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8章 屍易無限(143)
字數:15047 加入書籤
湘西的雨比武夷山的更黏膩,車剛開進鳳凰古城,雨絲就裹著水汽往車窗上貼,模糊了窗外吊腳樓的輪廓。林野把青銅羅盤揣進內兜,指尖觸到羅盤邊緣的刻痕——那是爺爺當年用小刀刻的“野”字,此刻正隨著車身顛簸,輕輕硌著他的肋骨。
“這地方看著比武夷山熱鬧多了!”阿凱扒著車窗,眼睛裏滿是好奇,“你看那河邊的吊腳樓,還有掛在門口的紅燈籠,跟電視劇裏一模一樣!”他背上還背著那個裝著越族文物照片的防水包,包帶已經被磨得發亮,那是這一路冒險留下的痕跡。
李教授坐在副駕駛座上,手裏翻著一本泛黃的《湘西苗族誌》,時不時停下來劃重點“根據記載,湘西苗族有個‘巫蠱壇’,傳說是用來存放苗族聖物的,就在鳳凰古城西邊的‘臘爾山’上。不過那地方地勢險峻,還有很多苗族的古老禁忌,咱們得先找當地的苗族向導帶路,不能冒失。”
張科長開著車,在古城的石板路上慢慢行駛“我已經聯係了當地文物局,他們說有個叫石阿婆的苗族老人,世代住在臘爾山腳下,對山裏的情況很熟悉,還懂很多苗族的古老習俗,咱們先去見她。”
車停在一家掛著“苗家客棧”招牌的吊腳樓前,石阿婆已經在門口等著了。她穿著一身深藍色的苗族服飾,頭上裹著繡花頭帕,手裏拿著一根拐杖,拐杖頂端刻著苗族的圖騰——一隻展翅的雄鷹。看到林野他們,石阿婆笑了笑,露出嘴裏的銀牙“你們就是來尋巫蠱壇的吧?跟我來,咱們屋裏說。”
客棧的堂屋很寬敞,中間擺著一張八仙桌,桌上放著一壺苗家米酒和幾碟醃菜。石阿婆給大家倒上米酒“臘爾山不好走,山上有很多‘蠱洞’,不小心掉進去就再也出不來了。而且巫蠱壇有苗族的祖先守護,外人要是亂闖,會被‘蠱靈’纏上的。”
林野掏出懷裏的青銅羅盤,放在桌上“阿婆,我們不是來破壞的,是想保護苗族的聖物,讓更多人了解苗族文化。這羅盤是我爺爺留下的,據說能指引找到古老遺跡,您看它能不能幫上忙?”
石阿婆盯著羅盤看了半天,突然眼睛一亮“這羅盤上的刻痕,跟我們苗族巫蠱壇的圖騰很像!看來你們真是有緣人。不過要去巫蠱壇,得先準備‘避蠱藥’,還要學幾句苗族的‘敬祖語’,不然連山門都進不去。”
接下來的兩天,林野他們跟著石阿婆學習苗族的習俗。石阿婆帶著他們去山裏采摘草藥,教他們怎麽製作避蠱藥——把艾草、菖蒲、雄黃酒混合在一起,裝在小布袋裏,掛在身上就能避開蠱蟲。她還教大家說敬祖語,雖然發音晦澀,但大家都學得很認真,尤其是阿凱,練得嘴巴都酸了,還是不肯停下。
出發那天,天剛蒙蒙亮,石阿婆就帶著大家往臘爾山走。山上的霧氣很重,能見度隻有幾米,腳下的路全是泥土和碎石,一不小心就會滑倒。石阿婆走在最前麵,拐杖在地上敲打著,嘴裏念念有詞,像是在跟山裏的祖先打招呼。
走了大概兩個小時,前麵突然出現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入口處有一塊巨大的石頭,石頭上刻著苗族的圖騰。石阿婆停下腳步,對大家說“這裏就是巫蠱壇的山門了,你們得對著石頭說敬祖語,不然石頭不會移開。”
林野深吸一口氣,按照石阿婆教的,對著石頭念起了敬祖語。剛念完,石頭就“轟隆”一聲,緩緩向一側移開,露出一條狹窄的通道。通道裏黑漆漆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草藥味,像是有人經常在這裏打掃。
大家跟著石阿婆走進通道,通道兩側的牆壁上刻著很多苗族的圖案,有苗族先民狩獵、耕種、祭祀的場景,還有一些複雜的蠱術咒語。李教授拿出相機,小心翼翼地拍照,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這些圖案太珍貴了,對研究苗族的曆史文化有重大意義!”
