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蕭庭生病逝

字數:8573   加入書籤

A+A-


    這年剛過完,汴梁的天還是冷的很,蕭平旌扶著蕭庭生進入到房間中。
    蕭庭生頭裹毛巾,彎腰駝背,連連喘氣,說
    “呃啊,我...我這個老骨頭真是不中用了,平旌啊...你就跟朝廷請兩天假,這些天陪陪爹怎樣啊?”
    蕭平旌道
    “好,爹爹安心養病,我這就向朝廷請上一個病假,反正太後看我不順眼,也能靜心許多。”
    蕭平旌拿著請假的奏疏來到了蕭元時所居住的正陽宮中,把奏疏呈給了蕭元時。
    “臣的父王感受到病情加重,太後娘娘和陛下念在臣侍奉父親的一片孝心,請準許了臣吧。”
    荀太後看見蕭平旌就煩,正好這些天蕭平旌不在,她答應了要求。
    “好,元時,你也是個孝順的孩子!就準了岐王爺的一片好心吧!”
    蕭元時道
    “準奏。”
    回到長林王府後,蕭平旌從婢女手中拿過藥,送到了蕭庭生身邊,給蕭庭生喂藥。
    蕭庭生笑道
    “哈哈哈,兒啊,你一回來,我就好跟你說很多事情了,我感覺我這日子不多了。你知道嗎,我老感覺我的腎不舒服,你去正陽宮的的時候,我就寫好了遺書了。有個事情很重要,你一定要在我走之前離開汴梁,如果你不離開汴梁的話,你就要發喪,耽誤了你去西北的時機,那就麻煩大了!”
    蕭平旌大哭起來
    “爹,那這樣我豈不是看不到您了嗎?”
    蕭庭生說
    “唉,男兒有淚不輕彈啊。學學人家武靖皇帝,人家哭,那是為了天下百姓去哭,我知道你的一片孝心了。但是,切不能因為兒女情長而耽誤了我長林王一家的大事啊!”
    蕭平旌流著眼淚哭著說
    “爹,那我接下來要怎麽辦呢?”
    蕭庭生道
    “後天,你這個假就過完了。你趕緊去朝廷,找太後請命去西北帶兵,然後你帶著你夫人一塊走,別管我了。”
    蕭平旌問
    “太後老懷疑這個反那個反的,她會準許我去西北帶兵嗎?”
    蕭庭生說
    “唉!太後這個時候,就想你去西北帶兵。”
    蕭平旌疑問起來
    “爹爹,這...我還是不明白啊?”
    蕭庭生道
    “你明白得很啊!你一走,荀氏就有機會把持朝中大權了,到時候荀白水和荀飛盞在京城裏一鬧,管他和你有沒有過去的來往恩惠,到時候就翻臉不認人!隻要你帶著樓士他們回京,他們就直接把你們一網打盡。”
    蕭平旌道
    “好...孩兒知道了。”
    後天,蕭平旌又來到了正陽宮,對荀太後說
    “啟奏聖上,西北長林軍路樓士來報,說潘守道年事已高,依長林軍路及京兆府路各監軍意見,他們要求臣前往長林軍路帶兵,待日後長林軍主帥有新人選了,再讓臣回汴梁不遲。”
    荀太後說
    “岐王,本宮知道了你的一片苦心,以前,是本宮錯怪了你。念在你一片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元時,準奏吧?”
    蕭元時道
    “準奏。”
    蕭平旌握著將劍和兵符離開了東京汴梁城,嶽銀川追趕了上來。
    “岐王爺,為什麽來去這麽匆匆?究竟是為何呢?”
    蕭平旌看向城樓,對嶽銀川說
    “這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們路上說。”
    一路上,二人慢馬前行,嶽銀川問蕭平旌
    “現在,岐王爺可以說了吧?”
    蕭平旌道
    “京中恐有變故,還請嶽將軍謹慎。”
    嶽銀川問
    “啊?何事?京城尚且安定,怎麽會有變故呢?”
    蕭平旌對嶽銀川說
    “依我看來,荀皇後可能會操縱禁軍發動兵變,若我不離開京城,恐怕會成為荀氏刀下亡魂啊!”
    嶽銀川問
    “啊?她...荀皇後敢這樣嗎?京城之中尚且還有諸多忠臣,她想通過荀飛盞造反?”
