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擴張工廠

字數:3911   加入書籤

A+A-


    圖紙上更驚人的是其中提出的"標準化生產"理念——讓兵器部件可以互換,這將徹底改變傳統一件一製的打造方式。
    "東家,這...這太超前了。"周瑾聲音發顫,"光是這水利鍛錘,若能實現,效率就能提升五倍不止!"
    葉明改進的鍛錘利用水輪驅動,可以連續不斷地錘打鐵坯,不僅省去人力,還能保證每一擊力度均勻。這是他借鑒了中世紀歐洲水錘技術改良的。
    "關鍵在這個。"葉明指向另一張圖紙,"階梯式高爐。傳統煉鐵爐溫度不夠,產出的鐵質太軟。這種設計可以讓爐溫更高,再加入我特製的助熔劑..."
    他從抽屜裏取出一個小瓷瓶,倒出些白色粉末:"這是石灰石和螢石粉混合物,能降低鐵礦熔點,去除雜質。"
    周瑾如獲至寶地捧著瓷瓶:"東家這是從哪學來這些?"
    "西域匠人的秘方。"葉明隨口編道,隨即嚴肅起來,"明日你親自去清河封地,找工匠總管鐵塔,讓他按圖施工。記住,對外隻說是擴建農具作坊。"
    "明白。"周瑾鄭重點頭,"不過東家,擴建規模如此之大,銀錢方麵..."
    葉明早有準備,從書櫃暗格取出一疊銀票:"這是十萬兩,先動用商行流動資金。另外..."
    他壓低聲音,"我已說動太子入股五萬兩,三日後到賬。"
    周瑾倒吸一口涼氣。十五萬兩白銀,相當於朝廷一年軍費的三成!如此巨資投入私人工坊,若被朝中知曉...
    "東家,朝廷那邊..."
    "所以才要秘密進行。"葉明目光炯炯,"太子會以東宮修繕名義調撥銀兩,賬麵上看不出問題。至於工匠,母親答應從皇室禦用匠人中抽調一批可靠的。"
    送走周瑾,葉明又埋頭完善計劃書。除了生產設備,他還詳細製定了工匠分級管理製度、質量檢驗標準和保密措施。
    最核心的兵器製作將安排在深山中的秘密工坊,由葉秋派來的老兵把守。
    天光微亮時,葉明終於擱筆。他活動了下僵硬的脖頸,推開窗戶深吸一口雨後清新的空氣。
    這份計劃若順利實施,半年內葉家軍工產能將躍居全國前列,足以武裝起一支五萬人的精銳部隊。
    "老三,一夜未眠?"葉淩雲的聲音突然從身後傳來。不知何時,父親已站在書房門口,手中端著碗熱氣騰騰的粥。
    葉明連忙起身:"父親晨練這麽早?"
    "人老了,睡得少。"葉淩雲將粥放在案幾上,目光掃過那疊厚厚的計劃書,"聽說你這幾日閉門不出,在忙什麽?"
    葉明猶豫片刻,還是將計劃書呈上:"請父親過目。"
    葉淩雲起初隻是隨意翻閱,但隨著閱讀深入,他的表情越來越嚴肅。當看到水利鍛錘和標準化生產的部分時,這位見多識廣的國公也不禁瞳孔微縮。
    "這些...都是你想出來的?"葉淩雲的聲音有些發緊。
    葉明早已準備好說辭:"部分是借鑒西域技術,部分是孩兒自己琢磨的。在邊關看到將士們的裝備太差,就想著能不能改進生產方式..."
    葉淩雲放下計劃書,深深看了兒子一眼:"你知道這份計劃意味著什麽嗎?"
    "意味著葉家可以暗中掌握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葉明直視父親雙眼,"而表麵上,我們隻是在經營普通鐵器生意。"
    "聰明,但也很危險。"葉淩雲捋須沉思,"王振不是傻子,工坊規模擴大遲早會被發現。"
    "所以需要多重掩護。"葉明早有準備,"首先,明麵上我們隻生產農具和日用鐵器;其次,核心軍工坊設在隱秘山穀;最重要的是..."
    他壓低聲音,"關鍵是舅舅已經默許了。"
    葉淩雲眉毛一挑:"你麵聖時說的?"
    "沒有明說,但舅舅賜玉時暗示支持葉家壯大實力。"葉明取出那枚禦賜玉佩,"爹,朝堂局勢您比我看得清楚。世家大族把持朝政,若沒有自己的底氣,遲早..."
    "好了。"葉淩雲抬手製止,"我明白。"
    他起身走到窗前,沉默良久,突然道,"清河封地的總管是葉田,他曾是我親兵,絕對可靠。我會修書一封,讓他全力配合你。"
    葉明心頭一喜,有父親支持,計劃就成功了一半。
    "不過,"葉淩雲轉身,目光如炬,"你必須答應我兩件事。"
    "父親請講。"
    "第一,軍工坊必須嚴格保密,工匠要三代清白,最好用邊關軍屬;第二,所有產出先供應你大哥,絕不可貪多求快暴露實力。"
    "孩兒謹記。"
    葉淩雲點點頭,忽然露出一絲笑意:"你長大了。這份計劃...很好。"
    得到父親首肯後,葉明的工坊擴建計劃迅速展開。
    三日後,李君澤派心腹送來五萬兩白銀,同時帶來口信:東宮已備好全套官造文書,若有需要可隨時調用。
    "殿下還讓我轉告,"那心腹低聲道,"王家的王振近來頻繁接觸二皇子,似有大動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葉明心中一凜。二皇子是崔貴妃所出,向來與太子不睦。王振與二皇子走近,絕非好事。
    "告訴殿下,軍工坊三個月內可出第一批成品,請他放心。"
    送走使者,葉明立刻召集心腹開會。除了周瑾,還有剛從邊關回來的兩名葉秋親信——擅長冶鐵的孫老錘和精通木工的馬師傅。
    "孫師傅,高爐建設是關鍵。"葉明展開圖紙,"我要的不是普通生鐵,而是能打造精鋼的優質材料。"
    孫老錘粗糙的手指撫過圖紙,眼中精光閃爍:"三少爺這設計妙啊!階梯式進風,爐溫起碼能提高三成。不過..."他猶豫道,"燃料用普通木炭怕是不夠。"
    "用石炭。"葉明早有準備,"西山有優質煤礦,我已讓人買下礦權。"
    "石炭?"馬師傅驚呼,"那東西煙大味重,煉出的鐵脆得很!"
    葉明微笑:"所以要先煉成焦炭。"他又取出一張圖紙,"這是焦炭窯設計,將石炭幹餾去雜質後,燃燒溫度更高更持久。"
    孫老錘如獲至寶,捧著圖紙的手都在發抖:"三少爺,若真能煉出精鋼,老朽這輩子值了!"
    接下來的日子,葉明幾乎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坊建設中。他親自去西山煤礦監督焦炭生產,又到清河封地指導高爐建造。
    憑借現代化學知識,他改良了傳統煉鋼法,加入磷礦粉作為去氧劑,使鋼鐵更加堅韌。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