走了大概半個小時,通道突然變寬,眼前出現一個圓形的石室。石室中央有一個石台,石台上放著一個黑色的陶罐,陶罐上刻著苗族的巫蠱圖騰,周圍還放著十幾個銀色的鈴鐺,風一吹,鈴鐺就發出“叮鈴叮鈴”的聲響,聽起來很詭異。
“那就是巫蠱壇,陶罐裏裝的就是苗族的聖物——‘蠱王’。”石阿婆輕聲說,語氣裏滿是敬畏,“蠱王是苗族的祖先傳下來的,能保佑族人平安,還能化解各種蠱毒。不過不能隨便碰,不然會驚動蠱靈。”
林野盯著陶罐,發現陶罐旁邊有一個小小的銅盒,銅盒上刻著和青銅羅盤一樣的紋路。他想起爺爺日記裏的話“有緣人至,紋合則開。”便掏出羅盤,放在銅盒上,兩者剛一接觸,銅盒就“啪”的一聲彈開,露出裏麵一張折疊的絲絹。
絲絹上用苗族文字寫著密密麻麻的字,還有一幅畫,畫的是臘爾山的地圖,地圖上標注著一個紅點,旁邊寫著“苗祖墓”。石阿婆看著絲絹,激動得手都抖了“這是苗族的‘祖訓絲絹’!傳說上麵記載著苗祖墓的位置,還有苗族的‘巫蠱秘籍’,咱們找了這麽多年,終於找到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就在大家興奮的時候,石室突然開始震動,牆壁上的圖案慢慢變得清晰,像是有生命一樣。石阿婆臉色一變“不好!是蠱靈被驚動了!咱們趕緊離開這裏,不然會被蠱靈困住的!”
大家趕緊收拾好絲絹和銅盒,跟著石阿婆往通道外跑。剛跑出通道,身後就傳來“轟隆”一聲巨響,通道被泥土掩埋了。石阿婆擦了擦額頭的汗“還好跑得快,不然咱們就成了蠱靈的祭品了。”
回到客棧後,石阿婆請來了苗族的長老,一起解讀絲絹上的文字。長老們圍坐在一起,對著絲絹研究了很久,終於弄明白了上麵的意思苗祖墓在臘爾山的“鷹嘴崖”上,那裏藏著苗族的巫蠱秘籍和很多珍貴的文物,隻有在“苗年”那天,才能打開墓門,不然會受到祖靈的懲罰。
“苗年還有三天就到了!”石阿婆興奮地說,“咱們得趕緊準備,到時候一起去鷹嘴崖,打開苗祖墓,把苗族的聖物保護起來!”大家都很激動,開始忙著準備苗年需要的東西——苗族服飾、祭祀用品、避蠱藥,每個人都幹勁十足。
苗年那天,臘爾山熱鬧非凡,苗族同胞們穿著節日的盛裝,在山上載歌載舞,慶祝新年的到來。林野他們也穿上了苗族服飾,跟著石阿婆一起參加祭祀儀式。祭祀台上擺滿了祭品,有豬肉、米酒、水果,石阿婆作為主祭人,手裏拿著一把牛角號,對著天空吹了起來,號角聲在山穀裏回蕩,莊嚴而神聖。
祭祀儀式結束後,石阿婆帶著林野他們往鷹嘴崖走。鷹嘴崖的形狀像一隻展翅的雄鷹,崖壁上有一個巨大的洞口,洞口刻著苗族的圖騰。林野掏出祖訓絲絹,放在洞口的凹槽裏,絲絹剛一放進去,洞口就“轟隆”一聲,緩緩打開,露出裏麵的墓道。
墓道裏很寬敞,牆壁上掛著很多苗族的臘肉和玉米,像是有人經常在這裏居住。走了大概五十步,眼前出現一個圓形的墓室,墓室中央放著一個巨大的木棺,木棺上刻著苗族的祖靈圖案,周圍放著很多珍貴的文物——青銅劍、玉璧、銀飾,還有一些竹簡,竹簡上寫著苗族的巫蠱秘籍。
“這就是苗祖墓!”石阿婆激動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她對著木棺深深鞠了一躬,“祖先在上,我們終於找到您的安息之地了,我們一定會保護好苗族的文化,讓它代代相傳!”
