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監國

字數:3168   加入書籤

A+A-


    “大殿下雖勇武過人更是執掌順天府的府兵,但照顧這些士子們是個精細活,所以微臣依舊是建議二殿下擔此重任。”
    “二殿下除了在江湖上有些名聲外,不管是從禮法、職務、還是威望上,都是有所欠缺的,而三殿下掌管禮部的同時,在大燕文壇威望甚高,是統籌本次恩科大典的不二人選。”
    “雖然從禮法、職務以及威望上來看三殿下確實是最佳人選,但別忘記了上次的恩科大典就是三殿下統籌的,可結果呢?從學子們進京到殿試結束共計死了一名學子,兩人重傷,輕傷一人。血淋淋的教訓都在這擺著。”
    隨著三位閣老的唇槍舌劍,下麵的官員也爭吵了起來。
    “微臣舉薦二殿下!”
    “臣認為大殿下才是最佳人選!”
    “老臣願用性命擔保,保舉三殿下!”
    ··········
    原本還井然有序的朝堂在短短的一瞬間變得混亂不堪。亂成了一鍋粥,之前朝廷所議論的事情,雖然很重要,但在這些大臣眼裏都是小事情,按部就班地執行就可以了。
    但恩科大典就大為不同了,這可是拉攏新鮮血液的絕佳機會,誰能拿下這次的統籌,誰手中的籌碼就更多,別忘了上一屆科舉的進士現在已經是在翰林院任職快三年了,下一步不是留任京城就是外派曆練。
    更重要的是那些進士既然通過了殿試,本應是天子的門生,可是,每次見到晉王,卻以學生自稱,而天運帝對這件事卻充耳不聞,所以,這天大的機會怎麽能輕易地放手。
    看著已經亂成一鍋粥的朝堂,天運帝身邊的大太監厲聲道:
    “肅靜!”
    隨著大太監的聲音落下群臣跪倒在地,齊聲道:“臣等有罪,殿前失儀,陛下恕罪。”
    天運帝不怒自威地說了聲平身吧,眾人才緩緩起身,隻是在大殿的角落裏,一群監察院禦史台的言官們紛紛拿出小毛筆在自己的朝笏上寫到天運二十年二月二十二日,朝會,某某某官員殿前失儀。
    等下了朝之後一定寫個折子參他們一本,雖說是個不疼不癢的本子,但惡心他們才是重點。什麽?晉王的人?支持晉王的人剛才有殿前失儀嗎?沒有吧。
    看著安靜下來的群臣,天運帝的目光落在了自開始朝會一直到現在都未曾說過一句話的內閣首輔孫仁勳的身上,開口問道:
    “孫卿家,這件事你怎麽看?”
    孫仁勳聽到天運帝問話,便邁著年老的身體走了出來,孫仁勳雖然走得極為緩慢,但如果你仔細去看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沉穩有力,甚至步距都分毫不差,待孫仁勳走到中央後,規規矩矩行完禮方才緩緩開口:
    “陛下,老臣認為,三位大人所言有理有據。以三位殿下的才能,無論哪一位擔任此次殿試的統籌,都有能力完成,無非就是在細節上,不同殿下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若是三位殿下能通力合作,優勢互補,那才是我大燕之福啊。”
    站在一旁的田峰宇見縫插針地說:
    “既然要三位殿下通力合作,那麽請問首輔大人,若遇事不決應當以誰為尊?”
    張辰宏聽後暗自好笑,這田峰宇還真直接,他那點小心思誰人不知,自古長幼有序,遇事不決自然是要聽老大的。
    不等首都孫仁勳回話,禮部尚書李永榮氣定神閑地說:
    “按照禮法,長幼有序,以長者為尊,但是恩科殿試一直都是禮部主持,所以,遇事不決,當以禮部為首。還望田大人不要將朝廷的國政與家族長幼混為一談,太祖遺訓,立賢不立長!”
    寧尚書的一句話,把遼王和寧王徹底惹毛了,太祖是說過立賢不立長,可你哪隻眼睛看出我們不夠賢能了,此時的遼王正如熱鍋上的螞蟻,因為不管是從哪個角度出發,都沒有他參與的理由,就算能參與進殿試來,他也不可能爭取到決策權,所以,此時的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的外公身上,正拚命地向內閣首輔擠眼色。
    內閣首輔孫仁勳對寧王的舉動不置可否,裝作沒看見,依舊彎著腰,低著頭,麵向天運帝。
    此時的朝堂,熱火朝天,可站在靠前的大臣個個心知肚明,朝堂看似吵成一團,誰也不讓誰,實際上就是在打太極,拖時間,看看那個不開眼的替死鬼站出來,把他們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說出來。
    終於,一位身穿藍色官服的官員站了出來。
    站在朝堂靠前的諸位大臣用眼角的餘光看向站出的英雄,當寧王看到站出來的乃是一名吏部官員時,雙眼緊閉,緊皺著眉頭,後槽牙都快被自己咬碎了,而內閣的幾位老狐狸尤其是吏部尚書楊學嵩則是氣不打一處來,看來今天倒黴的是他們吏部了。
    站出來的吏部官員深深地向天運帝行了一禮高聲道:
    “啟稟陛下,按照禮法,主持殿試的乃是陛下,而統籌兼顧殿試一切事宜的乃是太子與禮部。如今造成今日之局麵的所有原因歸根結底依舊是我朝至今仍未立太子,還望陛下早日確定太子人選,以正國本。”
    話畢,大殿一片寂靜,沒人敢說話,因為前三個進言立太子的官員都莫名其妙地被貶官離京了。這位官員也是在賭,他知道接下來自己會遇到什麽事情,他賭的就是寧王順利登基之後不要忘記自己今天為他做出的努力。
    坐在龍椅上的天運帝看上去依舊沒有任何表情,但內閣的那幾位老狐狸天天都在揣摩聖意,如何猜不透此時的天運帝已經有些不悅,但沒有人知道為何天運帝對於立太子這件事如此忌諱。
    在經過約莫半盞茶的冷場後天運帝似乎是下定了某種決心緩緩開口:
    “卿之所言在理,朕自登基以來四次北伐,每次北伐期間都是由內閣和司禮監共同治理朝政,待明年朕第五次北伐的時候會從皇子中選一人擔任監國,為朕分憂。”
    喜歡雙標王爺硬剛正派男二請大家收藏:()雙標王爺硬剛正派男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