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宇宙自轉

字數:6325   加入書籤

A+A-


    潛意識層
    郎:覺醒之前的修煉方式基本都總結了,下麵就傳播和等待了。
    夢:不急,至少要讓子彈飛一會,我們摸索用了2年的時間,就算我們三個傻蛋的速度比較慢,其他僵屍估計也要1~2年時間吧,還是慢慢等待吧。
    郎:下麵我們該補充科學的理論了,沒有科學的支撐,修煉就會走入玄學的怪圈,千萬不能跑偏了。修煉就是科學的學習和訓練,堅決杜絕迷信的思潮。
    夢:是的。可是科學讓大多人提不起興趣,講深了就把人嚇跑了,講淺了又不起作用。
    陳:是啊,所以我們要講的科學必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才行。把宇宙的原理結合在日常的自然現象中,循序漸進,才能不拒僵屍千裏之外。
    郎:我們應該難易結合、科普與故事結合、多用寫比喻,我發現僵屍都抽象的概念理解困難,對比喻的事物展開聯想就容易了。
    夢:還可以時常加入一些獎勵,透露一些當前科研的瓶頸,製作成啟發性的彩蛋,如果有僵屍能發現其中的奧秘,未來必然大有斬獲。
    陳:我看當前的網絡文學也是挺活躍的,總愛寫一些比較玄的題材,很多都隻是講故事,但沒有理論的支撐,玄的沒有邊際了,我們的科普也可以作為玄幻題材的指導。
    郎:方向定了,接下來的《科之論》就按這個原則講吧。
    夢:好多內容都是你倆指導的,看器靈的記錄都是“夢”,是不是不合適?
    陳:我人挺挺好的,這樣必要統一,如果換成“陳”和“郎”反而不美了。
    郎:是的,我讚同,我們本就是一體,不要計較那些細節。
    陳:僵屍醒來,歸一。
    僵屍世界:
    整理《科之論》一卷。
    《科之論》 第6卷 靜止的物質,流動的空間
    強:從宇宙尺度看,世界是運動的,物質世界的運轉需要龐大的能量源,是什麽提供了宇宙運轉的動力?另外宇宙會不會因為動力源枯竭而停轉?
    夢:我們一起來推理,首先水藍星沒有動力源,是被動運動,太陽係內恒星隻提供了彎曲的空間,彎曲的空間固定了物質的位置,恒星並沒有為行星提供公轉的動力。恒星的核聚變雖然為海藍星帶來了生命所需的能量,但對公轉沒有作用。多層的空間膜對物質的斥力是縱向力,且是平衡力,也不具備星體運轉的動力條件。什麽是宇宙運轉的能量源是不是呼之欲出了?
    強:如果都沒有動力源,那麽整個宇宙都在慣性下做“不耗能的慣性運動”嗎?
    夢:是的。宇宙中所有天體的運動都是慣性運動。
    強:為什麽宇宙的運動是慣性運動?
    夢:宇宙穩定的條件之一是整個宇宙在自轉,自轉產生的離心力平衡了空間塌縮的作用力。我們過去講了,宇宙的物質是斥力作用下的共軛體係,所有物質在斥力作用下就會向中心聚攏,最終走向宇宙的大坍縮。正是由於宇宙的自轉作用產生的離心力,使宇宙內部所有存在共同產生了向外運動的趨勢,抵消了宇宙的大坍縮。宇宙內所有的物質在能量超弦的連接下,多層空間與多層物質世界形成共軛體係,體係在無外力幹預的情況下隻有慣性運動或簡諧運動,相互之間是相對靜止的。
    強:宇宙自轉的初始速度是哪裏來的?肯定不是宇宙大爆炸來的,即使存在宇宙大爆炸,爆炸的衝擊是縱向的,不能提供全宇宙運轉的初速度。
    夢:宇宙爆脹理論是錯誤的,宇宙並沒有爆脹。
    強:紅移和藍移怎麽解釋?
    夢:宇宙的自轉是由宇宙碰撞融合產生的。紅移和藍移也不是真的移動,而是宇宙空間膜碰撞後產生的震蕩波,隨著時間的變化,空間的振幅逐漸減小,波長逐漸增加導致的,感覺宇宙在膨脹,實際隻是宇宙的背景波長在增加而已。
    強:宇宙碰撞理論如何為全宇宙運轉提供初速度的?
