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孫寶讚你玩真的
字數:4212 加入書籤
上官雲益起身,拍了拍李孝行膝蓋上的塵土,又擺正了李孝行的衣冠,說
“侍奉君父也是孝,你李孝行不愧孝行二字!陛下絕不會虧待於你!”
上官雲益回到政事堂後,蕭平旌還在處理政務。
見到上官雲益後,蕭平旌很不開心,他緊張地對著桌子甩著手指對上官雲益責問道
“李孝行今天在朝堂上的舉措很危險!他這是要出頭,把諫院的矛頭全頂在他身上!如果諫院不聯名上書,也會各寫各的上書,淹的李孝行無地自容!更有甚者,會在李孝行的家鄉造謠攻擊李孝行的親人!他有想過後果嗎?”
上官雲益沒有說話,蕭平旌背著手看著書架上的玉花瓶,又問
“你問過了李孝行為什麽要這樣了嗎?”
上官雲益道
“陛下,臣沒有問。李孝行自己說,這是為了天下考慮,就算是渾身是血,他也會忍著疼。臣想,他是堅決維護陛下的人,他亦說,是忠是奸,天下人自有定論。”
蕭平旌回過身來,坐在座位上
“沒想到,為了一個諡號,一個禮法之爭,要弄的朝堂論禮,甚至現在搞成了這個樣子!不行,李孝行這人,朕一定要保他!接下來誰要上書彈劾李孝行,朕都絕不答應!”
在諫院之中,竇一時被幾十名文官圍著,周謹指責道
“李孝行真是個奸賊!陛下不尊祖宗禮法,真是天理難容!我們要聯名上書,讓陛下罷免李孝行的官職!”
有人反對道
“李孝行這種人應該關進懸鏡司的大牢裏!這種居心叵測隻會討好陛下的人,有何顏麵活於世上?”
又有人建議道
“不對,我們應該各自上書彈劾李孝行!竇大人,趕緊做吧!”
竇一時道
“嗯!祖宗禮法不守,天理難容!陛下違背祖製,日後必定天怒人怨!我們趕緊上疏吧!”
過了一些時日,上官雲益找到了黃朗,對黃朗說
“黃朗,你派段桐舟,帶懸鏡司精銳差役前往嶽陽府,把川東經略使李孝行的母親接來汴梁。盡量帶最好的精銳去,行蹤不讓人所知,所需通關關文和出城的關文我已經準備好了。要多少錢,你也跟陛下說清楚。”
黃朗道
“遵命!我這就去辦!”
不一會,高福把上書都捧進了蕭平旌的禦桌上。
果然,彈劾李孝行的上書堆積如山,令蕭平旌搓著額頭,真是鬧得焦頭爛額。
現在蕭平旌心想,武靖皇帝蕭景琰真是顧頭不顧腚,他為了製止黨爭現象的發生,設立了諫院,受到赤焰案時,太宗皇帝大規模捕殺、下獄諫官的影響,蕭景琰矯枉過正,設立了不準殺諫官的祖製。
如今的諫官攤上一件事就“諫”,早就脫離了蕭景琰設置諫院的初衷,他們在事實上已經形成了一個朝廷派係,當然,這也有蕭景琰想要拉攏士大夫的無奈因素,不過無論如何,蕭景琰的行為,已經為後人造成了不少困擾。
現在剛剛到了初春,蕭平旌滿頭大汗,他翻著這些諫院的奏疏,看來是清一色要把李孝行給一擼到底,他不打算批複了,直接說
“召竇一時、周謹、孫寶讚入政事堂!宰執、樞密院官員等退避。”
三人來到政事堂內,蕭平旌對竇一時說
“竇一時,祖宗之法包含了四書五經的全部內容,你有沒有辦法反駁李孝行前些天在朝堂上的言論呢?”
竇一時說
“臣等無法反駁李孝行的言論,但李孝行是奸臣無疑!”
蕭平旌道
“既然無法反駁,那說明李孝行說的話是對的,為什麽說他是奸臣呢?”
周謹說
“因為李孝行不遵守祖宗禮法,與所謂民心無關!他就是違背了祖製,違背了天意。”
蕭平旌疑問起來,他一邊問,又一邊拿起了梁太祖景運皇帝的祖訓來說話了。
“失了民心,遵守再多的‘道’,遵守再多的祖宗禮法,又有什麽用呢?你們的這些上書,別再給朕遞了!李孝行做的好不好,明年問問川東路的百姓就知道了!如果川東路的百姓討厭李孝行,朕就把他下獄抄家!這也符合太祖景運皇帝立下來的祖宗之法。”
蕭平旌這麽一說,竇一時完全無法辯駁,因為李孝行確實沒有惡行,川東路的百姓對李孝行愛戴的不得了,因為李孝行貫徹的是蕭平旌留下來的政策,所以施政非常平穩。
換個思路來說,如果川東路的百姓反對李孝行,也是間接地反對蕭平旌。所以在這個思路上,不論是王士齡還是李孝行,會竭力想辦法治理好四川百姓,為蕭平旌獲得更多的政治聲望。
孫寶讚強詞奪理起來
“陛下!難道您真的要違背天意,而起用李孝行這樣的無恥之人嗎?”
蕭平旌大怒起來,他終於忍不住這些諫官了,他一把把那些奏疏給掃飛在地上,守在政事堂內的禁軍聽到了蕭平旌的動靜,紛紛衝進來,拔出了刀槍,衛隊長說
“誰敢忤逆陛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蕭平旌道
“把刀都給朕收起來吧...周謹、孫寶讚,朕已經安排你們回到家鄉去辦事了,你們怎麽還掛著諫院官員的名頭啊?不要再和朕爭這個了!”
周謹和孫寶讚喊道
“陛下!陛下呀!”
蕭平旌背過身去,不看他們
“把他們都給朕拖出去!讓他們離開,朕不想聽他們說話!”
禁軍喊著遵命,走上來把竇一時等人給拖走了,竇一時哭喊道
“陛下!您連祖宗之法都不認了,這世上還有如此不肖子孫嗎?”
周謹喊道
“陛下!您不能這樣呀!”
孫寶讚喊道
“如此,臣就以死勸諫陛下!”
蕭平旌嘲諷道
“你敢死嗎?朕看你也隻是為了個功名而保命吧?”
晚上,孫寶讚在家裏掛了一條白綾,他寫下了遺書,遺書上這麽說
“陛下,臣活了四十有八,尊奉孔孟之道,經書教學,隻為遵從大道!如今陛下不聽勸諫,任用小人!臣悲痛不已!國家養士110年有餘,是時候該為節操大義而去了!”
說罷,孫寶讚哭著站在了椅子上,掛在了白綾前,哭著說
“陛下,臣去了!”
隨後,孫寶讚踢翻了椅子,一陣風吹來,蠟燭熄滅了,孫寶讚也上吊自盡了。
現在難題回到了蕭平旌的頭上,因為孫寶讚走了一招“道德綁架”,用自己的生命,來逼蕭平旌處罰李孝行。
喜歡琅琊榜同人:風起長林調整本請大家收藏:()琅琊榜同人:風起長林調整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