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朝會議論
字數:3825 加入書籤
歐陽通的話像一把鈍刀,割開了他心中最後一絲僥幸,唯有鐵血裹著烈火,才能敲碎這些根深蒂固的壁壘,才能讓南北真正揉成一塊完整的天下。
更讓他心頭沉重的,是歐陽通的處境……這是段豪在洛陽謀劃時,萬萬沒料到的局麵。
那個曾一手托起大周帝國半壁江山,如今竟成了被邊緣化的“閑散老臣”。
他連朝堂議事的資格都漸漸沒了,連一句“遷都”的話,都不敢去議論。
那個曾支撐起南方半壁天的人,如今卻成了朝堂之外的看客,連自己的命運都難以自主,又怎能幫他們撬動遷都的棋局?
這份意外,不僅打亂了段豪精心布局的和平之路,更讓孔珧徹底看清了現實,連最可能相助的故人都已無力回天,剩下的路,似乎隻剩刀光劍影一條了。他抬頭望向北方,洛陽的方向隱在夜色裏,仿佛能看到段豪站在輿圖前的身影……那位一心想避戰的遼王,或許很快就要明白,有些宿命,終究要靠鐵與血來完成。
孔珧知道,此次遷都的事情,與歐陽通暢談後,這個事情就已經失敗了。
但他還是連夜熨平了朝服的褶皺,決意赴這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朝會。
畢竟總不能見了個歐陽通,就這樣灰溜溜的回去吧?
明天他要把北歸,遷都的事情,從朝堂上,說出來,這才算是完成任務了。
次日天還未亮透,建康皇宮的太極殿已彌漫開檀香與朝服皂角的混合氣息。
文武諸臣按品階分列兩側,烏紗帽的翅角在晨光裏泛著冷光,連呼吸都壓得極輕。
禦座上的皇帝楊文熙,頭歪著靠在龍椅扶手上,眼皮半眯,眼角還帶著未消的紅血絲……顯然他還沒有睡醒。
他麵前的奏本堆得老高,卻連翻都沒翻一頁,這朝會於他而言,是被迫參加的,如果可以的話,他此時寧願在自己被窩裏……大臣們說的“漕運”“邊患”,他大多聽不明白,以他的水平,也無法明白。
孔珧站在末尾的位置,目光越過人群落在楊文熙身上,隨即深吸一口氣,撩起朝服下擺,一步一步踏向殿中。
金磚地麵冰涼,透過靴底滲上來,竟讓他生出幾分清醒。
他在禦座前三步外站定,先抱拳於胸,手臂繃得筆直,再緩緩屈膝跪地,額頭輕觸地麵時,能感覺到磚石上細微的紋路“臣孔珧,奉遼王段豪之命,恭叩陛下聖安。”說罷,他俯身行了三叩之禮,動作標準得挑不出半分錯處。
楊文熙被這動靜擾了困意,懶洋洋掀開眼,掃了孔珧一眼,又愣了愣……因為孔珧這個人,對於他而言是個生麵孔……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聲音含糊得像含著棉花“起、起來吧……不必多禮。”
孔珧起身時,順勢垂手而立,先撿著虛禮說“臣離北方前,遼王還再三叮囑,讓臣務必問陛下龍體安康否?”
“近來江南多雨,陛下是否常感濕氣侵體?”這話是段豪教的,句句都往“關懷”上靠……
楊文熙聽完後,愣了下,沒有想到,段豪竟然如此關心自己,他也是應聲答道“都好,都好……”
而這個時候,楚隨站了出來,然後說道“有話直說吧,別繞圈子。”
孔珧心頭一凜,知道不能再等,抬眼望向禦座,語氣陡然鄭重起來“奉遼王鈞命,臣今日是為正事進言……如今北方已盡數平定,蠻族基本上已經被平定,舊都洛陽的宗廟、宮室都已修繕完畢。”
“那裏有楊氏列祖列宗的牌位,有帝國傳承百餘年的青銅禮器、編鍾樂器,還有當年太祖皇帝親植的古柏……陛下身為大周帝國天子,理當歸返故土,重正皇基,告慰先祖。”
他的話剛落,楚隨從文官次之的位置走了出來,緋色官袍的下擺掃過地麵,帶出細微的聲響。
如今歐陽要隱退,已經是注定的事情了,他早已是朝堂上明擺著的“接班人”……
等歐陽通走後,文官首座就是他了,而現在兵部、戶部的半數事務,都要經他手才能遞到皇帝麵前,權勢基本上超越歐陽通了。
幾個素來依附他的官員,此刻正悄悄頷首,目光裏滿是“附和”的意味。
楚隨停在孔珧身側,居高臨下地看著他,眼神像淬了冰“陛下歸返洛陽,並非不可。”
“但有一個條件……必須由遼王段豪親自前來建康接駕。
他頓了頓,聲音陡然拔高,故意讓滿殿大臣都聽得清楚“陛下乃九五之尊,是天下之主!”
“豈容爾等區區使臣、帶著一隊‘精兵’就隨意‘護送’?這要是傳出去,天下人會說我皇室無人,連天子歸都,都要靠一個藩王的手下安排?”
孔珧立刻上前一步,語速快了幾分,卻仍保持著恭敬“楚大人此言差矣!”
“遼王本願親自南下接駕,隻是平定北方叛亂之時,引來傷病,如今舊傷複發,如今連起身都需人攙扶,實在無法遠行。”
“如今遼王組織遷都,那必然是要進行天子的規格,其中精兵,會派遣隨遼王征戰多年的死士,同時還會沿途的渡口、驛站都派人守著,必能護陛下安全北渡……此事諸公若不信,可派人去查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查驗?”楚隨冷笑一聲,嘴角勾起一抹譏諷“說得倒好聽!天下人誰不知段豪的心思?”
“他在北方擁兵數十萬,占了洛陽,又修繕宗廟,如今急著讓陛下北歸,難道是真的想‘告慰先祖’?”
“怕是想把陛下接到洛陽,借著‘護駕’的名義,把天子變成他手裏的傀儡,到時候,他段豪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吧!”
“大人這是汙蔑!”孔珧猛地攥緊了拳,指節泛白,聲音裏帶了幾分急切的辯駁“遼王平定北方,血戰十餘載,多少將士埋骨沙場,為的是光複大周河山,讓百姓不再受戰亂之苦,絕非為一己私心!”
“大人若不信,可去北方問問百姓……是誰把他們從北蠻的鐵蹄下救出來的?是誰讓洛陽重新有了炊煙?”
“不必說這些虛話!”楚隨抬手打斷他,眼神銳利得像要戳進孔珧心裏“今日話已說透,就一句……想讓陛下遷都洛陽,除非段豪親自來接。”
“他不來,這北歸之事,休要再提!”
孔珧看著楚隨寸步不讓的神情,又瞥了眼禦座上始終沉默的楊文熙……皇帝正低頭摳著龍椅上的雕花,仿佛這場爭執與他無關。
他清楚了,段豪絕不會來建康……畢竟到了這裏,生死難料。
話題,從楚隨說出“親自接駕”四個字時,就已經卡死了。
殿外的晨風吹得簷角銅鈴輕響,殿內卻靜得可怕,孔珧站在原地,隻覺得滿朝文武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他知道,自己的任務完成了。
喜歡權征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權征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