李教授小心翼翼地拿起竹簡,仔細看了起來“這些巫蠱秘籍太珍貴了!裏麵記載了很多治療疾病的方法,還有一些生態保護的知識,對現代醫學和環保都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張科長也很興奮,他拿出手機,給文物局總部打電話,讓他們派專業的團隊來整理文物。
就在大家忙著整理文物的時候,林野突然發現木棺的底部有一個小小的暗格,他小心地打開暗格,裏麵放著一個金色的麵具,麵具上刻著苗族的祖靈圖騰,眼睛的位置鑲嵌著兩顆紅色的寶石,在燈光下閃閃發光。
“這是苗族的‘祖靈麵具’!”石阿婆激動地說,“傳說戴上這個麵具,就能和祖靈溝通,得到祖靈的指引!”林野拿起麵具,麵具很輕,上麵的寶石很亮,顯然是用純金打造的,工藝非常精湛。
就在大家圍著祖靈麵具歡呼的時候,墓室突然開始震動,牆壁上的圖案慢慢變得模糊。石阿婆臉色一變“不好!祖靈要發怒了,咱們趕緊離開這裏!”大家趕緊收拾好文物,跟著石阿婆往墓道外跑,剛跑出洞口,身後就傳來“轟隆”一聲巨響,墓道被泥土掩埋了。
“好險!”阿凱拍著胸口,大口喘著氣,“這苗族的機關也太厲害了,跟越族的有的一拚!”林野笑了笑,把祖靈麵具放進背包裏“這都是祖先為了保護自己的文化,才設置的機關,咱們得好好保護這些文物,不能讓它們受到破壞。”
當天晚上,苗族同胞們在臘爾山舉辦了盛大的篝火晚會,慶祝找到苗祖墓和苗族聖物。大家圍著篝火唱歌跳舞,石阿婆還教大家跳苗族的“踩堂舞”,林野和阿凱學得很認真,雖然動作有些笨拙,但卻充滿了歡樂。
晚會進行到一半,石阿婆拉著林野的手,把一個小小的銀墜子掛在他脖子上“這是苗族的‘平安墜’,能保佑你平安順遂。你是個好孩子,對我們苗族文化這麽尊重,以後要是遇到什麽困難,就來湘西找我們,我們苗族同胞一定會幫你!”
林野摸著脖子上的銀墜子,心裏暖暖的“謝謝您,阿婆,我一定會常來看您的,也會繼續保護苗族文化,讓更多人了解苗族的曆史和習俗。”
第二天一早,文物局的專業團隊就到了,大家一起把苗祖墓裏的文物整理好,裝上卡車,準備運回鳳凰古城的博物館。看著卡車慢慢駛遠,林野心裏滿是不舍,這一路在湘西的經曆,像是一場夢,卻又那麽真實。
“接下來咱們去哪裏?”阿凱好奇地問,眼裏滿是期待。林野笑了笑,拿出爺爺的日記,翻到新的一頁,上麵畫著一張潦草的地圖“爺爺日記裏還有一個線索,說在雲南的‘香格裏拉’,有一個藏族的‘雪域聖壇’,裏麵藏著藏族的古老聖物,咱們下一站就去那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大家都很興奮,收拾好裝備,準備出發。石阿婆送他們到客棧門口,手裏拿著一包苗家的醃菜“這是我自己做的,你們路上吃。記住,不管走到哪裏,都要尊重當地的文化,保護好古老的遺跡,這是咱們的責任。”
林野點點頭,緊緊握著石阿婆的手“阿婆,您放心,我們一定會的。”
車慢慢駛出鳳凰古城,窗外的吊腳樓和紅燈籠漸漸遠去,林野看著懷裏的青銅羅盤,心裏滿是期待。他知道,新的冒險又要開始了,香格裏拉的雪域聖壇,還有藏族的古老聖物,都在等著他們去發現,去保護。而他,也會帶著爺爺的心願,帶著對古老文化的敬畏,繼續走下去,讓更多的曆史寶藏重見天日。
車過金沙江大橋時,林野終於看清了香格裏拉的輪廓——遠處的雪山像覆著一層碎銀,山腳下的青稞田泛著淺綠,藏式民居的紅頂在陽光下格外顯眼。他摸了摸脖子上的苗族平安墜,銀墜子被曬得溫熱,和懷裏的青銅羅盤貼在一起,竟有了種奇妙的呼應。
“這地方也太好看了吧!”阿凱扒著車窗,手裏的相機拍個不停,“你看那雪山,比照片裏還壯觀!還有那些房子,紅頂白牆的,跟童話裏一樣!”他背上的防水包又鼓了些,裏麵裝著在湘西買的苗繡手帕,還有剛從路邊牧民手裏換來的青稞餅。
李教授坐在副駕駛座上,手裏翻著一本《藏族文化誌》,時不時指著窗外講解“香格裏拉在藏語裏是‘心中的日月’,這裏不僅風景美,還有很多古老的藏族遺跡。根據記載,雪域聖壇應該在‘梅裏雪山’的東坡,那裏有個‘神瀑’,傳說聖壇就藏在神瀑後麵的山洞裏。”
