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但玉米有意見

字數:4642   加入書籤

A+A-


    第432章 但玉米有意見
    在場的人沒問他為何要去京都,隻問起北境戰況來。
    “從三月至今,大大小小的戰役有二十來次,雙方皆有損傷,但我們隻守城,不進攻,傷亡倒不重。”
    蕭扶雲:“城外呢?城外百姓如何?”
    一想到城外百姓,吳景元呼吸一滯,“早在去年,城外就沒有百姓,全在城中生活,除糧食緊缺外,其他倒還好。”
    李雲溪有些驚訝:“全關在城裏?那他們吃什麽?一個冬天啊,若我們沒有兩茬玉米,光城裏的人,都活不過冬天的。”
    吳景元苦笑著,低著頭輕聲說:“身強體壯的帶去軍營,北蠻人能搶我們,我們的馬也能翻過草原,去搶他們,這會化了凍,他們出城種了很多玉米、菽豆....”
    說著說著,他伸手輕揉著眼,再睜眼時,神色平靜:“我帶了3000擔鹽磚來,不知能換多少玉米?”
    李雲溪沒買過鹽,隱約記得之前是三十、四十文一斤,現在肯定不是這個價,隨即看向蕭老太傅。
    蕭老太傅淡淡道:“景元,你想怎麽換?”
    “以前一斤鹽,可換七斤玉米或六斤白米,如今糧價上漲,想來這鹽也跟著漲,要不...我們按以前的方式來換?”
    蕭老太傅微微點頭,“雲溪,你覺得如何?”
    “我沒意見,但玉米有意見。”李雲溪頓住,抿了一口茶:“太傅,這一茬玉米是嫩玉米呀,無法長期儲存,從現在開始,整個禹都縣所有的吃食都要換成玉米,不會再提供其他糧食。”
    吳景元一怔,隱約記得他們提過這事,不免有些焦急:“能放多久?”
    看著門外的光,李雲溪想了想:“按這個太陽,十天左右,若放在陰涼地段,最多二十來天。
    二十天後,玉米粒就會缺水,變得幹癟萎蔫,三十天後,大概會變硬,此後無法食用。”
    聽到這話,吳景元抿了抿唇,三十天,這個時間,剛好夠他帶回營地,可帶回去的玉米不能吃。
    “再等個五天采摘呢?會不會存的久一點?”
    李雲溪:“得看玉米成熟情況。”
    聞言,蕭扶雲喊來竹言:“去縣衙,問問錢師爺,玉米收摘情況。”
    “是!”
    李雲溪:“你打算什麽時候走?”
    “半個月後,父親派兵在黎川接應我,北蠻一般是這個時節強勢進攻,我就帶了80人過來,根本運不走糧食,隻能等大軍接應。”
    李雲溪長歎一聲,“你要多少擔糧食?”
    “若玉米不夠,菽豆、白米、麵都行,能不能給我湊一萬五千擔?”
    聽了這個數,李雲溪暗暗咋舌,這些糧食,夠她吃一輩子,“若不急,再等一個多月,稻穀熟了,估計能湊出來。”
    吳景元緩緩搖頭,他能等,可父親、軍營中的人等不了,現在北境已經在吃青麥了。
    北境沒糧,北蠻亦沒有。
    北蠻人更等不了。
    想到這,他沉聲說:“我出發前,北蠻人已有十幾日沒攻城,我爹懷疑他們已經放棄北境這條路,打算繞過邊城,進入中原。”
    蕭老太傅眼一沉,身子前傾著問:“確定嗎?他們從哪個方向進入中原?”
    “他們要進入中原,想來隻有兩個方向,要麽繞去澶州,要麽繞道高蘭國,騎馬的話,極大可能是走澶州方向。”
    李雲溪驚訝:“澶州不是寧王封地嗎?可寧王在攻打青州呀。”
    吳景元盯著手中茶水,語氣冰冷且憤懣:“這就是我派人去京都的原因,他們封鎖北境,封鎖一切進出道路,將我們封死在北境,鎖住他們的太平,那我就掀了這層布,讓他們睜眼看看,這太平,是由北境血肉築成的...”
