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一人獻一計 一日丟一城
字數:8137 加入書籤
責刑司。
周行見禮過後,便問道:“顧公公,這刺客按例應送往刑部,為何帶到咱們責刑司?”
顧衝微微挑眉,低聲道:“周司儀,皇上這是擔心刑部人多眼雜,恐生變數。”
周行恍然過來,半張著嘴連連點頭。
“得了,咱抓緊吧,皇上那邊還等著呢。”
兩人來到屋內,見到那刺客被捆綁在柱上,身上數道傷口,滿臉血汙,眼神卻依舊凶狠。
顧衝嘖嘖嘴巴,惋歎道:“這些兵士也真是的,咋把人傷成這樣。”
刺客冷哼一聲,緊閉雙唇,一言不發。
周行見狀,使了個眼色,一旁的番役端來一盆冷水,猛地潑向刺客。刺客打了個寒顫,卻依舊倔強。
顧衝裝模作樣的從靴子中抽出匕首,拿在手中把玩,“我說,識時務者為俊傑,你若招了一切好說,你若不招,咱家這刀子可不長眼。
刺客冷笑,“要殺便殺,莫要多言。”
就這一句話,顧衝聽的聲音有些熟悉,這個刺客好像是被喚作孟老二的那個人。
顧衝想到了一個辦法,回身對周行道:“周司儀,皇上催的急,你去審其那兩人,這個交給我就行了。”
周行也未多想,點頭道:“好,不用與他們多囉嗦,上刑就是了。”
顧衝嗬笑著點點頭,等周行走後,又對那番役道:“你也下去吧。”
番役也退了出去,這屋內隻剩下顧衝與那刺客。
顧衝忽然上前,悄聲問道:“你可是孟二哥?”
那刺客愣了愣神,下意識問道:“你是誰?”
他這一問,顧衝便確定了他就是孟老二。
“別問那麽多,記住,他們問什麽都不要說,我會救你們出去。”
說完,顧衝煞有其事的回頭望望門口,看似不經意又道:“我聽說死了好多兄弟,還有誰活著?”
孟老二根本沒想到顧衝是在詐他,反而升起了求生的欲望,立刻答道:“還有陳泰與李平。”
顧衝點點頭,拍了拍孟老二肩膀,“我走了,多保重。”
“誒,你去哪?快救我出去……”
顧衝來到另一個房間內,周行已讓番役備好刑具,準備嚴刑逼供。
“這家夥算是條漢子,我倒要看看,他能否挺過責刑司的七十二般酷刑。”
“周司儀,不用了,孟老二已經招了。”
顧衝這話是說給那刺客聽的,果然,那名刺客眼中閃過一絲驚亂神色,卻被顧衝看在了眼裏。
“你是陳泰還是李平?”
顧衝厲聲問道,那刺客將頭低下,卻還是不肯回答。
“不管你是誰,孟老二已經招了,我之所以問你,就是想聽聽孟老二說的是不是真話。你不說也無關緊要,我去問另一個,你就留在這裏替他們嚐嚐責刑司的七十二種酷刑吧。”
顧衝轉身欲走,那刺客慌忙喊道:“等等……“
“怎麽?不想受刑了?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李平。”
顧衝點點頭,笑著對周行道:“看來這個孟老二沒說假話,他還真叫李平。”
“我再問你,你們是什麽人?為何要刺殺皇上?”
“我們是大刀盟陵州分舵的,舵主隻說元宵夜晚將城內搞亂一些,誰曾想遇到了皇上。”
顧衝聽到這裏,心中一驚,大刀盟勢力龐大,竟妄圖在元宵夜製造混亂,背後定有更大陰謀。
他接著問:“你們舵主可有提及背後是否有人指使?”
李平猶豫片刻,小聲說道:“我隻是奉命行事,其他一概不知。”
顧衝知道從他口中難以再得到更多消息,於是和周行商議一番,先去稟報皇上。
顧衝重新回到萬壽殿,戌時已過,印文帝與白羽衣卻還在這裏,似乎商議著什麽事情。
“皇上,奴才已經查出來了。”
印文帝皺眉問道:“這些刺客是何來頭?”
“他們是大刀盟的人,意在城內製造混亂,並非是要行刺皇上。”
白羽衣沉思片刻,說道:“陛下新晉登基,大刀盟就來城中鬧事,這分明是有人授意,意在擾亂民心。”
印文帝點頭讚同,隨即深思起來,“隻怕這件事情與宣王脫不了幹係……”
“陛下,如此看來,宣王必反。”
印文帝握緊拳頭,冷哼一聲,“朕早有預料,你可有何良策?”