張科長握著方向盤,避開路上的牛羊“我已經聯係了當地的藏族向導,他叫丹增,是個年輕的活佛,對梅裏雪山的情況很熟悉,還懂很多藏族的古老儀式,咱們到了縣城就能見到他。”
車剛開進香格裏拉縣城,就看到一個穿著紅色僧袍的年輕人站在路邊,手裏拿著一串佛珠,正是丹增。他看到林野他們,笑著迎上來,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說“歡迎來到香格裏拉,我已經等你們很久了。”
丹增把大家帶到一家藏式客棧,客棧的院子裏種著格桑花,牆角的轉經筒在風裏輕輕轉動。走進堂屋,裏麵擺著一張長長的藏式桌子,桌上放著酥油茶和糌粑。丹增給大家倒上酥油茶“梅裏雪山很神聖,也很危險,尤其是東坡,經常有雪崩,而且神瀑後麵的山洞有‘山神守護’,外人不能隨便進去,得先舉行‘敬山儀式’,得到山神的允許才行。”
林野掏出青銅羅盤,放在桌上“丹增活佛,我們不是來破壞的,是想保護藏族的聖物,讓更多人了解藏族文化。這羅盤是我爺爺留下的,據說能指引找到古老遺跡,您看它能不能幫上忙?”
丹增盯著羅盤看了半天,突然雙手合十“這羅盤上的刻痕,跟我們藏族聖壇的圖騰很像!看來你們真是有緣人。不過要去聖壇,得先準備‘敬山禮’——青稞酒、酥油、哈達,還要學幾句藏族的‘敬山語’,不然山神會發怒的。”
接下來的兩天,林野他們跟著丹增學習藏族的習俗。丹增帶著他們去縣城的寺廟,教他們怎麽轉經筒、磕長頭,還教他們說敬山語,雖然發音繞口,但大家都學得很認真。阿凱為了學好敬山語,每天早上都跟著丹增念誦,嗓子都快啞了,還是不肯停下。
出發那天,天還沒亮,丹增就帶著大家往梅裏雪山走。路上的雪越來越厚,腳踩下去能沒過腳踝,寒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凍得人直打哆嗦。丹增走在最前麵,手裏拿著經幡,嘴裏念念有詞,像是在跟山神溝通。
走了大概四個小時,前麵突然傳來“嘩嘩”的水聲,越往前走,水聲越清晰。又走了半個多小時,眼前出現一道巨大的瀑布——水流從幾十米高的懸崖上傾瀉而下,濺起的水花在陽光下形成一道彩虹,這就是神瀑。
丹增停下腳步,對大家說“神瀑後麵就是藏著聖壇的山洞,但要進去,得先舉行敬山儀式。”他從背包裏拿出青稞酒、酥油和哈達,放在一塊平整的石頭上,然後對著神瀑跪下,念起了敬山語。林野他們也跟著跪下,學著丹增的樣子,念起了剛學會的敬山語。
剛念完,神瀑的水流突然變緩,瀑布後麵的山洞慢慢顯現出來。丹增激動地說“山神同意我們進去了!快走吧,小心腳下的石頭,很滑。”
大家跟著丹增走進山洞,山洞裏黑漆漆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酥油味。丹增從背包裏拿出酥油燈,點燃後,山洞裏頓時亮了起來。洞壁上刻著很多藏族的圖案,有藏民放牧、朝聖、祭祀的場景,還有一些複雜的經文,李教授趕緊拿出相機,小心翼翼地拍照。
走了大概半個小時,山洞突然變寬,眼前出現一個圓形的石室。石室中央有一個石台,石台上放著一個金色的盒子,盒子上刻著藏族的圖騰——一隻展翅的雄鷹,周圍還放著十幾個銀色的轉經筒,風一吹,轉經筒就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那就是雪域聖壇,金色盒子裏裝的就是藏族的聖物——‘雪域明珠’。”丹增輕聲說,語氣裏滿是敬畏,“雪域明珠是藏族的祖先傳下來的,能保佑族人平安,還能淨化心靈。不過不能隨便碰,不然會驚動山神。”
林野盯著金色盒子,發現盒子旁邊有一個小小的銅盤,銅盤上刻著和青銅羅盤一樣的紋路。他想起爺爺日記裏的話“有緣人至,紋合則開。”便掏出羅盤,放在銅盤上,兩者剛一接觸,金色盒子就“啪”的一聲彈開,露出裏麵一顆拳頭大的珠子——珠子通體雪白,泛著淡淡的藍光,在酥油燈的照耀下,像一顆小小的月亮。
“這就是雪域明珠!”丹增激動得雙手合十,“傳說雪域明珠能吸收天地靈氣,還能預測天氣,隻要它發光,就說明接下來會是好天氣。”
就在大家興奮的時候,石室突然開始震動,洞壁上的經文慢慢變得清晰,像是有生命一樣。丹增臉色一變“不好!是山神被驚動了!咱們趕緊離開這裏,不然會被山神困住的!”