    夢:在吞噬紀元,兩個宇宙空間的融合是簡單粗暴的,碰撞產生的撞擊波是異常劇烈的;進入生命紀元後,通過對宇宙的改造,融合的過程是相對溫和的。撞擊波對宇宙空間膜是有益的,能為宇宙帶來活力,但劇烈的撞擊波對生命是毀滅性的,所以生命紀元的融合實現有限可控的撞擊。
    強:什麽是有限可控,低強度的撞擊能打破空間的壁障嗎?
    夢:有限可控的撞擊是通過嚴密的計算,使宇宙撞擊在較低的烈度,撞擊產生的波動對宇宙是最優的,當然這種程度的撞擊不足以打破空間避障,就需要外力幹預,高級生命體通過空間切割技術打開宇宙外膜,完成互相嵌套的吞噬。吞噬的每個步驟都是精準控製的,使互相靠近的宇宙核心正好形成相切關係,核心互相釋放超弦形成拉結固定,整個宇宙把衝撞動量轉化為了角動量,整個宇宙的自轉就形成了。
    強:宇宙碰撞之前是如何穩定的?
    夢:我在《元之書》裏已經講過了,初始的宇宙是單層的,是沒有自轉的,那時的宇宙可以自行調整大小和能量密度,宇宙之間可以通過擦邊球式的碰撞獲得少量的角動量和振動。在吞噬紀元以後,宇宙依靠吞噬獲得角動量和振動,那時的吞噬過程是毀天滅地的。進入生命紀元後,宇宙的融合是經過精密計算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強:宇宙是多層的,應該經曆了多次的撞擊融合,宇宙存在多個撞擊洞嗎?
    夢:是的。宇宙存在2個方向的撞擊洞,這個在《元之書》中也有簡單的介紹,第一次撞擊融合形成了自轉,第二次的撞擊融合隻有在自轉軸的方向才是穩定可控的,兩個方向垂直。第三次撞擊融合的方向為第二次的自轉軸方向,就與第一次的撞擊洞重合了,兩個撞擊洞交替使用。最後一次撞擊融合的自轉軸就是宇宙的南北極,把撞擊洞的災難麵稱為南極,南極的背麵為北極。
    強:您能具體解釋撞擊融合的詳細過程嗎?
    夢:在靈宇宙中誕生了無窮的二代子宇宙,子宇宙的碰撞重組誕生了多層的平行宇宙。碰撞融合是小概率事件,偏心碰撞卻是大概率事件,當碰撞的動量超過空間的強度,融合就形成了。初期的偏心碰撞是巧合,也是必然,偏心碰撞導致偏心融合,相對的線速度轉變為角速度。如果是剛好的中心碰撞就不會誕生融合,結局是宇宙核心在碰撞中互相毀滅。偏心碰撞融合是誕生多層平行空間的基礎,所以宇宙初期的誕生是概率導致的,而宇宙的發展是精確設計的。
    強:這麽說宇宙的運動起源是碰撞論。
    夢:是的。相撞融合後的宇宙,不但得到了自轉,還得到了撞擊波和撞擊空洞。撞擊波以縱波形式在宇宙球膜上擴散傳遞,沿球麵傳遞的波形在傳遞一周後必然形成循環幹涉和逐漸衰減,導致波長增加振幅減小,宇宙紅移現象,是光產生的錯覺。就像往池塘裏丟一塊石頭,水波紋逐漸擴散到這個池塘,波紋越來越弱,直到平靜。
    強:2個方向的多次撞擊融合,那麽宇宙的撞擊波應該也是2個互相垂直的波疊加。
    夢:是的,就是這樣,兩個方向撞擊波的投影就是“萬”字法輪圖案。
    強:撞擊波和撞擊空洞對宇宙起什麽作用?
    夢:撞擊空洞是碰撞麵產生的空間破碎區域,空洞產生極大的能量負壓,拉扯周邊的能量向空洞匯聚,形成了空間能量膜的自愈機製,修複破碎的空間。匯聚的能量再吸引更遠處的能量匯聚,層層傳遞就形成了能量梯度和持續的空間能量流,從而形成宇宙能量流的最初源頭,也可以理解為時間的源頭。因為能量總是流向空洞,導致時間是不可逆的。同時,空間通過波的形式,把撞擊的波動信息向撞擊洞的背麵傳遞。這樣就形成了信息的傳遞與能量的傳遞是反向的關係。
    強:您這樣解釋我就理解了,空間能量的傳遞具有波動性、單向性、不可逆性?