    蕭平旌道
    “實話實說吧,長林王老王爺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我本想留在京城陪他。他說隻要我留在京城陪他,就日複一日地有危險。荀飛盞曾經來巴結過我,我告訴他,荀太後說什麽他最好都不要聽。但是我在京城沒有多少人支持我,上官閣老也遠在河北,隻要發動兵變殺掉我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嶽銀川道
    “岐王爺,會不會是您多慮了?荀太後要殺您,或許早就可以殺了。”
    蕭平旌又說
    “我現在想,荀太後要殺我,必然也要連著老王爺一塊殺掉。肯定會引起全天下的反叛,可是老王爺一旦病逝,我必然留在京中守孝,這樣一來,日子一拖久了,荀太後就有機會打擊我了,或是兵變,或是其他方式。”
    嶽銀川道
    “岐王爺,我覺得您的思緒很混亂,荀太後不至於要做這種魚死網破的行為。而且您就算是守孝,荀太後這麽快地要殺您,那豈不是跟殺掉老王爺一樣影響惡劣嗎?”
    蕭平旌說
    “老王爺告訴我,荀太後是想走高平陵之變這一手!管我賢不賢,隻要能把我控製住,長林軍也就沒有一個可以說話辦事的人了,新的長林王小王爺蕭)策,年紀太小,樓士如果擁戴他造反,恐怕沒什麽人可以響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外,我還覺得,有可能是太後想等著我把樓士那群人全部弄進京裏,再全控製住,這樣更好。”
    嶽銀川覺得蕭平旌也在疑神疑鬼,便道
    “小王爺說的,不無道理,銀川就此告退!還請岐王爺,好自為之啊!”
    二人相互作揖,嶽銀川也騎馬返回汴梁城了,蕭平旌對隨從們喊
    “速去甘州!駕!”
    深夜,蕭元時睡著了,荀白水來到正陽宮中,對荀太後指責道
    “哎呀!妹妹,你幹嘛這麽快放岐王走啊!”
    荀太後道
    “我放他走,到時候,再命他回京議事,打他個措手不及,也總比要在京城內發動兵變要好吧?”
    荀白水歎道
    “唉!你以為岐王是傻子嗎?你讓他回到長林軍路,然後你再用這種手法召他回來,手段太低劣,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來你想幹什麽。”
    荀太後疑問道
    “唉?怎麽低劣了?”
    荀白水說
    “地方大員就職,通常兩年才回京述職,除非是非常重要的大事,他們才回來!你現在讓岐王爺去西北帶兵,就等於給了岐王爺這個時間,你有什麽借口能讓他回來呢?假如長林王爺去世了,你要責令岐王爺回來守孝嗎?這政令豈不是朝令夕改了嗎?”
    荀太後拍著桌子理直氣壯地說
    “朝令夕改又怎樣?責令他回來守孝,難道不行嗎?那他就是全天下最不孝順的人!我們自然有理由正法他。”
    荀白水又說
    “妹妹,你算了吧!守個孝,那是個人名譽的事情,他又不是給先帝發喪!而且他不回來給長林王守孝,罪責也不大。你要拿這個理由下了他的權力,又殺了他,那更加引起朝中文武大臣們的不滿啊!”
    荀太後道
    “反正我們都要做了,丟點臉算什麽?我是想,找個機會,等到時候他和樓士那批人,還有萊陽王和墨淄侯那批人共同進京,我們在一網打盡,這才是最好的!省的直接留下一堆爛攤子。”
    荀白水說
    “唉!你到時候肯定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蕭平旌和林奚走後,蕭庭生身邊留下了幾個婢女,蕭庭生說
    “嘖嘖嘖,我這個兒子倒黴啊!哥哥去世了,一眼沒見到,爹爹去世了,也是一眼沒見到。”
    婢女張氏說
    “老王爺,您怎麽老說自己會去世啊,別老說這些話呀!奴婢們可傷心壞了。”
    蕭庭生道
    “唉,我不說這麽多了!帶我出去看看太陽。”
    幾個婢女和侍衛湊一塊,把蕭庭生抬到了座駕上,讓大家抬著他出去兜兜風。
    侍衛們抬著蕭庭生在汴梁皇城裏轉悠,蕭庭生回憶起了五十年前他剛剛成人時,和王重彥、潘守道二人歃血為盟時的情景。
    “弟王重彥,願與長林王爺庭生歃血為盟!生必同生,死必同死!”
    “弟潘守道,願與長林王爺庭生歃血為盟!同生共死,有難同當!”
    蕭庭生想起來他和二人說的話
    “從今以後,我們三兄弟就要去京兆府路招兵買馬啦!重彥,你化名為林深,去看看大街上有沒有勇士,到時候把勇士們請到帳下吧。守道,你就化名為路原,我們一起去探訪一下哪家人功夫好,咱們比試比試功夫,到時候把他們弄進長林軍!”
