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字數:5148 加入書籤
“我與那將交鋒,幾番交手下來,我皆敗於他手,且身中三槍,傷勢頗重。”
關羽與劉備對視一眼,劉備麵露憂色,趕忙問道:“此人究竟是何模樣?姓甚名誰?”
周倉定了定神,描述道:“此人身形極其雄壯,猶如一座山嶽,令人望而生畏。隻是我與他交戰時,他並未報上名來,故而不知其姓名。”
關羽聞言,嘴角微揚,冷哼一聲:“哼,世間竟有如此厲害之人。”言語間,竟流露出一絲興奮之意。
“汝在前引路,待我去會會他。”關羽大手一揮,朗聲道。
“是!”周倉應了一聲,趕忙在前方引路,關羽、劉備等人則緊隨其後,一同朝著那山寨行去。
不多時,眾人便已行至山寨前。周倉勒住韁繩,高聲叫陣:“大膽強徒,快快出來受死!”其聲音震耳欲聾,在山穀間回蕩。
“今日定要與你一決生死!”周倉怒喝一聲,氣勢如虹。
“駕!”隻聞一聲長嘶,一匹白馬如閃電般疾馳而出,馬上之人頭戴銀盔,身披銀甲,英姿颯爽,好不威風。
那白馬銀盔小將在山頭處傲然而立,居高臨下,俯瞰著周倉等人,其氣勢如淵渟嶽峙,令人不敢直視。
周倉見狀,連忙指著那白馬小將,對關羽說道:“將軍,就是他!”
關羽、劉備聞言,皆抬眼望去。隻見那白馬小將麵如冠玉,劍眉星目,儀表堂堂,隻是兩人越看越覺得此人甚是眼熟,卻一時想不起在哪裏見過。
劉備站在山腳下,遠遠地望見一人正從山上疾馳而來。他定睛一看,那人身穿銀盔銀甲,手持長槍,英姿颯爽,風度翩翩。劉備心中一動,連忙招手喊道:“來者莫非子龍乎?”
山上的趙雲聽到呼喊聲,循聲望去,隻見山腳下站著一人,雖然距離有些遠,但他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那是劉備。他心中一喜,高聲回應道:“使君~~,駕!”然後催動胯下戰馬,如離弦之箭一般朝山下疾馳而去。
劉備看著越來越近的趙雲,心情愈發激動。待趙雲來到近前,他終於看清了,果然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趙子龍。他轉頭對身旁的關羽說道:“果真就是子龍啊!”關羽也麵露喜色,說道:“大哥,此乃大喜之事啊!”
“駕!!”劉備和關羽不約而同地催動戰馬,迎上前去。
眨眼間,三人便在山腳下相遇了。他們紛紛下馬,彼此緊緊相擁。劉備激動地說道:“子龍啊,我可算見到你了!”
趙雲亦是感慨萬千,他說道:“自別使君後,我一直四處漂泊,今日能與使君重逢,實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劉備拉著趙雲的手,關切地問道:“子龍,你為何會到此地呢?”
趙雲歎了口氣,說道:“自從與使君分別後,我本想輔佐公孫瓚成就一番大業。然而,公孫瓚卻不聽從他人的建議,最終兵敗自0焚,實在令人惋惜。”
劉備點頭表示理解,他又問道:“那後來呢?”
趙雲接著說道:“袁紹屢次派人來召我去他那裏,但我深知袁紹並非明主,所以並未投靠他。”
劉備聽後,對趙雲的選擇表示讚賞。
趙雲繼續說道:“近來,我聽聞使君在袁紹處,心中便一直想要前來投奔。隻是擔心袁紹會對我心生不滿,所以一直猶豫不決。這幾日,我四海飄零,無處安身。前日,我偶然路過此處,正巧遇到裴元紹下山欲搶奪我的馬匹,我便將他斬殺了,這才得以在此暫時安頓下來。”
劉備聽完趙雲的講述,心中對他的遭遇深感同情。他緊緊握住趙雲的手,說道:“今日相遇,真乃天意也!子龍,你我兄弟重逢,實乃大幸!”
趙雲一臉懇切地說道:“我趙雲一生漂泊,四處奔走,隻為尋找一個值得追隨的明主。然而,這麽多年來,我始終未能遇到像您這樣的人物。”
他頓了一下,接著說:“如今能夠跟隨在您的身邊,實在是讓我感到無比欣慰,這也算是了卻了我平生的一大心願啊!”
說完,趙雲稍稍提高了聲音,語氣堅定地說:“哪怕是赴湯蹈火、粉身碎骨,我也心甘情願!”