    夢:是的。空間波動性是物質波動的原由,能量流的單向性是時間不可逆的起因。兩個宇宙的切向融合還產生了宇宙自傳,與波動、時間結合,綜合產生了宇宙空間的運行形式:螺旋震蕩波。
    強:宇宙是多次碰撞融合的嗎?
    夢:是的。
    強:每次的碰撞都一樣嗎?
    夢:不是。第一次碰撞融合時,兩個宇宙各自沒有自旋,融合後宇宙產生了自旋。二次碰撞融合隻有從旋轉軸的方向碰撞融合才是穩定的,所以之後的碰撞中心都在極軸上。新的融合產生了新的撞擊空洞、新的撞擊波,新的角速度,多次疊加後的宇宙空間的存在方式是:螺旋環螺旋幹涉波。
    強:這個“螺旋環螺旋幹涉波”就是這個宇宙規則嗎?
    夢:是的,宇宙的一切物質都是按照這個規則變化和組合的。
    強:我突然理解《德道經》裏講的玄之又玄是什麽了,就是螺旋環螺旋幹涉波。
    夢:是的。
    強:如果宇宙是相對靜止的,與這個“螺旋環螺旋幹涉波”是不是衝突了?還有星辰的運轉是如何解釋呢?
    夢:“螺旋環螺旋幹涉波”隻是空間能量的傳導,不是不是物質的運動。物質之間通過超弦的結締作用形成共軛鏈,共軛鏈之間組合又形成了空間網狀結構,物質間彼此製約,形成了相對靜止的狀態。超弦與空間膜的連接是絕對光滑的,所以空間能量的運轉並不能改變物質的空間網狀結構。因此,運動的本質是空間、時間、能量的運轉,不是物質的運轉。而我們習慣了以空間為參照物,所以感覺星辰是運動的。
    強:我明白了,以物質的共軛體係為參照物,物質的共軛體係是靜止的,運轉的是空間、時間、能量。以空間和時間為參照物,物質是運動的。
    夢:多層宇宙空間是獨立存在的,沒有外力介入的條件下,物質共軛體係是相對靜止的,空間是運動的,超弦斥力是縱向力,物質共軛體係在斥力作用下隻存在物質與空間能量膜的簡諧共振。波的振動不傳導橫向速度,在物質共軛體係內橫向是相對靜止的。空間內橫向運動的隻有能量,空間膜是能量,也就是——運動的本質是能量的流動。
    強:這讓我想起了您之前那個水中小球的比喻,空間就像水,從共軛體係中流過,星球與星球之間是相對靜止的,以空間為參照物,星球相對於空間是運動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夢:就是這樣。
    強:您講過,物質的本質是空間的曲率,空間是運動的,物質是相對靜止的,物質是如何在空間裏存在的?
    夢:每根超弦在空間能量膜上形成微觀的曲率Λ,能量的流動是宏觀的空間,微觀的空間的曲率是固定的,能量從彎曲的空間中流過,並不改變空間曲率Λ
    強:這麽看來空間無論在微觀還是宏觀,都是極度扭曲的,其實星球與星球之間的相對距離沒有那麽遙遠,是扭曲的空間加大了距離。
    夢:可以這麽理解。
    強:如何證明您說的理論是正確的?
    夢:自然可以證明,觀察你身邊的自然現象,都是在按照螺旋環螺旋幹涉波是規律在運行。達到宇宙的運轉,小到微觀的物質,都是如此。
    強:您能距離說明嗎?
    夢:好吧。就以哈雷彗星為例吧,你麽認為的哈雷是環繞太陽運轉的,實際上哈雷彗星在做勻速直線運動,太陽係是在做螺旋環螺旋的運動。彗星是在慣性下勻速直線的慣性運動,慣性運動沒有穩定的自轉,直線運動是慧尾的成因。周期出現的彗星的是空間運轉的結果,空間螺旋運動與彗星周期交匯,所以彗星的慧尾永遠朝向一個方向。宇宙內恒星與恒星都是相對靜止的,運動的是空間能量流,有穩定自轉公轉的星體都是相對靜止的。
    夢:今天到這裏吧。
    強:謝謝您的指導。
    喜歡強人記事請大家收藏:()強人記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