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龍脈

字數:7341   加入書籤

A+A-


    陳羽看著麵前兩個武將眼中的疑惑,頓了頓,神色恍然,朗聲開口道:
    “之前說了地理切割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文化融合程度;而馬太效應則決定了一個國家能夠發展到的國力表現;而接下來,就是要說一個國家的起源,從而推斷其民族的特性,進而能夠從宏觀角度給出針對性的答案。”
    “對此我會分析華夏文明剖析出華夏民族特性,與朝鮮民族特性,從而延伸出日本民族特性!”
    “華夏民族……特性?”朱棣喃喃道。
    這幾個字組成的詞,很好理解。
    但朱棣好像從來沒有考慮過,哪怕當上了皇帝亦是如此。
    感覺沒用!
    他感覺現在陳羽口中所說言論,沒有先前講述王朝周期、削藩、攤丁入畝、大明寶鈔、海洋絲綢之路等等,那種很牛逼的感覺。
    派遣寧王征伐日本,是為爭奪銀礦。
    但如果能讓其變成大明的永久殖民地,最好不過,如果變不成,大明也不可能花費海量的財力物力去占領。
    他根據長時間以來對陳羽的接觸,陳羽口中承諾能有辦法,幾乎都能拿出很好的主意。
    但知道了日本的民族特性,又能如何?
    文化、思想才是最難解決的難題!
    朱棣皺著眉頭,莫不成這已經超過了陳兄弟的能力範圍?
    畢竟饒是謫仙人轉世,可你隻要轉世下來,就是一個肉體凡胎,能擁有的無非是超越常人的才智。
    但這樣的才智,也有限。
    對於‘占領’大明萬裏之外的國家,還是一個島國,難度極大。
    雖然陳羽講解,並沒令朱棣此次感到震撼。
    但他沒有表露出來。
    畢竟之前陳羽已經展示出來了他的能力。
    一次兩次平衡一下,又怎麽了?!
    絲毫不影響陳羽在朱棣心中地位。
    陳羽繼續說道: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在《左傳》裏,孔子也曾說過這樣的話:“夷不謀夏,夷不亂華。”
    “可見,周朝的時候就已經擁有了華夏這個概念,也就是說,那個時期的人們潛意識裏,已經具備了認為他們屬於同一個民族——華夏民族。出現這樣的原因很簡單,華夏由於天然的地理切割。”
    “東方有浩瀚的汪洋;北麵則是寒冷的高原和西伯利亞荒野;南方則被熱帶雨林和橫斷山脈等天然屏障環繞;西方則更加壯觀,西南有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而西北是廣袤的沙漠,更西則是蔥嶺。”
    “這些自然屏障,將中原地區形成了一個半封閉的環境,讓生活在這一片土地的人們,渾然產生了一股認同感,由此誕生出——華夏!”
    顧成看著陳羽侃侃而談的樣子,心中詫異。
    他之前一直認為華夏是始皇帝大一統後,才具備的認同感。
    畢竟,始皇帝的車同軌、書同文等,可是真正消除了戰國思想上的誤差。
    在他的認知裏也與朱棣一樣,思想融合大於民族融合。
    但現在聽著陳羽的解釋,感覺確實如此。
    畢竟,戰國時期你可以是戰國時期的任何一個國家,也可以為不同的國家而戰,但本質上是一個民族。
    這並不矛盾。
    陳羽:“天然的地理切割會導致封閉的地理環境,不僅使得封閉環境內民族的認同感極大的提升,而且對文明的延續也能起到關鍵作用!”
    “比如,從任何方向的外敵入侵都極為困難,甚至過不了這些自然障礙。”
    “我曾讀過一本史書,是有關秦朝時期,據說始皇帝統一六國後,有一支橫掃歐亞大陸的軍隊,打遍天下無敵手,在這種情況下開啟了東征,史稱亞曆山大東征!隻不過這支軍隊行軍至蔥嶺便止步不前。”
    “若非蔥嶺及西域的沙漠障礙,亞曆山大可能會繼續東征,直達中原地區。與當時始皇帝統治下的大秦,進行正明交鋒!”