大家趕緊收拾好雪域明珠和金色盒子,跟著丹增往山洞外跑。剛跑出山洞,身後就傳來“轟隆”一聲巨響,山洞被積雪掩埋了。丹增擦了擦額頭的汗“還好跑得快,不然咱們就成了山神的祭品了。”
回到客棧後,丹增請來了寺廟的長老,一起研究雪域明珠。長老們圍著雪域明珠,念誦著經文,過了很久,長老才開口說“雪域明珠不僅是聖物,還是一把‘鑰匙’,能打開藏在‘鬆讚林寺’地下的‘藏經洞’,裏麵藏著很多藏族的古老經文和文物。”
“鬆讚林寺是香格裏拉最大的寺廟,裏麵有很多珍貴的文物,要是能找到藏經洞,對研究藏族文化有重大意義!”李教授激動地說,“咱們明天就去鬆讚林寺!”
第二天一早,大家就跟著丹增去鬆讚林寺。鬆讚林寺的建築很宏偉,金頂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寺裏的喇嘛們正在念經,聲音莊嚴而神聖。丹增帶著大家來到寺廟的大殿,對著佛像深深鞠了一躬,然後拿出雪域明珠,放在佛像前的供桌上。
剛放上去,供桌突然“轟隆”一聲,緩緩向一側移開,露出一個方形的洞口,洞口裏泛著淡淡的藍光,正是藏經洞。大家跟著丹增走進藏經洞,洞裏擺滿了書架,書架上放著很多用藏文寫的經文,還有一些古老的卷軸和文物——青銅佛像、玉璧、金飾,每一件都很珍貴。
李教授拿起一卷經文,仔細看了起來“這些經文太珍貴了!裏麵記載了藏族的曆史、文化、醫學,還有一些天文知識,對研究藏族文明有很大的幫助!”張科長也很興奮,他拿出手機,給文物局總部打電話,讓他們派專業的團隊來整理文物。
就在大家忙著整理文物的時候,林野突然發現書架後麵有一個小小的暗格,他小心地打開暗格,裏麵放著一個黑色的羊皮卷,羊皮卷上用藏文寫著密密麻麻的字。丹增接過羊皮卷,仔細看了看,激動地說“這是藏族的‘藏寶圖’!上麵記載了藏在‘納帕海’附近的‘藏王墓’,裏麵藏著很多珍貴的文物,還有藏族的‘王冠’!”
大家都很興奮,決定當天下午就去納帕海。納帕海是香格裏拉的一個高原湖泊,湖邊長滿了水草,很多候鳥在這裏棲息。丹增帶著大家沿著湖邊走,走了大概一個小時,前麵出現一片茂密的樹林,樹林裏有一個小小的土堆,土堆上刻著藏族的圖騰。
林野掏出雪域明珠,放在土堆上,明珠突然發出強烈的藍光,土堆緩緩向一側移開,露出一個方形的地窖,地窖裏放著一個巨大的木棺,木棺上刻著藏王的圖案,周圍放著很多珍貴的文物——金冠、玉腰帶、青銅劍,還有一些竹簡,竹簡上寫著藏王的曆史。
“這就是藏王墓!”丹增激動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他對著木棺深深鞠了一躬,“藏王在上,我們終於找到您的安息之地了,我們一定會保護好藏族的文化,讓它代代相傳!”
大家小心翼翼地把文物整理好,裝在箱子裏。就在這時,林野突然發現木棺的底部有一個小小的盒子,他打開一看,裏麵放著一枚金色的印章,印章上刻著藏王的名字,還有藏族的圖騰。
“這是藏王的‘印璽’!”丹增激動地說,“有了這枚印璽,就能證明藏王墓的真實性,對研究藏族曆史有重大意義!”
