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分贓不均

字數:3648   加入書籤

A+A-


    襄城。
    此時楊乂的家眷都被聚集在一個院子裏,圍著他的則是一群精壯的士兵。
    楊乂的母親‘郭容’看著周邊哭哭啼啼的人,她怒斥道:“都給我閉嘴!”
    “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
    “身為長沙王家眷,生死當前,更應恪守體麵與風度,哭哭啼啼像什麽樣子!”
    “長沙王在世時,盡享榮華富貴,如今他身隕,以死相殉,既是命數,也是身為家眷的道義,有何可懼?”
    “不過一死罷了,何人能免?”
    “都給我打起精神,莫要丟了長沙王府的顏麵!”
    就這樣,長沙王的家眷基本上全部被誅殺,為什麽說是基本全部,因為長沙王是留下了子嗣的,此子名叫‘楊崇’是長沙王的三子,也是最小的兒子。
    此時他在荊州刺史胡圖的家中,他保下了楊崇,除了楊崇外,全部被他殺掉,屍體送到長安城,而至於楊崇則以他失蹤為由應付楊瑜……
    失蹤也是很正常的,畢竟這種滅族的消息傳來,長沙王府的人,不可能一點動作沒有,他們集府中全部之力護送一個小孩離開,那還是很正常的,自己已經派人去找了,當然至於找不找的到,那就看天數了……
    胡圖這麽做,其實也是報答楊乂,畢竟也是身受楊乂恩惠之人,如今雖然保不下楊乂全家,但是留下其子嗣還是可以的,這也是盡之他所能了。
    鳳凰城。
    按照之前的約定,楊穎如今贏了,天下平定了,李俊應該交還雍州才對。
    但是到手的雍州,李俊又如何可能交出呢?
    此時李俊看著楊瑜送來的信,讓他離開雍州,李俊沉默著,而周邊則是他的一眾將領……
    “族長!”
    “百年難得一遇的機遇,我等才得以踏入關內。”
    “若此刻離去,不知曆經幾代春秋,耗費多少人力物力,才有可能重返此地。”
    “祖輩的江山近在咫尺,光複祖業之路,本就荊棘載途,眼下的艱難險阻,正是對我等的考驗。”
    “此時正是關鍵時刻,怎可輕易言棄?”
    “臣懇請陛下,莫忘李家祖訓。”
    “您乃大宋帝國後裔,身負著光複社稷,重振山河的重任,唯有迎難而上,衝破這重重困境,方能走上正軌,中興大宋,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說這番話的,則是李俊的謀臣‘劉哲’,此時在他看來,不能就這樣離開,一旦離開了,那想回來,那恐怕就不容易了……
    李俊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楊瑜精銳兵馬,那也不是吃素的呀,如果真打起來,李俊內心是缺乏戰勝楊瑜的信心的,而且一旦他這麽搞,那可能就是與天下為敵了。
    他看著劉哲說道:“我怎會忘卻祖宗基業,又豈敢將李家家訓拋諸腦後?”
    “我日夜所思,無不是恢複山河,重建大宋。”
    “可如今楊瑜其麾下兵馬強盛,相較之下,我方實力懸殊,太過薄弱。”
    “若貿然與之交戰,實難有勝算,這又該如何是好?”
    “雖我軍在兵力與將領數量上不及楊瑜,但我軍上下一心,眾誌成城,若據守雍州,想必能固若金湯。”
    “隻是此事不可聲張,所謂‘出頭的椽子先爛’。”
    “一旦挑明,必成眾矢之的,遭各方圍攻。”
    “依臣之見,楊瑜來函,我們隻需給出模棱兩可的回複,拖延周旋。”
    “與此同時,暗中加緊雍州的防禦工事,嚴陣以待,時刻防備楊瑜可能發動的進攻。”
    “眼下先養精蓄銳,靜候天下局勢出現變動,再順勢而為,謀求突破之機 。”
    劉哲的建議,那就是給楊瑜模糊回答,我不說還雍州,我也不說不還雍州,如果你來打我,那麽我就迎戰,如果你不來打我,我就繼續固守於雍州,然後看著天下的局勢變化而定……
    其實在劉哲的判斷中,他相信天下安定不了多久的,必然還會大亂起來的,這是他作為謀士的直覺……
    段豪回到平州平城後,倒是繼續發展經濟,注重民生……同時也注重貿易,對於段豪而言,經營好平州,做個土皇帝也挺好的。
    此時的段豪是沒有什麽爭霸天下的野心的,他隻想經營好平州,當一個好刺史,至於為什麽打東五部,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東五部對平州有威脅,如今東五部已經平定了,他就可以安心的經營平州了。
    至於天下是否會大亂,他其實是認為不會的了,如今楊穎是天下勢力最強的,其次他還是皇帝的弟弟,未來繼位那也就是一個程序上的事情。
    如此之下,楊穎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天下共主,也就是新的皇帝。
    這是段豪所想的……
    但是利益如果分配均勻的話,或者有人不在意自己的利益,那麽的確就如段豪所想的一樣了。
    段豪對於此次討伐楊乂,雖然占據了一些便宜,如得到了黑甲軍和大量的糧食,但是段豪其實是沒有得到應該所擁有的利益。
    而與段豪一起出兵的王軒和段豪一樣,也是沒有分配到利益的。
    我損失了那麽多幽州鐵騎,你一點封賞都不給我,你這是幾個意思?
    此時的王軒對於這個事情,是十分不爽的,楊乂平定了,你上位了,而我屁都沒有……王軒的內心是有怨言的,所以他派遣了使者來到段豪這裏。
    在王軒看來,段豪和自己一樣,損失兵馬,什麽都沒有得到,肯定心裏也有怨言的,所以王軒想拉上段豪反抗楊穎。
    而他們的旗幟也已經選擇好了,那就是東海王‘楊元超’。
    楊元超出賣了楊乂,讓你得以輕而易舉的拿下楊乂,如今你轉手就讓我交出我現在的地盤,讓我回到老家東海去,他楊元超,如何能願意呢?
    楊元超對此是心懷不滿的,他此時也在找誌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對付楊穎……這王軒和楊元超就這樣暗地裏聯合起來了。
    而他們選擇的第三個人就是段豪,因為在他們看來,段豪和他們是一樣的,是這場勝利者分贓不均的受害者。
    喜歡權征請大家收藏:()權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