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骨肉相殘?

字數:5254   加入書籤

A+A-


    這大明江山,傳到你這兒,隻能由朱棣接掌,不容更改!”
    朱標無奈地揉著額頭,長歎一聲:
    “父皇,此事沒這麽簡單!
    自古以來,爭奪皇位能引發多少殺戮?
    輕則朝綱混亂,重則家破人亡!
    父皇應該比兒臣更清楚!
    而且,朱棣既非長子,又非嫡子!
    想讓允炆和允熥心甘情願退讓,談何容易!
    稍有不慎,就會掀起滔天巨浪,甚至骨肉相殘,後果不堪設想!”
    “骨肉相殘?”
    朱元璋聞言,眼神一冷,語氣堅決:
    “你可知骨肉若壞,該如何處置?
    戰場上負傷,傷口腐爛,為了活命,隻有割掉!”
    朱元璋這番話冷硬得令人毛骨悚然,直聽得朱標臉色大變,滿臉震驚地望著他。
    然而,這隻是朱元璋的權謀之言,意在向朱標表明自己的立場。
    畢竟他對親情極為重視,絕不會對自家骨肉下手,更不願見到朱家子孫互相殘害。
    話說出口後,朱元璋稍作沉思,便意識到朱標麵臨的困境,不禁輕歎一聲,語重心長地說,
    “標兒啊,我們並非要逼迫你,也知道你有諸多難處。但我們要讓你明白,我們確實非常喜愛麟兒這個孫子。之所以選定他為儲君,並非因偏愛,而是為了大明江山與百姓福祉。允通性格懦弱,遇事優柔寡斷;允玟看似仁孝寬厚,實則拘泥固執、盲目自信且眼高手低,根本不適合為帝。唯有麟兒,能力出眾,足以擔此重任。將江山托付於他,我們才能安心,也相信他不會辜負我們的期望。大明在他手裏必將繁榮昌盛!你懂了嗎?”
    朱元璋言辭誠懇,破天荒地以平等姿態與朱標交談,希望他心悅誠服地接受,而非被迫答應。
    在他心中,朱標才是自己真正割舍不下的親人。他真心期盼朱標如自己一般關愛、重視朱政。若能做到這一點,即便自己離世,也能含笑九泉,毫無牽掛。
    朱標聽罷朱元璋肺腑之言,感受到對方深切的期許與良苦用心,但卻一時無法立即作出決定。
    沉默許久後,他才歎息著說道:
    “父皇,兒臣已領會您的心意!隻是今日之事太過突然,令兒臣思緒混亂,難以理清頭緒。懇請父皇給予些許時間,容兒臣仔細考慮。待後再給您答複,如何?”
    “你父王理解你的處境。”朱元璋點頭表示理解,深知不可操之過急,否則隻會適得其反。
    於是他也跟著歎了口氣,揮了揮手說:
    “罷了,此事不必急於一時。你先回去休息吧,過些日子我們再談。這段時間,你也好好想想。”
    究竟如何行事,方是你身為大明太子,乃至未來大明皇帝應有的判斷與選擇!切莫令吾失望!
    “兒臣多謝父皇體恤,先行告退。”
    朱標輕輕點頭,深深吐出一口氣。
    轉身欲走之際,卻聽見老朱低沉的聲音響起。
    ……
    “對了,提醒你一句,在理清思緒前,別跟那位賢妻提這些事!她可不是個容易對付的角色。吾調查麟兒之事多年,一直暗中留意她,嘿嘿,確實厲害!一個人裝模作樣並不難,難的是這般長時間不露痕跡,讓你毫無察覺。心思如此深沉,實在令人忌憚!若是男子,說不定也能有所作為。”
    朱標聞言渾身一震,依舊佇立不動,隻是低聲應道:“是,兒臣明白。”
    說完便推開殿門,耀眼的光瞬間湧入,刺得人睜不開眼。然而朱標並未躲避,反而直視強光,不久後眼眶泛紅,卻全然不覺,愣在原地許久,才往東宮方向走去。
    一路上,他神情恍惚,腳步虛浮。
    今日對他而言,實乃人生至痛!
    他萬萬沒想到,朱政竟是自己的骨肉,且因自己過錯流落民間,差點喪命!
    若非父皇偶然救回,後果不堪設想!
    即便如此,他內心依舊無法釋懷,多年來竟未察覺兒子就在身邊,咫尺天涯,鮮少往來。
    朱標不知他這些年過得如何,雖有父皇疼愛,但無父無母的日子,麟兒怎會不思念、不感傷?
