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高地攻防決生死,酸棗城下勸降忙

字數:3968   加入書籤

A+A-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蜀軍細作混入流民之中,欲潛入酸棗城內,不曾想卻被魏軍守將樂綝識破並予以阻止。事後,蜀軍開始在酸棗城外挖掘壕溝,試圖切斷魏軍與外界聯係。麵對蜀軍行動,樂綝雖嚴防死守,卻仍難擋城外局勢惡化。與此同時,城外高地上的魏軍也陷入了困境,一場激烈的交鋒就此展開。
    樂綝立於城頭,眼睜睜瞧著蜀軍士卒有條不紊地挖掘壕溝,卻毫無應對之法,心中滿是焦灼。而此刻,城外數處高地上的魏軍士卒,也陷入了困境,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 。
    一名魏軍士卒慌慌張張地跑到為首的校尉跟前,氣喘籲籲地匯報道:“馬校尉,大事不好!蜀軍已將咱們團團圍住……山底下密密麻麻全是蜀軍呐!再不想辦法衝出去,時間一長,水源被斷,糧草耗盡,咱們都得被困死在這兒啊!”
    馬校尉聽後,眉頭緊鎖,沉吟片刻。他心裏十分清楚,這顯然是蜀軍精心策劃的無解陽謀,眼下不管是選擇固守在此等待救援,還是直接強行突圍,最終結果恐怕都不容樂觀。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趁著現在軍心還穩,士卒尚有一戰之力,衝下山去拚個魚死網破,或許還能尋得一線生機。
    主意既定,馬校尉迅速集結兵力,朝著士卒大聲呼喊道:“弟兄們,生死在此一搏,跟我衝!”眨眼間,士卒們便手持兵器,緊密列隊。隨著一聲令下,他們如猛虎下山般朝著山下的蜀軍勇猛殺去。
    幾乎在同一時刻,其他各處高地上也在陸續出現著類似的場景。那些被圍困的魏軍士卒,在各自校尉的帶領下,紛紛呐喊著,舉著手中寒光閃閃的武器,不顧一切地朝著山下蜀軍衝去,一時間,喊殺聲震天,打破了山野間原本的寧靜 。
    山腳下,蜀軍將領目睹這一幕,嘴角微微上揚,心中暗自冷笑:“哼!終於耐不住性子咬鉤了嗎?”
    隨即,他猛地挺直腰杆,扯著嗓子大聲下令:“傳我將令,全軍緩緩向後撤退百步!刀盾兵迅速前壓,組成第一道防線;長槍兵緊跟其後,填補陣形間隙;弓箭手在最後方列陣待命,聽我號令!待魏軍衝下山時,萬箭齊發,教他們有來無回!”
    隨著這聲令下,蜀軍士卒迅速行動起來。弓箭手們一邊有條不紊地後退,一邊張弓搭箭,箭頭直指高地,時刻準備給衝下來的魏軍致命一擊;長槍兵們緊隨其後,步伐整齊,手中長槍如林,槍尖閃爍著寒光,隨時準備應對可能近身的敵軍;刀盾兵們則雙手緊握住盾牌與長刀,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堅守在隊伍最前方,掩護著身後的袍澤後撤。
    不消片刻,魏軍便如洶湧的潮水般從高地上衝了下來。馬校尉雙眼通紅,滿臉殺氣地衝在了隊伍前方,麵對蜀軍射來的箭雨,忙揮舞著手中長刀,聲嘶力竭地大喊道:“弟兄們,千萬別停下!隨我殺,殺出一條血路!”
