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書法協會
字數:8258 加入書籤
李誌剛和宋禮二人坐下來閑談沒過一會,陳羽就已經在後廚完成了廚藝展示。
他進來之後,身後跟著幾個夥計,端著盤子上菜,每一個盤子上麵都被不透明的罩子蓋著,看上去很有神秘感。
“兩位老哥,怠慢了不要怪罪。”
李誌剛擺了擺手,笑道
“哪有什麽怠慢不怠慢,我們的兩個都厚著臉皮留下來蹭飯了,而且上次陳老弟你去我那裏,我也沒有親自下廚,今日你可是為我們兩個老家夥親自下廚,怎麽說這心意我們是領了。”
宋禮見到陳羽前來,也是客套了一番。
“嚐嚐我的手藝吧,若是不好吃,還望多多包涵。”陳羽在廚藝方麵,嘴上雖然全是寒暄,眼中卻全是自自信。
他的廚藝可是獲得過老朱小團體那夥人的認可。
既然能夠抓住老朱小團體的胃,沒道理抓不住眼前兩個老哥的胃。
李誌剛聽出了陳羽話語中的自信、從容,也不客氣,當即打開了第一個罩子。
蒜蓉粉絲蒸龍蝦蒸屜掀開的瞬間,白汽裹著蒜香直衝鼻腔。
幾十隻龍蝦臥在白瓷盤中央,紅亮的蝦殼被蒸得泛著琥珀色光澤,沿著蝦背剪開的縫隙裏,滿滿當當塞著金黃蒜蓉,熱油澆過的痕跡還在蒜粒上閃著油光,底下墊著的粉絲吸足了蝦汁與蒜香,變得通體油潤透亮,連根根粉絲的紋路都浸著醬色。
“這賣相先給十分!”
李誌剛抄起筷子就往蝦尾去,夾起一塊彈嫩的龍蝦肉,蒜粒簌簌往下掉。
他幹脆連肉帶蒜塞進嘴裏,牙齒剛觸到蝦肉就覺出彈勁,蒜香混著海味在舌尖炸開,當即拍了下桌子
“鮮得掉眉毛!”
龍蝦在永樂時期就已經成為了餐桌上的美食,巨如鬥,狀如龍,有須長二丈餘。
隻不過因當時在這方麵的開發不到位,導致做出來的口感不行,逐漸淪為了沿海漁民的填腹之物。
但陳羽直接拿出來後世的蒜蓉龍蝦,可謂在這個時代打開了吃蝦的大門。
宋禮看著李誌剛這副誇張的樣子,挑了一筷子蝦肉,入口滑溜,吸溜著就進了喉,餘味裏帶著蝦的鮮甜與蒜的辛香。
他又夾起蝦鉗裏的肉,蘸了點盤底的湯汁,細嚼片刻後眼尾帶笑
“蒜蓉炸得剛好,焦香不苦,蝦肉也沒蒸老,火候掐得準。”
李誌剛又掀開了一個罩子,蒜末豆豉蒸排骨深褐色的排骨碼得整整齊齊,每塊都裹著濃稠的醬汁,泛著醬紅的光澤。
排骨間隙裏嵌著金黃的蒜末和烏黑的豆豉,熱油澆過的蒜末微微發焦,邊緣泛起淺褐色,蒸汽氤氳中,醬汁順著排骨紋路往下淌,滴在底下墊著的南瓜塊上,把南瓜浸得發黃透亮。
“先嚐塊南瓜!”
宋禮率先夾起一塊南瓜,入口即化,甜絲絲的南瓜裏浸滿了排骨的鹹香和蒜的辛香,他眼睛亮了些
“南瓜吸了肉汁,比排骨還好吃。”
李誌剛直接夾了塊帶脆骨的排骨,輕輕一咬就脫骨,肉質軟爛卻不柴,蒜蓉在嘴裏化開,豆豉的鹹香剛好壓過肉的膩味。
他咽下後抹了下嘴角
“這排骨燉得夠火候,蒜和豆豉的味兒全進去了,配米飯我能吃三大碗。”
說著給宋禮碗裏添了塊帶筋的,
“你愛吃的筋頭,燉爛了。”
……
有了前兩道菜的加持,接下來李誌剛更加期待罩子後麵的美食。隨著一道一道罩子的揭開,李誌剛和宋禮也不斷試此發出驚歎。
罩子全部揭開之後,李誌剛感慨道
“陳兄弟,實在沒想到你不僅才識一絕,這廚藝也是一絕,相較於前段時間宮中的晚宴,我怕你比禦廚的廚藝還要好。”
宋禮也是跟著附和。
陳羽見效果已經達到,對此隻是笑笑。
那當然了。
老朱那小團體都被自己的廚藝佩服的五體投地,還拿捏不了你們。
說完,李誌剛端起酒杯,
“陳老弟,前段時間晚宴你被陛下請封永樂詩仙,我還沒有找個機會給你祝賀,就趁此機會,祝賀詩仙。”
“前有大學成為天下讀書人的恩人,如今再來永樂詩仙壯大聲勢,估計用不了多久,陳老弟就會成為大明文壇的領軍人物!”宋禮也端起酒杯稱讚道。
陳羽端起酒杯,謙虛道
“這全憑幾位老哥抬愛,若不是你們都收手,哪裏還有我的機會。”
一陣推杯換盞。
良久,陳羽感覺都吃的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說道
“兩位老哥,其實我有一個想法,不知道當行不行。”
李誌剛聽著陳羽玩繞彎子的說法,有些懵,朗聲道
“陳老弟,跟老哥幾個還有什麽當行不行的,你說出來,我們給你參考參考!”
