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原野懇談解宿怨,身世往昔話滄桑
字數:3846 加入書籤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楊再興與呂雯原野對峙,呂雯因父仇對楊再興滿懷恨意。一番交談,過往恩怨逐漸浮出水麵。楊再興知曉其中誤會,誠懇相勸,呂雯心中恨意鬆動,答應聽其解釋,一場關乎過往與未來的深入交談,在這空曠原野上緩緩拉開帷幕。
殘陽如血,餘暉灑落在這片空曠的原野上,為大地鋪上了一層金紅的薄紗。微風拂過,野草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似在低語著不為人知的秘密。遠處,幾棵孤樹在風中靜靜佇立,投下長長的影子,更添幾分寂寥。
聽完楊再興的話語,呂雯皓齒緊咬下唇,那原本熊熊燃燒的恨意,在他誠懇的言辭下,漸漸被猶豫所取代。她抬眸望向楊再興,往昔的回憶與當下的情緒交織,心中五味雜陳。
片刻之後,她緩緩放下手中長戟,聲音雖依舊清冷,卻也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鬆動:“好,你且說來,但今日若不能給我一個滿意的交代,此事絕不會善罷甘休。”
楊再興聞言,抬手輕咳一聲,略微整理了一番措辭,而後緩緩開口:“呂姑娘,在楊某答複之前,心中尚有一事不明,還望姑娘不吝解惑!適才聽姑娘所言,貂蟬嬸嬸似是……卻不知如今姑娘為何肯委身侍曹?”
呂雯聽後,幽幽輕歎一聲,眼中浮現出幾分悵然:“姨娘在酒宴上舉刀自盡後,文遠叔父念及與父親的舊情,便將我與母親接到了他身邊。我一心想要為父親與姨娘報仇雪恨,在軟磨硬泡之下,文遠叔父終於答應將父親的一些戟法傳授於我。”
她頓了頓,神色中流露出一絲無奈:“誰曾想,還沒等我將武藝練成,曹操父子與劉備便先後離世。我一時彷徨失措,不知前路該何去何從。就在此時,司馬氏偷偷找上了我,還將部分司馬氏死士交托於我,命我暗中監視調查曹魏各地官員。”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司馬氏覆滅,我與手下這些人不得已轉入暗處,開始了東躲西藏的日子。即便如此,還是被曹家暗衛尋到了蹤跡。”呂雯的眼神中閃過一抹複雜的神色,“不曾想,負責此事的曹氏旁支子弟曹正明,不僅沒有拿下我等,反而將我等吸納進了曹家暗衛。”
“之後,我等奉命遠赴三韓。在那裏,我等利用之前司馬氏死士的身份,贏得了司馬昭的信任。數月後,我尋得一良機,終於成功刺殺司馬昭,並將他的首級帶回了鄴城。魏主曹植得知此消息後欣喜若狂,便將我升遷至暗衛統領一職。”
楊再興聽聞呂雯這些年的種種境遇,不禁心生感慨,唏噓不已。命運的軌跡如此曲折,誰能料到當年那個嬌蠻任性的少女,會曆經這般跌宕起伏的人生。
片刻後,楊再興收拾了下略顯複雜的心情,對著呂雯拱手道:“呂姑娘,當年之事,實非我所願。時光已無法倒流,過去的恩怨情仇,就讓它消散在這歲月裏吧!這些年,天下局勢風雲變幻,各方勢力此消彼長。如今戰火漸息,百姓渴望安寧。我亦希望姑娘能放下仇恨,莫要再深陷這複仇的旋渦之中。”
楊再興微微頓了頓,目光誠懇地直視著呂雯的眼睛,聲線平穩卻又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篤定:“呂姑娘,想必你也清楚,眼下大漢才是眾望所歸。這些年漢室曆經風雨,卻始終承載著天下百姓的期許。曹魏雖名義上尚有數州之地,可實則內憂外患,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他微微歎了口氣,臉上浮現出一絲追憶之色,“當今天子乃是我義弟,自登基以來,夙興夜寐,一心隻為天下蒼生謀福祉。”楊再興挺直脊背,神色鄭重,目光炯炯地看向呂雯:“過去之事已無法挽回,是我與義父虧欠於你。但我在此向你保證,今後我與陛下定當竭盡全力彌補。隻要姑娘願意放下仇恨,未來的日子,楊某定不會讓你再受半分委屈。回去後,我會將此中原委盡數報於陛下,並懇請陛下為溫侯正名。世人皆知溫侯武藝高強,卻也多有誤解。雖說溫侯曾數次改換門庭,可那多是諸侯間紛爭的無奈之舉。實際上,他對漢室一直忠心耿耿。當年,溫侯不顧自身安危,誅殺國賊董卓,為漢室除去一大禍害,何等英勇!此後,又奉旨與義父、曹孟德一同討伐稱帝自立的袁術,維護漢室正統。單從這幾件大事來看,溫侯可是為漢室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呂雯聞言,整個人瞬間一怔,美目圓睜,眼中滿是詫異之色,顯然是完全沒料到楊再興竟會說出這等話語。她呆立當場,腦海中諸多念頭翻湧,一時竟有些回不過神來。