當天晚上,大家在客棧舉辦了簡單的慶祝儀式,丹增給大家唱了藏族的祝酒歌,還教大家跳藏族的“鍋莊舞”。林野和阿凱學得很認真,雖然動作有些笨拙,但卻充滿了歡樂。
慶祝儀式結束後,丹增把一個小小的轉經筒送給林野“這是我親手做的轉經筒,裏麵裝著經文,能保佑你平安順遂。你是個好孩子,對我們藏族文化這麽尊重,以後要是遇到什麽困難,就來香格裏拉找我們,我們藏族同胞一定會幫你!”
林野接過轉經筒,心裏暖暖的“謝謝您,丹增活佛,我一定會常來看您的,也會繼續保護藏族文化,讓更多人了解藏族的曆史和習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天一早,文物局的專業團隊就到了,大家一起把藏王墓裏的文物整理好,裝上卡車,準備運回香格裏拉的博物館。看著卡車慢慢駛遠,林野心裏滿是不舍,這一路在香格裏拉的經曆,像是一場夢,卻又那麽真實。
“接下來咱們去哪裏?”阿凱好奇地問,眼裏滿是期待。林野笑了笑,拿出爺爺的日記,翻到新的一頁,上麵畫著一張潦草的地圖“爺爺日記裏還有一個線索,說在新疆的‘羅布泊’,有一個‘樓蘭古城’的遺跡,裏麵藏著樓蘭古國的古老文物,咱們下一站就去那裏!”
大家都很興奮,收拾好裝備,準備出發。丹增送他們到客棧門口,手裏拿著一包青稞餅“這是我媽媽做的,你們路上吃。記住,不管走到哪裏,都要尊重當地的文化,保護好古老的遺跡,這是咱們的責任。”
林野點點頭,緊緊握著丹增的手“丹增活佛,您放心,我們一定會的。”
車慢慢駛出香格裏拉縣城,窗外的雪山和青稞田漸漸遠去,林野看著懷裏的青銅羅盤和轉經筒,心裏滿是期待。他知道,新的冒險又要開始了,羅布泊的樓蘭古城,還有樓蘭古國的古老文物,都在等著他們去發現,去保護。而他,也會帶著爺爺的心願,帶著對古老文化的敬畏,繼續走下去,讓更多的曆史寶藏重見天日。
車剛駛進羅布泊邊緣的戈壁,熱浪就裹著沙粒撲麵而來,擋風玻璃上瞬間蒙了層細塵。林野把車窗開了條縫,幹燥的風灌進來,帶著股鐵鏽般的土腥味,懷裏的青銅羅盤又開始微微發燙——這是靠近古遺跡的信號。他摸了摸口袋裏的轉經筒,木質的筒身被曬得溫熱,和苗族平安墜一起,成了這段旅程裏最貼身的慰藉。
“這地方也太曬了吧!”阿凱扯了扯防曬服的領口,額頭上的汗順著臉頰往下淌,“我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麽說羅布泊是‘死亡之海’了,這溫度,走幾步就得脫水!”他背上的防水包比在香格裏拉時更沉,裏麵裝著從藏區帶的青稞餅、防曬冰袖,還有新購置的沙漠行軍壺,壺裏灌滿了加了鹽的涼白開。
李教授坐在副駕駛座上,手裏捧著一本泛黃的《樓蘭古國誌》,書頁邊緣都被翻得起了毛。他時不時推推墨鏡,指著窗外的雅丹地貌“你們看那些土丘,形狀像城堡又像船隻,這就是‘魔鬼城’。根據記載,樓蘭古城就在魔鬼城往南二十公裏的地方,不過那裏全是流沙,古城大部分都被埋在地下了,得靠專業設備才能找到入口。”
張科長握著方向盤,避開路上的碎石“我已經聯係了當地的地質勘探隊,他們說有個叫老周的向導,在羅布泊跑了三十年,號稱‘活地圖’,他不僅知道樓蘭古城的大致位置,還能避開流沙區和鹽殼地。咱們到前麵的補給站就能見到他。”
車停在補給站時,老周已經在門口等著了。他穿著件洗得發白的迷彩服,皮膚黝黑,臉上刻滿了風霜,手裏拿著個破舊的指南針,看到林野他們,咧嘴笑了笑“你們就是來尋樓蘭古城的吧?跟我來,先把水和幹糧備足,進了戈壁,水比金子還貴。”
補給站的院子裏堆著很多水桶和壓縮餅幹,老周給大家每人發了一個大容量的行軍壺“羅布泊白天溫度能到四十多度,晚上又能降到零度以下,晝夜溫差大得很。而且流沙區看著像平地,一腳踩錯就會陷進去,到時候神仙都救不了。”他頓了頓,指了指林野懷裏的羅盤,“你這東西不錯,不過在羅布泊,羅盤有時候會受地磁影響失靈,還得靠太陽和星星辨方向。”