    蕭庭生閉上眼說
    “唉,生必同生,死必同死...可是人世間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呐。”
    來到文德殿門外,蕭庭生又想起了武靖皇帝蕭景琰背著手站在大殿上給他賜予將劍時的情景。
    蕭景琰從大太監手中接過一把將劍,遞到蕭庭生麵前,告訴蕭庭生
    “朕曾作詩:丈夫何懼猛虎食,安可屈身酒肉爭?庭生,為我大梁的正氣!還有一統天下的偉業,收複西北吧!”
    蕭庭生又說
    “武靖先帝啊,老臣沒能把剩下那一半河西給打回來,就要看平旌怎麽發揮了。您說過,平旌這孩子從小就有一雙慧眼,日後必成大器。”
    逛到禦花園的時候,蕭庭生看見正在蓬勃生長的諸葛菜,看似乎,象征著他這一生為梁帝國長達50年的無私奉獻。
    一陣大風吹起,這些諸葛菜飄到了蕭庭生的臉上,陽光升起,蕭庭生也感受到了心滿意足了。
    “看來,我這輩子,活得了無遺憾了。”
    侍從手持的長林王王旗不斷飄揚,這一陣大風吹起,如同50年前,蕭庭生帶兵從汴梁趕往西北時,那旌旗飄揚的回憶。
    就此,蕭庭生帶著一臉笑意閉上眼睛,與世長辭,享年66歲。
    一名軍官來到蕭庭生身邊,問
    “老王爺,您還想要去哪裏呢?”
    蕭庭生沒有反應,軍官又問
    “老王爺,老王爺?”
    軍官把手伸到蕭庭生的鼻子上,這才知道蕭庭生早已沒了氣息,他大哭起來
    “老王爺!老王爺啊!”
    眾人紛紛跪下,為蕭庭生的去世而哀悼起來。
    深夜,蕭平旌已經離開了洛陽,看見那東方的茫茫夜空落下了一顆彗星,這是將星隕落的征兆。一陣心酸湧上了他的心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蕭平旌朝著夜空抱拳道
    “爹,孩兒不孝,就此保重了!”
    3月,蕭平旌來到了長林軍路,見到了所有長林軍的將士們。
    在樓士和王士齡的努力下,長林軍的數量從1萬7千人急劇擴張至4萬人。
    蕭平旌來到演武台上,看著諸位將領們,發現了一個熟悉的麵孔。
    “這不是姚匡和陳文昶嗎?”
    姚匡和陳文昶向蕭平旌抱拳,姚匡道
    “岐王爺,我們聽王士齡王大人說,西北缺兵少將,我手底下有1萬川兵,當初是在兩川民變中活不下去才造反的!我們都知道岐王爺你對將士們非常好,所以我們自發號召起當初願意起事的將士們,回來跟隨您!”
    陳文昶道
    “我也從川東拉了1萬義勇過來,岐王爺,若不嫌棄,就讓我們為您鞍前馬後吧!”
    樓士來到蕭平旌身邊,對蕭平旌作揖道
    “岐王爺,下官樓士來了!”
    蕭平旌抱著樓士,大笑道
    “哈哈哈!老樓,我想死你了!唉,城外的那100門拋石車是怎麽回事?”
    樓士笑道
    “嘉峪關可是難攻之關,正是為岐王爺您準備的呀!”
    蕭平旌大笑起來
    “哈哈哈!好!”
    這時候,朱冬青把蕭平章的長矛送了過來,哭著對蕭平旌說
    “岐王爺,這...這是世子王爺的長槍,您一定要好好保管啊!”
    蕭平旌把長矛接了過來,他立著長矛對眾將士們說
    “諸位將士!當年,長林王老王爺帶你們的時候,有句話說的好啊:衣冠葬鄉土,遺骨死社稷!我們去邊境打仗是為了什麽?不就是為了保護我們家的妻兒老少嗎?是時候該發兵奪回嘉峪關了!我們要為這些年死去的西北鄉親父老們還有長林軍將士們報仇!”
    隨後,蕭平旌連續舉起長槍喊道
    “報仇!報仇!”
    將士們群情激昂,他們被蕭平旌點燃了憤怒,舉著武器喊道
    “報仇!報仇!”
    蕭平旌喊
    “即刻發兵嘉峪關!殺了覃淩碩和阮英這倆老賊!”
    喜歡琅琊榜同人:風起長林調整本請大家收藏:()琅琊榜同人:風起長林調整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