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沒有回頭路

字數:4583   加入書籤

A+A-


    如果真的不耐煩了,再動手也不晚!
    想到這裏,朱元璋迅速冷靜下來,然後淡淡地開口:
    “起來吧,我豈是那種不分青紅皂白、濫殺無辜的人?更何況,你跟隨我多年,在前線後方都盡職盡責,立下不少功勞。
    我不願看你晚年淒涼,無人贍養。
    罷了,李鸞固然有罪,但看在你的份上,我會暫且饒他一命!
    不過……”
    說到這裏,朱元璋停頓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殺氣,接著說道:
    “不過,死罪可以免除,活罪卻難以逃脫。
    讓他在詔獄裏待一段時間,接受一些教訓吧!
    這也是為了你好,以免他將來再犯下不可饒恕的大錯。
    到時候,可別怪我不講情麵!”
    這條路,隻有一條,沒有回頭路!
    李善長聽後心中大喜。
    雖然李鸞依舊被關押在詔獄中,但至少保住了性命。
    李善長深知,這是朱元璋網開一麵的結果。
    換了別人,早就不知死了多少次。
    看來,朱元璋還是有所顧慮,知道暫時無法對他下手,這才爽快地答應放過李鸞。
    至於把李鸞暫時關押在詔獄裏,李善長並沒有過多考慮。
    他知道貪得無厭隻會適得其反,懂得適可而止才是正道。
    更何況,讓李鸞在詔獄裏經曆一些磨練也不是壞事。
    說不定還能讓他有所成長呢!
    於是,李善長急忙磕頭謝恩:
    “枯草螢火,生死皆承皇恩浩蕩!老臣叩謝陛下隆恩!”
    “好了,還有一些奏章需要批閱。
    若無要事,你先退下吧!”
    朱元璋麵無表情地揮了揮手。
    “是,臣告退!”
    李善長連忙應答。
    隨後畢恭畢敬地行禮,緩緩後退幾步,才轉身離開。
    走到殿門口時,
    李善長忍不住回頭瞥了一眼。
    昏暗的大殿中,朱元璋的身影顯得格外陰沉可怖。
    尤其是此刻,朱元璋的目光幽深,正注視著他。
    四目相對之際,
    李善長忽然感到一陣刺痛,連忙低頭避開。
    不敢多留,匆匆離去。
    直到出了宮門,李善長才深深舒了口氣。
    表麵看來,他當時鎮定自若,對答得體,顯得遊刃有餘。
    但實際上,他的內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沒人比他更了解朱元璋的冷酷與多疑。
    稍有不慎,就可能弄巧成拙。
    好在,通過剛才那番試探,
    甚至可以說是以身家性命作賭注的較量。
    李善長認為,即使朱元璋想對付他,
    目前也沒有合適的理由,也沒有做好準備。
    但他絕不能掉以輕心。
    相反,必須更加謹慎才行。
    這麽想著,
    不久後,李善長回到了韓國公府。
    消息傳開後,
    急切等待消息的淮西文武官員們紛紛趕來探望。
    書房裏,
    李善長掃視周圍眾人,略顯驚訝。
    隨即疑惑地問道:
    “咦?藍玉呢?為何他沒同你們一起?”
    此言一出,
    在場的傅友德、王弼等人麵露難色。
    緊接著,王弼輕咳一聲,無奈解釋道:
    “末將確實去請藍將軍了。
    不過,藍將軍似乎心情不佳,閉門不見。
    說是在清點家產,不見任何人!”
    “罷了,隨他去吧!”
    李善長聽完直搖頭,對此並未過多糾結。
    傅友德等人也迅速轉移話題,急切詢問起李鸞的事情。
    “韓國公,到底發生了什麽?
    聽說陛下派錦衣衛將李鸞關押進詔獄了?”
    “錦衣衛為何突然針對李鸞?
    究竟有何緣由?”
    眾人紛紛追問。
    李善長並未打算隱瞞,這類事情終究瞞不住。
    當下,他簡要講述了李鸞與朱政之間的糾葛。
    當然,他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李鸞的行為開脫。
    總體而言,還是讓眾人明白了情況。
    眾人聽後皆恍然大悟。
    傅友德、王弼、曹震等人互相對視,表情複雜。欺淩百姓、強占他人產業、恃強淩弱之事,對他們而言早已司空見慣。哪個權貴之家未曾做過此類勾當?即便自家清白,但家眷、親友仗勢妄為的情況卻屢見不鮮。
    然而,李鸞此次似乎撞上了朱政這條硬釘子。短短幾年間,朱政年紀輕輕便被授予驃騎大將軍之職,統領京營各部兵馬。就連他們這些老將,也要對他禮讓三分。而且,朱政的能力與才華堪稱非凡,連藍玉都不是他的對手。
    李鸞竟派刺客行刺這樣的存在,無異於自尋死路。可即便如此,在場的淮西將領們依然對皇帝的處理方式感到不滿。李鸞雖有過失,但事出有因,且並未造成實質性的傷害。更何況,他是李善長最鍾愛的小兒子。如今卻被冠以謀反之名,打入詔獄,甚至有性命之憂。這種做法不僅顯得無情,也讓淮西功臣們感到不安。
    李善長聽聞大家的擔憂後,神色平靜地表示:“上位念及我們的舊情,並未對李鸞痛下殺手,隻是讓他在詔獄中待上一陣,受些教訓罷了。”眾人聞言,心頭稍安。看來皇帝還算留有餘地,沒有對他們這些元老徹底翻臉。
    然而,李善長隨即冷笑一聲,目光如炬地掃過眾人:“切勿高興得太早!上位並非真的放過我們。通過今日的事態以及我進宮後的觀察,我可以肯定地說,上位已經對我們淮
    西係的人產生了厭倦。李鸞之事,正是一個信號。若非我及時采取策略,李鸞此刻恐怕已經不在人世了。”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一股寒意悄然蔓延開來。
    四目相對,彼此的眼神中都流露出忐忑與驚懼!在他們心裏,沒有誰比他們更明白權力者的冷酷與決絕!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那些血淋淋的曆史仿佛就在昨天!
    如今,這柄懸在頭上的劍又要落下,會不會輪到他們?
    想到這裏,每個人都不由自主地感到背後發涼,脊背生寒!
    麵對李善長先前提出的抱團策略,雖然曾讓朱元璋有所忌憚,但在如今對皇帝深深的畏懼下,眾人不禁動搖起來。
    喜歡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