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上善寺風波
字數:2915 加入書籤
自打那一日年世蘭一番淩厲的敲打過後,崔槿汐就對漢軍旗的秀女甄嬛印象極深,她滿心好奇,這甄嬛究竟是何方神聖,竟能無端惹得娘娘如此猜忌與防範。
這日,崔槿汐恰如往常一般處理著諸多瑣事,一位臉生的太監稍稍的遞給她一封信,這是年府傳的消息。
她趕忙拆閱,那信中的內容令她不禁微微挑眉,眼中閃過一絲驚色。
原來,甄嬛於上善寺上香許願之時,竟虔誠地祈求菩薩保佑自己落選,不願踏入這深似海的皇家。
崔槿汐心中暗道,這女子倒是與眾不同,旁人皆對入宮趨之若鶩,她卻似避之不及。
可更令人咋舌的是,甄嬛隨後又表露心願,盼著能嫁給世間最好的男兒。這前後矛盾的心思,實在是讓人捉摸不透。
而倘若這些還不足以令人震驚,那信中所述的後續之事則更是驚世駭俗。
在寺廟之外,甄嬛竟與宮中的溫太醫有諸多牽扯。隻見他們二人拉拉扯扯,那溫太醫神色凝重且深情,竟將自家傳家寶鄭重地遞與甄嬛,看那架勢竟是在求娶。
二人之間言語親昵,左一句“實初哥哥”,右一句“嬛兒妹妹”,這般模樣,不知情的旁人見了,定會以為他們是情深意篤、郎情妾意的恩愛夫婦。
崔槿汐不敢有絲毫耽擱,微微屈膝行禮,將信呈上,說道:“娘娘,您看。”
年世蘭原本正慵懶地斜倚在榻上,聽聞崔槿汐的話,微微抬眸,伸手接過信箋。
突然,她猛地手拍桌子,年世蘭柳眉倒豎,鳳目中滿是怒火,怒喝道:“這甄家和溫家好大的膽子!甄嬛身為秀女,她的婚事豈能自行做主?
還敢祈願落選,此等行徑,將皇家顏麵置於何地?簡直是目無尊上,無法無天!”
“槿夕,找個不相幹的人將此事宣揚出去,這甄嬛在閨中有‘女諸葛’之稱,本宮倒要看看她有多聰明?”
皇上忙於政務,入後宮時間本就少,又來了個福官女子。各宮都無聊得不行,甄嬛的消息一出,瞬間激起千層浪,滿宮熱議。
在禦花園中,幾位妃嬪正湊在一起賞花閑聊,話題不知怎地就轉到了甄嬛身上。
趙常在輕搖著團扇,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聽聞那甄嬛是大理寺少欽之女,本以為跟她父親一樣是個聰明的,如今看來,不過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子,竟敢違抗皇家意願。”
林常在接著她的話:“還沒入宮就有了自己的心腹太醫,況且兩人……”林常在突然禁了聲,隔牆有耳,自己不好妄言。
曹貴人則微微垂首,眼中閃過一絲思索,選秀的秀女如此多,隻有甄嬛傳出了醜聞,此事怕沒那麽簡單,這消息來得突然,難保不是有心人故意為之。
她心中雖有疑慮,但也不會在此刻為甄嬛辯解,畢竟在這後宮之中,明哲保身才是首要之務。
正巧端妃帶著兩個女兒來鹹福宮閑聊,說起甄嬛,敬嬪歎了口氣:“這甄嬛還未入宮,便已身處風口浪尖,往後的日子怕是不好過了。”說罷,她又吩咐宮女去準備些茶點。
流言仿若洶湧的潮水,在宮闈內外肆意蔓延,愈演愈烈,竟至前朝後宮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時間,甄家有個女兒的諸般“醜事”成為眾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
傳聞在殿選之前,甄嬛竟與外男溫實初拉拉扯扯,似有私定終身的忤逆之舉,更甚者,還求神拜佛妄圖落選皇家選秀,此等行徑簡直是聞所未聞,極大地觸犯了皇家威嚴與宮規禁忌。
甄遠道在朝中向來自恃清高,平日裏因性格與行事風格,已然與諸多朝臣相處不睦,關係疏離。
如今這突如其來的流言蜚語,彈劾他的罪名自然而然又多了一項,令他在朝中的處境愈發艱難。
雍正聞得此事,龍顏大怒,本欲當即治甄家的罪,以儆效尤。
此時,年世蘭那嬌俏的聲音悠悠在他耳邊響起:“禛郎莫生氣,流言還未查明,萬一冤枉了,不就損失了一個太醫,一個朝臣,還有一個美人。”她輕移蓮步,緩緩靠近雍正,眼神中帶著幾分狡黠,輕輕扯著雍正的衣袖撒嬌。
雍正聽了年世蘭的話,心中那股怒火雖未全然消散,但也稍稍冷靜下來。
如今自己正大力宣揚滿漢一家親,溫家與甄家俱是漢臣,在這微妙的局勢下,若貿然治罪,恐怕會引起百姓心中的不滿與非議,於自己的治國之策亦有不利影響。
於是,他暫且按下心中的憤怒,派遣粘杆處前去詳查此事。
粘杆處一番探查之後,結果表明,雖有甄嬛與溫實初接觸之事,但大體上與流言所傳並無太大出入,隻不過是溫實初一腔深情,而甄嬛卻無此心意,實乃郎有情妾無意。
然而,卻有一個意料之外的消息傳來,這甄嬛自幼聰慧過人,竟從小便研習驚鴻舞,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閨中便有女諸葛的美譽。
雍正得知這一情況後,不禁暗自思索,這甄家如此精心培養女兒,難道背後別有圖謀?
雍正權衡再三,終究還是沒有處罰甄家。但為了彰顯皇家威嚴,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他毅然決定將溫實初調離太醫院,發配至西北軍營。
他可沒有給自己戴綠帽子的愛好。
喜歡慢穿之女配心願手冊請大家收藏:()慢穿之女配心願手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