    陳羽講話的同時,手指上沾了沾水,在桌麵上畫起來華夏周遭所麵臨的地理切割。外加壓力山大大軍的切入點如何被蔥嶺所阻擋。
    一提到戰爭,還是有關外敵戰爭,朱棣端起手中的酒,一臉沉思的看著陳羽畫出的華夏草圖與周遭自然環境。
    陳羽口中所說,先秦時期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進行過遠征,他不懷疑。
    畢竟對於一些史書上麵的記載,尤其先秦時期,很多東西都流失了,但不代表絕跡了。
    但哪怕假設,朱棣也會認真思考。
    畢竟鄭和已經下西洋了!
    大明的船隊能夠開到其他國家的門口,其他國家的船隊為何不能開到大明的門口?
    他身為馬上皇帝,居安思危還是有的。
    地理切割不是萬能的。
    先秦時期就已經有國家前來拜訪過華夏了,隻不過當時受限於地理區割的保護沒能如願。
    現在呢?
    以後還會不會有國家來拜訪大明?
    是帶著和平前來,還是帶著堅船利炮前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他的統治下,絕對不允許大明被外敵通過海戰打入本土,畢竟千年以來從來沒有聽說過,他也丟不起這個人。
    朱棣凝重的說道:
    “所以,華夏文明由於地理切割,在大明之前是被保護的對象?而現在由於造船技術的發展,華夏所要麵臨的敵人不僅有看得見的,還有許多看不見的!”
    “就像這次我們在酒館商討怎麽樣吃掉日本,那現在又或者多年以後,會不會也有一桌子人,一起商討如何吃掉華夏?”
    陳羽搖了搖頭,歎息一聲道:
    “錯,老朱這就是我接下來要給你說的華夏民族特性,說完之後你就會感覺華夏與其他國家到底誰是獵物,誰是獵人!這地理切割到底保護的是誰!”
    陳羽道:“華夏民族的特性是一個極其尚武的民族。當然我所說的尚武,並非僅是勇猛好戰,而是在戰爭中堅持到底的決心。
    陳羽先是對華夏民族下了一個定義:極其尚武!隨後繼續說道:
    “如果說在地理切割下,哪怕使得華夏成為了一個相對半封閉的國家,但為何生活在這片地區的各方勢力,一遇到亂世的時候就會拚了命的想要尋求一統?”
    朱棣幾乎想也不想,直接了當的說道:“這還用說,割據勢力可以有很多,但皇帝隻能有一個!若是不能從中勝出,那麽等到別人登基之後,我不就成了反賊?”
    他對這個問題很有發言權,洪武帝時期的統一戰爭,他可是實打實的參與過。
    雖然那個時候朱棣年齡尚幼,還沒有擁有燕王時期的能力前往前線殺敵。
    但跟在朱元璋這位從眾多割據勢力殺出的吃雞冠軍身邊,能言傳身教的學到更多東西。
    顧成想了想也說道:
    “用陳兄弟之前說的那個什麽馬……馬太效應,我感覺能更好的解釋當時各位割據勢力的想法。他們割據一方不思進取的同時,那麽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其他勢力不斷壯大。”
    “而如果沒有一點能力,如何能在亂世割據一方?所以各割據勢力深刻意識到,如果不主動去統一,那麽等到對方不斷壯大,就隻能被統一,而被統一的代價隻有死路一條,所以華夏才會出現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局麵!”
    陳羽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對,但也不全對。還有一個重要的一個東西,自始至終的將華夏緊緊聚攏在一起,那就是以黃河——長江,當然我更願意將其稱之為華夏的龍脈。這才是華夏民族特性形成的原因。”
    龍脈二字一出,朱棣雙眸一凝,因為這種東西關乎王朝氣運,而這也是一任何一位帝王都最在意的東西。
    可在陳羽口中,竟然就這麽被定義了出來。
    坐在一旁的1,聽見這兩個字,身形明顯一頓。
    他不著痕跡的觀察了一下朱棣,發現自家這位陛下沒有暴怒的跡象,心中詫異。
    這都是能被拿出來討論的嗎?
    哪怕以自己的威望,也不敢隨意觸碰這種禁忌一般的話題。
    他收回目光,心中對陳羽此子,多了三分敬佩!
