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字數:6873   加入書籤

A+A-


    董承看到盟書,頓時心如死灰,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著秦慶童,眼中充滿了絕望和憤恨。他恨不得立刻衝上前去,親手將這個叛徒碎屍萬段,隻可惜他現在被甲士緊緊地押著,根本無法動彈。
    曹操將盟書拿在手中,仔細地看了一遍,越看越怒,他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額頭上的青筋都暴了起來。
    “鼠輩安敢如此?”曹操怒不可遏地吼道,他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震得眾人的耳膜嗡嗡作響。
    說罷,曹操大手一揮,下令道:“將董承給我拿下!”
    甲士們得令,立刻如狼似虎地撲向董承,將他五花大綁起來。
    曹操見狀,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他轉身對身後的士兵們喊道:“隨我進宮!”
    說罷,曹操帶著士兵們如狂風暴雨般衝進了皇宮。
    皇宮內的宮女和太監們見到曹操帶兵闖入,都嚇得驚慌失措,四處逃竄。
    曹操卻視若無睹,他徑直來到了漢獻帝的寢宮前,一腳踹開了宮門。
    漢獻帝正在寢宮內休息,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他心中一驚,急忙起身,還未等他反應過來,曹操已經帶人衝了進來。
    曹操滿臉怒容,他手持長劍,劍尖上還滴著鮮血,顯然是剛剛殺了人。
    他的目光落在了漢獻帝的身上,眼中閃過一絲輕蔑。
    “董賊謀反,陛下知否?”曹操的聲音冷冰冰的,不帶一絲感情。
    漢獻帝看到曹操如此凶狠的模樣,嚇得渾身發抖,他的嘴唇哆嗦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結結巴巴地說道:“董卓已誅……”
    曹操麵沉似水,眼神冷冽地糾正道:“不是董卓,而是董承!”
    他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帶著一種讓人不寒而栗的威嚴。
    漢獻帝聞言,渾身一顫,滿臉驚恐地看向曹操,結結巴巴地說道:“朕……朕實不知啊。”
    曹操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陰險的笑容,他死死地盯著漢獻帝,仿佛要透過他的眼睛看到他內心的恐懼,緩緩說道:“忘了破指修詔?”
    話音未落,一名士兵匆匆走進大殿,跪地稟報:“丞相,董妃已帶到。”
    曹操聞言,目光如炬地看向殿門口,隻見董妃被兩名士兵押解著,緩緩走進大殿。
    董妃麵色蒼白如紙,渾身顫抖不止,顯然已經被嚇得魂飛魄散。
    曹操見狀,嘴角的笑容越發森冷,他漫不經心地斜了一眼董妃,然後冷酷地命令道:“拖下去,斬!”
    董妃聽到這道命令,如遭雷擊,她的雙腿一軟,直接癱倒在地。
    然而,求生的本能讓她強撐著身體,連滾帶爬地爬到漢獻帝身旁,緊緊抱住他的雙腿,痛哭流涕,哀求道:“陛下,救救臣妾啊!”
    漢獻帝看著懷中的董妃,心如刀絞,但他在曹操的威壓下,卻不敢有絲毫反抗,隻能無奈地向曹操求情:“董妃已有五月身孕,望丞相見憐。”
    曹操冷哼一聲,毫不留情地反駁道:“難道,留此逆種為母報仇乎?”
    這句話如同一把利劍,直直地刺進董妃的心髒,她的身體猛地一顫,絕望地看向曹操,眼中的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湧出。
    曹操麵沉似水,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之色,他大手一揮,高聲下令道:“來人啊!將此逆賊左右牽下,給我狠狠地勒死!”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兩旁的侍衛如狼似虎地衝上前去,毫不留情地將那名被指控的人拖走。那人身披枷鎖,滿臉驚恐,卻無法掙脫侍衛們鐵鉗一般的大手。
    這一幕,正應了那句詩:“春殿承恩亦枉然,傷哉龍種並時捐。堂堂帝主難相救,掩麵徒看淚湧泉。”即使是在春天的宮殿裏得到皇帝的恩寵,也是徒勞無益的,可憐那龍種一般的人物,也隻能在此時一同被舍棄。縱然是堂堂的皇帝陛下,麵對這樣的局麵也難以施救,隻能掩麵看著淚水如泉湧般流淌。
    曹操緊接著又下令道:“傳我命令,曹洪領兵三千,充當禦林軍,嚴密防守皇宮,不得有絲毫懈怠!”