    話落,手中杯碎,水不燙,但他的眼卻泛著紅。
    閣中的人,沉默著。
    隔了好一會,李雲溪起身:“沒事的話,我先回去了。”
    蕭扶雲攔下她,“廚子用玉米磨成漿,做了些點心,你要不嚐嚐?”
    李雲溪抬眸問:“加了蜂蜜?”
    “嗯,不僅有蜂蜜,還有羊奶。”
    “太傅,我先去膳房了,蕭四,走,我們去嚐嚐。”
    “....”
    此刻的墨語閣,隻剩吳景元、蕭老太傅兩人。
    吳景元緩步來到蕭老太傅跟前,單膝蹲著,嘶啞著聲問:“蕭叔,北境原有七萬戶人,如今...不足二萬,我們該怎麽辦?我爹他想守著,可...守下去的代價太大了...”
    壓著太多情緒,讓這個年僅二十六的人,無聲痛哭著,尤其是絕大部分人還是因他們而死,他整宿整宿做著噩夢,一閉眼就是一雙雙絕望、悲憤的眼神。
    他們在質問。
    他們在掙紮。
    問他,為何要將他們困住?為何要搶走他們的糧食,為何不讓他們去尋一條生路...
    蕭老太傅歎了口氣,低頭看著這個少年,原是那般恣意,那般灑脫,如今兩鬢亦泛白,顫顫巍巍伸出手,輕撫著他:“你想怎麽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不知,我....”
    一盤餅子還沒吃完,錢師爺就到了蕭府。
    “蕭四,這個凝香金餅、黃玉酥餅,還有那個玉米羹,讓廚子多做幾份,一會我帶回去給我哥哥吃。”
    “好。”
    回墨語閣的路上,蕭扶雲問:“嫩玉米還有其他儲存方式嗎?磨成漿如何,或者曬幹?”
    “一兩日還行,時間一長,會酸的。”
    “做成餅子呢?”
    李雲溪停下腳步,抬頭看著他,“想要玉米不壞,隻有兩個辦法,要麽吃進肚子,要麽用冰凍起來。”
    蕭扶雲一怔,認真思考起來。
    “目前,隻有五個地方的玉米還沒派人收,本想著城中收完後,再派人過去。”
    吳景元:“有多少畝地?能收多少玉米?”
    錢師爺算了下,回答:“大概有20頃地,今年光景不錯,城中最差的一畝地都有260斤的收成,想來5000擔是有的。”
    “這幾個地方,你們是要種二茬玉米?”
    “是的,太傅,這幾個地方包括七子嶺。”
    一提到七子嶺,幾人就明白了,那幾個地方,是李雲溪定的試驗地,所以才會晚收。
    李雲溪想了下,問吳景元:“能不能這樣,我們先給你一批糧食,大概...”說著,她頓了頓,看向蕭扶雲。
    蕭扶雲接話:“若這一個月隻吃嫩玉米,能調出5000擔糧食出來。”
    李雲溪點頭:“先給你6000擔,剩下的糧食,一個月後,約個時間,我送到黎川,你派人來接。”
    不同於蕭家爺孫、錢師爺的震驚,吳景元那叫一個高興,興奮的起身,朝屋中幾人抱拳行禮。
    蕭老太傅:“無需如此,你也累了,要不先去客房休息?晚上嚐嚐新鮮玉米?”
    “是...諸位,吳某先告退。”說完,跟著竹言去了客房。
    錢師爺見狀,也起身告辭。
    蕭老太傅抬手:“錢師爺,那幾個試驗田如今什麽情況?”
    錢師爺:“....”
    喜歡糟了!李家穿來兩個大力士請大家收藏:()糟了!李家穿來兩個大力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