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老朱不要高興太早,要有心理準備

字數:4578   加入書籤

A+A-


    酒過三巡,飯桌上的氣氛逐漸熱鬧起來。
    朱棣連喝了幾大杯,臉上微醺,他指著內堂的箱子,激動的說道:
    “陳兄弟,這才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單是京師一地就有數萬白銀進賬,這樣的賺錢速度,我也算開眼了!”
    說到這,朱棣又擺了擺手,大笑著說道:
    “不對,這已經不能說是賺錢,感覺用搶錢來形容會更合適一些。”
    陳羽用筷子夾了一塊肉放入嘴中,咀嚼後笑道:
    “老朱,說搶錢也錯了,你看看那些每日費勁心力蹲守在山間小道的山賊,哪怕讓他們搶上一年,恐怕也遠遠趕不上我們這賺一個月來的利潤。”
    “而且人家風險可大的很,我們呢?坐等收錢!唯一需要耗費的,就是賺了錢之後需要絞盡腦汁的思考該如何花。”
    “啪、啪、啪~~~”
    朱棣聽後放下手中的筷子,高興的鼓起掌來。
    “說得對,咱們這門生意,說白了就是在家中放置了一台印鈔機……”
    “而且這樣的印鈔不會造成大明通貨膨脹,說白了接下來什麽都不用考慮,隻需每天絞盡腦汁想該如何花錢。”
    朱棣與陳羽二人如此興奮是有原因的,實在是這一趟賺的太多了。
    沒有喝酒之前,還可以將這些喜悅放在心中。
    可一但喝酒所有心思都敞開了,那就是怎麽高興怎麽說。
    有一句話叫做:
    酒後吐真言!
    就是如此。
    喝酒之後人所展現出來的狀態,才是這個人目前最真實的狀態。
    而二人目前的內心,就是暢快。
    無比的暢快!
    就拿陳羽這一次分紅來說,一萬兩白銀意味著什麽?
    現在的市麵上,一兩銀子可以兌換七八石大米。明朝一石為一百二十斤。也就是說,一兩銀子能買到近千餘斤大米。而一個普通家庭每月大米的消耗量,也堪堪三十斤左右。
    若換算成後世的價格,以普通大米每斤三元計算,當時一兩銀子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三千元左右。也就是說,放在後世這一趟陳羽就收獲了三千萬鈔票!
    這也是為何朱棣最開始來陳羽小酒館每次給數兩銀子的時候,陳羽都會特別的熱情與耐心。
    甚至麵對老朱的任何要求,比如閑談,他都會滿足的最根本原因所在。
    老朱出手實在是太大方了!
    老朱的一頓飯錢,相當於陳羽酒館一個月的開支。
    更何況後期小酒館人流量持續慘淡,還在以老朱的飯錢來維持不僅完全足夠,還有盈餘。
    但是現在陳羽算是徹底脫離了外界的所有援助,依舊可以過的很好。
    畢竟目前手中有著一筆極其恐怖的財富,一萬兩白銀。
    朱棣今日開心,自然在喝酒方麵不再顧忌,隻見他猛地又喝了一大杯,突然想到了什麽,開口道:
    “陳兄弟,還記得當初你最開始給我說精鹽生意時,我意識到這東西可以賺錢,如今經過一番市場檢驗,這才發現我還是低估了那些富人對精鹽的喜愛。”
    “按照這樣的賺錢速度,恐怕要不了多久,你我兄弟二人很有可能成為大明的新一屆首富!”
    “到那時賺取的白銀,你這小酒館的內堂都塞不下!”
    一個月一萬兩隻是陳羽的分紅,而朱棣的分紅遠遠不止這些。
    按照分紅比例,朱棣一個月的分紅將近八萬兩左右。
    朱棣琢磨按照這個速度,一年的話光是京師之地就有一百萬兩利潤。
    而加上全國,雖富庶程度遠不及京師。
    而且外省還有許多產業鏈比如運輸、管理等人員消耗,但再怎麽說加起來也可以貢獻出三百萬兩。
    合計四百萬兩!
    這是什麽概念?
    大明國庫一年的稅收才一千萬多兩。
    自己以後真可以成為一個財富自由的皇帝!
    想到這,朱棣不由自主的陷入到美好的幻想之中,嘿嘿嘿笑了起來。
    遙想之前過的都是苦日子。
    如今發達了,離開京師之前,回宮後就命人聯係當地珠寶商,為後宮嬪妃一人購買一套珠寶首飾。
    至於徐皇後……
    單獨蓋一間閣樓!
    …………
    陳羽聽著老朱的一番言論並沒有附和,而是輕輕的搖了搖頭,說道:
    “老朱,咱們目前喝開了,在酒興上想什麽說什麽,也沒考慮現實因素。但我可以告訴你,接下來精鹽生意的發展很有可能會超出你的預期,你可要提前有一個心理準備!”
    陳羽的一盆涼水潑過來,朱棣的幻想當即破滅,他呼出一口濁氣,心跳的速度也不由自主加快了些許。
    聽著陳羽的口氣,精鹽生意莫非有什麽大的紕漏沒有注意到。
    所以將導致接下來產生什麽變故?
    這樣的話……
    自己的財富自由夢,豈不是破滅了?!
    “陳兄弟,精鹽生意發展到後期會出現什麽樣的變故,你提前說就行,我雖明日就要離開了,但可讓我家老三早早做些應付準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高燧在一旁隻是沉默的吃飯,並沒有插花。
    畢竟聽著這些收入,他有些眼紅。
    但插手朱棣的生意,他還不敢。
    可如今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賺錢的時候想不到到自己,出現變故需要有人兜底了,才想起自己。
    “……”
    陳羽看老朱有些緊張,笑著揮了揮手說道:
    “變故倒沒什麽,就是提前給你說一下,讓你有一個準備。你想啊,咱們一個月的時間能賺這麽多錢是為什麽?”
    陳羽抿了一口小酒,旋即繼續說道:
    “還不是因為之前市場上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細鹽,所以此鹽一出,必將會引起大部分人爭先搶購,想要嚐一嚐。”
    “再加上我們的精鹽生意處於起步階段,庫存有限,而麵對這樣的情況,一些精明的商賈定然也能意識到其中的暴利,會采用資金大肆購買,然後囤積起來賺取差價。”
    “畢竟當初賑災一事沒有出來之前,精鹽生意也隻在京師之地販賣,所以看似這一個月賺取了一萬兩,其實很有可能在這些中間商的推波助瀾下,也間接的涵蓋了大明其他州縣富貴人家購買。”
    “等到以後精鹽生意徹底從大明鋪展開來,那時賺取的利潤,定然不會再像如今這次這麽多,我這樣說就是想讓你提前有一個心裏準備,不至於到時候落差太大……”
    陳羽說到這裏,朱棣已經聽明白了。
    低買高賣是商賈的常用手段。
    如此好的精鹽,自己可以用其賺取數倍的利潤。
    那些商賈同樣可以通過精鹽沒有推廣全國之前,從京師之地購買,再到遠處販賣。
    一次差價,很有可能比自己賺的還多。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