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甲胄新篇
字數:4313 加入書籤
京郊匠坊弩箭標準化試製的成功,如同在將作監這潭沉寂多年的湖水中投下了一塊巨石。
那份詳實的對比測試數據與弩手都尉、老兵們毫不掩飾的讚譽,經由葉明整理成圖文並茂的奏報呈送禦前後,在朝堂與兵工體係內部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皇帝親自過問,對葉明“於細微處見真章,以實績破陳規”之舉大加讚賞,並下旨將作監,著其總結經驗,逐步推廣此法。
有了聖旨背書,將作監那位老監正的態度也積極了許多,至少表麵上是如此。
葉明並未因此誌得意滿,他深知,弩箭結構相對簡單,推行標準化的阻力尚且不小,若要觸及刀劍、甲胄等更為複雜、工藝要求更高的軍械,必將麵臨更大的挑戰。
他決定采取“由點及麵,逐步滲透”的策略,下一個目標,便鎖定了關乎將士性命的核心護具——甲胄。
這一日,葉明再次來到將作監,這次與他同行的,除了陸、馮二位匠師,還有格物院新成立的“軍械標準科”的幾名骨幹,以及幾大箱新製的標準量具和繪製更為複雜的甲片、頭盔等部件的標準圖紙。
將作監老監正親自在衙門口相迎,笑容比上次真切了幾分:“葉侍郎此番前來,想必是為推廣標準之法至其他軍械吧?陛下已有旨意,老夫定當全力配合。”
葉明拱手還禮:“監正大人深明大義。葉某此番,確是為甲胄標準而來。甲胄乃將士第二性命,其防護之效,直接關乎傷亡。然目前各地所產甲胄,甲片厚薄不一,編綴疏密不同,防護力亦是天差地別。”
老監正撚須點頭:“甲胄之事,確比弩箭更為繁難。不僅甲片鍛造、熱處理需極高技藝,其編綴之法亦各有傳承,欲要統一,難啊。”他話語間雖未直接反對,卻點明了其中的困難。
“正因其難,更需為之。”葉明語氣堅定,“若能製出防護更佳、重量更合理之標準甲胄,則我朝將士生存之機便多一分。再難,也難不過邊關將士浴血廝殺。”
他示意隨從打開一個箱子,裏麵並非圖紙,而是幾副製作精良、但形製各異的鐵甲,以及一副由格物院依據人體數據和力學原理初步設計、尚未完全完工的新型劄甲樣品。
“監正大人請看,”葉明指著那幾副舊甲,“此甲來自北疆,甲片厚實,然過於沉重,影響兵士機動;此甲來自江南,甲片輕薄,編綴亦疏,防護堪憂;此甲乃京營所用,形製尚可,然甲片硬度不均,易被鈍器砸裂。”
他又拿起那副新型劄甲樣品,這套甲胄的甲片大小、形狀、弧度都經過精心設計,關鍵部位疊加更厚,非關鍵部位則適當減薄以減輕重量,編綴方式也采用了更科學、更能分散衝擊力的結構。
“此乃格物院依據數千份兵士體測數據及弩箭、刀劈測試結果,初步設計的標準劄甲雛形。其目標是在不顯著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大幅提升對關鍵部位的防護。”
老監正看著那結構精巧的新型甲胄,眼中閃過一絲驚異。他雖是文官,但掌管將作監多年,對甲胄好壞自有判斷。
這副樣品,單從設計上看,已遠超目前各類製式甲胄。
“葉侍郎之巧思,老夫歎服。”老監正由衷道,“然,此甲製作,工藝要求極高,恐非尋常匠坊所能勝任。且若要推廣,需重新培訓大量匠戶,耗費時日銀錢,皆非小數。”
“監正大人所慮極是。”葉明早有準備。
“故葉某之意,並非要求立刻全麵更換所有甲胄。而是效仿弩箭之例,先行試點。可由將作監遴選一兩家技藝最精湛的甲胄作坊,由格物院提供全套標準圖紙、量具及關鍵工藝指導,集中力量,先試製出五百套此等標準劄甲,交付邊軍精銳試用,以觀後效。”
他頓了頓,補充道:“至於銀錢,首批試製及培訓費用,格物院仍可承擔大部。若試用效果卓著,再請朝廷撥付專款推廣不遲。況且,標準統一後,甲胄部件可互換,戰場應急維修亦將大為便利,長遠來看,實則是省了錢。”
葉明的方案,再次將風險與成本降到了最低,同時又指明了清晰的路徑和潛在的巨大收益。老監正沉吟良久,知道此事已勢在必行,且若真能成功,亦是其任內一大政績,終於點頭應允。
“也罷,老夫便再陪葉侍郎行此艱難之事。這甲胄試點,便定在京師的‘威遠甲坊’吧,那是將作監直屬最好的甲胄作坊。”
事情議定,葉明一行人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威遠甲坊。
與京郊弩箭坊的胡坊主不同,威遠甲坊的大匠,是一位姓雷的老師傅,年近六旬,須發皆白,眼神銳利如鷹,是京城乃至全國都赫赫有名的甲胄宗師,據說曾為多位大將軍定製過貼身寶甲。
其人性情頗為孤高,對自家傳承的技藝極為自負。
聽聞將作監要求他們依“格物院新標準”改製甲胄,雷大師傅的臉色當即就沉了下來。
他甚至沒有出迎,隻在作坊那間堆滿了各類甲片、皮革、工具,彌漫著煙火與桐油氣味的大工房裏,接待了葉明等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標準?”雷大師傅聲音洪亮,帶著金屬般的質感,他拿起一塊自己精心打製的、帶著獨特雲紋的甲片,嗤笑道,“甲胄是護命的玩意兒,靠的是千錘百煉的手上功夫,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火候眼力!”
