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搬遷新工廠

字數:4959   加入書籤

A+A-


    葉明冷笑一聲,走上前去,雙手抱臂道:“盧少爺,說話可得有證據,空口無憑可不能汙蔑人。”
    盧俊才哼了一聲,指著工廠裏的設備說:“這些改良的織機、水車,還有精鋼的技術,都是我們盧家研究多年的成果,你們分明是偷去了!”
    葉明不緊不慢地說:“盧少爺,這些都是我自己研究出來的,若你不信,咱們可以找行家來鑒定。”
    盧俊才臉色一變,眼神閃爍了一下,什麽也沒說就帶人走了。
    葉明也知道這些日子發生的這些,都是那些世家大族不想讓自己的工廠真正開工。
    很快在葉明的監督下,整個工廠就完工了,葉明讓魯山阻止莊子裏的人把莊子裏的作坊全都搬到新工廠裏去。
    他像個孩子一樣蹲在莊頭那棵古老的槐樹下,津津有味地啃著甜瓜,眼睛卻不時地瞄向不遠處正在緩慢移動的二十輛牛車。這些牛車排成一列,正朝著新建的工廠緩緩前行。
    打頭的牛車上,鐵匠劉老黑緊緊地抱著他的風箱,仿佛那是他生命中最珍貴的寶貝一般,嘴裏還嘟囔著:“這可是俺太爺爺傳下來的家夥什啊!”
    葉明見狀,不緊不慢地走過去,一邊吐著嘴裏的瓜子皮,一邊指著遠處說道:“劉叔,您別擔心,新工坊給您準備了一個雙排風箱呢。”
    他頓了一下,接著說:“那可是鑄鐵的,還帶水冷槽,保證能把您的胡子都吹得打卷兒!”
    就在這時,鐵匠鋪的夯土牆被推倒了,揚起一片塵土。三個學徒見狀,急忙扒住門框,放聲大哭起來。
    葉明見狀,二話不說,拎起一個鐵砧就往牛車上一扔,然後對著那三個學徒喊道:“哭啥呢?新的砧子能加熱,就算是寒冬臘月,你們打鐵的時候手也不會被凍著!”
    與鐵匠鋪相比,織布坊那邊的情況似乎更加糟糕。王寡婦抱著織機上的梭子,一屁股坐在地上,死活不肯起來,嘴裏還念叨著:“這木頭可是浸了俺男人的血汗啊,離了地氣就織不出好布啦!”
    葉明無奈地搖了搖頭,從口袋裏掏出一個帶滾珠的銅梭子,遞給王寡婦,說道:“王嬸,您試試這個,這可是我專門給您準備的。有了這個,保準您一天能多織三匹布呢!”
    搬遷到新工廠已經是第三天了,大家都在忙碌地整理和布置著。然而,就在這一天,新工廠的東牆根突然堆起了一座小山。
    魯山手裏舉著賬本,急得直跺腳,他對著葉明喊道:“三少爺!您看看,這幫人連醃菜缸都要往工坊裏搬啊!”
    葉明聞聲走過來,看著滿地的鍋碗瓢盆,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起來:“這有什麽不好的?正好,咱們把食堂再擴充三間,以後大家吃飯的地方就寬敞多了。告訴大夥,今天晌午管飯的肉包子管夠!”
    魯山聽了葉明的話,雖然覺得有些無奈,但也隻能照辦。
    辰時三刻,新高爐裏的第一爐鐵水開始翻滾起來。劉老黑掄起大錘,正準備往模具裏澆鐵水,突然他的手僵在了半空中,眼睛瞪得大大的,驚訝地說道:“這火候……這成色……”
    隻見那鐵水澆進模具時,竟然泛著一層青藍色的光暈,比他祖傳秘法煉出來的鐵水還要純淨。
    葉明見狀,微微一笑,解釋道:“這叫焦炭高溫煉鐵法。”說著,他用鐵鉗夾起一塊精鐵錠,遞給劉老黑,“您老試試這鐵錠的刃口如何?”
    劉老黑接過鐵錠,毫不猶豫地一錘子砸了下去。隻聽“鐺”的一聲,火星子濺出三丈遠,而那鐵錠上卻隻留下了一道淺淺的白印。
    與此同時,織造坊裏也突然傳來一陣驚呼。王寡婦站在一台自動穿梭的織機前,眼睛都看直了,她的手指頭不停地哆嗦著,嘴裏喃喃說道:“這、這織錦比宮裏娘娘穿的還要細密啊!”
    "咱們這叫流水線。"葉明扯著剛下機的棉布,"從紡紗到染色十二道工序,每道專人專崗。"他突然抖開匹月白色細棉,"這布浸過明礬水,沾血一搓就掉。"
    搬遷第七日,陽光透過倉庫的窗戶,灑在葉明身上。他蹲在地上,聚精會神地打算盤,算盤珠子在他指尖飛快地跳動著。
    就在這時,春桃急匆匆地跑了進來,手裏高舉著三本厚厚的賬冊,滿臉喜色地喊道:“少爺!鐵器鋪這月的出貨量翻了三倍!”
    葉明聞言,眼睛一亮,手中的算盤珠子撥得更快了,他邊算邊說:“不止如此,鐵器的良品率從原來的五成提升到了九成,這意味著我們的廢料重熔又能省下三成的材料。”
