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朱元璋的北伐
字數:5473 加入書籤
建武三年秋,塞外的風裹挾著肅殺之氣,如無數柄冰刃掠過燕京郊外的曠野。
朱元璋勒住韁繩,胯下那匹通體烏黑的戰馬前蹄高揚,發出悠長而嘹亮的嘶鳴,似在向這片即將被戰火洗禮的土地宣告著什麽。
他身後,是綿延數裏的龍國新軍方陣,旌旗獵獵,甲胄碰撞之聲如雷鳴般響徹天際。
三千五百名五連銃手分列三陣,整齊劃一的動作仿佛經過千錘百煉。
他們手中的黑漆銃管在夕陽餘暉下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宛如沉默的鋼鐵巨獸,蓄勢待發。
每一支銃管都經過精心打磨,銃身刻著細密的紋路,那是工匠們日夜勞作的印記,也是龍國軍工智慧的結晶。
一千四百門四零銃居於中軍,每架重銃都由兩匹漠北馱馬牽引,銃身雕刻著猙獰的龍紋,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直衝雲霄。
銃口對準北方蒼茫的天際,黑洞洞的槍口仿佛是通往地獄的門戶,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
遠處的地平線上,蒙古遊騎的哨箭正尖嘯著升空,炸開的火光如血色信號,瞬間劃破了寂靜的天空。
那火光在蒼茫的草原上顯得格外刺眼,昭示著鐵蹄即將碾碎這片寧靜,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報——”探馬如黑色閃電般飛馳而至,馬蹄揚起漫天黃沙,那沙塵在風中肆意飛舞,是戰爭的前奏。
探馬滾鞍下馬,單膝跪地,大聲稟報。
“蒙古左賢王禿魯部五萬鐵騎已至居庸關北三十裏!”
徐達握緊腰間刀柄,眉峰緊蹙,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韃子來得比預想快了三日,莫非是嗅到了什麽?”
他深知蒙古騎兵的凶悍,此次提前到來,恐怕是有什麽不可告人的陰謀。
朱元璋卻撫摸著馬鞍旁新配發的五連銃,銃身刻著“戴梓造”三個篆字,那字跡剛勁有力,是戴梓親手打造的精品。
他突然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齒,那笑容中帶著幾分狠厲與自信。
“正好試試那老小子說的‘循環擊’,讓草原狼崽子嚐嚐火藥雨的滋味。”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蒙古騎兵在火藥彈雨中潰不成軍的慘狀。
當夜,龍國營地火光通明,宛如白晝。
工匠們穿梭於陣列之間,為銃手們調試著精鐵打造的銃機,那銃機在火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寒光。
朱元璋親自巡視軍陣,見每名銃手都在銃尾纏上浸過桐油的麻繩,這樣可以使銃機更加稱手,用起來更加方便。
火藥包與鉛彈整齊碼放在藤箱中,仿佛是等待出征的士兵,嚴陣以待。
他突然駐足,盯著一名年輕銃手顫抖的雙手,那雙手因為緊張而微微發抖。
“怕了?”
朱元璋的聲音低沉而威嚴,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力量。
“回王爺!”
那士兵挺直脊梁,眼中燃著火光,那火光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絕。
“隻恨不能把韃子的腦漿子當火藥引子!”
他的聲音洪亮而激昂,仿佛在向朱元璋表明自己的決心。
黎明時分,蒙古騎兵如黑潮般湧來,馬蹄聲如雷鳴般轟鳴,大地都在顫抖。
左賢王禿魯站在金帳車上,看著麾下鐵騎展開經典的“兩翼包抄”陣型,他的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他曾用此陣擊潰過羅斯國的火槍方陣,在他看來,龍國軍隊也不在話下。
但今日衝鋒至三百步時,龍國軍陣竟毫無動靜,隻有盾牌縫隙間閃爍的寒光,如同毒蛇吐信,散發著危險的氣息。
“放近了打。”
朱元璋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冷酷與果決。
直到敵軍馬蹄掀起的沙塵撲到陣前,他才大喝一聲。
“放!”
第一輪齊射——三千支五連銃噴出火舌,那火舌如一條條憤怒的火龍,鉛彈如暴雨傾瀉而下。
衝在最前的千夫長布日古德連人帶馬被轟成血葫蘆,鮮血染紅了周圍的土地。
戰馬的哀鳴聲中,蒙古騎弓根本射不穿嚴陣以待的漢軍盾牌,那盾牌仿佛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第二輪速射——五連銃的優勢此刻盡顯。
當蒙古人還在搭箭時,龍國銃手已再次射擊,那射擊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四零銃也開始怒吼,獨頭彈裹挾著風雷之勢,將披甲戰馬攔腰打斷。
創口處飛濺的骨渣竟嵌入後方騎兵的麵甲,慘叫聲中,禿魯發現左翼已經潰散如沙,士兵們四處逃竄,毫無鬥誌。
“長生天啊......龍國的火槍為何這麽快?!”