    朱棣忽然說道:“陳兄弟,這龍脈世人都認為是能夠影響風水的山脈……怎麽可能是長江與黃河?”
    朱棣選擇遷都北京,就有風水上龍脈的考慮。
    他認為北京的山川形勢符合“王氣”“龍脈”的要求,能夠鞏固明朝統治,保佑王朝興盛。
    這也符合當時的人們,認為山脈是大地的骨架,其蜿蜒起伏的走勢被視作龍脈的外在表現。
    陳羽一隻胳膊肘撐在桌子上,淡淡的說道:
    “龍脈寓意孕育國運,我將其定義為能夠孕育生命!”
    “而就是長江、黃河這兩條龍脈,構成了整個華夏民族的生存框架。”
    “並且屬於這兩條龍脈的支流就高達數百條,浮錯南北,幾乎覆蓋了全國的版圖。”
    “龍脈……孕育生命!”朱棣楠楠道,突然感覺有那一一瞬間,自己有一種頓悟的感覺,但距離真正的想要參透陳羽話中的深意,還差了那麽一點。
    他相信如果姚廣孝在這,絕對可以領悟。
    顧成雙眸一亮,他感覺許多方麵陳羽剖析的角度,都非常的新穎,並且能經得起推敲。
    畢竟史書上記載的炎黃部落,就起源於此,隨後才在此慢慢孕育出了華夏!
    陳羽繼續說道:“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
    “當然這樣的例子也不是憑空產生,而是曆史驗證後的結果,中原地區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曆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地區,自夏朝起先後有商、周、漢、魏、晉、隋、唐、宋等二十多個朝代,三百多位帝王定都或遷都於此,中原長期是華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產生這樣的原因還是因為之前我所說的馬太效應,那就是那一個割據勢力占據了中原地區,由於兩條龍脈的加成,他所發展的資源、人口、經濟等各方麵,都將其他割據勢力遠遠甩在身後,直到擁有了大一統的勢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所以黃河與長江不僅孕育了生命,而且還具有向心力,讓這片被半封閉的環境增加了活力,也就是王朝更替!”
    “而華夏民族尚武的基因也來自這裏,在最開始中原地區還沒有形成國家,隻有部落時,土地在水資源麵前都是次要的,各部落常常為爭奪水源、互相廝殺,而黃河長江就是他們主要爭奪的對象!”
    黃河、長江就像是遊戲中的兩個增益buff,占領了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發育速度。這種嚴重影響遊戲平衡的物件一出,就代表站著華夏這片土地注定會誕生出一個勝利者。
    所以才能使得華夏一直延續下來大秦的大一統!
    而尚武精神則在炎黃時期就已經開始形成,畢竟不尚武的在那種環境下,幾乎活不下來。
    哪怕在後世的和平年代,這種尚武的精神也可見一斑。
    去食堂買飯叫‘打飯’,買醬油叫‘打醬油’,玩遊戲叫‘打遊戲’,,敲鍵盤叫‘打字’……似乎在漢字中,就沒有什麽是不能‘打’。
    而且隨便找個手腳齊全的男人,不管他年齡大小,扔給他一把紅櫻槍,他十有八九就會握住槍身中後段,耍個槍花,再來一個中平刺,甚至會樂嗬嗬的玩一下午。
    朱棣點了點頭,給予了肯定:“陳兄弟說的不錯,按照這樣說的話,如果想要徹底‘占領’日本,隻需要找到日本的龍脈,足以!”
    “占領日本的河流?”顧成皺眉道:“這河流很有可能延綿數百裏,理論上可以,但要真的操作起來,估計幾乎不可能完成。”
    陳羽一口氣說了許多之後,停頓下來,吃了幾口飯菜,頷首道:
    “不錯,占領了一個國家的龍脈,確實能起到控住這個國家的可能,但是每個國家的龍脈其實並不一樣,是需要根據地理切割的自然環境進行推測。”
    “這個推測過程需要考慮的東西很多,在講解華夏的時候,我多提了一嘴,畢竟華夏你們比較熟悉,所以推測日本龍脈的時候,我會加快速度。”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