    他的聲音在宮殿中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曹洪領命而去,迅速調集軍隊,將皇宮守衛得如同鐵桶一般。
    曹操稍稍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從今往後,但凡有外戚宗族不遵從我的命令,膽敢擅自闖入宮門者,一律斬首示眾!”
    他的話語冷酷而決絕,讓人不寒而栗。這一次,曹操不再僅僅滿足於在宮中安插眼線,而是直接動用武力,將皇帝牢牢地監禁在皇宮之中。
    數日之後,反曹盟書上的五家人,無一幸免,全部被抓捕歸案。
    菜市口,人頭攢動,百姓們都聚集在此,想要看看這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案如何收場。曹操騎著高頭大馬,緩緩而來,他的身後緊跟著負責抓捕的將領和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而他們押送的,正是那五家老小,共計七百餘人。
    將領上前一步,單膝跪地,高聲稟報:“啟稟丞相,現已將董承,以及五家老小共計七百餘人全部押到,聽候丞相發落。”
    曹操端坐於馬上,麵無表情地看著眼前的這一幕,他的聲音平靜得讓人害怕:“斬!”
    簡簡單單的一個字,卻決定了這七百多條人命的生死。隨著他的命令下達,劊子手們手起刀落,鮮血四濺,慘呼聲此起彼伏。
    曹操看著這血腥的場景,心中沒有絲毫波動,他調轉馬頭,緩緩離去,留下身後那一片慘不忍睹的景象。
    回到府中,曹操坐在書房裏,仔細查驗著斬殺名單,確保沒有一個漏網之魚。
    曹操看著眼前的名單,不禁感歎道:“董承等人雖然已經死了,但劉備和馬騰也在其中,絕對不能放過他們啊!”
    這時,程昱站出來獻計說:“馬騰屯兵在西涼,那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我們不能輕易去攻打他。”
    曹操沉思片刻,點了點頭,問道:“那你有什麽好的辦法嗎?”
    程昱回答道:“我們可以寫一封信去慰問馬騰,把他騙到京城來,這樣就可以趁機除掉他了。”
    曹操聽後,覺得這個計策不錯,便轉頭看向郭嘉,問道:“你覺得如何?”
    郭嘉思索了一下,說道:“劉備剛剛整編了他的軍隊,人心還沒有完全歸附於他。”
    曹操眼睛一亮,追問道:“那我們該怎麽辦呢?”
    郭嘉接著說:“如果丞相您親自率領大軍東征,必定能夠一戰而定,消滅劉備!”
    曹操大喜,當即下令:“傳我命令,全軍即日起兵二十萬,分五路攻打徐州!”
    “殺劉備!”曹操毫不猶豫地將劉備的名字也一並勾到了斬殺名單上。
    與此同時,袁紹在黎陽屯兵三十萬後,卻突然生了一場大病,導致他一直無法出兵。
    劉備得知曹操大軍來攻,心中焦急萬分,於是他派孫乾前往鄴城,催促袁紹出兵解救徐州之圍。
    袁紹的謀士田豐也向袁紹進言:“主公,如今曹操東征劉備,許昌空虛,這正是我們出兵的好時機啊!”
    “若此時舉義兵,趁虛而入,不僅能夠保住天子,還能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同時也能緩解徐州劉備的燃眉之急。”田豐言辭懇切地說道。
    “此等良機確實難得,請明公定奪。”他再次懇請道。
    袁紹沉默片刻,咳嗽了兩聲,緩緩說道:“我自然知曉這是最佳時機。”
    然而,話鋒一轉,他麵露難色:“隻是我心中有些恍惚,總覺得起兵恐有不利之處……”
    田豐見狀,趕忙勸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主公!如此良機若不把握,恐怕日後再難尋得。”
    袁紹聽後,愣了一下神,突然像是被什麽擊中一般,情緒變得異常激動,歇斯底裏地喊道:“我將死矣!”
    田豐被他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連忙問道:“主公何出此言?”
