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入仕第一天,仕途生活初啼
字數:4458 加入書籤
入仕第一天,
天剛蒙蒙亮,陳羽就早早起床了。
簡單一番洗漱過後,從前幾日分發的幾套官服當中,選出了公服穿上。
明代官袍穿法根據官員品級、場合及職務有所不同,主要分為朝服、公服、常服三類。
朝服:用於祭祀、冊封、朝拜等大典。
?顏色?:一至五品穿紫色,六、七品穿緋紅色,八至九品穿綠色。
紋樣?:一品繡麒麟,二品繡飛魚,三品繡蟒蛇,四品繡雲雁,五品繡白鷳,六品繡虎豹,七品繡彪馬。?
公服:用於日常辦公或正式場合。?
?顏色?:一至四品用緋紅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至九品用綠色。?
?紋樣?:無明確規定,但公服通常以補子區分官職,如獨角獸、飛魚等。?
常服:用於日常執勤、經筵講學。?
?顏色?:一至四品可穿大紅色,五至七品穿青色或綠色,八至九品穿綠色。?
?補子圖案?:文官按品級繡鶴、錦雞、孔雀等鳥類,武官繡獅子、虎豹等動物。?
陳羽穿戴完成,整個人看起來更顯玉樹臨風、英武不凡。
隨後,
他簡單扒拉了兩口早飯,就打算乘坐自家馬車,前往皇宮。
明朝的俸祿,為曆朝曆代最低。
哪怕是領取了俸祿,大部分也花費在了承擔家庭開支等方麵。這就使得用於購置交通工具的預算有限。
因此,
不要說尋常寒門入仕,哪怕是在朝中混了幾年的五品以下官員,若沒有家中托舉,也很難在這京師上朝辦公時,坐上‘私家馬車’。
大多數官員辦公,依靠的是清早起來步行。
畢竟馬匹、轎子、馬車等皆屬於“奢侈品”。
一匹普通馬的價格約相當於下層官員半年俸祿,且需飼養成本;若坐轎子,則需雇轎夫,至少兩人,日常開銷更高。
因此,多數下層官員難以負擔。
出行方式的實際選擇步行為主流,若是時間趕,騎騾子的也大有人在。
步行遇到大朝會的話,往往早上三點左右就要開始動身;平日辦公,也需在五點左右起床。
古代的京官,大多比地方官牛馬多了;
明朝更甚!
好在通勤的問題對陳羽影響不大。
他在這幾個月的時間,積攢下來了富饒的家底。
這些家底都是經得起查驗、也不怕查驗的家產。
在這樣的情況下,陳羽每天早晨,相當於開著‘邁巴赫’通勤。
陳羽琢磨著是不是可以找個機會,將自行車量產。
若是量產,解決朝中下層官員通勤痛點的同時,也可以通過這個小發明,獲得下層官員的好感。
以後辦起事了,也方便。
但這個前提是將刹車片的問題解決。
否則那些官員在大明發明了車禍……
豈不都怪罪在自己頭上?
那個時候,可就得不償失了!
……
皇宮門口。
陳羽最近幾個月以來,每日都是早睡早起,早已熟悉了早晨六七點起床的作息。
隻不過,今日一坐上馬車,就想要打瞌睡。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一上班就犯困’?
還好,有馬車。
陳羽依靠在馬車內,一路眯到了皇宮門口。
車夫是錦衣衛,但皇宮門口的侍衛不認識,因此麵生被攔截了下來。
“馬車止步,這車夫看著麵生,不知車內坐著的是哪位大人?”
陳羽第一次騎著高頭大馬入皇宮,這坐在馬車內,車夫相當於第一次出現在這些侍衛麵前。
麵對生人,侍衛自然要將其攔截下來,核查身份。
若像朱高熾又或者是朝中六部大員等人的馬車,自然熟悉到不需要攔截。
陳羽從馬車上跳了下來,將就職公文遞給了侍衛核查身份信息。
“在下陳羽,今日要去內閣任職,這是我的就職公文。”
皇宮門前的幾名侍衛一聽陳羽二字,愣神片刻後,你瞅瞅我、我瞅瞅你。
眼神交流一番,終於確定了眼前之人,就是最近幾天在就是熱度非常高的會元、狀元,二試即第的永樂一朝同時也是大明一朝首屆魁星。
接過陳羽就職文書的侍衛簡單的掃了一眼,確認無誤,態度和善的遞還過去,陪笑道:
“原來是當今狀元郎,在下例行公事,希望您不要見怪。”
古代自科舉創辦以來,狀元郎這個身份的含金量極高。
哪怕沒有後台,憑借著狀元郎的這層身份,最次也能混到正四品的官職。
至於上限,那可是不封頂,一路直通到正二品都有可能。
更何況陳羽不僅是狀元郎,還是文章第一的會元。
前途更加不可限量。
因此,
雖然陳羽目前隻是一個從八品官階,可皇宮門前的侍衛,一個個的架子都放的很低。生怕一個不注意,就得罪了這位大明目前官場上的潛力股。
陳羽見眼前的這幾個侍衛,幾個呼吸之間,態度就變得異常和善,不由一怔。
但很快他就反應過來是怎麽回事,當即抱拳說道:
“各位恪盡職守,盡職盡責,哪有什麽見怪一說。”
領頭的侍衛簡單記錄下有關馬車的相關信息後,便放行了。
放行之後,
領頭的侍衛擔心陳羽第一次入朝辦公,不熟悉路途,於是安排了一名侍衛給陳羽這輛馬車帶路。
其實,
對於車夫的錦衣衛來說,他對皇宮中的路況還是比較熟悉。
但由於不能暴露自身錦衣衛的身份,所以還是讓這名侍衛坐在駕座上,指揮著方向。
馬車可以行進皇宮內,卻隻能局限於皇城外圍與各部門的宮門附近。
一是為了安全,二是僅允許皇室專用馬車、儀仗車通行,是皇權的身份體現。
當有臣子想要越簪,就代表著奪權事變的開始。
經過了七拐八拐之後,終於來到了內閣辦公的地方。
陳羽不由心生感慨。
不得不說,皇宮作為大明的權力中樞,確實大。
前幾日殿試放榜之後,朝廷雖領著眾進士去各自辦公之處走了一遭。
可哪裏記得住?
這要是沒人引路,怕是得一路打聽過去,平白添上許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