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未來藍圖

字數:5079   加入書籤

A+A-


    他並非虛偽地扮演仁慈君主的角色,而是真心希望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享受幸福生活,免於困苦勞頓。
    以此為基礎,
    大明在他的治理下將達到新的巔峰。
    這是他數十年來勤勉治國、愛惜黎民的理想追求。
    他知道,作為大明未來的第二位皇帝,
    他無法擁有開國太祖那樣的軍功,也無法再造華夏。
    但他決心在另一個領域超越老朱,
    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在文治方麵。
    所以,他的目標一直對標漢文帝、唐太宗等曆代除開國君主外最傑出的賢明君主。
    在他的手中,要開創類似文景之治或貞觀之治這樣的盛世,
    繼承祖先的偉大事業,使王朝更加繁榮昌盛。
    要做到這一點,
    最重要的原則是以民為本。
    百姓安定,則國家穩固;百姓富裕,則國家強大。
    因此,朱政提出的減輕百姓負擔、避免讓百姓陷入貧困的觀點,朱標深表讚同。
    更何況,朱政的話已經明確指出,
    如果大明想要長久延續,避免重蹈前朝覆轍,就必須在外開拓疆域,緩解土地壓力;
    同時在國內也要想辦法解決人口激增帶來的生計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看,
    大明過去重視工人和農業、輕視工商業的政策,
    雖然不能說完全錯誤,
    但在高產作物如土豆推廣至全國後,
    這種傳統做法顯然已不再適用。
    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策略,
    因時製宜,順勢而行。
    針對當前大明的新局麵,
    必須進行變革。
    因此,士農工商並重的政策才是正確的方向!
    就像他和朱政提到的文武並重、不可偏廢的道理一樣。
    當然,最令他欣慰的是朱政話語中體現出的對百姓的高度重視。
    堅持以民為本,才能無往不利。
    朱政能認識到這一點,
    確實是一位有著遠見卓識的人。
    看來,這些年兒子在父皇身邊耳濡目染,
    已經初露鋒芒。
    父皇的教導沒有白費!
    朱標心中默默感慨,臉上帶著笑意點頭表示認可。
    見朱標同意,朱政嘴角浮現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接著目光一轉,繼續向朱標描繪美好前景說道:
    “殿下可以試著想象一下……”
    倘若日後我大明因土豆等作物的助力,不再匱乏糧食,人人得以溫飽。
    那時若再推行士、農、工、商四業並舉之策,又將是怎樣一番光景?
    士子勤勉讀書,追求功名,入朝為官,輔佐帝王,治理國家!農夫深耕沃野,辛勤勞作,五穀豐登,養活萬民!
    而同樣受到重視的匠人,則不斷鑽研技藝,大膽創新,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物!
    例如發明類似曲轅犁的器具,使耕地更加輕鬆,提升糧食產量。
    這豈非也是緩解人口壓力,延續大明國運之舉?
    又或改進火銃、火炮這類關乎國運的兵器,使其威力更甚!豈非大明開拓疆土之時,會更加順暢?
    至於商賈,聯通南北,讓大明百姓各取所需,並為朝廷開辟巨額財源!
    如此一來,大明府庫充盈,又能成就多少利國利民的大事?治水、賑災、供軍資。
    豈不處處都能從容應對?
    如此士、農、工、商各安其位,各自施展才華。
    齊心協力為大明興盛而努力。
    大明黎民皆能豐衣足食,滿懷期待!
    個個奮發進取,皆以大明為傲!
    再無饑饉憂患,再無骨肉分離,再無自暴自棄!
    大明國勢該有多強,疆域該有多廣!
    威望必超往昔!
    論強橫,不遜秦朝!
    論勇武,不輸漢室!
    論繁華,遠勝盛唐!
    論富裕,壓倒南宋!
    論版圖,不遜元代!
    這般盛世景象,千古以來,誰能匹敵?”
    “嘶——”
    朱標聽罷朱政擲地有聲、振奮人心且極具感染力的話語,不由自主的頭皮發緊,內心震撼無比!
    即便他向來理智,不易被煽動,此刻也不由得被朱政描繪的未來藍圖所打動,熱血沸騰!
    “論強橫,不遜秦朝!
    論勇武,不輸漢室!
    論繁華,遠勝盛唐!
    論富裕,壓倒南宋!
    論版圖,不遜元代!”
    朱標呼吸急促,緊握袖中的拳頭,對那理想國充滿了向往!
    若真能達成這一切,有這樣的江山,這樣的宏圖偉業,縱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一時之間,朱標神思恍惚,佇立原地良久。
    內心波瀾起伏,激動難平!
    許久之後,朱標仍沉醉其中,情不自禁地喃喃低語:
    “如此超越千古的盛世景象啊!
    不知,今生是否真有機會目睹……”
    聽到這話,朱政心頭一震。
    隨即想到朱標的英年早逝!
    不禁暗歎一聲,安慰道:
    “殿下無需擔憂,隻需保重身體,定能看到那一天!”朱標聽罷,這才回過神來,隻是一笑置之,不曾多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即便他無法親眼見證朱政描繪的盛景,又如何?有麟兒在,大明便有傳承。隻要他為朱政打下穩固根基,將來交付於他時,必不負所托。定能讓大明走向輝煌,成就盛世,達成心願!想到這裏,朱標心中充滿動力,疲憊的身體重新煥發活力。
    身為父親,不僅要給兒子樹立榜樣,還要為他鋪平道路,讓其前程似錦,無憂無慮,能踏著父輩的肩膀扶搖直上!
    這時,朱政卻忽然想起什麽,補充道:“以上所述皆為大局規劃,非一時之功。至於具體如何協調、實施,殿下定比我更清楚,我不敢妄言。歸根結底,無論設想得多好,最終都要靠人去落實。明君則國泰民安,昏君則天下大亂!但以爺爺與殿下的賢明,必定是一代明君,我大明前景可期!”
    朱標聞言未作聲,隻是微笑看著朱政。在他看來,朱政才是那個未來可期的明君。不論是文治武功,都遠勝常人,堪稱千古奇才!
    回顧三代以來,哪一代英主能與朱政相比?縱使與秦皇漢武相較,又有何遜色之處?想到這裏,朱標滿眼自豪。
    他曾以為自己在繁衍後代上不及先祖,愧不如人。但現在,雖父皇生育眾多,但論質量,朱政一人已遠超眾人。想到此,朱標不禁開懷大笑。
    俗話講“望子成龍”,如今朱政便是那真龍!
    經過今日對話,朱政提出的土地問題及開疆拓土、分封外族、推恩令以及四民並重的戰略,讓朱標對朱政極為滿意。未來的皇位繼承,再無懸念!
    朱家得此子,實乃天賜福澤,斷不可違背。然而,心中雖如此認為,卻也不得不說,兒子若過於出眾,反倒成了令人歡喜又憂慮之事。
    這使得身為父親的他,隱隱有種無處施展才能的無奈。
    喜歡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孫:開局教朱元璋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