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養幾個藩王而已,大明能因此減少國運?

字數:5785   加入書籤

A+A-


    陳羽的話說的極為輕巧。
    可落在朱高熾耳中,卻宛如晴天霹靂。
    霹的他瞠目結舌,麵色大駭。
    老二的人?
    這是朱高熾腦子中冒出的第一個想法。
    隻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何眼前的掌櫃的如此……好膽。
    老二真的是為了奪取太子之位,無所不用其極。
    用這樣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陰招,也要往自己身上潑髒水。
    朱高熾看向朱棣,他有些緊張的說道:
    “爹……”
    話還沒有出口,
    朱棣便一個眼神製止了想要說些什麽的朱高熾,對著陳羽笑著說道:
    “掌櫃的說的我很感興趣,聽後食欲大增,繼續說便是。”
    朱棣之所以反應很平靜,單純不信而已。
    和平削藩,供養宗室。
    這八個字的策略,朱高熾提出來後,朱棣特意拿給道衍看過。
    得到了老和尚的高度評價。
    可從陳羽否定的話來看,
    道衍都挑不出半點毛病的治國良策,在他的眼裏卻是如此……垃圾?
    甚至說出:如果大明采用,那麽大明國運短一截的話!
    簡直荒謬。
    朱棣明白,
    如若沒有道衍的智謀,他絕不可能王上加白。
    難不成陳羽比道衍這個以天下為棋局的權謀大師,還要厲害?
    陳羽看著朱棣一副很感興趣的樣子,繼續說道:
    “建文削藩,削出了一個奉天靖難,永樂帝必定會吸取失敗原因,采用柔和的方式再次進行削藩。”
    “主打一個不動刀兵的態度,給予各藩王豐厚的賞賜,采取經濟特權換取藩王軍事和政治特權的方式削藩。”
    “告訴諸位藩王自己與那種六親不認的大侄子不一樣,不會把你們往死路上逼。”
    陳羽害怕老朱這個商人不懂政治,於是用更加通俗話解釋道:
    “削藩的核心其實就是國家出錢,從生到死,大包大攬,把藩王和宗室都當豬養廢。”
    “咳……咳……”
    朱棣一口酒還沒有下肚,聽見陳羽的話,忍不住輕聲咳嗽了幾聲。
    將藩王與宗室當豬養廢。
    朱高熾呈遞上來的策略,當然不可能說的這樣直白。
    但朱棣心裏確實是這樣想的。
    藩王裏麵大部分都是朱棣的親兄弟。
    他的一些心思就這樣被直接點出來,說不尷尬那是假的。
    朱高熾臉色微變,有些疑惑的再次打量著陳羽。
    心中暗道:
    “我費盡心思製定出來的和平削藩計策,他如此犀利的就剖析出了核心,這掌櫃的倒有點東西。”
    朱高熾確信,
    這份策略雖然在朱棣占據上風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謀劃。
    但是,具體敲定卻是在昨天。
    太子府上的那些官員,絕對可靠。
    不可能透漏風聲。
    這份策略出宮之後晌午,才會告訴一部分藩王,去探一下他們對此的態度。
    也就是說,
    眼前的年輕人根據他自己手中掌握的消息,進行推算。
    如此看來,確實算得上一個人才。
    之前認為陳羽是老二那邊的人,到這裏也不相信了。
    畢竟老二那邊,不可能有這樣智慧的人存在。
    朱高熾看向陳羽的眼神之中,帶上了一絲欣賞。
    但在一個皇帝麵前斷言王朝國運,著實是一個大罪。
    這樣的人才,待會要是爹怪罪起來,倒是可以撈一手。
    “那這不是挺好,花點錢就避免國家動蕩。”朱高熾道。
    朱棣點了點頭,道:“不錯,大明的國庫再怎麽空虛,也不可能養不起幾個藩王。”
    陳羽淡淡的說道:“道理很簡單,但是藩王的數量是一個變量,可每個宗室能領取的俸祿卻不變。”