    在馬校尉的厲聲嘶吼與奮力鼓舞下,魏軍如同一群困獸般,懷著必死的決心瘋狂地向前衝鋒。
    然而,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山野間,魏軍士兵一個接一個地倒下,當他們好不容易衝到蜀軍陣前時,百餘具屍體已然橫七豎八地躺滿了來路。
    還沒等他們喘口氣,便一頭撞上了蜀軍那密如叢林的長槍陣。蜀軍的槍尖在日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森冷的寒光,毫不留情地刺向魏軍,一波又一波地收割著魏軍士兵的性命。
    待擋下魏軍的衝鋒後,蜀軍刀盾兵迅速前壓。他們一手持盾,穩穩地抵擋著魏軍的攻擊,一手持刀,迅猛地砍殺敵人,與僅剩的上百名魏軍瞬間混戰在一起。
    一時間,戰場上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以及士兵的慘叫聲交織回蕩,讓人膽戰心驚。
    半炷香的工夫轉瞬即逝,戰場上硝煙漸漸散去,魏軍士兵紛紛倒下,此時場中僅剩下馬校尉一人。
    他全身浴血,原本整齊的鎧甲此刻已破碎不堪,衣縷被鮮血浸透後緊緊貼在身上。但他依舊緊握著血跡斑斑的長刀,眼神中透著一股決絕與不甘,怒目圓睜,凶狠地瞪著周圍的蜀軍。
    蜀軍將領見狀,驅馬上前,高聲勸道:“馬校尉,如今大局已定,投降吧,何苦白白送命!我軍定會善待於你。”
    馬校尉聽聞,狠狠地啐了一口,大聲罵道:“呸!要殺便殺,要剮便剮,何須多言!”蜀軍將領見苦勸無果,無奈之下,隻得揮了揮手,下令道:“送馬校尉上路。”
    隨著蜀軍將領的一聲令下,長槍兵迅速圍攏上前。他們身形矯健,從刀盾兵特意預留的陣型縫隙間,不斷精準出槍。
    馬校尉見狀,大吼一聲,揮舞著長刀左擋右突,刀光閃爍,一時間竟讓蜀軍難以近身。他刀法淩厲,試圖在這重重包圍中殺出一條血路。然而,蜀軍士卒源源不斷,他的體力也在持續的拚殺中漸漸不支。
    突然,一名長槍兵瞅準了馬校尉轉身的瞬間,猛地一槍刺向他的後背。馬校尉察覺到背後的危險,想要躲避卻已來不及,利刃毫無阻礙地穿透了他的身軀。馬校尉身軀猛地一震,口中噴出一口鮮血,手中的長刀也無力地垂落。他緩緩地轉過頭,用最後的力氣瞪了一眼那名偷襲的長槍兵,隨後,重重地倒在了地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著這場戰鬥的結束,其餘數處高地的戰鬥也很快分出了勝負。一隊隊受傷的魏軍士兵被蜀軍押解著,步履蹣跚,神色黯然地走向酸棗城下。
    一炷香後,伊籍在眾人的拱衛下,緩緩策馬來到城下。他抬頭望向城頭的樂綝,隨意地拱了拱手,滿臉肅容地喊道:“不知城頭是哪位將軍?可否上前一步答話?”
    樂綝聞言,劍眉一挑,大步上前,俯視著城下的伊籍,聲音洪亮地回應道:“本將乃是樂綝!汝乃何人,有何事要講?”
    伊籍聽了,心中暗自思量:我當是誰,原來是樂進樂文謙之子,瞧這行事做派,倒是有幾分乃父之風啊。
    隨後,他神色從容,抬手輕撫長須,高聲說道:“我乃大漢昭文將軍伊籍是也!此番前來,不為別事,隻為勸降將軍。”話落,伊籍未等樂綝出聲回應,便胸有成竹地獨自說了起來。
    “樂將軍想必清楚,如今曹魏氣數將盡,天下大勢已明,歸降大漢乃是順應潮流之舉。將軍英武不凡,何苦為將傾之廈盡忠,白白斷送前程?先帝仁義布於四海,麾下人才濟濟,將軍若能棄暗投明,定能大展宏圖,封侯拜相不在話下。”伊籍目光炯炯,言語間條理清晰,邏輯分明地勸說道。
    樂綝一聽這話,頓時雙眼圓睜,怒目而視,臉上的憤怒如同燃燒的火焰,不可遏製。
    他猛地一拍城牆,聲如雷霆地怒吼道:“伊籍,休要巧舌如簧!賊將楊再興殺害我父,此仇不共戴天。我樂綝就算粉身碎骨,也絕不降蜀!今日有我在,酸棗城便是爾等葬身之地!”
    伊籍聞言,冷笑一聲,笑聲中帶著幾分輕蔑與決然地道:“這是沒得談嘍?那便休怪我翻臉無情了……”說罷,他迅速轉頭,看向身旁的將領,幹淨利落地吩咐道:“去,將那些擒住的魏卒盡數斬了祭旗!”
    那將領聽聞,臉上瞬間閃過一抹猶豫之色,小心翼翼地勸道:“大人,如此做法恐怕有傷天和。若是被關將軍知曉了……”
    伊籍臉色一沉,重重地冷哼一聲,不耐煩道:“叫你去便去,哪來這許多廢話!此事由我一力承擔便是。記著,若是其中有人乞降,便帶回營去,拒降者一律格殺。”
    那將領不敢再言,忙應了一聲,匆匆策馬跑向前去傳令。一時間,馬蹄聲起,塵土飛揚,一場殘酷的處決即將在這戰場上拉開帷幕,而這血腥的一幕,也將給這場對峙添上更為濃重的緊張與肅殺之氣 。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正是:高地廝殺戰鼓催,魏軍奮勇亦成灰。酸棗城下勸降怒,血腥將起戰事危 。
    喜歡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請大家收藏:()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