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無奈的宋襄
字數:3577 加入書籤
石正看著下麵人的匯報起來眼前的局勢。
石正聽完後,沉默了許久,隨後緩緩的說道:“看來,今天也許就是決戰了!”
石正的內心是希望這場決戰早點爆發,因為在他看來,決戰進行的越慢,變數就越大,雖然現在看似他們是優勢,但是戰爭這種東西,今天是優勢,也許明天就立馬變成劣勢了。
所以石正看著戰爭的局勢,他逐步的要增大兵力了,想著讓段豪在增派一萬騎兵,而他則大軍壓上,徹底的殲滅趙三子,若是敵人戰,那麽他們展開正麵會戰,若是敵人不戰,那麽先贏的小勝,攻占幾個要地。
讓局勢更偏向於他。
而此時的宋襄得到了情報後,他沉默起來了,因為此時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辦,其實他內心是偏向於撤軍,繼續固守,畢竟後方至少沒有啥問題,他們固守這裏,敵人長久攻不下來,那麽必然就會展開和談。
戰爭到了一定的處境之後,誰都打不下去的時候,那麽雙方的高層必然會選擇和談,從而各退一步。
這是宋襄的目的,因為從目前楊穎的局勢來看,他們已經很難打出去了,外部的支持者太少了,反觀楊元超則是越大,外部的支持力量越大。
本來大家最初偏向於楊穎則是因為楊穎和楊瑜的勢力太大了,兵力太多了,簡單而言,就是紙麵實力過硬,所以大家都看好他,支持他。
但是打到現在,大家逐漸的發現楊穎和楊瑜偏向於紙老虎,其次他們太過於吝嗇,不舍的拿出來錢財,拿出來權力進行分享。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逐漸的開始活動心思了。
當看到楊瑜和楊穎並非是不可戰勝的時候,大家更偏向於楊元超,因為普遍的認為楊元超是優秀於楊穎的,因為從目前楊穎的表現來看,水平低下,大家跟著他,吃不上個肉,湯,恐怕都難喝上……
但是人都有個毛病,看到眼前的這個不好,就不會想著後麵的那個也不好……
因為後麵的,沒有人展現出來他們的行為,所以大家在心裏都普遍的認為這個是好的,因為沒有展現出來他的內在,從而給人構造出來幻象,下意識的認為,後者比前者要好。
因為外在的因素不太行,所以宋襄逐漸的放棄了打出去的想法,而是想著固守於穎山,擋住楊元超,隻要楊元超打不下去了,必然會主動和談,到時候大不了分一些權力給楊元超,讓天下太平起來。
這是宋襄所想的,他想的是停戰,讓天下太平,讓大家的日子過起來先。
然而楊穎的內心是不願意分權的,因為在他看來這個權力就是他的,其次他現在是皇太弟,隻要贏的這場戰爭,未來自己是可以登上帝位的。
但是楊穎沒有想過,自己能否贏的這場戰爭?
或者說,在楊穎的內心當中,他認為,自己是一定可以贏的這場戰爭的……
所以在這種因素下,楊穎多次催促宋襄主動出戰,打出去,奪回鄴城。
但是宋襄並不想主動出擊,也是因為這種情況,他才猶豫不決,不知道自己是該派兵,還是不該派兵。
其實在宋襄的心裏,如果主動出擊,在這種意外情況下爆發的戰爭,是對於他們有利的,因為等敵人做好了作戰準的時候,你才發動進攻,那麽必然是會形成全麵劣勢的。
在這種全麵劣勢之下,那麽必然會麵對戰敗的風險……
其實若沒有楊穎的催促主戰,他宋襄也不會陷入這種兩難的地步之中……
所以此時的宋襄看向一旁的公孫正低聲詢問道:“公孫先生,我心中正有兩難之困,還望你給我賜教一下。”
“如今局勢下,我是該全力增派兵力以作支援,還是即刻命令趙三子率軍回撤?”
“我的想法,你應該是了解的。”
“隻咱們的王上戰意正盛,希望我們能快速與敵人決戰,從而徹底擊潰對方!”
“然而一旦貿然決戰,後果難料。”
“可若是主動出擊的話,眼前也的確是一個良機,或者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點!”
“但是我實在是不願與敵軍正麵交鋒,展開全麵決戰,在這進退維穀之際,還請你為末將指明一條明路。”
公孫正看著宋襄,他也明白宋襄的難度,或者說,其實他心裏的想法是和宋襄的想法是一樣的,現在是什麽情況呀?
人家巴不得你去決戰呢……
但是楊穎根本不聽他們的勸諫,或者說,從始到終,他和宋襄壓根沒有進入楊穎的核心圈子裏……
之前楊穎的核心圈子是盧他之他們,然而現在的楊穎信的隻有那個宦官羅彬,那羅彬說什麽,那就是什麽人,在很多人眼裏,那羅彬雖無蜀王之名,但已有蜀王之權了。
當然楊穎的核心圈子裏,也並非就羅彬一個人了,但是能進入楊穎圈子裏的人,那麽必然是和羅彬交好的……
畢竟能擋住羅彬所作所為的人,也就盧他之和孟緒,而孟緒和盧他之兩個人,則都被羅彬搞掉了,紛紛投降了對麵。
而且他還聽聞那孟緒還得到了重用,成為了楊元超旗下的參軍了。
孟緒在段豪的舉薦下,見到了楊元超,楊元超聽了孟緒的話後,便二話沒說,任命其為自己的參軍。
不過孟緒說自己有攻打洛陽的辦法,但是現在是打穎山,所以孟緒並沒有跟在石正的旁邊,而是伴隨楊元超身旁去了。
其實石正也對於那個孟緒也不是多麽的認可……
公孫正沉默了許久,隨後說道:“我等當真別無他路可走了……”
“即便我軍今日堅守不出,明日羅彬一到,亦會強令出兵。”
“雖說我們都不願意,這樣倉促決戰,或者主動出戰,但是對於我們而言,眼下局勢竟真到了不得不戰之時。
“依在下愚見,當務之急唯有全力增兵,厲兵秣馬與敵軍一決雌雄。”
“此戰成敗,皆由天命。”
“倘若不幸落敗,且看楊元超麾下盧他的境遇,還有孟旭的先例……敗軍之將投降後非但未遭屠戮,反而得遇明主,獲以重用。”
“或許我等若逢此境,亦能尋得一線生機,謀個前程。”
喜歡權征請大家收藏:()權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