    “我要是記得沒有錯的話,最高的親王祿米1萬石,其次是郡王兩千石,最低的奉國中尉祿米也有200石,相當於一個四品官的待遇,沒錯吧?”
    “沒錯。”朱棣不以為意的說道。
    陳羽繼續說道:“現在的藩王有一百多位,按照初始值一百來計算,大明需要供養的親王有一百位,那麽需要的俸祿則是一百萬石。”
    “皇家宗室注重傳承,子嗣當然是多多益善,那麽我們我們按照每位殿下都有六位子嗣後代的數量來計算。”
    “一百位親王除去繼承親王位的各世子外,大明有郡王五百位。”
    “那麽大明需要供養的君王就有五百位,需要的俸祿則是一百萬石。”
    “大明親王與郡王加起來的俸祿有兩百萬兩,對於大明來說不算多,還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沒錯吧?”
    明朝並沒有乘法口訣這樣快速簡便計算的手段,於是陳羽選取了比較好計算的整數。
    但一個宗室生六個崽,並不是危言聳聽。
    而是事實發生。
    既然生一頭朱姓肥豬就可以領一份俸祿,那麽隻要生的多,領的俸祿也多。
    發家致富的捷徑,就是多生朱姓肥豬。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經濟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於是,
    在奇葩宗室供養製度的鼓勵下,朱家宗室各王府開足馬力進行生育競賽。
    造出來有史以來最多的人形垃圾。
    比如慶成王兒子的數量就達到上百人之多,以郡王為例,郡王嫡子世襲郡王,餘子皆封鎮國將軍。
    隻慶成王一人之力,便讓明朝需要憑空增添出上百人份的鎮國將軍俸祿。
    “明白。”朱高熾聲音有些低沉,心中有些不好的預感。
    盡管朱棣當年上學不好,但是這些簡單的算術,還是不在話下。
    他點了點頭示意陳羽繼續。
    陳羽繼續說道:“我們在剛剛計算的基礎上,以三十年為一代,每代親王的後裔人數為六,接著我們計算一下未來宗室的數量。”
    “大明第一代,宗室一百人。”
    “三十年之後,大明第二代,宗室六百人。”
    “六十年之後,大明第三代,宗室三千六百人。”
    “九十年之後,大明第四代,宗室兩萬一千六百人。”
    “一百二十年之後,大明第五代,宗室十二萬九千六百人。”
    說到這裏,陳羽有些口幹舌燥了。
    他停頓了片刻,給自己倒了一杯酒,喝了起來。
    朱棣卻並不在意,聽著陳羽的話,臉色微微變的有些凝重,腦中也在不斷的思索。
    他從小就非常崇拜自己的父親朱元璋。
    所以想當然的認為,對於朱元璋製定藩王製度中的宗室俸祿,本質上沒有多大的問題。
    他甚至想在此基礎上,再次提高藩王的俸祿,用來換取藩王手中的兵權。
    可聽陳羽這麽一說,
    朱棣卻似乎感覺不是那麽回事。
    其中的利害關係好像有些不對勁,但他又沒有抓住。
    “彭!”
    就在朱棣思索之際,朱高熾手中的杯子摔在了地上。
    四分五裂。
    從朱高熾震驚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的心中不平靜。
    朱棣:“怎麽回事,毛毛躁躁。”
    朱棣感覺差一點就要抓住精髓了,但朱高熾這麽一鬧,把他的思緒打亂了。
    “兒……一時未抓穩。”
    朱高熾臉色有些不好。
    “不礙事,我來收拾就行。”陳羽笑著對朱高熾說道。
    按道理,
    話都說到這,做商人的,經常與數字打交道,應該能夠理解。
    但沒想到,
    老朱沒有理解出來,反倒小朱先看出其中的門道。
    看來這個三百多斤的朱家老大,經商方麵挺有天賦。
    “掌櫃的待會再清理吧,你繼續講,我感覺我快要懂了。”朱棣有些急切的說道。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