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新的發明:吉他!

字數:4060   加入書籤

A+A-


    陳羽笑道:“當然有問題,在春秋那個動亂的時代,光靠武力不行,光會文也不夠,得文武雙全才能站穩腳跟。
    而我認為孔子是最早的“六邊形戰士”,原因就在於他樣樣精通。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學會任何一個都不輕鬆,但孔子卻把這六樣都玩得轉,尤其是在射箭和駕車這兩項上,簡直實力爆棚。”
    “所謂‘勇服於孟賁,足躡郊菟,力招城關’,孔子比勇士孟賁更能打,力氣大得能一手舉起城門。孔子也將這些貴族戰爭的技藝傳授給弟子,他們也都以‘士’自詡,而封建時代的‘士’,本身便具有允文允武的特質。”
    “個人的武力爆表也就算了,他還有一群這麽能打的小弟,這樣一股勢力,不要說他是孔子了,哪怕他是一個山賊,那些小國的國軍也不敢輕視,而是以禮相待!”
    徐妙錦聽後一愣,她還從來沒有想這方麵去考慮。
    但聽陳羽這麽一說,她竟無法反駁,感覺很有道理。
    陳羽繼續說道:“很多人提及儒家,都覺得“溫柔敦厚”,甚至有學者認為“儒”起源於“閹人祭司王”,和能打沒關係。”
    “但孔子當初可是親口說出“誌士仁人,殺身成仁”,“三軍奪帥,匹夫不奪誌”;儒家的孟子也曾說過“大丈夫威武不能屈”之類,怎麽看也不像是什麽“閹人祭司王”說出來的。”
    徐妙錦眉頭蹙起,當然並不是想要反駁陳羽話說的不對,而是因她感覺很對,對到無法反駁才會如此。
    畢竟她也是讀了十年左右的春秋、論語,對於儒家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的深刻認識。
    可為什麽從來沒有往這方麵考慮?
    這才是令她費解的地方。
    陳羽繼續說道:“在比如《禮記·檀弓上》中記載子夏請教孔子,如何報父母之仇?孔子說“寢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即睡覺也要頭枕盾牌,不上班,成天琢磨報仇,武器不離身,不和仇人共存於天地間,遇到了就拿出武器和他拚命,絕不退縮。”
    “孔子弟子大多數不僅是猛人,還是狠人,又如孔門弟子曾參,被孟子比喻為“孟施舍之勇”;還有子夏,則被比喻為像北宮黝一樣勇敢,“視刺萬乘之君,若刺褐夫”,刺殺一國之君,完全沒任何心理障礙,可謂不但有勇,而且能看出俠客文化最初源出於孔門。”
    徐妙錦麻了,他感覺在典籍裏溫言勸學的夫子,在自己的心中已經漸漸發生了不可逆的轉變。
    父子的形象由慈愛轉變成了身高九尺,力能抗城門的壯漢;手底下更是跟著一群報仇玩命,刺殺一國之君跟鬧著玩一樣的狠人弟子!
    一時間,
    她突然感覺自己先前學習的儒家思想,逐漸崩塌。
    徐妙錦沉吟片刻之後,忍不住問道:
    “老師,那我之前學的儒家是錯的?”
    陳羽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並不是錯的,而是你之前學習的儒家是經過閹割之後的儒家。”
    “也就是經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的刪減版本。”
    徐妙錦停下了筷子,陷入了沉思。
    半晌,
    她好像有些理解為何朱棣到目前為止,一直都沒有表明身份了。
    這種話一般人哪怕能悟道其中隱秘,但未必敢說!
    此乃國之基石!
    又聊了一會,
    不知不覺間,徐妙錦望著陳羽的眼神愈發閃亮,眼底盛著藏不住的傾慕。
    從古至今,出類拔萃的男子總像磁石般吸引著異性的目光,即便聰慧過人如徐妙錦,也難抵這份心動,不自覺地流露出小女兒的神態。
    當然陳羽自然覺察到了徐妙錦的眼神變換,但她不僅沒有絲毫不好意思,反倒微微揚起下頜。
    眸中更是帶著幾分得意。
    畢竟剛收的徒弟,隻是一頓飯的功夫,稍稍吹下小牛,暴露一絲實力,就讓新徒弟對自己崇拜的不得了。
    身為老師,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嗎?
    ……
    陳羽慵懶的躺在靠椅上,桌子上的美味佳肴已吃的差不多了。
    旋即,
    朱瞻基拍了拍自己圓滾滾的小肚子,像是突然想起什麽似的,問道:
    “老師,弟子來的時候您不是說有什麽忙需要弟子效力嗎?”
    “如今飯也吃了,可樂也喝了,老師您張口盡管吩咐就是,弟子定當全力以赴!”
    徐妙錦雙眸一亮,放下筷子,拍著胸脯同樣保證道:
    “老師,弟子也一樣!”
    經過方才一番交談,徐妙錦對陳羽的才識有了一個更加直觀的印象。
    可讓她想不到這樣的人,到底能有什麽事情拜托弟子去做……
    陳羽打了一個響指,笑著說道:
    “沒什麽大事,就是為師在酒館閑暇之時,製作出來了一件樂器,可是畢竟樂器的功能就是演奏樂曲,自然需要聽眾。”
    “所以就想著待會為師演奏一首曲子,你們聽後品味一二,給出點意見,為師好做改正。”
    說完,
    陳羽從櫃台上拿出了已經製作完成的吉他。
    朱瞻基看著陳羽手中吉他古怪模樣,撓了撓頭問道:
    “老師,弟子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樂器,莫不成是老師的新發明?”
    陳羽頓了頓,十分幹脆的點了點頭:
    “不錯,這正是我結合現有樂器的基礎上,進行的創新之作。”
    話音剛落,
    徐妙錦的目光便緊緊鎖住陳羽懷中的物件,星眸中滿是困惑。
    作為國公府千金,她自幼浸淫琴棋書畫。
    對古箏、琵琶、古琴等傳統樂器造詣頗深,當然這方麵的實力,她自信穩居京師演奏前三甲。
    畢竟家學傳承的武藝之外,歌舞器樂一直是她鍾愛的雅好。
    然而眼前這把造型古怪的吉他,卻讓她陷入遲疑。
    憑借對音律的敏銳認知,她深知研製新樂器絕非易事。
    音色的調配與共鳴的把控,需經年累月鑽研磨合。
    否則若真如此簡單,華夏這片土地上樂壇樂器為何發展千年,還是那麽幾樣?
    徐妙錦瞅了瞅一臉淡然的陳羽,心中暗自揣測:
    也不知待會這新樂器奏響時,究竟是餘韻繞梁的妙音,還是刺耳擾人的雜音?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