    然而,當他算到食堂開支時,算盤珠子突然卡住了。他皺起眉頭,喃喃自語道:“這是怎麽回事?食堂的開支竟然超標了……劉老黑一頓能吃十八個肉包子?”
    十月的一天,陽光明媚,朱雀大街上熱鬧非凡。人群簇擁在一家新開張的店鋪前,店門口三丈長的紅綢在微風中輕輕飄動。
    當紅綢被揭開時,圍觀的人群不約而同地倒抽一口冷氣——隻見青磚牆上鑲嵌著一整麵巨大的琉璃窗,陽光透過琉璃窗,將店內照得通亮。店內,三十架織機整齊地排列著,織機上的梭子如同飛鳥一般,在空中飛速穿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人群中突然傳出一聲驚呼:“這不是葉明葉家三少爺的產業嗎!”百姓們頓時議論紛紛,都在驚歎葉家三少爺的新奇玩意兒。
    這時,葉明從店內走出,他身著一襲淡藍色長衫,麵帶微笑,拱手向眾人說道:“各位父老鄉親,今日小店開業,凡進店者皆有禮品相送,還有這琉璃窗,乃是我新研製之物,透光性極佳。”
    眾人一聽有禮品,便紛紛湧入店內。葉明又命人抬出幾匹剛織好的棉布,展示給大家看。
    正在眾人看得入神時,一輛華麗的馬車緩緩駛來,從車上下來一位身著官服的大人。
    他走進店內,仔細打量著織機和琉璃窗,眼中滿是驚訝。
    葉明見狀,趕忙上前施禮:“大人,不知您對小店之物可還滿意?”
    大人撫須笑道:“三少爺果然是奇才,這些新奇物件若能推廣,必能造福百姓。”葉明心中一動,知道這是個好機會,便與大人攀談起來,期望能得到官府的支持。
    旁邊的葉家鐵器鋪子。
    “精鐵鋤頭五十文一把!”夥計站在店門口,敲著銅鑼,扯著嗓子高喊,“買三送一,斷刃包換!”
    這響亮的叫賣聲,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人們紛紛圍攏過來,議論紛紛。
    而在對麵的茶樓裏,一群綢緞莊老板們正圍坐在窗邊,他們手中的茶碗因為震驚而叮當亂響。其中,最沉得住氣的趙掌櫃也不禁臉色發白,他喃喃道:“他這價錢,連生鐵的本錢都不夠啊!”
    他們不知道的是,新工廠的冶鐵坊正咕嘟咕嘟冒著泡。焦炭混著鐵礦石在回轉窯裏打滾,廢鐵渣都被碾碎鋪了路。
    鐵塔蹲在窯口啃燒餅:"告訴劉老黑,少爺說了,下批鋤頭再加個彎鉤,當登山鎬賣雙倍價。"
    穀雨前後,北疆來了隊風塵仆仆的客商。領頭的大胡子摸著精鐵鎧甲不撒手:"這鎖子甲比突厥人的還輕便!"
    "客官好眼力。"掌櫃的掀開甲片,"內襯是防火棉,箭矢穿甲即卡。"突然壓低聲音,"葉家工坊特供,買百副送袖箭圖紙。"
    當夜,二十輛鏢車悄悄出城。車轍印深得異常,守門兵丁卻都"恰好"在打盹。葉明站在城樓上拋錢袋:"李校尉,聽說令堂要做六十大壽?"
    三個月後,葉秋的密信隨著信鴿落下。信紙背麵印著個帶血的馬蹄鐵印,正麵畫著歪扭的笑臉——邊關新到的三千套鎧甲,讓突厥騎兵吃了大癟。
    葉明把信紙往賬本裏一夾,撥著算珠哼小曲。春桃突然指著窗外驚叫:"少爺快看!"
    莊外官道上,各地商隊的旌旗遮天蔽日。西域胡商牽著駱駝,嶺南客商趕著象車,把新工廠圍得水泄不通。不知誰喊了句"葉三少來了",人群轟然炸開,漫天銀票飛得比柳絮還密。
    "諸位!"葉明跳上了望塔吹鐵哨,"精鐵農器要等三個月,棉布存貨隻夠賣十天......"
    "我出三倍定金!"泉州海商直接扔上箱金錠。
    "我們蜀中商會包圓今年的麻布!"錦袍老者甩出地契。
    葉明摸著下巴盤算,突然瞥見人群裏幾個熟悉麵孔——上月還罵他擾亂行市的布莊掌櫃,此刻正拚命往前擠。他忽然咧嘴一笑:"想要貨?得按我們工坊的規矩來。"
    次日,新掛出的鎏金牌匾驚掉眾人下巴——"葉氏百貨招標會"。魯山捧著新刻的印章直哆嗦:"少爺,這"流水線特許經營"是啥意思?"
    "就是教他們建分坊。"葉明往契約書按手印,"咱們出技術收分成,躺著數錢。"
    秋分那日,葉秋又收到百車糧草。押運的老兵咧嘴笑:"將軍,這回來的是會發光的鎧甲,夜裏能把突厥馬驚得尥蹶子!"
    而新工廠的密室裏,葉明正數著今年第一百零八本賬冊。突然從暗格裏抽出張海圖,朱筆在琉球群島畫了個圈:"是不是該搞海運了......?"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