劉備聽了趙雲這番話,心中十分感動,他當即決定帶上趙雲以及山寨中的人馬,與關羽等人一同前往古城。
當他們一行人來到古城時,遠遠就看到城門口處,一支大軍高舉著“劉”字大旗,整齊地排列成陣勢,那場麵可謂是聲勢浩大,令人震撼。
關羽見狀,對劉備說道:“兄長,看這情形,想必三弟翼德早已在此布下陣勢,迎接我們的到來了。”
劉備定睛一看,果然如此,他不禁感歎道:“這漫長的日子,我真是度日如年啊!如今終於盼到了與你們相聚的這一天。”
就在這時,隻聽得城樓上的軍螺聲響起,緊接著,士兵們推著一輛輛鼓車緩緩駛出城門。
而張飛,則站在其中一輛鼓車上,他手持鼓槌,用盡全身力氣,狠狠地敲擊著大鼓。
“咚咚咚……”那鼓聲震耳欲聾,仿佛要衝破雲霄一般,異常振奮人心。
“三弟!”劉備滿臉喜色,他急忙翻身下馬,三步並作兩步地朝著張飛快步走去。
張飛遠遠地望見劉備,雙眼頓時濕潤了,他毫不猶豫地扔下手中的鼓槌,像一頭猛虎一般,徑直朝劉備狂奔而去,口中高呼:“大哥!”
“三弟!”劉備見狀,也加快了步伐,迎向張飛。
兩人在中途相遇,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靜止了。
“大哥!”張飛的聲音有些哽咽,他用力地拍著劉備的後背,“我好想你啊!”
“三弟,我也想你啊!”劉備的眼眶也濕潤了,他輕聲說道。
就在這時,關羽也飛奔而來,他的臉上同樣洋溢著激動的笑容。
“二弟!”劉備和張飛異口同聲地喊道。
三兄弟終於團聚了,他們彼此相擁,感受著對方的溫暖和力量。
被衝散的三兄弟,曆經多日的分離,如今又重逢到了一起。這一刻,他們覺得這世間的一切都不再重要了,隻有彼此的情誼才是最珍貴的。
三兄弟手牽著手,緩緩地走到一起,他們的心中都充滿了感慨。
突然,他們不約而同地想起了當年桃園結義時的場景,那時候,他們三人義結金蘭,立下誓言,要同生共死,永不相棄。
於是,三兄弟相視一笑,默契地同時跪在地上,對著彼此深深地叩拜下去。
這一拜,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桃花盛開的日子。
“春風得意遇知音……”劉備輕聲吟唱著。
“桃花也含笑映祭台……”張飛和關羽齊聲應和。
“這一拜,報國安邦誌慷慨……”
“建功立業展雄才,展雄才!”
“這一拜,忠肝義膽,患難相隨誓不分開……”
三兄弟的歌聲在空氣中回蕩,久久不散。
這一拜,猶如生死之交,永不更改,天地日月見證著我的胸懷壯誌。
遙想當年,我們兄弟手足如同被瓜分一般,彼此之間音信斷絕,杳無音訊。然而今日,君臣得以重新相聚,就如同龍虎相遇,風雲際會。
孫策自從稱霸江東,攻下廬江之後,聲威大震。
於是他派遣張紘前往許昌,呈上捷報。
可惜的是,由於孫策請求封為大司馬一事遭到曹操的拒絕,他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時常懷有攻打許昌的念頭。
就在此時,吳郡太守許貢,竟然暗中派遣信使,奔赴許都向曹操告密。
江東大營內。
張昭(字子布)進言道:“主公如今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如果能夠剿滅黃祖,進而討伐劉表。”
他接著說道:“憑借長江的天險,來保衛江東,那麽天下就再無後顧之憂了。”
孫策聞言,目光掃視著長江,緩緩說道:“子布所說的天下,與我的看法有所不同。”
如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勢力如日中天,不可小覷;袁紹則占據河北,兵強馬壯,傲視群雄。麵對如此局勢,我怎能僅僅滿足於偏安江東一隅,而不思進取呢?
諸葛瑾見孫策昨日興師動眾,操練兵馬,今日又親自來到船塢,監看造船,心中不禁疑惑,於是問道:“主公,您昨日興師動眾,操練兵馬,今日又來船塢,監看造船,莫非,莫非是……”
話未說完,隻聽得一聲“報~”,帳下士兵押著一個囚犯匆匆趕到。緊接著,又有一名士兵前來稟報:“報,許貢使者攜書渡江,被巡江將士所獲。”
孫策聞聽此言,眉頭微皺,接過士兵送上來的書信,拆開查看。隻見信中寫道:“孫策驍勇,與項籍相似。朝廷宜外示榮寵,召還京師,不可使其稱霸江東,以為後患。”
孫策看完書信,臉色陰沉至極,他冷哼一聲,手起劍落,一劍刺死了許貢的信使。然後,他回過頭來,對著張昭等幾人說道:“當今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各方勢力都在爭奪天下。我若不圖進取,恐怕遲早會被他人吞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