將為配合太史慈三人挑選人馬,也紛紛告退返回了軍營之中。
    楊再興望著眾將離去的背影,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欣慰之色。而後,他與“劍影”二人也轉身返回了房中。
    一進房間,兩人便開始忙碌起來,認真地整理起行囊。“劍影”一邊整理著衣物,一邊輕聲說道:“振武,明日你這一去,可得多加小心啊!”
    楊再興停下手中的動作,走到“劍影”身邊,輕輕握住她的手,說道:“影兒莫憂,那柳乾已然歸降,待子義與幼節趕至城中,下蔡之事定能順利解決。即便有所反複,待明日大軍一到,晾他也翻不出什麽風浪來!”言罷,兩人相視一笑,眼中滿是對彼此的關心與牽掛。在溫馨而又忙碌的氛圍中,兩人為明日的出發做足了充分準備,隻待天明,便踏上新的征程。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正是:下蔡城頭降意揚,壽春堂內喜聲長。先鋒領命奔前路,明日揮師意氣昂。
    喜歡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請大家收藏:()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