白羽衣抬眼看了一下顧衝,印文帝便道:“你先下去吧。”
“奴才遵旨。”
顧衝擔驚受怕了半宿,巴不得離開這裏,回敬事房歇息。
等顧衝走後,白羽衣道:“陛下,當下應公布詔書,昭告天下封宣王為鎮北王,令其鎮守青州。宣王若應詔,那便暫且穩住他,慢慢削減其勢力。若是他不應詔,那便落得個謀反之名,使其出師無名,軍心不穩,民心也不會站在他那麵。”
印文帝嘴角帶笑,連連點頭,“此計甚好,他必不會應詔,那就逼他造反。”
“陛下還應早做準備,點兵遣將派往天順府,以防宣王偷襲天順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嗯,明日早朝,朕便頒詔書,昭告天下。”
印文帝與白羽衣徹夜商議,而此時,宣王已經來到了青州。
杜玉芳急忙迎接,躬身道:“下官恭迎宣王殿下。”
宣王張震允伸手扶起杜玉芳,“杜將軍,本王如今已是無處可去,隻能來尋求將軍相助了。”
杜玉芳一驚,忙問道:“殿下,發生了何事?“
宣王歎了一聲,“說來話長,還是進府再敘。”
“殿下請。”
進到守備府,宣王與杜玉芳,黃權道三人落座。
“父皇駕崩,臨終之時曾指於我,其意便是要將皇位傳授於本王。隻是那徐皇後勢力龐大,與太子合謀陷害與我,我若不走,隻怕此時已被他們押入牢中了。”
杜玉芳起身抱拳,凝色說道:“下官時刻關注京師動靜,自得知皇上駕崩,下官便已傳令下去,時刻做好準備,等候殿下調遣。”
宣王聽後心中欣慰,起身拍了拍杜玉芳肩膀,“本王沒有看錯你,隻有你對本王忠心耿耿。”
“那殿下如何打算?”
“全城戒備,操練兵馬,我要殺回京師,奪回屬於本王的皇位……”
幾天後,印文帝頒布詔書的消息傳到了青州。
杜玉芳輕輕撫著茶杯,緩緩開口:“殿下,如今形勢對我們不利啊。若不應詔,便是謀反之名加身;若應詔,日後恐無翻身之日。”
宣王站起身來,來回踱步,“本王豈能坐以待斃?”
黃權道眼睛一亮,“殿下,我們可以表麵應詔,同時將先皇本意傳位與您的事情傳播出去,然後在暗中調兵。隻要我們動作夠快,拿下天順府,到時即便背負些許罵名,隻要手握重兵與地盤,也可周旋。”
望著窗外漆黑的夜色,宣王眼神堅定,“此計雖險,但值得一試,此次定要與他爭個高下,這皇位本就該屬於本王。”
宣王按照計劃表麵應詔,同時派人四處散播先皇本意傳位於他之事。印文帝聽聞此事,怒不可遏,卻又不好發作。
時隔一日,杜玉芳將青州偏將職位以上的將軍召集到守備府內。
“參見宣王殿下。”
宣王張震允點點頭,“諸位將軍,本王有禮了,請坐。”
杜玉芳環視著這些跟隨他多年的心腹,沉聲道:“先皇駕崩,欲傳皇位於宣王殿下。然太後獨權,設計陷害宣王。我鎮北軍乃是宣王殿下所創,誓死追隨宣王殿下,如今太子篡權奪位,我等當追隨宣王殿下奪回皇位。諸君意下如何?”
眾將聽聞,皆熱血沸騰,齊聲高呼:“願隨殿下赴湯蹈火!”
宣王站起,朗聲道:“本王在此謝過各位將軍。待我殺回京師,奪得皇位,諸位將軍都是有功之臣,本王必會論功行賞,為其加官進爵。”
“殿下,我等早就準備好了,誓死追隨殿下,殺回京師。”
“殿下勇冠三軍,我們鎮北軍兵強馬壯,兵士皆是以一敵十,攻城拔寨如砍瓜切菜,區區京兵,如何能抵擋得住?”
“好!”
宣王眼光凝聚,大聲道:“諸位將軍回去之後立即整備軍馬,三日後,我們便殺回京師。”
“遵命!”