片刻之後,呂雯眼眶微微泛紅,原本清冷的麵容上浮現出一絲動容,聲音略帶哽咽,感動道:“有你這話便夠了!” 言罷,她再不猶豫,雙手輕輕一提裙擺,利落地翻身下馬。雙腳剛一落地,她便朝著楊再興的方向,盈盈下拜,欲代其父謝過楊再興此番承諾。
楊再興見狀,急忙飛身下馬,幾步上前,雙手穩穩地將呂雯扶起,動作輕柔且帶著幾分關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呂雯被他扶起的瞬間,心髒猛地開始狂跳,那跳動聲震得她耳鼓生疼。她低著頭,目光落在楊再興的手背上,一時竟有些恍惚。她不禁想起,當年父親新亡之際,曹操欲將她許配給楊再興,她本滿心期待,不曾想卻遭楊再興拒絕,仇恨自此紮根。
那些被仇恨蒙蔽雙眼的日子裏,無數個夜晚,她在噩夢中驚醒,腦海裏全是父親與姨娘慘死的模樣。為了複仇,她苦練武藝,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活得疲憊又麻木。而如今,楊再興不僅承諾為父親正名,還言辭懇切地表達彌補之意。楊再興的這番話,像一陣溫柔的風,吹進了她那滿是荒蕪的內心。
抬眸看向楊再興,四目相對間,她的臉頰陡然一紅,像是被天邊的晚霞染上了色彩。不知是出於內心的慌亂,還是積壓許久的情感作祟,她竟鬼使神差地問道:“那我呢?不知將軍欲如何安置於我?”
這話一出口,氣氛瞬間變得微妙起來。身後的李彥聞言,心中“咯噔”一聲,暗叫不好。他心裏清楚,楊再興大婚在即,府中兩位夫人好不容易才安撫住,要是此時呂雯再插進來,往後楊再興的日子怕是要雞飛狗跳不得安寧了。
想到此處,李彥不敢耽擱,迅速翻身下馬,快走幾步上前,出言打斷道:“呂姑娘,你看這樣如何?陛下那邊的封賞咱另說,老夫呢也算是奉先半個師父,奉先故去後,老夫這心裏空落落的,難受得很。適才交手時,老夫觀你這一身武藝頗為不俗,隱隱有突破超一流中期之相。若姑娘不棄,老夫願收你為徒,將這衣缽傳承與你。”李彥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呂雯的神色,試圖用這番話轉移她的注意力 ,化解眼前這棘手的局麵。
呂雯聽到李彥的話,微微一愣,眼中閃過一絲猶豫。她下意識地看向楊再興,似乎在等待他的回應。
楊再興也沒想到李彥會突然有此提議,一時有些語塞。他看了看呂雯,又看了看李彥,斟酌著說道:“李伯的提議倒也不錯,呂姑娘武藝精湛,若能得李伯指點,日後必能更上一層樓。至於其他的,待回了城中,見過陛下,再從長計議吧!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呂雯低下頭,沉思片刻,心中暗自權衡。她明白楊再興的意思,如今自己確實需要一個安身之所,李彥的提議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而且,她也想借此機會,與楊再興多一些相處,解開心中鬱結。
“如此,便多謝前輩抬愛了。”呂雯抬起頭,對著李彥微微欠身,行了一禮。
李彥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從今日起,你便是我的徒兒了。往後武藝上有什麽不懂的,盡管問為師。”
夕陽的餘暉漸漸淡去,夜幕開始降臨。三人收拾好行裝,踏上了歸途。原野上,馬蹄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他們的身影在月色下漸行漸遠,而這段恩怨情仇,似乎也在這一夜有了新的轉折。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正是:原野相談恩怨解,身世往昔話淒涼。舊仇新念終消弭,前路漫漫待啟航 。
喜歡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請大家收藏:()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