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兩袖清風的東林黨,為什麽反而危害國家?
字數:10247 加入書籤
【兩袖清風的東林黨,為什麽反而危害國家?】
......
......
[很多人說明朝亡於東林黨,但是東林黨裏並沒有貪官汙吏、大奸大惡,反而在曆史上留下的多是清廉正派的記錄。]
[這樣的人,怎麽會對國家產生危害呢?]
......
[你是京城裏的七品小言官,沒錢、沒權、沒人巴結,一家人過的日子緊巴巴的。]
[最近你母親生病,妻子生孩,已經欠下一大筆債。]
[可你還得繼續借錢,因為婁閣老要過60大壽了。]
[婁閣老不僅是朝廷的大官,還是點你金榜題名當進士的主考官。]
[取你上榜,就是你一輩子的恩師。]
[盡管你的名次很低,隻有三甲一百多名,很不起眼。]
[可於情於理,你都要給他大壽送一份厚禮,否則別人會說你忘恩負義。]
[婁閣老起初在江南開書院授徒,大家都說他清廉正直,桃李滿天下,朝廷裏好多官員都是他的門生。]
[他們這些人不貪汙,不受賄,也不和宦官來往,經常在一起聚會,名聲越來越大。]
[你很想進他們的圈子,卻一直沒有機會。]
[顯然,他們看不上你這樣的小官。]
[婁閣老大壽那天,你典當了妻子的嫁妝,還借了高利貸才置辦好壽禮,穿了自己最好的衣服進了相府。]
[裏頭熱鬧非凡,一眼望去,都是衣著光鮮的達官貴人。]
[他們帶的禮物一看就非常昂貴,襯托的你非常寒酸,恨不得找條地縫鑽下去。]
[你不禁感慨萬分,同樣是二十年寒窗苦讀,為何就我如此困窘不堪、難以做人呢?]
[人群中,高高在上的婁閣老遠遠看見你,好像看透了你的心思。]
[宴會結束之後,他居然招呼你單獨留下說話。]
[你受寵若驚,惶恐不安的問:“蒙恩師錯愛,不知有何吩咐?”]
[婁閣老微微一笑,“這裏有份奏章,明天署你的名字遞上去。不要怕,老夫自有安排。”]
[你回家一看,是皇上因為國庫空虛,以至於軍餉不足,想要開征礦稅。]
[奏章裏大義凜然的反對,言辭非常激烈,看得你汗毛倒豎。]
[你知道,這就是當炮灰啊!]
[估計也沒啥好結果。]
[但閣老的托付,拒絕他的話,怕是前途盡毀。]
[你思前想後,把心一橫。]
[沒有閣老照應,進不了他的圈子,我這窮官也是做不下去了,不如富貴險中求。]
......
[果不其然,奏章送上去後,皇上龍顏大怒,錦衣衛立馬將你拿下,一頓廷杖打得你痛不欲生。]
[此時婁閣老慢悠悠出來說:“皇上,此人雖然言辭狂悖,但也是一片忠心。開礦加稅是與民爭利,老百姓會覺得這是搜刮民脂民膏,有損皇上聖德。”]
[“皇上是堯舜之君,要從諫如流啊!”]
[婁閣老一說完,陳閣老,張尚書、李侍郎等等很多人紛紛附和,整個大殿居然沒人站在皇帝一邊,把皇帝氣的渾身發抖,但也無可奈何。]
[征稅的事情隻能作罷!]
[你回家養傷時,‘為民請命’的美名很快就傳遍了。]
[大家都誇獎你是當代的魏征,探望你的人絡繹不絕,送來的禮金把你多年積欠的高利貸都給還清了,一家人笑的合不攏嘴。]
[婁閣老也開始邀請你參加他們的聚會,這下你終於有靠山了。]
......
[過了幾個月,你被外放到江南某大縣當了知縣,這是個有名的肥缺,還是婁閣老的老家。]
[你喜出外望,對婁閣老千恩萬謝。]
[上任後,你才明白,為何閣老他們不讓皇上加征礦稅。]
[這縣裏有好多礦場,采煤的、采銅的,利潤豐厚,可謂日進鬥金。]
[他們要麽是閣老的外甥家的,要麽是閣老女婿家的,還有禦史親戚家的,侍郎親戚家的......]
[他們都是閣老聚會上那些大官的親戚。]
[你恍然大悟,苦笑不已。]
[想到自己在朝堂上‘為民請命’反對開征礦稅,到頭來是為了給這些官紳老爺們拚命,和真正的老百姓一點關係都沒有。]
......