接下來的兩天,林野他們跟著老周在戈壁上適應環境。老周教他們怎麽識別流沙區——地麵上有裂紋、長著稀疏駱駝刺的地方,大概率是結實的鹽殼地;而看起來平整、沒有任何植物的地方,很可能是流沙,得用探杆先探探虛實。他還教大家怎麽在戈壁上找水源,怎麽用駱駝刺的根須過濾渾濁的水,雖然過程繁瑣,但大家都學得很認真,尤其是阿凱,連怎麽紮帳篷、怎麽防風都記在了筆記本上。
出發那天,天還沒亮,老周就帶著大家往樓蘭古城的方向走。戈壁上的風很烈,吹得人睜不開眼,腳下的碎石硌得鞋底生疼。老周走在最前麵,手裏的探杆時不時往地上戳戳,嘴裏念叨著“再往前走三公裏,就是‘佛塔遺址’,那是樓蘭古城的標誌性建築,找到佛塔,就能找到古城的入口了。”
走了大概兩個小時,天邊漸漸泛起魚肚白,遠處突然出現一個模糊的土黃色輪廓。老周停下腳步,指著那個輪廓“看,那就是佛塔遺址!”大家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隻見一個殘破的土塔立在戈壁上,塔身布滿了裂痕,像是被風沙啃噬過無數次。
靠近佛塔後,林野發現塔基周圍的地麵有些異常——有幾塊石頭的排列很規整,不像是自然形成的。他掏出青銅羅盤,放在石頭上,羅盤指針突然瘋狂轉動,最後死死指向佛塔西側的一塊大石板。老周蹲下身,用探杆敲了敲石板,石板發出“空空”的聲響“下麵是空的,這應該就是古城的入口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大家一起用力,把石板掀了起來,露出一個黑黢黢的洞口,一股帶著黴味的涼風從裏麵湧出來,和外麵的熱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周從背包裏拿出手電筒,往洞裏照了照“裏麵是個通道,不過得小心,樓蘭古城的遺跡裏經常有塌方的風險。”
林野第一個走進通道,通道很窄,隻能容一個人側身走,牆壁上刻著很多模糊的圖案,有穿著異域服飾的人、駱駝商隊,還有一些看不懂的符號。李教授跟在後麵,用相機仔細拍攝著這些圖案“這些應該是樓蘭人的生活場景,對研究樓蘭文化太重要了!”
走了大概半個小時,通道突然變寬,眼前出現一個圓形的石室。石室中央有一個石台,石台上放著一個方形的木盒,木盒上刻著樓蘭古國的圖騰——一隻展翅的神鳥,周圍還散落著一些破碎的陶片,陶片上有藍色的花紋,看起來很精致。
“那木盒裏肯定裝著樓蘭的重要文物!”阿凱興奮地說,剛想伸手去拿,就被老周攔住“別碰!這石台周圍可能有流沙陷阱,我之前在別的遺跡裏見過,一踩錯就會陷下去。”老周說著,從背包裏拿出幾根繩子,把繩子的一端係在石室的石柱上,另一端握在手裏,慢慢踩著石台周圍的石頭往前走,每走一步都很小心。
確定沒有陷阱後,老周才把木盒拿了下來,遞給林野。林野小心地打開木盒,裏麵放著一卷用絲綢包裹的東西,展開一看,是一張樓蘭古國的地圖,地圖上標注著很多紅點,其中一個紅點旁邊寫著“王宮遺址”,還有一些文字,像是在記載樓蘭的曆史。
“這地圖太珍貴了!”李教授激動得手都抖了,“有了它,咱們就能找到樓蘭王宮的遺址,說不定還能發現更多的文物!”張科長也很興奮,他拿出手機,給地質勘探隊打電話,讓他們派專業的設備來支援。
就在大家忙著研究地圖的時候,石室突然開始震動,牆壁上的石頭紛紛往下掉。老周臉色一變“不好!是塌方了!咱們趕緊出去!”大家趕緊收拾好地圖和木盒,跟著老周往通道外跑,剛跑出洞口,身後就傳來“轟隆”一聲巨響,通道被泥土掩埋了。
“好險!”阿凱拍著胸口,大口喘著氣,“這樓蘭的遺跡也太危險了,比之前的都嚇人!”林野笑了笑,把地圖和木盒放進背包裏“越是危險的地方,越能藏著珍貴的文物,咱們得更加小心才行。”
當天下午,地質勘探隊的設備就到了。大家根據地圖上的標注,用無人機在戈壁上探測,很快就找到了樓蘭王宮遺址的位置——就在佛塔遺址往東南五公裏的地方,那裏的地麵有明顯的建築痕跡,隻是大部分都被流沙掩埋了。
