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曆練

字數:3920   加入書籤

A+A-


    對於朱政的回答,朱標早已有所預料。畢竟從朱政平日對軍事的執著追求,特別是堅持帶兵抗倭的表現來看,有這樣的理想也屬正常。
    實際上,在得知朱政真實身份後,朱標也與太祖有著相同的顧慮。對於這個自己虧欠最多的孩子,他絕不願意看到他冒險。現在回想起來,當初為什麽要勸說太祖答應朱政的要求,真是悔不當初!但事已至此,改變不了什麽,也隻能硬著頭皮接受了。
    所以,他隻能往好的方向去想,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呢?
    當下,朱標略作沉思……
    終歸還是按捺不住作為父親的慈愛之情,他語重心長地勸說道:
    “寶劍之利源於磨礪,梅花之香來自寒冬!既然你有這樣的誌向,此次出征東瀛,接受曆練與考驗,親眼見識一番,這亦是良機!倘若遭遇不順,遇到難題或挫折,切莫急躁,更不可輕言放棄,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甚至要視其為一件好事!
    要知道,困難與磨難對人而言,就如同錘子擊打鐵坯一般。隻要熬得過去,必將成為鋒利無比的寶劍!”
    說到這裏,朱標不禁有些感慨地說:
    “麟兒啊,你自幼隨我左右,想必對我之堅韌有所體會吧!
    我可以告訴你,我之所以能夠這般堅強,之所以能有今日的成就——能夠力挽狂瀾,扭轉乾坤,使華夏分裂的江山重新歸於統一——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我早年困於社會底層的艱苦歲月。
    那段日子讓我變得如利刃般無堅不摧!
    這,是我所無法做到的,也是我最為敬佩自己的地方!
    所以,你也該去曆練,去磨煉,親手創造屬於自己的功業!”
    朱政聽後,默默點頭,表示認同。
    正如朱標所言,對他影響深遠、終生受益的,正是那幾年流浪乞討的經曆。
    在這期間,他走遍群山,遊曆大江南北,見識各地風俗民情,增長見識,開闊眼界,積累社會經驗,逐漸形成了堅毅果斷的性格。
    當然,這也讓他性格中多了幾分冷酷與猜疑。
    畢竟身處亂世,為了生存掙紮於社會底層,處境堪比行走在地獄邊緣。
    稍有差池,便可能墜入萬劫不複之地!
    心腸不硬、下手不狠、臉皮不夠厚、頭腦不夠靈活的人,早已被淘汰。而他則挺了過來。
    於是,從一個毫無見識的社會底層人士,迅速成長為一位果斷狠辣的梟雄,最終登上權力巔峰,成就非凡事業。
    “不過……”正當朱政陷入沉思之時,
    朱標突然想到什麽,頓時一臉嚴肅地補充道:
    “雖然經曆磨難確實是好事,但絕不能逞強,讓自己陷入危險境地!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一定要珍愛生命,保全自身!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明白嗎?”
    說著,朱標已按捺不住內心的焦慮,生怕朱政真的遭遇險境。
    若因年輕氣盛,倔強逞強而發生意外,那真是要了他的命!
    光是這麽一想,朱標就不由自主地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
    隨即,還不等朱政回應,朱標便猛地抓住他的手,用顫抖的聲音,一字一句地叮囑道:
    “孤的囑托,你定要牢記於心,切莫輕易涉險,知曉了嗎?”
    聲音中滿是真誠與堅定,仿佛還夾雜著些許希冀。
    朱政聞言,不禁一怔,雖不明朱標為何如此情緒波動,但他能清晰感受到對方發自內心的關切。心中一陣暖意湧起,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稍許沉默後,朱政終於忍不住開口回道:“殿下關懷,政銘感五內。同樣,也懇請殿下務必珍重自身!操持政務時,萬不可過於勞累。需得勞逸結合,以免身體不堪重負。”
    朱標聽罷,眼眸驟然睜大,神情恍惚地凝視朱政片刻,隨即唇角勾起一抹笑意,開懷至極,隻是眼眶微紅,頻頻頷首應下。
    然而,朱標內心並未真正接受這番勸誡。相反,他暗自發誓,比往昔更加勤勉盡責,以身作則,讓朱政明白,縱使沒有他那般卓絕的天賦,勤奮亦能成就大業!畢竟“至拙勝至巧”嘛!
    更何況,他如今根本無暇分神。既要處理繁雜政務,為朱政樹立榜樣;又要協調朱允炆、朱允熥、朱政三兄弟的關係,更要謀劃如何扶持朱政走上正途。
    依朱標看來,從父親的歉疚到皇儲的責任,朱政無疑是最佳人選。即便朱標心中仍有顧慮,擔心朱政受朱元璋影響而失偏頗,尤其在朱政癡迷武事之際,更可能忽視文治。
    在他眼中,帝王之道在於遠見卓識與宏大氣度,而非單純專注武力。即便有所涉獵,亦應有所節製,而核心始終是治國安邦。若能讓黎民安定富足,國家繁榮昌盛,方為正
    道。尤其對於承襲祖業的君主,文治尤為重要。這也正是曆代賢明君主諡號常帶“文”的緣由。
    思索良久,朱標鄭重其事地說道:
    “麒兒,你喜歡武事,並且希望在此有所成就,這並無不妥。
    隻是,切不可重武輕文。
    自古以來,文武並舉、相得益彰才是正道,偏廢任何一方都是不對的。
    過分注重武功,即便像漢武帝那樣功業輝煌,
    終究搞得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甚至差點使大漢分裂。
    所以相較武事而言,文治的重要性更高。
    要讓百姓安居樂業,讓大明富強興盛。
    在穩定根基後,再談開拓疆土之事。
    若一味追逐宏大目標,很容易迷失方向,
    忽視了國家的根本在於民眾,民眾安定則國家穩固。
    特別是作為繼承祖業的君主,
    文治比武功更加關鍵。
    所以,你應該多關注文治。
    如何治理天下?如何處理政事民生?如何讓大明繁榮昌盛?”
    朱政聽得一頭霧水,心中滿是困惑。
    朱標所說的似乎與自己關係不大,像是自言自語。
    就在他疑惑之際,朱標忽然脫口而出:
    “要是你登基為帝,你覺得該怎麽做?”
    話音剛落,朱政瞪大了雙眼,難以置信地看著朱標。
    喜歡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