[你每次下鄉收稅,看到的農民都是麵黃肌瘦,衣衫襤褸,像難民一樣,簡直不敢相信這是魚米之鄉。]
[征稅的難度很大,你隻能放任如狼似虎的衙役官差,打的下麵血肉橫飛、滿地哀嚎。]
[逼得農民有把口糧種子都交出來的、有賣地交稅的、。]
[你納悶,這富庶的地方怎麽會這麽慘?]
[一翻土地賬簿才明白,原來婁閣老在本縣有良田十萬多畝。]
[還有劉侍郎家的,周禦史家的,加起來又是十多萬畝,]
[各種官紳家的土地,竟然占了全縣良田的7、8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官紳的地產是免賦稅的,可這一縣的賦稅是有定額。]
[官紳不納糧,那隻能讓窮人多納糧。]
[難怪風調雨順的年景,農民都如此窮困。]
[如果遇到天災,隻怕是要人相食了。]
[可這和你又有什麽關係呢?]
[你來這裏,就是為了幫恩師婁閣老,照看好這些產業的。]
[師爺還說婁閣老真是清官呐,當年許閣老家有50多萬畝地呢。]
[你想起來去年皇上要封自己兒子做親王,要賞田宅,想給兩萬畝地,這都被一群言官罵的非常難聽,婁閣老他們也竭力阻止。]
[最後隻給了一萬畝,氣的皇帝三個月沒上朝。]
[這些官紳竟然比皇親國戚還富有的多。]
[難怪他們兩袖清風,根本不需要貪汙受賄,也能過上逍遙自在,錦衣玉食的生活。]
......
[後麵幾年,你把官紳伺候的很好,婁閣老也照應你,你很快從縣令升到了府台,又升到了巡撫。]
[此時的你已經參透了為官的竅門。]
[你管的那個省盛產茶葉,茶商都很有來頭,有陳閣老的外甥、有劉太傅的侄子。]
[你知道讓他們開心,閣老們就開心。]
[於是你隨便編了一個借口上奏,說今年茶樹病蟲鬧的厲害,茶葉幾乎絕收,請減免茶稅。]
[上麵自然準奏。]
[這樣一來,朝廷原本有一百萬兩一年的茶稅收入,最後隻剩下十萬兩,整整九十萬兩被茶商淨賺。]
[他們都說你是青天大老爺。]
[內閣老爺們得了好處,也都誇你是個能吏。]
[最後,婁閣老退休前,把你調回京城當了戶部侍郎。]
[你一身錦繡,得意洋洋的回到京城。]
......
[這些年,朝野輿論都由你們控製,天下的官紳地主都向著你們,你們占住了各種官職。]
[皇上想問官紳收稅,你們反對。]
[皇上要幹事,對你們沒好處的,你們就躺平,最後一事無成。]
[你們確實不貪汙受賄,可你們的勢力越大,老百姓就越窮困,國家也越沒錢。]
[水災、旱災、蝗災,沒錢賑災。]
[農民受了災還要交賦稅,隻能賣地成了流民。]
[田地一旦歸了你們這些官紳,從此就不再納糧,國庫就更加空虛,邊境的官軍就發出不軍餉,連打敗仗。]
[失去土地的饑民鋌而走險,揭竿而起。]
[這一環扣一環,步步都是下坡路。]
[皇上缺錢急的團團轉,隻能重用太監。]
[太監們掌權後瞄上了你們的財產,動輒找借口抓你們的人坐牢,向你們敲詐勒索。]
[你慌了神,頭暈腦脹,請教已經退休的恩師婁閣老。]
[“天下事糜爛成這樣,該怎麽辦?”]
[閣老微微一笑:“興亡自有天意,非人力能扭轉,我們讀聖人書,最要緊的是不能同流合汙。官做不下去了,就別做了。先保住家業,等以後天下太平,自有明君聖主出世。”]
[“隻要我們幫天下士紳說話,隻要天下士紳都誇讚我們,還怕皇帝不給我們官做嗎?”]
.........
.........
評論區
【士紳一體納糧才是國家強大的基本。杜絕資本滲透政治才是國家長期發展的關鍵。】
【越來越覺得張居正先生真的是厲害!】
【這樣的明朝不亡沒有道理,這樣的讀書人不整治沒有天理!】
【錢謙益有多少錢你知道嗎?】
【網友1:水很涼?頭皮很癢?】
【網友2:不知道,但他為柳如是修了個宅子,用了一百多萬兩。】
【網友3:錢謙益本來想投降後能得到重用,可惜滿人根本看不起他,後來他又來回往複,又去聯係吳三桂搞反清,這種兩麵三刀的毫無骨氣的文人。】
【網友4:水太涼,對對對,我就是這樣的人。】
【網友5: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 頭癢水太涼。】
......
