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禮議之爭的結束
字數:6274 加入書籤
注:關於蕭平旌的“濮議”事件,曆史原型參考了宋英宗的濮議事件,以及明世宗朱厚熜時期的大禮議事件,乾隆對皇帝生父的詮釋,本書蕭平旌接下來的部分舉措跟朱厚熜對左順門案的處理並無多大差別)
緊接著,竇一時出來,向蕭平旌提議道
“陛下,現在先帝大祥已過,是該確立皇考身份了。”
蕭平旌拖長了語氣,擺著一陣極其不滿意的語調說
“周謹已經被朕貶去了江陵!竇一時,朕意已決!綱常之事,雖事關重大,你們追隨君父,又何必如此糾纏不絕?如孫寶讚等,以士人大義為由,視自己輕生之舉為疾風勁草!然而國家如今存錢不過500萬貫,江南東路甚至出現了糧食短缺的情況,試問此時爭一個綱常倫理能給國家長出糧食嗎?”
竇一時和諫院的大臣們又起哄了起來,竇一時說
“陛下,您難道真的要背棄祖宗之法,做此不孝不義之舉嗎?”
蕭平旌大怒,他對黃朗指示道
“黃朗!立刻調派懸鏡司,把竇一時等諫院官員給朕拉走!”
黃朗道
“下官遵命!”
於是,成群看守汴梁皇宮的懸鏡司和禦林軍從文德殿外衝入了大殿中,把竇一時等人拉走了。
竇一時哭喊道
“陛下,您難道要像太宗皇帝那樣,屠殺諫官嗎?那武靖帝的祖製,您又放在何處呢?”
蕭平旌起身走了出來,衝到了竇一時麵前,一把揪走了竇一時的官帽,道
“朕看你是不想做這個諫院主官了!對!武靖帝的祖製,朕自然不會違背!但倘若當今朝廷是武靖帝當政,看到你們這些人如此胡作非為,他老人家還真的會把你們給抓去砍了!滾!趕緊給朕滾!”
蕭平旌這個舉措十分激動,這導致了禮部官員和一群其他的諫院官員哭了起來,蕭平旌回頭對著這些官員道出了粗鄙的大白話,他說
“是老百姓重要還是誰是朕老爹重要?不要再提了!退朝!”
上官雲益等人看見蕭平旌發脾氣,惹得一群酸腐文人太過傷心了,也幹脆不說話了,一直等到退朝了。
退朝以後,宰執們聊了起來,範守璐問上官雲益
“雲益,陛下今天的舉動,會不會太過激了?”
上官雲益把笏板放了下來,歎道
“唉...對付竇一時,除了用這種辦法,也別無他選了...這樣一來,禮部的一些官員肯定會和諫院的官員大鬧起來。”
範守璐問
“我們該不該去勸勸陛下呢?”
上官雲益道
“陛下現在正氣在心頭上,算了...我去勸勸他吧。”
蕭平旌回到正陽宮中,繼續處理奏疏,但是心情很不好,他處理了幾封奏疏後,不想管了,倚在禦座上,仰頭看著房梁,不說話。
上官雲益來到宮內,對蕭平旌提議道
“陛下,竇一時等人,陛下可不能殺呀。”
蕭平旌氣憤地說
“幸好他們是遇上了朕,天天說什麽武靖帝的祖製,要是武靖帝活著,非得把他們全宰了不可!”
看見禦桌上的奏疏,上官雲益走了上來,翻起了奏疏看。
蕭平旌說
“自古以來,皇帝會因為煩心事而懈怠朝政。朕絕不是這種人!算了,把奏疏給回朕吧,上官雲益,你一會讓範守璐、駱應輔進來,朕要繼續處理奏疏。此外,朕決定,朝廷空缺的門下侍中的位置,由蜀國公穆賚暫時接任。立刻召穆賚入京!”
竇一時等人被懸鏡司抓了,黃朗把他們丟進了懸鏡司大獄之中,聽候發落。
這個時候,一群文官們堆集起來,來到了正陽宮宮門前。
禦林軍已經把正陽宮宮門關閉了起來,這個正陽宮宮門比較大,是太宗蕭選設計的,專門用來防禦軍事進攻。因此文官們堆在宮門前,哭著敲門,門敲不開,而且敲的滿手是血。
這時候荀太後已經聽說了蕭平旌把竇一時給丟進了監獄,因此一群文官跑到正陽門前大吵大鬧,加上蕭平旌已經把荀飛盞給貶為了寄祿官,重重的打擊之下,荀太後發瘋了。
現在是正午,荀太後這時候把桌上的飯菜給掃翻在地,她哈哈大笑起來
“啊哈哈哈哈!岐王毒死了本宮的皇兒!岐王逼死我們全家,本宮的皇兒呀!皇兒呀!哈哈哈哈!”
看見這個時候荀太後發瘋了,她想衝出宮門,卻被太監和宮女們攔住,她又在宮內奔跑,勾到了門檻,摔了下來,頭發也亂了,她渾身發著抖,捶著宮門,一直傻笑著。
荀太後徹底瘋了,她的叫聲很尖銳,甚至正陽門外的禦林軍和文官都聽到了,連蕭平旌等人也聽到了。
蕭平旌疑問道
“嗯?太後寢宮怎麽了?”
