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細致
字數:3989 加入書籤
由於職業的特殊性,駐在他國的外交人員對這些計劃外的突發事件非常敏感。
看著旋轉門外的麵包車,楊旭向張澤說:
“你打電話問問安保公司,我去看看。”
在大使館、領事館甚至政府包機之類的場所內,派遣國都有一定的外交豁免權或者司法管轄權,但本質上仍然是處於別國的領土或領空,會受到駐在國的主權製約。
特裏夫酒店是華國政府、北美聯邦政府、紐約市政府三方協商包下來的,因為是臨時租用場館,地位遠比不上紐約總領事館,酒店內部隻有一隊從國內特勤部隊選拔的武警,人數較少,外圍安保則主要靠美方安排。
原本守在酒店外的應該是nypd或者國土安全部的警員,結果因為人手不足,當地政府隻象征性地派了幾名警員,其餘的則交給一家有中資背景的私人安保公司負責。
楊旭走向旋轉門,警衛隊長方武山就守在旋轉門旁。
“方隊長,安保公司有說他們會在這個時候換班嗎?”
隻要大使和總領事不在酒店,楊旭就這裏的最高負責人,方武山理應向他報告。
方武山嚴肅地搖了搖頭,“我沒有任何接到相關通知。領事,是否應該把大家帶去更全的地方?”
大廳外牆由落地玻璃構成,這麽多人聚集在這裏,外麵飛來的子彈完全可以穿透玻璃對人群造成傷害。
楊旭點了點頭,“好,讓大家都去餐廳等候吧,反正一會兒要在那裏集合。”
聽到這話,方武山用耳麥通知大廳內的便衣武警把大家帶到餐廳去,同時囑咐人群遠離玻璃。
於是幾名便衣武警立刻行動了起來,說服大家前往餐廳。
這時張澤也掛斷電話,向上司報告,“領事,美方負責人回複說這些人不是來換班的,隻是額外派遣的安保力量。”
紐約現在鬧得滿城風雨,為了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威脅,美方增派人手倒也符合常理。
楊旭卻追問道,“增派人手沒問題,但問題是為什麽不提前通知我們?打電話再問,仔細問!問清楚!”
張澤二話不說又撥打美方負責人的電話,還沒接通便被上司一把拿過手機。
楊旭操著一口極其流利的英語,嚴肅斥責對方不按規矩行事:
“你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我對此表示感謝。但更希望你們切實按照之前的約定行事,不要擅自變卦,畢竟貴國的偽人危機還沒有消除,這種疏忽可能會讓偽人有可乘之機......”
打鐵還得自身硬,要是楊旭自己都對這些細節不重視,那麽美方就更不會把酒店裏的人當回事兒。
聽到對方回複“是的,我們理解,保證之後不會再出現這樣的事”之後,楊旭這才消了氣掛斷電話。
隨後他又帶著方隊長和張澤去外麵查看,確定來接班是安保公司的人,這才稍稍放心了一些,回到酒店。
這時,張澤注意到上司的臉色不太好,關心道:
“領事,你沒事兒吧?”
自從昨天來到酒店全權負責這裏的工作,楊旭就忙裏忙外連軸轉,結果不慎患上重感冒,體溫甚至一度燒到了四十度。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也依然堅持在工作崗位,隻靠吃藥緩解。
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決不能撂挑子。
“沒,沒事兒......”楊旭擺了擺手,扶著牆坐到沙發上,“你再打電話直接問nypd,問問紐約現在的治安到底是什麽情況,讓他們說實話。你最好每一個小時就打電話問一次,摸清外麵的動靜。”
張澤點了點頭,馬上照做。
楊旭掏出藥瓶,倒出一粒藥丸放在手心,沒有喝水就直接吞咽。
吞下藥丸後,心理作用使他覺得體溫好像降低了一些,便起身和走向電梯間,去餐廳和大家匯合。
特裏夫酒店是中企控股,二樓餐廳的中式風格看起來很親切。
看到人們聚集在此有說有笑,楊旭內心有一種充實感。
說實話,他非常羨慕這些能夠回國的同胞。
但自己的胸前有一枚國旗別針,
這枚指甲蓋大小的紅旗就像一小塊“移動國土”,
隻要紅旗還在,
祖國就無處不在。
“領事,我問過了,”楊澤跟了上來向領導匯報道,“nypd說有一股抗議示威者正在圍攻ddd紐約分部,離我們數公裏遠的廣播大樓發生了一起汽車炸彈襲擊,目前總領事館和酒店周邊是安全的。”
即便在低燒的情況下,楊旭也一耳朵就聽出了nypd說辭裏的貓膩。
“‘抗議者’?”他嗤之以鼻,“什麽抗議者會在大半夜「圍攻」ddd指揮部?ddd的裝備也就比國民警衛隊差一點,但完全碾壓同級的兄弟執法機構,普通市民拿什麽對抗?”
在他看來,這已經不是一般的市民了,紐約政府必須重拳出擊。
接著他想了想,又道,“總領事的判斷很準確,估計紐約很快要亂成一鍋粥,我們的確應該把航班提前,不然等到明天一定會夜長夢多。”
張澤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這時,他的手機響起了鈴聲。
張澤接通電話,說了幾句便匆匆掛斷。
“領事,基因檢測結果出來了,酒店裏的人身份都沒問題。”
為了佐證自己所說的話,張澤同時打開了工作手機裏的一份電子郵件給上司看。
這是一封來自第三方基因檢測機構的電子報告,裏麵最核心的內容是:
「送檢樣本的基因檢測結果均為23對染色體,確認為人類。」
然而在仔細觀察後,楊旭忽然抬眼問張澤:
“你仔細回想我們已知的信息,覺得這份報告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
昨天淩晨十二點,一名來從克蘭逃出生天的華國留學生約見了張澤,在一家中餐館的辦公室裏仔細講述了他在克蘭的發現。
這位華國留學生提及了卡爾斯滕在克蘭醫院的實驗,認為cpac和卡爾斯滕是克蘭偽人危機事件的深度參與者,甚至有可能是始作俑者。
想到這點,張澤馬上用手機搜索了檢測報告的第三方機構。
隨即,他的麵色變得凝重起來。
“我查過了,這份檢測報告出自卡爾斯滕的子公司。”
張澤的意思是,
這份檢測報告很可能有貓膩。
喜歡北美留學,我在末世獵殺偽人請大家收藏:()北美留學,我在末世獵殺偽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