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兵權定鼎,儲位之基
字數:3556 加入書籤
“因為皇爺爺的拳大,因此實際展現出來的權就大,所以建文的天子之權才會被剝奪!”朱瞻基問道。
陳羽點了點頭,
“小朱,你現在還覺得擁有掌他人生死、言出法隨的權,有實實在在的拳有用?”
朱瞻基笑著說道:
“在權與拳的問題上,弟子已經想明白了!”
“權的本質是拳;權從拳中來;誰的拳頭大,那麽誰的權利就大!”
經過陳羽的一番講解,朱瞻基不僅能夠做到意會‘權’是何物,還能做到言傳。
之前他認為權從皇爺爺身上來。
現在看來可以這樣說,但是不夠準確。
因為這個權來自皇爺爺所掌握的拳。
畢竟,皇爺爺從北平的燕王蛻變成南京的永樂帝,不就是依靠所謂的拳?!
陳羽打了一個響指,淡淡的說道:
“不錯,誰掌握了權,那麽誰便擁有了權!誰的拳頭大,那麽相應的也會權力大!”
“小朱,有一句話叫做雙拳難敵四手,在這種條件下,單單憑借自身的拳,無法獲得權,畢竟拳頭沒有對方的大。”
“那麽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維持自身的權?”
“既然雙拳難敵四手,那麽我也召集更多的人,獲得更多的拳不就好了。”朱瞻基脫口而出道。
陳羽點了點頭,
“這個世界自古以來就是弱肉強食,拳頭小的人在麵對拳頭大的人時,沒有多少話語權。這樣的生存法則,放在更多人身上,同樣適用。”
“誰掌握的拳頭多,即軍隊士卒多,那麽誰握緊的權便大。”
“《舊五代史?後晉?列傳十三》曾有過這樣一句話: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子的位置,就該由兵力強盛、戰馬肥壯,即擁有強大武力的人來坐,難道這世上有天生就該當天子的人嗎?”
“因此,當誰的軍隊強到可以鎮壓所有拳的時候,那麽擁有這支軍隊的人權利,便達到了天下的頂峰。”
“這樣的人所擁有的權力,我將其稱之為天子之權!”
‘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升級版。
陳勝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在給自己起義找借口。
而安重榮身處五代十國的兵荒馬亂之際,他看到很多從節度使登上皇位的人,於是有感而發:
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
本意是想要讓天下間出現一位兵強馬壯者,結束軍閥割據,四處戰亂的局麵。
而後來安重榮的願望得以實現,五代十國的亂世被趙匡胤終結。
趙匡胤是後周將領。後周皇帝柴榮去世後,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政權,之後依次平定了周邊割據政權,統一了整個中原及南方。
趙匡胤就是安重榮口中的兵強馬壯之人。
……
朱瞻基聽後不由點了點頭,老師說的話很有道理。
原來成為天子的步驟,也不是那麽的複雜。
隻需要擁有足夠強壯的兵馬,擁有足夠強硬拳,也就說不斷的招兵買馬,當手中的拳,無人能敵時,便會轉變成天子之權。
朱瞻基的記憶當中,就有兩個最為鮮明的例子。
曾祖父依靠著拳,從原先的一名乞丐,擁有了天子之權,坐上了九五至尊的位置;皇爺爺依靠著拳,從原先的一名藩王,擁有了天子之權,同樣坐上了九五至尊的位置!
曾祖父與皇爺爺雖然坐上九五至尊的過程,有些不同;但是本質上大差不差,都是用拳去擁有天子之權。
這一刻,
朱瞻基對軍隊和朝中官員,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
擁有了朝中文官的支持,不一定能夠擁有天子之權;但擁有了朝中武將的支持,一定能夠擁有天子之權!
因此,軍隊才是天子立足的根本!
想到這,
朱瞻基雙眸一亮,心潮澎湃。
之前因胖爹朱高熾跟文官親近的緣故,導致文官在朱瞻基心中的地位,水漲船高;可在陳羽一番話的影響下,文官在朱瞻基心中的地位,不知不覺中下降了少許。反而使他更加注重武將勳貴。
不對,更加確切的說是注重大明軍隊,也就是大明兵權!
陳羽看著朱瞻基若有所思的模樣,站起身來,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抿了抿,繼續說道:
“權的本質,是拳;天子之權的本質,是擁有鎮壓一切的拳!”
“那麽可否根據這句話,來稱量一下朝中三位皇子……距離天子之權的距離?”
朱瞻基聞言一愣,反應過來後,忍不住問道:
“老師,根據權與天子之權的本質,可以觀測朝中三位皇子與大位之間的距離?”
這個問題他之前從未想過。
畢竟,若是能夠輕易的與天子之權背後的拳進行比較,豈不是在手中之拳強於天子之拳的時候,進行奪權?
若真能如此,改朝換代的風險將會打上一個很大的折扣。
陳羽點了點頭:
“當然可以,而且也不複雜。”
“既然天子之權的本質來源於軍隊,那麽隻需要了解出天子的軍隊數量,不就可以稱量天子之權的權柄?”
“按照大明如今的規模,永樂帝手中大約握有五十萬中央軍,還有五十萬左右的地方軍。也就是說,如果想要稱量天子之權的權柄,最起碼要先有百萬大軍。”
“按照這樣的一個單位,可以分別將朝中三位皇子手中之拳與之對比,不就可以看出大位距離誰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