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打什麽主意

字數:4743   加入書籤

A+A-


    這般歸納整理的方式,927的老朱從未有所見聞,頓時覺著頗為新奇。
    他當即帶著極大興趣,自開篇至結尾一閱而過,越是細看,心中的震撼感越強烈。
    映入眼簾的一項項條規,沒有任何贅述,絕非以往所讀那些奏章般堆砌典故和辭藻華麗卻空洞的文章。
    每一條目均直截了當切入正題,闡明必要性後隨即清晰說明執行步驟及其背後依據,並點明如此實施的優勢何在。
    這思路層層遞進,結構分明、邏輯嚴謹且內容簡潔有力,令人看著倍感流暢舒暢。
    更讓老朱驚歎的是內容剖析深刻、擊中核心要害之處。
    即便是常年辦理國事,經驗豐富無比的老朱亦難以從中找出一絲差錯,甚至有不少想法就連他也未曾考慮周全。
    本欲找尋缺陷以借此給自己的大孫上堂教育課、維護威望,此刻倒令老朱有幾分失落:這娃竟已這般優秀!
    久久之後,直至朱政提筆疾書一氣嗬成將整套方案擬定完成,擱下手筆之際,老朱難掩好奇立刻追問:“乖孫啊,這些都是你琢磨出來的?”
    “可不是嘛,爺爺。”朱政微笑答道:“既然是爺爺讓我來負責此事,我自然要好好完善一下呀,因此就擬定出這樣配套完善的條例啦。”
    說罷,他開始逐一向朱元璋講解:“比如,這針對大明將士軍齡及軍功設計的薪俸體係、獎賞等級設定,是依照古代秦製軍爵位製度改良再結合老戰士服役年限所構建的。
    畢竟,立下汗馬功勞的戰士總不該享受與普通士兵同等的待遇才對吧!要不然怎麽激勵士氣呢?
    還有就是評定具體軍功該有怎樣的獎勵標準不能任由主官或文書隨性裁定。
    否則必會造成私相授受的現象,因此得設立明確統一標準參照施行。”
    他又提到,“至於退役軍人轉業的標準製定也是必要的,倘若人人都可以隨意轉入地方崗位不僅人數過多難以妥善安置,更會因缺乏門檻容易滋生慵懶心態。”
    對於緝捕治安司整體運作管理辦法也做了全麵規劃。
    “就是這樣一套……”隨著講解,老朱聽罷驚喜交加。
    未曾想這個聰慧過人的乖孫麵對實際政務處理竟能這般從容自如遊刃有餘,絕非誇誇其談者可比。
    “好得很,實在精彩啊!”朱元璋撫掌而笑,愛撫著朱政的小腦瓜連聲誇讚,“我們麟兒提出的方案真是太妙了,某些創見甚至連我都沒想到啊!有了這係列健全完備的規則製度,相信大明傷殘、退伍老兵相關問題以及治安抓捕機構改革一定能夠穩妥順利開展起來。”
    說著話,他招手喚來宮內伺候的太監劉和,把朱政所書寫的冊頁遞給他囑咐說道:“去東宮一趟,把這個交給太子爺,讓他仔細查閱。
    如果沒有異議的話...
    再過陣子咱們帶著乖孫檢閱完軍隊回來,就馬上開始執行!”"是,老奴遵命!"
    劉和連忙應下,接過冊子,便急忙走出殿門朝東宮而去。
    朱元璋則轉過頭,滿臉笑容地看著眼前英姿勃發的朱政,心中甚是歡喜。
    有了這個士卒轉業製度,他相信孫子在軍隊裏已經有了軍心基礎。
    再加上徐允恭以及正在考察中的幾位年輕將領,大孫子在明軍中已然具備一定實力。
    隻需一段時間精心經營,就會有強有力的支撐!不過這還不夠,朱元璋要的是絕對把握,但不管怎樣總算邁出了堅實一步,值得慶祝。
    想到這裏,他開心地揮手說道"走吧,快到午時了,咱們去吃飯。
    今天高興,得多喝幾杯!"
    朱政笑著點頭答應。
    然而兩人剛邁出殿門,朱元璋卻又改變了主意"算了吧,在宮裏吃食無味。