【問題是,這些閣老們既然清廉,又哪來這麽多礦和良田的呢?這個問題應說清楚啊!】
【網友1:人家送的呀,士紳不納捐,家裏有土地的都掛到他們的名下。】
......
【不明貪,是為了圖名聲!不明貪,但會利用各種規則搞錢!這故事真的很真實!】
【清廉是他們自己說的,史書都是讀書人寫的。】
【原來如此!認真的人必定命苦。】
【請不要結合時事!】
......
萬界時空
剛剛還大放厥詞的東林黨,此時一個個的鴉雀無聲。
這一次的天幕,太過於紮心了。
並且,這話已經隱隱約約的傳達了一些事情。
而這些事情,又由不得他們不驚恐。
特別是這裏麵有一個重要人物,‘錢謙益’。
這可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德高望重,天下人無敬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現在,天幕怎麽評價的。
‘水很涼,頭皮很癢。’
‘為柳如是修了個宅子花了一百多萬兩。’
‘投降韃子,又反複跳反,兩麵三刀,毫無骨氣的文人。’
這每一個好詞。
這嚴重打擊了東林黨的威望。
合著,他們才是一群誤國誤民......不......他們根本不是誤國誤民,而是無君無父,卑鄙無恥,毫無正氣的小人。
很多東林黨人接受不了,一個個跟唐人1裏的探長一樣,一個個指著天幕。
“我告你誹謗你知道嗎?我告你誹謗啊!”
隨後又對著百姓大聲道:“他誹謗我啊!他在誹謗我啊!”
......
然而,東林黨人其實是多慮了,天下百姓根本不在乎這些。
他們在乎什麽呢?
他們在乎的是,東林黨人竟然有這多的田地,有這麽多的銀錢,卻還要打著為民請命的幌子,來欺騙他們,壓榨他們。
明明,他們可以好好的活著。
可是這些東林黨卻不想他們活著。
原來,朝廷減稅有他們,可是被東林黨的人拿去了。
原來,朝廷根本不想給他們加賦稅,可是東林黨卻把賦稅加到了他們身上。
原來......
若是欺騙沒有被他們發現也就罷了。
可是現在發現了。
天幕在向全天下訴說。
至於說東林黨的什麽清名,百姓們不在乎。
他們知道,這是卑鄙無恥的欺騙。
“哈哈哈哈,原來這就是東林黨,這就是那些當官的老爺。”
有礦丁,有兵丁,有百姓,一個個怒極而笑。
然後......
有人高呼:“反了!反了!”
有人高呼:“替天行道!”
有人高呼:“清君側!”
天下,越發混亂。
......
明末,崇禎的臉色越發的陰暗,整個人站都站不穩,搖搖欲墜。
他雙拳緊握,骨節發白,整個人憤怒到了極點,喉嚨裏發出咯吱咯吱聲。
“嗬嗬,好一個東林君子,好一個眾正盈朝。”
“朕......當真是一個天下第一大傻子。”
想到這裏,他甚至覺得自己連飽受批評的晉惠帝司馬衷都比不上。
畢竟,晉惠帝雖然傻,說出了何不食肉糜。
但他同樣也說過:‘此嵇侍中血,勿去。’
自己呢?
忠奸不分。
怕不是,那些東林黨的君子們,朝堂之上稱呼自己聖明,私底下不知道怎麽說自己是個白癡傻子吧!
“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這一天,皇宮內,崇禎的笑聲格外滲人。
......
明初,朱元璋看完這些沉默了。
他不知道,朱棣的後人都是白癡嗎?
文官可用不可信,不知道嗎?
隨後他揉了揉太陽穴。
他有些頭疼。
至少,自己在位期間,還能壓製住這些文官。
至於說後人......
後人自有後人福。
未來,誰說一定要朱棣繼位了。
朱棣的後代多傻子,或許就有他造反的原因。
不過時間還長,未來還有時間處理這些事情。
同樣,朱元璋也有些疑惑。
因為,那些不利於統治的書籍被他禁了。
留下的書,就是忠君愛國之類的啊?
所以,聖人的書,也不管用嗎?
............
【明朝的哪吒】
......
......
喜歡短視頻:跪下,不準站起來請大家收藏:()短視頻:跪下,不準站起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