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趙景明倒也不矯情,直接將目的說給了陳光聽。
字數:6181 加入書籤
“沒有結果的結果,他也是一種結果,或許,還是最好的結果!”
這是陳光在散會之前,留下的最後一句話。當然,他這句話並沒有引起參會眾人的重視。
因為瞎子是看不清楚,你向他拋的媚眼的含義的。而且很多時候很多方麵,那還不是裝瞎,那是真瞎……
而會議的結束,也並非是由陳光提出的,那個“欠費業主是否能夠進入業委會”的話題無法解釋導致,而是因為到了臨近中午吃飯的時間,有些業主要接孩子,有些業主要去做飯,這個會議,開不下去了……
“申主任吧,你講的真好!可是說到我們業主的心坎兒裏去了……這樣,中午大姐請你吃飯,去大姐家裏……大姐給你調糊塗……”
石重的老婆仇保林,當著所有人的麵,熱情的拉著申主任的手說道。
“不用了,不用了,大姐,這個是我應該做的,我也得回去向書記匯報一下工作,吃飯就不必了,真的……”
申主任連忙奮力掙脫,要從仇保林的手中,將手抽出來……
但是他的身形與仇保林的身形相比,那就像一個大人攥著一個小孩子……連掙脫了三四下都沒掙脫開……
“去吧,去吧!申主任,保林大姐調的糊塗可是香了……”
“是了麽,按申主任這年齡,不知道吃過糊塗沒了……去嚐嚐……”
王樹風,石重等人紛紛的向申主任發出了邀請。
糊嘟(又名糊塗)是當地人在上世紀困難時期餐桌上的常客,它主要由玉米麵、蓧麵煮製而成,過程中需不斷攪拌,直至變得濃稠,再混入土豆、豆角等食材。
所以,糊嘟製作的過程,當地人稱之為——“調糊塗”。
過去農業生產條件艱苦,糧食產量有限。為了讓有限的糧食發揮最大作用,勤勞智慧的當地百姓創造出了調糊塗這道主食。
它將粗糧細作,充分利用每一粒糧食,成為艱苦歲月裏人們果腹與滋養身體的重要食物,曆經歲月變遷,一直流傳至今。
如今,生活條件日益改善,調糊塗成了人們對過去歲月的懷念,是家鄉味道的象征。
但現在的年輕人,不但是不會做糊塗了,有的是見也沒見過,吃也沒吃過,而能調糊塗的,多半都是年齡超六十歲的大媽們了。
“陳光,你走慢些,等等我們……”
趙子京正在看著一群業主代表圍著申主任,做出一副鄰國的領袖,那個號稱是“地表最強八零後”,接受人民群眾群體崇拜的場景。
猛然間發現,陳光已經傲然離去了,慌忙喊叫陳光,讓陳光等等他們幾人。
“陳總,陳哥……你咋直接就走了……”
到底是年輕人,先趕上陳光的,是新上任摩爾國際小區的物業項目部經理趙景明。
“不走幹啥?等著吃糊塗?”
陳光的話語既是調侃,又充滿了對某些人的不屑。
“哎,你們都一聲不響的就走了,按道理應該是和那些部門的人打個招呼,這樣顯得禮貌些……”
趙子京也趕了上來,而趙子京身後,是段瑤和張巧兒這一對“塑料閨蜜”……
“禮貌?那是要留給有禮貌的人……他們,不配!”
陳光在前,剩餘的人在後,走到一個十字路口後,隨著陳光停下了腳步,一行人也都停了下來。
“書記,咱們是去摩爾國際項目部,還是回公司,或者是各回各家?”
麵對這十字路口,通往方向不同的公司、項目部及家的選擇,陳光問道。
“這點數了,哪都不用去……找個與摩爾國際相反的方向,咱吃飯雲……”
趙子京豪邁的說道。
“那是要吃啥了?不會是和那些貨一樣,去吃糊塗了哇?書記我可是提前申明,我胃不好,吃不了那些……”
對於這個“糊塗”,這一行人可不陌生,趙子京和陳光是因為年齡,而那三個年輕人是因為出身
段瑤屬於“臨時家屬”,張巧兒出身於本市與鄰市相近的一個山村,而趙景明則是本市的一個縣裏,離縣城較遠的,一個偏僻的小村。
“不不不,咱可不搞那憶苦思甜的儀式……”
趙子京聽到陳光這麽一說,連忙擺手。
“巧兒,你想吃點什麽?今天中午,咱們來個工作餐……”
眾人來到了距社區直線距離八九百米的一個商圈,餐飲、娛樂、服裝與家居一應俱全。
在餐飲區,眾人在一家西式快餐廳門口,停下了腳步。
“吃牛扒吧?”
張巧兒提議道。
“這裏的牛扒不錯,還有水果沙拉……”
“好好好,沒問題……咱們就吃這個了……”
趙子京大手一揮,率眾人進了西餐廳。
“這個是各吃各的?還是說,能一起吃?”