    袁紹一臉悲愴,哀歎道:“我雖有五子,但唯有最年幼的那個,最令我疼愛有加。”
    “不想身患疥瘡,生命垂危,下達的命令也已到了最後時刻。】
    “我……我現在心亂如麻,完全亂了方寸啊……”
    孫乾快馬加鞭趕回徐州,將情況如實稟報給劉備。劉備聽後,眉頭緊鎖,滿臉無奈地歎息道:“如今曹操率領大軍前來攻打,而袁紹卻按兵不動,不肯出兵援助。若是二弟關羽在此,我們還能一起商議應對之策。”
    一旁的張飛聽了,頓時火冒三丈,怒發衝冠地吼道:“兄長這是什麽話!我張飛在此,難道就不能為兄長排憂解難嗎?”
    劉備連忙安慰道:“三弟莫急,我並非此意。隻是曹操的軍隊遠道而來,必定人困馬乏。如果我們能抓住這個機會,趁他們剛剛抵達,還未站穩腳跟之際,先去偷襲他們的營地,一定能夠大破敵軍。”
    張飛一聽,眼睛一亮,興奮地說道:“兄長所言極是!曹兵長途跋涉,此時定然疲憊不堪。我們若能趁虛而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必能大獲全勝。”
    劉備微笑著誇讚道:“我一直以為三弟隻是一介武夫,沒想到之前捉拿劉岱時,三弟竟然還頗通計謀。”
    張飛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道:“那都是些小伎倆,不足掛齒。”
    劉備接著說道:“今日三弟獻上此計,正合兵法之道。”
    “既然如此,那我這就去挑選精兵強將,準備今夜劫營之事。”張飛迫不及待地說道。
    “且慢!”張飛轉身剛要邁步離去,突然聽到劉備的呼喊聲,他停下腳步,疑惑地回頭看向劉備。
    隻見劉備一臉嚴肅地說道:“今夜劫營,我與三弟一同前往。”
    張飛聞言,心中一喜,他知道劉備向來謹慎,此次竟然決定親自參與劫營,定是有十足的把握。
    然而,一旁的孫乾卻麵露憂慮之色,他擔憂地看著劉備,說道:“主公,曹操此番攻打徐州,不同以往啊。他此次來勢洶洶,兵力眾多,我們若貿然劫營,恐怕會有危險。”
    劉備似乎並沒有將孫乾的擔憂放在心上,他擺了擺手,說道:“事情緊迫,先生可速回徐州。”
    孫乾見劉備心意已決,知道再勸也無濟於事,於是拱手道:“此次回徐州,我會速派一人去下坯告知於雲長。”
    劉備點了點頭,囑咐道:“此次事關重大,先生親自去下坯最為妥當。”
    孫乾應道:“主公放心,孫乾定不辱使命。”
    說罷,孫乾轉身離去,劉備看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不舍。
    待孫乾走後,劉備深吸一口氣,對張飛說道:“三弟,此次劫營,我們定要小心謹慎。”
    張飛拍著胸脯保證道:“大哥放心,有俺老張在,定能殺他個片甲不留!”
    劉備微微一笑,拍了拍張飛的肩膀,兩人一同朝曹營走去。
    與此同時,曹操率領大軍正往徐州進發。行軍路上,突然一陣狂風襲來,將曹操的軍旗折斷。
    曹操見狀,心中一緊,他大手一揮,喊道:“兵馬且住!”
    曹操騎著他那匹高頭大馬,緩緩地來到了那麵被折斷的軍旗前。他凝視著那根斷裂的旗杆,心中不禁湧起一陣疑惑:“這好端端的,怎麽會突然起這麽大的風,將旗杆都給折斷了呢?”
    他環顧四周,看著眾人,高聲問道:“諸位,你們覺得這預示著什麽呢?是有什麽事情要發生嗎?”
    就在這時,郭嘉也騎著馬疾馳而來。他來到曹操身邊,勒住韁繩,關切地問道:“丞相,為何兵馬都站住了?”
    曹操指了指那麵折斷的軍旗,解釋道:“方才大風吹折了旗杆,我正在詢問眾人,這主何事,是何征兆。”
    郭嘉順著曹操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那麵軍旗的一角已經被吹折,旗幟在空中無力地飄蕩著。他沉思片刻,然後轉頭問那旗下的將領:“風是從哪個方向吹來的?”
    將領連忙答道:“回稟丞相、郭先生,風是從東南方吹來的。”
    郭嘉又問:“那這風把什麽顏色的旗子吹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