高福趕緊跑了過來,對蕭平旌說
“不好啦...太後娘娘,她瘋了!現在在宮內到處砸著梁柱,還口口聲聲說著...說著...”
蕭平旌問
“她說什麽了?”
高福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說...是陛下您毒殺了孝宗先帝,她一直在罵您...”
蕭平旌給氣的七竅生煙,文官在鬧,太後又在發瘋,說是他毒死了蕭元時,這可真的就是冤了,蕭元時擺明是給不專業的禦醫給醫死的,因為有脈案為證。某種程度來說,如果不是皇後林奚,蕭元時早就病死了。
蕭平旌走到正陽宮前,對禦林軍的都頭說
“你們把看管宮禁的那一個都禦林軍給朕拉來,朕要驅散這些文官!”
範守璐走了出來,對蕭平旌提議道
“陛下,事已至此...您不必親自出馬了,幹脆還是讓禦林軍來完成吧。”
禦林軍都頭跪下,向蕭平旌抱拳
“請陛下指示!”
蕭平旌指示道
“你帶一個都的禦林軍,去正陽門,拉走那些鬧事的文官,誰要是死活賴著不走,就拉去杖責三十!警告他們勿再向朕提及此事!”
禦林軍和懸鏡司們出動了,他們把堆積在正陽門前的文官全給拉走,拉不走的全部拖在宮門前,重打三十大板。許多文官被打的皮開肉裂,暈死了過去。
更有體虛氣短的文官,被禦林軍給打死了,一時間整個正陽門血肉橫飛,慘不忍睹。
文官喊著
“哎呀!方大人被打死了!”
都頭便喊
“死了就拉出去!”
蕭平旌還是受不了,一股腦大怒的他,想出正陽門發脾氣,結果遇上了太子蕭符,蕭符道
“爹爹,我去吧。您還是別生氣了...”
蕭平旌一看是蕭符勸他,就問
“你該不會去打他們吧?”
蕭符說
“爹爹,一群文官,罵也罵不得,打也打不得,憋屈的很...兒臣在大山寺遇到一個叫做慈覺的高僧,他告訴兒臣,對讀書人,要恩威並施。所以,應先禮後兵。”
蕭平旌甩甩手,低著頭閉眼歎道
“唉,去吧去吧...”
這時候,正陽門的大門打開,蕭符走了出來,對禦林軍和懸鏡司說
“你們都鬆手吧!”
禦林軍和懸鏡司官差鬆開了手,文官們跪了下來,哭著喊
“太子殿下...”
蕭符對這些文官說
“你們讀書讀了這麽多年,是為了什麽呢?你們之中,有禮部的司官,有吏部的主事,也有工部的官員,你們讀書難道是為了所謂的禮製,遵守所謂的‘道’嗎?”
一名官員道
“太子殿下,臣不明白,綱常之事,關乎天理,關乎我大梁的皇統延續。為什麽陛下要如此一意孤行呢?”
蕭符說
“陛下當然關心大梁的皇統延續。但是,陛下派本宮去大名府查處貪汙,去汴河處理治安,去金陵府處置糧食短缺的事,你們不會視而不見。”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陛下的理念,我等應以此效仿。如今天下疲敝,陛下以孝治天下,正是他對長林王的孝順,才使得萬眾對他予以肯定。世人都知道當今陛下的生父乃是長林王庭生,陛下不孝順長林王庭生,而是孝順逝去的宣宗皇帝,那百姓又如何看待陛下呢?”
有古板的禮臣說
“太子殿下,以小宗入大宗,不入嗣先皇,這並非宗法之本,立國之道啊!”
蕭符道
“所謂宗法之本,立國之道,無非就是為了維護朝廷的穩定罷了,如今朝廷不見荀白水和宋浮那樣的阿諛奉承的巨貪奸臣,又何來大梁沒有立國之道呢?既然是這樣,長林王庭生是當今陛下的父親,是皇帝本生父,如今長林王庭生早已離去,乃為皇帝本生考,更應建廟祭祀,追諡皇帝,這合乎禮節。”
蕭符此話一出,鬧得在場的文官啞口無言。
蕭符又說
“行了,你們都退下吧,本宮一片好心,勸諫父皇不要再打你們了。你們應該多知曉一些家國大義,而非一味對著此事窮追猛打。”
文官們說不出話,因為現在皇太子求情了,不要再讓蕭平旌打這群文官了,要是再鬧下去的話,那就是連太子的麵子也不給了,隻能說
“臣...臣等...叩謝太子殿下厚恩...”
於是,這些文官灰溜溜地哭著走了,但是被打死的文官,他們的命可是救不回來了。
有懸鏡司把蕭符的言論迅速傳達到了正陽宮內,蕭平旌聽到後,突然反應過來。
“符兒這個理由不錯!好,朕就建廟祭祀,追封長林王庭生為皇帝本生考,追諡皇帝本生考庭生為睿宗莊皇帝!”
就此,禮議之爭在蕭平旌的強硬措施下,結束了,被蕭平旌打死的文官有四人,而被罷免、貶謫他地的官員則多達64人,這個困擾著蕭平旌的宗法問題,總算是告了一段落。
喜歡琅琊榜同人:風起長林調整本請大家收藏:()琅琊榜同人:風起長林調整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