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國企、私企理念的誕生!

字數:3844   加入書籤

A+A-


    朱棣聞言,默不作聲的點了點頭。
    這句話確實不假,就像部隊裏的行軍打仗。
    哪怕是五六十萬的戰役,可一場仗下來,獲得賞賜事後升官加爵的數千人就已經撐死了。
    可士卒即便無功而返,尚有朝廷按月支發的糧餉維係生計;但經商之人若押錯寶、投錯資,血本無歸時,除了賠盡家財別無他法,最終還得重操犁鋤,回歸壟畝之間。
    想到此處,他眉峰漸漸舒展,對下海潮來臨時的擔憂也消散了大半。
    陳羽說完之後,喝了一口茶,頓了頓道:
    “既然這次興起海上絲綢之路,隻有一部分人可以賺到錢,那其他那些沒有賺到錢的棄農從商者,對於國家來說,在這種過程中就沒有作用了嗎?”
    朱棣經過短暫的思考,腦海中並沒有想出什麽好的答案。
    在他看來,
    那群百姓明顯就是投機取巧之輩。
    海上絲綢之路賺錢,就舍棄耕地。
    簡直倒反天罡。
    失敗後雖然會回歸本質,但這期間農耕一事也不可否認的荒廢了。
    這樣的家夥,對國家來說,定然百害而無一利。
    盡管朱棣心中有答案,卻選擇了沉默。
    陳羽喝了一口茶緩了緩,看著老朱二人沒有說話,也並沒有放在心上,畢竟他壓根就沒有指望這兩人能說出什麽答案。
    再者,如果沒有後世華夏零幾年加入世貿引發的全麵下海潮,他也無法結合春秋戰國時期的例子,給出正確的預測。
    “那些棄農從商的百姓,哪怕失敗了,可是對於國家構建經貿體係卻依舊有著巨大的作用。”
    “當然,這個論調我們暫且擱置在一旁,先推測一下大明在這種情況下的經濟貿易體係的構建過程。”
    “首先當百姓棄農從商的那一刻起,他們農民的身份就轉變為了商人。此時自然也具備了商人的一些特征,那就是不分地區、不分國君,唯利是圖的特點。這點也是曆代君王打壓商人的原因所在,正是因商賈心中難存家國大義。”
    “但《管子·侈靡》中說,商人對於國家,並不是庸碌無為的人。他們不挑剔居住的地方,不挑剔所侍奉的國君。賣出貨物是為了牟利,買進貨物也不是為了收藏,而是為了將其流通;國家提供場所,他們就可以借此販賣貨物以此贏利。”
    “管子已經認識到,商人可以創造財富,帶來繁榮。”
    “可這個財富來自哪裏呢?”
    話落,
    夏原吉聽的有些出神,管子的書籍,他當年不是沒有讀過。
    可他感覺無用。
    甚至有些理論他認為會阻礙國家的發展。
    但經過陳羽的一番講述,他突然感覺之前看不上的有些東西,正在腦海中重新構建。
    旋即,
    夏原吉雙眼一亮,直接說道:“商稅!”
    陳羽點了點頭:“不錯,就是商稅!一件貨物,因地域不同,利潤就可以翻十幾倍。大明組建的下西洋,不就是奔著這些利潤去的嗎?
    “可鄭和的商船,幾年才可以開拔一次,明顯就是放著大把的錢不賺。”
    “老朱,還記得我最開始給你講過的海上保護費與商稅的結合?”
    朱棣點了點頭,可陳羽當時所講述的乃是既得利益團體的合作下海。
    聽從陳羽的講解,設立了‘永樂公司’。
    但眼下麵對的群體,乃是那些擁有土地的百姓。
    身份相差巨大,相應的,所帶來的影響也必將相差巨大。
    陳羽繼續說道:
    “老朱你在想想,之前咱們合夥的精鹽生意,如何解決的流民問題?”
    朱棣脫口而出,“以工代賑!”
    陳羽笑著說道:“不錯,可若是將以工代賑拆開就可以發現,精鹽不就是一件貿易,但這個過程中對我們產生了利潤。同樣對於流民來說,運輸、製造、生產、包裝等等衍生出來的工作崗位,養活了這些人。”
    “若是更多的精鹽貿易誕生,是不是可以給大量百姓帶來想不到的工作崗位,當然因為當時安置流民是特殊問題特殊對待,接下來這些崗位一定不是隻管飯就行,而是付錢,也就是能讓百姓餓不著的同時,錢袋子鼓起來!”
    “讓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朱棣細細咀嚼著這幾句話,感覺每個字他都能認識,而且連在一起的意思他也能懂。
    但為何給他一種熟悉而又異常陌生的感覺!
    陳羽點了點頭道:“不錯,既得利益集體哪怕將他們全部拉倒海上絲綢之路上,可終究有限,當然為了作為區分,可以將這部分作為國企,意思就是國家企業;另外,民間這些百姓想要下海經商者,所創造的生意,可以將其稱之為私企,也就是個人企業。”
    “二者區別就在於,國企的首要目標是為了充盈國庫,但私企的目標在充盈國庫的同時,還可以藏富於民!”
    話落,朱棣臉上滿是震撼。
    藏富於民!
    讓百姓錢袋子鼓起來!
    國企與私企的建立!
    古今哪位帝王恐怕都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畢竟對於他們來說,隻要使得百姓餓不著,甚至是餓不死,說白了就可以稱為一個聖君,乃至盛世。
    眼下,朱棣好像看到了可以讓自己徹底蒞臨千古一帝的位置!
    夏原吉想了想,忍不住插嘴說道:“陳兄弟,這豈不是就是管子的理念:無市則民乏。”
    陳羽點了點頭,讚揚道:“不錯,你在經濟一行上的悟性,比老朱那家夥有天賦。沒有商人的運輸販運,市場商品就會匱乏,百姓生活就會貧乏。”
    “貞觀時期之所以國力強盛,國庫充盈,就是因為商業發達,因為商業不是孤立的,可以帶動各行各業的發展,但在我看來,還不夠發達,中間的限製要素還是很多。”
    “畢竟自古以來,重農抑商哪怕是千古一帝李世民也無法避免。但話又說回來,百姓自古以來過的都是看天吃飯的日子,一遇到天災,如果沒有朝廷的及時賑災,那麽等待他們的隻有死路一條。”
    “可若商業發展,對國家而言,國庫更加充盈;對百姓來說,除了賴以生存的土地之外,是不是又多了一條保障!”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