    還是你那酒樓做的菜合我心意,咱爺倆還是去那邊吧!"
    盡管朱政已將係統獎勵的各種調料和九曲黃河酒送進宮中不少,並且吩咐太監聽著用,沒了隨時去正通酒樓取。
    隻是短時間裏,禦廚還未學會使用那些調料。
    所謂由奢入儉難,老朱本就重口,嚐過後世菜品,哪還咽得下去宮中飯菜。
    而且在宮裏吃飯總覺得少點啥,還是外麵煙火氣更適合他。
    對此朱政自無異議,笑著答道"好啊,天天去都行,反正自己家的買賣,又不花錢!"
    "哈哈,就是這話!"朱元璋樂嗬嗬說道,"這是沾了咱孫子的光了,連飯都不用錢,真好!"
    當下兩人簡單換了身衣服,直奔宮外正通酒樓,仍是上次那間包房。
    這包間屬朱政專屬,不對外開放。
    屋子寬敞,門口處設一巨大木雕屏風,轉過來才是八仙桌。
    站在門外隻看得見屏風,看不到裏麵情形。
    不多會兒工夫,酒菜齊全。
    祖孫二人隨意坐在八仙桌前,一如上次,朱政也不理會老朱噘著嘴有些委屈的模樣,倒了三兩九曲黃河酒遞過去囑咐道"爺爺慢點喝,就這點量,多了沒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朱無可奈何隻得接過,抿了一口頓覺暢快無比,眉眼間滿是享受。
    接著他招呼了一聲,正準備開動豐富菜肴之際,包間突然傳來敲門聲。
    朱政眉頭微蹙沉聲道"進來!"
    話音剛落,王景弘推開房門穿過屏風走了進來恭敬匯報道"啟稟小主子,外頭有人求見!"
    "嗯?誰?"朱政疑惑問道。
    "韓國公府小公爺李鸞,還有曹國公李景隆說有事找您!"王景弘回道。
    韓國公府之人,李鸞攜曹國公李景隆登門拜訪。
    朱政微微一愣,心生疑惑。
    這李景隆的大名他自然聽過,靖難功臣、戰神美譽響徹大明。
    隻是自己與他素昧平旦,怎會前來?
    至於韓國公府的李鸞,更是聞所未聞。
    他們此刻造訪,到底有何目的?朱政心中滿是疑竇,可此時卻也無暇細想。
    對方來意何在,見麵便知。
    當下朱政起身,對身旁的朱元璋說道:
    “爺爺,您先慢用,我這就去。”
    朱元璋皺起眉頭,思量片刻。
    孫兒應未曾與此二人有過交集才是,心中隱隱有些不安,說道:
    “我也一起去,看看他們打的什麽主意。”
    說著放下酒杯打算同行,卻被朱政攔住:
    “爺爺若出馬,怕是把人給駭著了。
    還是由我去探個究竟吧。”朱政笑著搖頭,將朱元璋勸坐下後,緩步跨過屏風,往門外行去。
    剛至門口,就瞧見那李鸞與李景隆等不及似的帶著幾個隨從闖了進來,全然不顧勸阻,氣勢洶洶,似有敵意。
    目睹此情景,朱政目光掃視示意門旁戒備的蔣琥等人退開,而後立於門邊,靜靜注視這二人邁步而至。
    其一鷹勾鼻男子麵容稍顯薄情寡義,錦衣華服間自有一股驕橫之氣,顯然就是李善長之幼子李鸞。
    另一邊則截然相反,玉樹臨風儀表堂堂者手持紙扇氣宇不凡,單看樣貌便可引人側目好感,然而相較之下與朱政並存高下之時仍遜色一籌。
    此君便是李景隆無疑。
    待兩人走近,李鸞傲然上下打量朱政後便開口道:“你就是這家酒樓東主?”
    李景隆則默然觀望這位傳聞商戶少年,暗暗驚異。
    沒想到區區商家之後能有這樣的容貌氣度竟讓他也要暫避鋒芒。
    喜歡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