禿魯看著中軍大旗轟然倒地,心中充滿了絕望。
徐達親率輕騎繞後,用五連銃點射了掌旗官,那掌旗官瞬間倒地,中軍大旗也隨之倒下。
箭雨般的鉛彈中,蒙古貴族的甲胄碎裂如紙,鮮血染紅了蒼茫的草原,仿佛是一片紅色的海洋。
未時三刻,戰場隻剩滿地冒煙的屍體和哀鳴的戰馬,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
此役殲敵三萬七千,繳獲戰馬兩萬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元璋踩著禿魯鑲金的頭骨,那頭骨在夕陽下顯得格外刺眼。他對幸存的蒙古貴族宣布。
“告訴你們大汗,草原規矩該改了。從今往後,草原人該多學學歌舞!”
他的聲音洪亮而威嚴,仿佛是向整個草原宣告著龍國的崛起。
當龍國軍隊推進至鴨綠江時,對岸突然出現繡著八卦旗的軍隊。
棒子國新天命者李成桂竟親率十萬大軍來援,企圖與蒙古一起夾擊漢軍。
卻沒料到蒙古人已經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已經被擊敗。
江麵上,龜船的鐵甲泛著幽光,船頭伸出的鐵杵如毒蛇吐信,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
“蠢材。”
朱元璋看著江麵上密集的龜船冷笑,那笑容中帶著幾分不屑與嘲諷。
“傳令,四零銃換鏈彈。”
他早已想好了對付龜船的辦法。
次日拂曉,特製的雙頭鏈彈在江麵刮起金屬風暴。
鉛彈間連接的鐵鏈橫掃桅杆,那鐵鏈如同一把把鋒利的鐮刀,所到之處,桅杆紛紛折斷。
棒子國最引以為傲的龜船艦隊,竟像被鐮刀割過的麥子般成片傾覆,船隻紛紛沉入江底,激起巨大的水花。李成桂的王船被三發鏈彈同時命中,船樓坍塌時,有人看見他鑲滿珍珠的冠冕沉入江底,激起的水花中似乎還帶著他的哀嚎,那哀嚎聲在江麵上回蕩,仿佛是對他命運的悲歎。
“棒子國主已死!降者不殺!”
龍國水師的呐喊聲中,幸存的棒子將領紛紛跪倒,他們放棄了抵抗,選擇了投降。
他們不知道的是,朱元璋早通過墨家俠客買通了棒子國丞相——李成桂的座艦,正是按叛徒提供的特征集火擊沉。
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李成桂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落敗的。
深冬的哈拉和林城外,蒙古汗王脫古思帖木兒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火器。
朱元璋隻帶了五百人赴會,但他卻帶著無比的自信與威嚴。
當四零銃方陣表演“百步碎巨石”時,薩滿祭司的法鼓都被震落在地,那法鼓在地上發出沉悶的響聲,仿佛是對龍國火器的恐懼。
最令蒙古貴族膽寒的是,龍國人竟在宴席間展示了“連珠銃”——這種能連發四十彈的新式武器,將表演用的活羊打得內髒橫飛,血霧彌漫在空氣中,散發著刺鼻的血腥味。
血霧中,汗王的金盞跌落在地,濺起的酒液如血般殷紅。
汗王本見識過羅斯帝國的火器,以為火器不過如此。
卻沒想到龍國的火器豈止強了百倍。
“我們......”
汗王的聲音顫抖,他的心中充滿了恐懼與無奈。
“願世代稱臣。”
他知道,在龍國強大的火器麵前,蒙古帝國已經沒有了反抗的能力。
蒙古帝國雖為帝國,但實際卻是部落聚合,天命者大汗鐵木真並不能對所有部落都完美掌控。
經過連場激戰,花費近一年時間,朱元璋終於奪回燕雲十六州,甚至征服了棒子國。
當龍國的戰旗插上哈拉和林的城頭時,他望著南方漸起的炊煙,那炊煙在寒風中嫋嫋升起。
他突然想起戴梓那句狂言。
“陛下要的,豈止是這萬裏江山?”
他心中明白,伍興要的,是整個天下的統一,是龍國的全球霸業。
喜歡國戰:呂布拜我義父請大家收藏:()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