三日轉瞬即逝,鎮北軍士氣高昂向著天順府開拔而去。
天順府內,知府孫奇禹急忙將守備吳肆權請來府上商議。
“吳將軍,這青州之軍奔我們而來,你可有拒敵之策?”
“孫大人莫慌,有我在,不必懼怕他們。”
孫奇禹擔心道:“這鎮北軍戰力極強,又有宣王親率,吳將軍切莫大意啊。”
吳肆權不以為然,笑道:“天順府城牆堅固,我手上亦有八員大將,況且朝廷已經派兵趕來支援,此時正是你我立功之時啊。”
“哎呀,可是我這心裏總是慌亂,唉!”
吳肆權寬慰道:“孫大人隻需待在城中便可,盡可放心。”
回到守備府,吳肆權召集手下眾將商議。
“青州叛軍向我天順府而來,本將軍決定趁叛軍未穩之際,突施夜襲。”
他目光堅定地掃視著手下將領,“諸君,此乃天賜良機,若能一舉擊破叛軍前鋒,必能挫其銳氣。”
諸將紛紛頷首:“願聽將軍吩咐。”
當夜,吳肆權親自率軍悄悄出城。
月光灑在鎧甲上,泛著冷光。
他們潛行至叛軍紮營之處,隻見營帳林立,燈火昏暗。吳肆權一揮手,將士們如猛虎下山衝向敵營。一時間喊殺聲響徹夜空。
鎮北軍未曾料到京兵會出城偷襲,一時間被殺個措手不及。
但他們卻並未慌亂,很快穩住軍心,雙方混戰在一起,刀光劍影交錯縱橫。
戰了一刻鍾,吳肆權眼見已經達到了突襲的效果,便鳴金收兵,帶隊返回了天順府。
杜玉芳與宣王行在後軍,得知前營被夜襲,兩人不怒而喜。
“這吳肆權有勇無謀,不怕他前來偷襲,就怕他不出城來。”
宣王輕輕點頭,眯眼輕笑道:“明日你至城下挑戰,佯敗而去,屆時本王親自率軍攻城,勢必拿下天順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吳肆權引兵回到城中,眾將紛紛前來道賀,“吳將軍,此戰必會嚇破叛軍賊膽,使其不敢再戰了。”
“哈哈……”
吳肆權狂笑著,得意之色躍然臉上,“都說鎮北軍勇不可擋,不過如此,明日他若趕來,本將軍必殺他們有來無回。”
“將軍神勇!”
第二日清晨,杜玉芳率軍來到天順府城下。
隻見城牆之上,戰旗凜冽,刀槍泛著寒光,兵士正嚴陣以待。
杜玉芳手持大刀,指向城頭大喊:“吳肆權,昨日夜裏偷襲之舉,豈是大丈夫所為?今日可敢與我單打獨鬥?”
吳肆權站在城樓上大笑回應:“來者何人?莫不是昨夜被打得屁滾尿流之人?”
說罷,大手一揮,城門大開,率兵而出。
來到陣前,吳肆權打馬立住。
“杜玉芳,你我也是同朝為臣,今日你為何做出反叛之事?聽我句勸,快快下馬受降,可免一死。”
杜玉芳冷哼一聲,“先皇本意傳位宣王,是那太子奪了皇位,你卻不為所知,反而助那篡權之人。”
“胡說,太子繼位名正言順,倒是宣王出師無名。”
“休要囉嗦,你我刀下說話。”
杜玉芳縱馬而來,掄刀便砍。
吳肆權舉刀相迎,二人你來我往,鬥了數十回合不分勝負。
此時杜玉芳佯裝不敵,拔馬便逃。吳肆權哪肯罷休,大喊一聲:“追!”率領士兵緊追不舍。
宣王見時機成熟,帶著精銳從側翼殺出,直撲天順府城門。
城牆上的守軍有條不紊向著城下放箭,一時之間,鎮北軍竟無法靠近城池。
就在此時,天順府城內一陣騷動,一眾人忽然從裏麵殺出。這些人有三十人之多,各個武功不俗,轉眼間就殺到了城門下,砍翻守門兵士,將天順府的城門打開。
宣王眼見城門大開,麵露喜色,當即喊道:“隨本王進城!”
吳肆權發覺中計,想要回援卻為時已晚,鎮北軍如潮水般湧入城中。
無奈之下,吳肆權隻得引兵向著中州潰敗而去。
天順府隻一日便落入宣王之手,這消息如同驚雷傳遍四方。
一時間,天下皆驚!
喜歡王朝權宦請大家收藏:()王朝權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