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討論案情

字數:3464   加入書籤

A+A-


    吏部尚書辛豐坐著馬車回到家,一進門就問迎上來的管家:
    \"辛溫人呢?去哪兒了?\"
    管家低著頭回答:\"少爺還在睡覺沒起來呢。\"
    辛豐臉色一下子變得很難看,厲聲說:
    \"讓他馬上起床收拾好,一炷香之內到書房來見我!\"
    老管家偷偷瞄了眼老爺的臉色,趕緊小跑著去叫人。
    辛豐直接回到書房,把官服脫下來遞給隨從,自己往椅子上一靠,閉上眼睛休息。
    差不多一炷香時間後,他兒子辛溫才磨磨蹭蹭地過來。
    \"爹,您找我?\"辛溫臉色發白,走路都有點打飄。
    他本來就不會武功,再加上整天花天酒地,整個人看起來病怏怏的。
    辛豐皺著眉頭想了半天,最後說:\"你現在趕緊收拾行李,馬上離開京城,我有種不好的預感。\"
    \"啊?為什麽啊?現在就走?\"辛溫一臉懵。
    辛豐眼睛一瞪:\"少廢話,現在立刻馬上走!\"
    \"好...好吧...\"辛溫最怕他爹發火,趕緊答應。
    家裏的傭人們七手八腳地幫忙收拾了些衣服、幹糧和金銀細軟,辛溫帶著十幾個隨從急急忙忙出門。
    結果馬車剛到城門口,守城的士兵一查身份就把他們攔住了:
    \"皇上有令,四品以上的官員和家眷一律不許出城!\"
    .......
    夜深人靜,李正峰在宿舍修煉完一個時辰後,突然聽見敲門聲。
    門沒鎖,他直接開口道:\"進來。\"
    房門被推開,陳春走了進來,開口就問:\"今天有什麽收獲嗎?\"
    他找了張椅子,在李正峰對麵坐下。
    李正峰將從嶺南王妃那裏得到的消息,連同自己的推理詳細說了一遍。
    陳春聽完後表情變得嚴肅:\"你的分析很正確。元智和尚應該就是和王妃女兒私奔的那個人。不過這事情涉及到朝廷高層官員及皇室中人,我也不是很明白。\"
    \"這個元智既然活著,為什麽早不出來晚不出來,偏偏在祭天神壇出事後才現身?”
    “而且以他生前的實力水準,即便變成妖鬼後也到不了三品妖鬼啊。\"
    雖然用著疑問句,但陳春的眼神中沒有任何疑惑。
    李正峰點了點頭:
    \"他背後應該還有勢力。我原以為那個勢力是嶺南王,但如果不是為了謀反,那放出祭天神壇封印的妖鬼。究竟是為什麽?”
    “折騰了半天,鬧出那麽大的動靜,結果隻是殺死了四品文官馬文一家。\"
    “事情應該不會那麽簡單。”
    \"你說會不會是王妃親自幹的?她放出祭天神壇底下的東西,為女兒報仇?\"
    李正峰突然想到這個可能性。
    \"你的意思是王妃女兒已經死了,她為女兒報仇放出妖鬼?不可能,這不太可能。\"
    陳春搖頭,\"王妃如果真的想報仇,她的父親可是武聖,根本不需要用這種方法。\"
    \"為什麽你的思路總是停留在皇室的人上呢?\"
    越是調查下去,案情就越發艱難。
    如果沒有元智的出現,李正峰大概會繼續懷疑嶺南王在謀劃造反。
    但元智和尚的所作所為,與祭天神壇底下封印物的分量實在不符——
    隻是幹掉一個沒有修為的文官全家。
    而且元智變成的妖鬼僅有武尊巔峰的境界,三品妖鬼雖然對李正峰來說很強,但在皇城這些武聖的眼中,那不過是個小角色。
    \"按理說,祭天神壇底下封印的妖鬼至少也應該有武聖巔峰的實力。\"
    李正峰心想。不過他沒有完全放棄懷疑,祭天神壇一案始終籠罩著迷霧,他現在隻看清了一半。
    至於剩下的一半,任憑李正峰如何調查都發現不了線索。
    陳春看著陷入沉思的李正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李大人,我覺得你或許走進了誤區。\"
    \"這話怎講?\"李正峰皺眉。
    \"你懷疑嶺南王也好,他老婆王妃也好,都是因為覺得隻有皇室中人才知道祭天神壇封印的秘密。\"陳春分析道,
    \"但其實除了皇室,白馬寺的人也應該知道底下的秘密。\"
    李正峰搖頭:\"白馬寺的人可能知道,但祭天神壇被毀後,方丈廣文已經離開京城了。\"
    \"有沒有想過可能是高品妖鬼所為呢?\"
    \"高品妖鬼\"這4個字忽然給了李正峰醍醐灌頂般的衝擊。
    \"我一直將幕後主使鎖定在大唐帝國的權貴範圍。如果被封印的是和太宗皇帝爭奪皇位的皇子,那這個猜測合情合理。”
    “但如果不是,那麽知道祭天神壇底下的可不隻有人族...\"
    \"還有一個勢力忽略了,那就是妖鬼界。”
    “祭天神壇本來就封印著妖鬼通道,如果是有妖鬼,有高品妖鬼在背後謀劃,想要釋放裏麵的某種東西出來,那是極有可能的。\"
    \"封印了幾千年的妖鬼,依然沒有被時間所磨滅,絕對是極其可怕的存在。”
    “這樣的妖鬼,甚至在巔峰時候的修為會是一品妖鬼,對應人族武帝的實力。\"
    \"嗯,這點有待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