勘探隊用挖掘機小心地清理著流沙,挖了大概一個小時,終於露出了王宮的大門。大門是用木頭做的,雖然已經腐朽,但上麵的雕刻還能看清,是和木盒上一樣的神鳥圖騰。大家跟著老周走進王宮,裏麵有很多殘破的房間,房間裏散落著一些陶器、玉器,還有一些紡織物的殘片。
在王宮的主殿裏,大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石台,石台上放著一個金色的盒子,盒子上鑲嵌著很多寶石,在燈光下閃閃發光。林野小心地打開盒子,裏麵放著一頂金色的王冠,王冠上刻著複雜的花紋,還有一顆巨大的藍寶石,看起來非常華麗。
“這是樓蘭國王的王冠!”李教授激動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根據史書記載,樓蘭國王的王冠上鑲嵌著西域的寶石,象征著國王的權力,沒想到真的能找到!”張科長也很興奮,他拿出手機,給文物局總部打電話,匯報這裏的發現。
就在大家圍著王冠歡呼的時候,林野突然發現石台的底部有一個小小的暗格,他小心地打開暗格,裏麵放著一本用獸皮做封麵的書,書裏夾著一張金箔,金箔上刻著樓蘭的文字。老周湊過來,看了看金箔“這上麵的文字,我在之前的遺跡裏見過,好像是在記載樓蘭消失的原因。”
李教授接過金箔,仔細研究了起來“這上麵寫著,樓蘭因為氣候變化,水資源越來越少,最後被迫遷徙,臨走前把珍貴的文物藏在了王宮和佛塔遺址裏,希望後代能找到,讓樓蘭文化重見天日。”
大家都很感慨,沒想到曾經繁華的樓蘭古國,最後會因為環境問題而消失。林野看著手裏的書,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保護這些文物,讓更多人了解樓蘭文化,了解這個曾經在絲綢之路上輝煌過的古國。
當天晚上,大家在戈壁上搭起了帳篷。老周給大家煮了一鍋熱湯,雖然隻是簡單的蔬菜湯,但在寒冷的戈壁夜晚,卻顯得格外溫暖。大家圍著篝火,聊著這一路的經曆,從武夷山的越族遺跡,到湘西的苗族巫蠱壇,再到香格裏拉的藏族聖壇,最後到羅布泊的樓蘭古城,每一段冒險都充滿了驚喜和挑戰。
老周喝了一口湯,對林野說“你們年輕人有衝勁,又懂文化,能把這些文物保護好,真是太好了。樓蘭古城還有很多遺跡沒被發現,以後要是還來,記得找我,我還能給你們當向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林野點點頭“謝謝您,周叔,以後我們肯定還會來的,不僅要找樓蘭的遺跡,還要找更多的古代文化遺址,讓它們都能得到保護。”
第二天一早,文物局的專業團隊就到了。大家一起把王宮和佛塔遺址裏的文物整理好,裝上卡車,準備運回市區的博物館。看著卡車慢慢駛遠,林野心裏滿是不舍,這一路在羅布泊的經曆,雖然辛苦,但卻充滿了意義。
“接下來咱們去哪裏?”阿凱好奇地問,眼裏滿是期待。林野笑了笑,拿出爺爺的日記,翻到新的一頁,上麵畫著一張潦草的地圖“爺爺日記裏還有一個線索,說在甘肅的‘敦煌’,有一個‘莫高窟’的秘密洞窟,裏麵藏著敦煌的古老經卷和壁畫,咱們下一站就去那裏!”
大家都很興奮,收拾好裝備,準備出發。老周送他們到補給站門口,手裏拿著一個小小的石頭“這是我在樓蘭遺址裏撿的,上麵有樓蘭的花紋,送給你當紀念。記住,不管走到哪裏,都要保護好文物,這是咱們的責任。”
林野接過石頭,緊緊握在手裏“周叔,您放心,我們一定會的。”
車慢慢駛出羅布泊,窗外的戈壁和雅丹地貌漸漸遠去。林野看著懷裏的青銅羅盤,心裏滿是期待。他知道,新的冒險又要開始了,敦煌的莫高窟,還有那些古老的經卷和壁畫,都在等著他們去發現,去保護。而他,也會帶著爺爺的心願,帶著對古老文化的敬畏,繼續走下去,讓更多的曆史寶藏重見天日。
喜歡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