    更何況,那孩子生性聰慧,早早知曉自身境遇,卻從未流露半分哀怨或自卑,甚至傳聞他自幼不會哭泣,乖巧得讓人心疼。
    或許正因深知寄人籬下的處境,麟兒才如此懂事吧!
    想到這裏,朱標滿心愧疚與悲痛,雙眼早已噙滿淚水。
    眼淚再也抑製不住,洶湧而出!
    這樣一個父親,究竟是怎麽當的啊!
    天底下哪有這般狠心的父母!
    他還有什麽臉麵再見自己的兒子!
    想到這裏,朱標滿心懊悔,不由自主地抬起手,重重扇了自己一個耳光。
    此刻,唯有這樣的自罰之痛,才能稍稍安撫他內心的煎熬。
    同時,朱標暗暗發誓,一定要為自己的過錯贖罪!
    必須彌補、加倍補償那個孩子才是!
    不論對方是否接受、是否認他這個父親,他都決心做到。
    否則,這一生他都將無法心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想到這些,朱標卻又突然怔住了!
    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行動!
    老朱不準他將朱政接來,還特意叮囑他不要泄露朱政的身份!
    其實,即便老朱不說,朱標也不會隨意向別人提起此事。
    可朱標明白,正是由於自己的過錯,才造成了如今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麵!
    朱政多年來流離失所,如今回到宮中,卻依然難以相認。
    歸根結底,問題出在他身上。
    其次,還有一個關鍵人物,就是他的妻子呂氏!
    提到呂氏,盡管這些年她對他體貼入微,照顧周全,此刻他也免不了對她有些怨言。
    若不是呂氏執意驅逐朱政的生母出宮,事情怎會發展到這一步?
    朱標相信呂氏並非有意為之。
    但一想到老朱對呂氏的評價,以及冷靜分析朱政流落民間的種種可能,呂氏的行為實在透著幾分怪異。
    朱標雖不願懷疑呂氏,可此時內心還是悄然埋下了一顆疑慮的種子!
    他此刻的心情複雜至極。
    有疑惑,有不敢相信,有期待,也有痛心……
    呂氏畢竟與他相伴多年,夫妻恩愛,琴瑟和鳴。
    他實在不願相信她是這樣的人。
    可父皇識人向來精準,難道這麽多年,他真的看錯呂氏了嗎?
    莫非呂氏一直在欺騙他,偽裝成另一個人?
    想到這裏,朱標腦海中忽然浮現出呂氏從未有過的陰冷表情,以及捆綁朱允炆那一幕!
    心頭猛地一沉,眼神也變得迷惘而沉重。
    呂氏惶恐地低下了頭。
    許久,朱標長舒一口氣,搖了搖頭。
    無論呂氏是否故意為之,朱政的生母終究是因她而死。
    一旦朱政知曉自己的身世,怎能不對此心生嫌隙,甚至產生憎恨?
    況且,朱允炆與呂氏這對母子,本就和朱政積怨已久。
    想到這些,朱標隻覺思緒紛亂如麻,頭痛欲裂!
    關於立朱政為皇太孫之事,朱標感到極為頭疼。若無法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又怎能將朱政接回?究竟是否應立朱政為繼承人,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直至回到東宮,他依舊毫無頭緒。此時,東宮內,藍玉、傅友德與王弼等淮西武將已在等待朱標。他們在收獲土豆後,便急切地聚集於此,欲向朱標探聽消息,不然心中難安。
    他們擔憂,若剛回家,錦衣衛是否會立即包圍府邸,隨後下旨賜死,步李善長後塵。
    朱元璋賜死李善長之舉,著實令他們震驚。此刻見朱標歸來,眾人眼睛一亮,圍上前去。但剛要開口,卻又愣住了。朱標的臉微微泛紅,似被人摑了一巴掌。
    眾人驚愕不已,普天之下,隻有朱元璋能對朱標動手。難道剛才交談不愉快?朱元璋怒而打了朱標?
    喜歡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