“豈是幾張紙、幾把尺子就能定出標準的?葉大人,您那套做箭的法子,或許有用,但用在我這甲胄上,怕是行不通!”
工房內,其他正在忙碌的工匠也紛紛停下手中活計,目光複雜地看向葉明一行人,空氣中彌漫著無聲的抵觸。
麵對這位技藝宗師毫不客氣的質疑,葉明並未動氣,反而更加恭敬地拱手道:“久聞雷大師傅之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大師傅這片甲,紋路流暢,淬火均勻,確是上品。”
他先肯定了對方的手藝,隨即話鋒一轉:“然,葉某敢問大師傅,您這片上品甲,可能保證您這坊中每一位工匠,做出的每一片甲,皆有此等品質?可能保證,由不同工匠編綴而成的甲胄,其防護力完全一致?”
雷大師傅聞言一滯。他自然知道,即便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做出的甲片與他親手所製亦有細微差別,更遑論坊中其他匠人。甲胄的最終防護力,確實存在不小的波動。
葉明趁勢讓陸匠師展開那新型標準劄甲的圖紙,並拿出專門用於測量甲片厚度、弧度、硬度的標準量具。
“雷大師傅,格物院並非要取代您的手藝,而是希望借助這些工具和方法,將您這等宗師級的手藝,分解、量化,讓更多匠人能夠學習、掌握,做出品質穩定、防護可靠的標準甲胄。這並非否定傳承,而是為了讓更好的技藝,能惠及更多浴血奮戰的普通兵士。”
他指著圖紙上關鍵部位的設計:“您看此處弧度,乃是根據弩箭入射角度計算所得,能更有效地滑開來箭;此處疊加,則是考慮了刀劈斧砍的受力……這些,皆非憑空想象,而是基於大量測試與數據。”
雷大師傅沉默地聽著,目光在圖紙、量具以及葉明誠懇的臉上來回移動。他頑固,但並不愚昧。葉明的話,以及那副設計精巧的甲胄樣品,確實觸動了他。
作為一名頂尖匠人,他何嚐不希望自己的技藝能發揮更大的作用?隻是固有的驕傲和對未知方法的排斥,讓他難以輕易低頭。
良久,他重重哼了一聲,抓起圖紙,又拿起那些他從未見過的精密量具,粗聲道:“東西留下!老子要好好看看!若你們這勞什子‘標準’真有點道理,老子也不是那等不通情理的老頑固!若是胡說八道,哼,就別怪老子不給將作監麵子!”
這已是極大的讓步。葉明心中一定,知道這位技藝宗師的心防已然鬆動。他再次拱手:“那便有勞大師傅費心斟酌。格物院上下,隨時聽候大師傅垂詢。”
離開威遠甲坊時,夕陽已將天邊染紅。馮匠師低聲道:“三少爺,這雷大師傅,怕是不好說服。”
葉明望著天邊絢爛的晚霞,淡然一笑:“無妨。真正的匠心,自有其對極致與完美的追求。隻要我們拿出的東西足夠硬,道理足夠真,便是再頑固的堅冰,也有融化之時。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等待,並準備好應對他接下來更刁鑽的考較。”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