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年度規劃
字數:2775 加入書籤
第二天,葉明帶著李天寶巡視鹽礦。
這是他們接手崔家鹽礦後的第一次全麵巡視,礦道內幽深曲折,火把的光亮隻能照出前方幾步的距離。
"少爺,這礦道布局太亂了。"李天寶蹙眉看著手中圖紙,"像沒頭蒼蠅挖出來的。"
葉明點頭。崔家經營鹽礦多年,隻知一味深挖,毫無規劃可言。
礦道蜿蜒交錯如同迷宮,安全隱患比比皆是。更糟的是,礦工們佝僂著身子在低矮的巷道裏爬行勞作,背上馱著裝滿鹽石的竹簍,活像一群螻蟻。
"一個月內,這裏要煥然一新。"葉明對身後跟著的幾位礦管事說道,"首先,按我畫的圖紙改造礦道,主巷道加高加固,側巷道按階梯式分布。"
他從袖中掏出一卷圖紙展開,上麵是用朱砂標注的新礦道設計——主巷道寬闊筆直,兩側分出層層遞降的工作麵,像階梯一樣排列。
這是借鑒了現代"階梯開采法",既能提高效率,又能減少坍塌風險。
"這...這得費多少人力物力啊?"老礦管事瞪大眼睛。
"短期內投入是大,但長遠看反而省錢。"葉明指向圖紙上的排水溝設計,"再說,我還準備引入水力衝洗技術,省去礦工背運的辛苦。"
"水力衝洗?"眾人麵麵相覷,這詞聽著就新鮮。
葉明耐心解釋:在山坡高處修建蓄水池,引水衝刷鹽礦層,讓鹽水順溝渠流到煮鹽場。這樣不僅能減輕礦工負擔,還能提高鹽的純度。
"少爺仁厚!"一位滿臉皺紋的老礦工突然跪下,"小人們祖祖輩輩彎腰背鹽,脊梁都壓斷了。若真能如此,簡直是再生父母啊!"
葉明連忙扶起老人。他前世參觀過鹽礦博物館,對古代鹽工的悲慘境遇印象深刻。如今有能力改變,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還有這個。"李天寶適時遞上清雪設計的安全生產標識牌。與普通文字告示不同,這些瓷牌上繪製了簡潔明了的圖畫——一個小人挺直腰板推車表示正確姿勢,另一個彎腰負重的被打上紅叉;通風良好的礦道畫著綠色勾號,雜亂狹窄的則是紅色警告。
"妙啊!"礦管事們嘖嘖稱奇,"不識字的人也看得懂!"
巡視完畢,葉明召集所有礦工,宣布了幾項重大改革:一是采用新式開采法,減輕勞動強度;二是實行三班輪換製,每人每天隻工作四個時辰;三是設立安全獎勵,每月無事故的班組可得額外賞錢。
"另外,"葉明提高聲調,"從今日起,礦上設立學堂,每晚一個時辰,願意學習的可以認字算數,不收錢。"
這一決定如同巨石入水,激起千層浪。礦工們大多是世襲的"鹽奴",祖祖輩輩與文字無緣。如今竟有機會讀書識字,簡直是破天荒的恩典。
"少爺..."李天寶小聲提醒,"請先生的錢..."
"沒事,不要怕花錢。"葉明早有打算,"先從安全規章教起,既實用又掃盲。"
李天寶眼睛一亮,立刻領會其中深意——識字的工人更能理解安全規範,長遠看反而減少事故損失。少爺這步棋,走得太妙了。
離開鹽礦,葉明馬不停蹄地趕往京城葉家商會總部。今天是年初例會,各地分號掌櫃齊聚一堂,等著聽今年的生意規劃。
商會大堂內,二十多位掌櫃正襟危坐。見葉明進來,齊刷刷起身行禮。這些往日裏在地方上呼風喚雨的商界精英,此刻卻都眼巴巴地望著這位年僅十八歲的東家——短短三年,葉明已經用無數奇思妙想證明了自己的商業天才。
"諸位辛苦。"葉明在主位落座,開門見山,"今年商會的發展,我概括為"三步走"戰略。"
他示意李天寶展開一幅巨大的大慶疆域圖,上麵用不同顏色標注了葉家現有的產業分布和計劃開拓的區域。
"第一步,鞏固京城根本。"葉明指向地圖中心的紅色區域,"鹽鐵、紅包、紡織三大主業要繼續做強。特別是鹽業,朝廷新頒布的《鹽法》放寬了私營限製,我們要趁機擴大市場份額。"
一位來自江南的掌櫃忍不住問:"東家,崔家在鹽業根深蒂固,我們如何競爭?"
"問得好。"葉明微微一笑,"我們的優勢有三:一是開采技術革新,成本降低;二是工人待遇優厚,流動少;三是銷售方式靈活。"
他拿出一疊新印製的鹽票樣本,"這種"預購鹽票",先付款後提貨,價格優惠兩成,已經預售出三萬斤了。"
掌櫃們傳閱著鹽票,驚歎不已。這種現代預售模式在古代簡直是降維打擊。
"第二步,拓展江南市場。"葉明指向地圖南部的藍色區域,"江南富庶,對高端商品需求大。"福瑞祥"紅包和精紡絲綢將在蘇州、杭州設分號。此外..."
他故意頓了頓,"我們秘密研發的"雪花鹽",將主攻江南高端市場。"
"雪花鹽?"眾人疑惑。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