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不敢妄稱大師!

字數:3793   加入書籤

A+A-


    自有大儒為我辨經,用在五回身上正當其時。
    而眼下名字已經取了,認幹娘的禮物也送了,一個未滿三朝的嬰孩,再加他那個蔫蔫的老娘,方聞沒再多打擾。
    說上幾句話,帶著眾女,叫上雲朗空、王信平師兄弟,跟玄薇、張明山、法明等人打聲招呼,便離開玉真觀,返回大青山。
    第二天一早,來彭市參加喜宴的玄薇跟師弟玄明登上西山,和方聞閑敘一會兒,玄薇便起身告辭,回返嶗山太清宮。
    隨後張顯庸、法明、呂正業夫婦也接踵而至,各扯了一會兒淡。
    法明瞧見西山上大興土木,聽說修建藏書閣要用不少木頭,便一拍胸脯,把所需的木材給包了。
    他們廣慶寺所在的亭山縣出產木材,寺裏存了不少好木頭,以備平日修繕之用。
    大和尚盛情邀請吳教授到廣慶寺做客,看看寺裏的古建築,順帶瞧瞧木頭中不中用。
    吳琢想了想便答應下來,擇日不如撞日,雷厲風行的跟著法明下山,往廣慶寺溜達。
    亭山縣和連山縣挨著,既然大和尚能搞來木頭,方聞也沒推辭,給龐經理和王信平省點兒事,用不著再為選木材的事操心!
    時間匆匆,西山西麵的樹已經種的差不多,王副院長跟周軍幾天前已經著手丈量北麵的點位。
    一回生,二回熟,這次踩點沒出現多大差錯,宋雨把方聞叫過去檢查一番,沒得問題。
    王富祥便又帶著農科院下屬,和鑿石填土的工程隊緊鑼密鼓,要趕在夏季來臨之前,把北麵山體上的樹種完。
    不過這些室外工程也要看天,一場悄然而至的春雨,滋潤了大青山這方天地。
    閑來無事,方聞叫清風去了一趟西山深處,弄來兩隻小豬崽,宴請從廣慶寺回來的吳教授。
    下雨天,進山的客人不多,石建國大顯身手,做上兩桌全豬宴,伴著屋外的和風細雨,熱熱鬧鬧,吃將起來。
    “廣慶寺裏存放的木材都是好料子,法明和法空大師已經安排人,過兩天就運來大青山!”
    吳琢在廣慶寺待了兩三天,被法空老和尚招待甚周,說了些寺中見聞,便聊起木頭的事。
    隻見他繼續說道:“不過書閣規格甚大,立柱最好選用楠木、柚木、菠蘿格木!嗬嗬,方小友,我看兩位大師的木頭都是白送,這立柱就破費點兒,用些好木材,你看怎麽樣!”
    方聞知道楠木,家裏的幾塊陰沉木就是金絲楠,至於這柚木和菠蘿格木,根本沒聽過。
    笑著開口道:“嗬嗬,那就按吳教授的意思,破費點兒!”
    說著,便扭過頭招呼吃白飯的王信平,操心買木頭的事。
    他這甩手掌櫃,當的很是坦然!
    “嗬嗬!”吳琢見狀,嗬嗬一笑,剛想開口說話,席位上坐著的呂義卻是搶了先。
    開口道:“木頭的事就交給我吧!香港那邊每年運進來的高檔木材有很多,我給家裏說一聲,讓人他們挑些上等貨運過來,王道長也省點兒心!”
    方聞聞言,點點頭,呂大公子要獻愛心,那王道長就省點兒心!
    一旁的吳教授則是搖了搖頭。
    他一個古建築行裏的大拿,誰家藏有老木頭,多少知道一些信息。
    本想介紹幾個門路,不過呂小哥兒將活兒攔了下來,他也用不著多嘴。
    呂家財大氣粗,哪裏踅摸不來幾根好木料。
    吳教授飲上一杯小酒兒,跟呂義聊過幾句,對著龐經理說道:“小龐,過兩天廣慶寺的木頭就送過來了,木工要盡早安排上!”
    眼下工程還在打地基,等地基打好,起造房屋便一天一個樣。
    西山庭院的屋宇建築,除了藏書閣,木質結構還很多,在吳琢的設計裏,窗欞門楣都要手工製作。
    所以手藝精湛的木工師傅,是不可或缺的。
    龐經理聞言,開口道:“我已經通知總部往這邊調人了,不過現在做木工手藝的師傅不多,我準備在彭市本地招些人手,遴選幾個能工巧匠,盡量不耽誤工期!”
    “嗯!可以!”吳琢點點頭,想了想,開口道:“我過幾天再出門一趟,尋個老夥計,他在魯班行裏幹了半輩子,也合作過幾次,等我把他請來,搭個手!”
    “哎呀!那就多謝吳老了!”
    謝的話,是龐經理說的。
    他作為呂氏集團派來的負責人,西山項目責任重大,小老板整天盯著,大老板也隔三差五的打個電話詢問工程進度。
    所以龐經理的壓力很大,唯恐做不好,惹來各方不滿。
    眼下吳大教授肯出謀獻力,人的影,樹的名,讓他生出一種有了靠山的感覺。
    方聞嗬嗬一笑,跟龐經理碰了一杯酒,又跟老吳頭說笑幾句,讓他不要著忙。
    吳琢自從帶上護身玉牌,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雖然比不上小夥子,但精神頭兒旺的很。
    去了一趟廣慶寺,動了遊興,決定後天再次動身,離山尋訪老友。
    而這時石濤忙完後廚,過來湊數。
    跟桌上眾人碰了幾杯,吆五喝六的夥同年輕人一起去聽樂瑤唱歌。
    方聞便也起身離開,自往西山,打坐修行。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起來,天未放晴,細雨還在下個不停,比起往日的吵鬧,此刻的西山竟生出一種靜謐之感。
    他帶著清風在山上溜達一圈,便又鑽進老屋,翻看道書。
    宋雨、陳悅、蘇靜三人睡了個懶覺,中午的時候一起來到老院,吃過飯,坐在屋門前聊天,看雨。
    王信平則是跑去西麵的山頭,找師弟一起修行。
    等雲開霧散,一天的時間也匆匆而去。
    春雨之後,便是麗日陽天,花紅柳綠,正是草長鶯飛的好時節,西山之上又吵鬧起來。
    吳琢帶著一位學生,出山找魯班匠,老院中隻剩方聞一個,閑翻道書。
    等到下午的時候,陳悅帶著一個和尚從外麵走進來。
    “方聞,送木頭的來了!”
    方大仙看著進來的和尚,笑著問道:“敢問大師法號?”
    “小僧法號印覺,乃廣慶寺小沙彌,不敢妄稱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