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德妃的謀劃

字數:2254   加入書籤

A+A-


    宜修在自己的房中稍作整理,強自鎮定心神,讓剪秋往宮裏遞了牌子想要求見德妃。
    一路上,宜修腦海中思緒紛雜,腳步愈發沉重。
    見到德妃,她盈盈下拜,眼中噙著一絲委屈與無奈,開口道:“姑母,如今這府裏,真真是風雲變幻,侄女實在有些招架不住了。”
    德妃抬眸,目光如炬,靜靜地看著宜修那略顯慌亂的模樣,心中不禁暗暗搖頭,輕斥道:“怎麽?一個側福晉有孕就讓你如此驚慌失措?你身為正院福晉,這點風浪都經受不住,如何能掌管王府中饋?”
    宜修聽聞,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幾欲落下,她悲戚地說道:“您知道的,自弘暉走後,侄女這肚子就再也沒了動靜,無論怎麽努力,都未能再懷上子嗣。
    而王爺對我也漸漸疏遠,每月唯有初一和十五才會來我房中。可齊悅賓她不同,容貌生得那般清麗動人,性格又是溫婉和善,家世更是顯赫出眾,樣樣俱全。
    她若誕下子嗣,在這府中的地位必定水漲船高,侄女這個正院福晉屆時哪還有半分臉麵。姑母,您一定要幫幫我啊!”
    德妃眉頭緊皺,心中暗覺這個侄女蠢笨如豬,可無奈自己與烏拉那拉家緊密相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於情於理都不得不幫。
    她緩緩說道:“你也知道,悅賓這孩子自小在我身邊養著,我對她亦是有感情的。這孩子若是女兒,倒也無妨,便留下吧,可若是兒子……”德妃沒有繼續開口,隻是緩緩拿起剪刀,那冰冷的金屬在燭光映照下閃爍著寒光,她輕輕將蠟燭的芯剪滅,屋內瞬間暗了幾分,那跳動的燭火掙紮幾下後熄滅,隻餘下一縷嫋嫋青煙。
    宜修走後,德妃回到自己宮中,精心吩咐小廚房熬製了一盅皇上素日裏喜愛的滋補湯品,隨後便帶著湯前往養心殿。
    如今的皇上,年歲漸長,對那些鮮豔明媚的顏色已無甚興趣,反倒更傾向於與宮中的老人一起敘舊談心,在這深宮中尋找往昔歲月的痕跡與慰藉。
    而德妃,作為為他誕下三子一女之人,一直以來都像是皇上心靈的解語花,備受寵愛與倚重。
    德妃來到養心殿外,太監通傳之後,康熙聽聞是德妃前來,便立刻讓她進來。德妃蓮步輕移,走入殿內,她舉止優雅,儀態萬千,先是向康熙行了大禮。
    隨後,她親手打開膳盒,將湯盅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一布置在桌上。太監趕忙拿著銀針上前試毒,這是宮中慣例,德妃也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神色平靜。待銀針試過,並無異樣,康熙這才不緊不慢地端起湯盅,輕輕吹散熱氣,緩緩飲下。
    德妃在一旁靜靜地看著,見康熙心情甚好,臉上也泛起一抹溫婉的笑意,她覺得時機已然成熟,便不緊不慢地輕聲開口:“皇上,老四府上的側福晉有喜了。”
    康熙微微抬眸,似是有些疑惑,問道:“是那個年家的?”
    德妃輕輕搖頭,回答道:“不是,是齊側福晉,這個孩子您也見過,小時候養在永壽宮的。”
    康熙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回憶的神情,說道:“那和你有緣。永壽宮出去的定然是個聰明懂事的。”
    德妃微微淺笑,應和道:“是啊,這孩子是個懂事的。”言語之中似有深意,卻又點到為止。
    康熙聽聞德妃之言,微微頓了頓手中的動作,若有所思地沉默片刻。對於老四府上的子嗣之事,他自是有所考量。老四的子嗣還是過於少了。
    隨後,康熙輕輕放下湯盅,緩緩開口道:“此乃老四府中的喜事。永壽宮出來的孩子,想必是有幾分伶俐乖巧。這子嗣繁衍,關乎皇家血脈傳承,老四後院的人還是少了些,德妃啊你挑幾個好生養的賜給老四。”
    德妃聽聞,心中一喜,忙屈膝行禮道:“皇上聖明,臣妾定會悉心挑選,為老四的子嗣繁盛盡心竭力。隻是這人選,臣妾還需斟酌一番,既要身家清白,又要品德賢良,方能配得上。”康熙微微點頭,似是認可德妃的謹慎。
    “你且用心去辦,不過也莫要過多插手皇子後院之事,一切當以老四自行處置為主。”
    德妃應了聲“是”,又與康熙閑聊了幾句宮中瑣事,見康熙麵露疲態,便識趣地告退。
    喜歡慢穿之女配心願手冊請大家收藏:()慢穿之女配心願手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