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放糧
字數:3837 加入書籤
沒有了錢和糧食,自己的老母親,孩子,媳婦,那就沒有飯吃,在餓了將近兩天的情況下,他們實在是在走投無路了,也就是這個時候他們聽到了,前邊的街道靜街,有達官顯貴經過。
他們三人就想都沒有想的就來到了這裏,直麵成前,希望能給他們點吃的。
看著這三個人,他沉默了一會,隨後說道:“你們去我府邸吧。”
隨後他看向一旁的侍衛說道:“你帶著這三人前往,拿點錢財和糧食。”
隨後成前又看著三人說道:“我看你們長得那麽壯實,也十分有勇氣,就在我府邸裏幹一些活吧。”
“飯我管夠,保證你們這一家老小有吃的!”
李雄聽到成前的話後,連忙磕頭喊道:“謝大人,謝大人……”
對於這三人而言,可以說他們的運氣是十分好,遇見了一個好官,若是遇見了秦州刺史胡正圖那樣的,恐怕早被人給趕走了。
但也就是這三人耽誤的情況下,他來到了蓉城王府的時候,看到了太守從府邸裏出來,他立馬意識到了,這些太守是先他,來會見了蓉城王。
此時的蓉城王楊雄坐在主殿上,因為前麵有太守們的拜訪,所以他知道,成前一定會來找他,所以他提前就坐在了這裏。
當看到成前的那一刻,隨後他說道:“成前啊,本王已經知道你的來意了!”
“此前蜀郡、犍郡等八位太守相繼謁見,談及你推行的這個政策,皆麵露難色,言辭間多有顧慮與異議。”
"番情形,你還得詳加斟酌呀。”
"王上!”
“臣何嚐不願審慎籌謀?”
“然流民之困已如燃眉!”
“目下益州道途,餓殍枕藉,草根樹皮皆盡,老弱婦孺倒斃於溝壑者日以百計。”
“若再遲緩觀望,不出旬月,餓斃之數恐以萬計!”
“屆時屍骸遍野,疫病橫行,民心潰散,非但益州危如累卵呀,所懇請王上速下決斷!”成前對楊雄說道,成前知道,既然那些太守已經來過了,那麽楊雄肯定是知道他要做什麽。
“此事倒也不難。將益州流民悉數驅往梁州,眼不見心不煩,如此一來,益州境內自可恢複太平。”
“至於他們在梁州能否活命,又會有多少人餓死,又與我等何幹?”楊雄此時端起來了茶杯,看著成前說道。
“王上!”
“萬萬不可行此驅民之策!”
“試想這數以萬計的流民,困於饑寒已久,本就如風中殘燭、一觸即潰。”
“若強行驅離,無異於逼入絕境!”
“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人乎?”
“一旦激起民變,這些走投無路的流民必成燎原暴民,屆時數萬饑民揭竿而起,在益州境內燒殺劫掠,州郡城池恐將陷入動蕩。”
“王上即便坐擁雄兵,又如何能在亂局中安枕無憂?”
“還望王上三思!”
“要知道,一旦生成暴亂,那麽一些宵小之輩,必然想趁亂而起,到時候,這民變可能有數十萬之眾!”
“而王上,歸為蓉城王,想安然,恐怕難以!”成前看著楊雄說道。
楊雄雖然是一個十分貪財之人,但是他明白,此人也是一個能聽進去良言的人,也是一個明是非的人,隻要給他說出其中的要害關係,那麽他必然會知道該怎麽辦的。
“若依卿之策開倉放糧,一旦生出兵亂,軍中糧草與將士餉銀該如何保障?”
“卿想必清楚,北邊關中戰端已開,若朝廷征調本王北上馳援,屆時大軍糧草,軍需供給又當如何?”
“糧倉所儲乃維係戰事的命脈,若無充足錢糧,難道要讓將士們忍饑挨餓上戰場?”
“誠然,卿或許認為倉中存糧可支三年,足以應對賑濟之需。”
“但這三年儲備,本是為應對益州百姓災荒所留。”
“如今秦、涼、雍三州流民湧入,若開倉施救,恐生連鎖反應。時日一久,四方災民聞風而至,有限的存糧終將難以為繼,屆時益州危矣!”
而成前看著楊雄,他沉默了一會,隨後咬了咬牙,然後說道:“王上,若真有意揮師北上,豈會按兵至今?”
“談及出征,臣敢問,以我益州兵力,若對上楊瑜、楊穎,或是盤踞雍州關中作亂的宋部,究竟有幾分勝算?”
“僅靠三萬精銳守城有餘,出征卻遠非敵手。”
“王上或許要說益州實則擁兵十萬,但其中七萬之眾,多由本地世家大族與少數民族部落掌控,他們豈會任由王上隨意征調?”
“王上如今按兵不動,不就是因為這些狀況嗎?”
“而此番開倉賑濟,實乃長遠之計。”
“流民得王上救濟,必感懷於心、甘願效命。”
“待四方災民匯聚,從中選拔精壯編入軍伍,王上親掌的兵力將數倍擴充。”
“屆時手握重兵,順勢收歸世家與部落兵權,盡掌益州軍權。”
“如此一來,王上前往洛陽,那也不是不可之事!”
聽到成前這麽說,楊雄沉默了,諸王之爭,他也是想去的,但是奈何實力不如人家呀……無論是楊瑜,還是楊穎,還是先前的楊修,楊越,還是如今的楊元超,那個不是手握重兵之人?
然而他雖然號稱蜀地十萬兵馬,但實際上,也就三萬人,是他的常備軍,剩下的七萬人,都在世家,少數民族部落的手中。
“我也能前往洛陽?”楊雄不敢信的再次問道?
“當然!”成前應聲答道。
而在成前的心中,你有個屁的可以去問鼎洛陽?
人家那楊元超,楊穎,楊瑜,手握的那都是帝國的精銳兵馬,你楊雄依靠這些流民組成的軍團也敢窺視朝廷的頂位?
而他成前這麽說,不過是希望楊雄開倉放糧,救濟百姓,畢竟沒有楊雄的命令,那麽這個糧食無法開倉的……
而楊雄深深的吸了口氣,隨後說道:“本王此生以民為本,視百姓如手足。”
“今災民已至益州,雖來自五湖四海,但同為大周子民,豈有見死不救之理?”
“傳本王令:即刻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務必讓每一位饑民皆得溫飽!”
喜歡權征請大家收藏:()權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