各種高檔場所去過不少的趙子京,竟然沒有來過這種西式的快餐廳,看到熟練的切牛扒的一眾年輕人,隻好問旁邊的陳光。
“唔……牛扒一人一個,奶油蘑菇湯也是,至於那些小食,沙拉之類的,這個可以夥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光一邊低頭切著眼前的菲利牛排,一邊向趙子京說道。
“對了,我進來就讓醒上紅酒了,現在也快半小時了,景明,叫服務員給書記倒上……”
半小時後……
“哎,這還是第一次吃這種西餐呢?跟著陳光算是小小的體驗了一把……”
“可不能這的說,我何德何能,對了,賬誰結?”
“小趙,小段,你們倆誰去把帳結了……完了開回票來,找我簽字,直接報了……”
並沒有出現“中國式的付賬”場麵,趙子京直接安排項目部去結賬了……
“所以,你們五個人,吃了小一千的工作餐,卻還是讓那個籌備組成立了……?”
龔瑞紅捏著手裏那張工作餐的報銷單,問麵前站著的趙景明和段瑤道。
“趙書記呢?字是簽了,他人呢?”
“哦,他回去睡了,這個簽字,是在西餐廳當場打出發票後,他當場借了餐廳的筆簽的……”
趙景明剛來公司沒多久,不知道這個地方人與人的關係,直接把當時的場景如實匯報。
“吃了點啥麽就這麽貴了?這還有瓶三百多的紅酒?”
“那是陳總給書記要的,書記還說,陳總這是帶他開了眼了……”
段瑤是知道公司內部的糾葛的,她知道,龔瑞紅是想挑陳光的刺,所以,趕在趙景明前,她立刻給龔瑞紅送子彈……
“哼!我就知道!這個陳光!”
龔瑞紅很滿意段瑤的回答,這也為段瑤在幾年後,有如喪家之犬,四處無人收留之際,龔瑞紅大度的收留了她打下了基礎。
“誒,段經理,你這個人……怎麽書記胡說,你也開始胡說了,去那個飯店不是張巧兒指定的嗎?而且書記一進門兒就要喝酒,怎麽能是陳總呢?”
說實話,趙景明對陳光的第一印象不見得有多好,但是他對趙子京的第一印象卻很壞!所以聽到段瑤直接在龔瑞紅麵前顛倒黑白時,忍不住實話實說了起來。
“我……唉,這個書記真是越老越饞……得,字兒我簽了,你們拿去報銷吧……”
龔瑞紅看到這個情景,知道憑這件事,不能惡心陳光了。於是簽了字,把報銷單遞給了小段。
“陳總,我是小趙,趙景明……”
也就是晚上八點左右,陳光正在電腦上查“欠費業主到底能不能進業委會”之時,手機響個不停,拿起手機一看,是個陌生號碼,想了想,還是接了。
“哦,景明啊……有事嗎?”
陳光有些不明就裏,因為趙景明,是劉昆平帶來並應聘的,妥妥的劉昆平的親兵。
所以,公司裏所有的人,幾乎對他都是表麵熱情,暗地裏防範,就連陳光也不例外。
甚至王書婷和段瑤,把他當二傻子,在他來了之後,參加了兩個例會,王書婷和段瑤卻慫恿他,在會上說一些外行話和不當言論,當然,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裝聾作啞,認真回複他的,也隻有同樣外行的趙子京書記……
“陳總,是這樣的……今天下午,我和小段去報票……龔總……小段說……”
趙景明,在電話裏,一五一十的,把今天下午發生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訴了陳光。
“哦哦,這樣啊……謝謝你的仗義直言啊景明,這地方小人多……水很渾……”
陳光感到很意外,因為他不認為,自己有什麽主角光環,能夠虎軀一振,八方來伏……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這是陳光信奉的人生信條。
“唉,山中廟小妖風大,池塘水淺……那什麽多啊……對了景明,這麽晚打電話,你應該不隻是說這個吧?有啥就直說,隻要我能幫的……”
陳光不是那種不知進退的人,他的鋒芒,也不是見人就紮,而且他懂得——“任何關係的盡頭,都是利益!”
“也算不上個什麽事,就是今天這事,不是小段胡說這事啊……是今天成立籌備組這事……明天不是周例會了?我該不該說?該怎麽說?”
趙景明倒也不矯情,直接將目的說給了陳光聽。
這個不是說趙景明對陳光有多崇拜,多信任。而是他巨不信任王書婷和段瑤,更感覺龔瑞紅與趙子京,做人做事很有問題。
而且,劉昆平也和他說過——如果,一但遇到了工作上的難題,在樂萬家物業公司裏,可以依靠和能提供幫助的,隻有陳光!
但前提是——不要得罪他。
“嗯?這樣……我想啊,隻是我個人意見啊……或許對,也或許不對……你姑且聽之……”
陳光的回答,讓趙景明知道,他沒有得罪陳光,相反,傳說中的有仇必報,有恩必還的陳光,已經把他列入到了朋友之列。
“嗯嗯,陳總您說,我肯定是采納並全部接受的……”
喜歡關於物業的二三事請大家收藏:()關於物業的二三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