陳羽點了點頭,稍作停頓說道
“我想要成立書法協會。”
李誌剛一聽這個來了精神。
畢竟書法協會的事情,他們之前就一起商量過。
陳羽接著說道
“眼下已有了永樂月刊,我瞧上麵本就設有有獎征集的板塊,既然如此,我們何不也在這月刊裏增設一個書法板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借著這個由頭,正好能邀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加入。”
“這月刊大抵一個月左右的工夫,就能傳遍整個大明。不如就以一個月為期限,讓那些有意加入書法協會的愛好者們,都來京師參與書法比試。”
“咱們借著這場比試,敲定書法協會會長、副會長及其他負責人的人選。”
陳羽本來沒有這個想法,可是看了報紙之後,上麵的征獎欄目,他覺得有必要將之前與兩位老哥提過的創辦書法協會的事情提前了。
同時他也很好奇,到底是哪個小家夥,擁有這個頭腦。
李誌剛一聽當即拍板叫好道
“行啊,這個決定舉雙手雙腳支持。”
“隻不過,書法協會是你發起,我等支持,難道不應該是我們幾個負責,為什麽裏麵的負責人需要靠比賽重新選拔?”
“陳老弟,以你目前在文學界的聲望,再加上陛下請封永樂詩仙的加持,你當會長沒有人敢反對,你若是擔心這個,那麽你可以將心放在肚子裏。”宋禮道。
李誌剛聽完宋禮的話,也以為陳羽認為自身資曆不夠,不能勝任會長職位。
也是在一旁拍胸脯讓陳羽放心。
陳羽緩緩搖了搖頭,語氣沉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
“書法協會選拔會長與負責人,核心便是向天下人昭示,協會所有成員的任命,唯公平二字,再無其他。公平、公平、還是公平!一切憑實力說話,沒有關係可托,沒有後門可走,更沒有人情世故可講。”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二人
“唯有這般,選進來的才是真才實學之輩,或是秉持此等品格之人。這樣的書法協會,才算有長遠發展的根基。”
“好!說得太好了!”李誌剛猛地一拍桌子,爽朗的笑聲震得杯盞輕顫,“陳老弟這三聲公平,真是讓我開了眼界!論才學我不如你,論廚藝我不如你,如今連思想境界,我也差得遠嘍!”
宋禮坐在一旁,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茶盞邊緣,口中反複呢喃
“公平……公平……”
那兩個字似有魔力,讓他周身湧起一股久違的熱流,看向陳羽的眼神已然多了幾分肅然起敬。
這位工部尚書素來是認死理的性子。
正因這份執拗,才在工藝上精益求精,也正因這份執拗,在朝堂高處見慣了品格消磨的無奈。
而李誌剛向來不拘小節,恰好與他脾性相投,成了莫逆之交。
此刻望著陳羽坦蕩的模樣,宋禮隻覺心頭一熱,竟生出幾分遇知己的悸動。
他鄭重地整了整官服,起身對著陳羽深深鞠了一躬。
陳羽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幾乎是彈射般上前,雙手穩穩托住宋禮的胳膊
“老哥哥,您這可折煞我了!萬萬擔當不起啊!”
“陳老弟不必過謙,在我眼中,你完全擔得。”宋禮眼神懇切,語氣裏滿是認真。
李誌剛在旁附和“宋兄說得極是!陳兄弟這番話的境界,若是傳到太學學子耳中,怕是要以為世間又出了位聖人呢!”
陳羽暗自汗顏,原來在這個時代,公平二字竟比自己預想的還要金貴。
一番推讚過後,陳羽壓下心頭思緒,轉入正題
“既然二位都認同,那我私下就去找創辦月刊的徐妙錦,跟她商量在月刊正文裏,再加設一個書法板塊,與相應的召集事宜。”
……
太陽落山之際。
陳府。
門前來了一輛馬車,朱棣和夏原吉相繼從馬車上下來。
本來是朱棣一人前來,可是在半道上的時候,他擔心陳兄弟會因前幾天晚宴上沒有升官而慘遭記恨。
所以直接拉來了夏原吉來充當和事佬,並順帶詢問永樂月刊一事。
府上的夥計,對於朱棣和夏原吉再熟悉不過,來了之後簡單的行了禮,直接放行。
“老朱,我就知道你今天會來,飯菜都準備好了,快進來坐。”陳羽笑嗬嗬的迎了上去。
朱棣聽後眼睛一亮
“陳兄弟,我可是好久都沒有嚐過你做的飯菜了,你這麽一說,我還真的有點餓了。”
三人相繼落座,飯菜上齊,陳羽給朱棣和夏原吉每人倒了一杯酒說道
“我猜兩位老哥是為了永樂月刊的事所來,可對?”
夏原吉扒拉了幾口菜,抬起頭來說道
“陛下,陳兄弟懂你啊,你為什麽來還沒有開口,他就已經知道了。”
朱棣笑了笑,
“不錯,我就是為了月刊一事而來。”
“隻不過,我不知道陳兄弟有沒有因為前幾天晚宴的事情,生我的氣?”
陳羽疑惑的撓了撓頭
“前幾天,晚宴有什麽事情值得生氣嗎?”
夏原吉解釋道
“陛下還以為晚宴期間沒有給你封官,所以會因此生氣,所以像這種創辦永樂月刊的事情,才沒有給陛下打任何招呼就開始創辦了。”
“啥?”
陳羽聽後,咂了咂嘴說道
“老朱,我跟你認識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可你竟然會以為我因那件事情生氣,實在是太不了解兄弟我了,不行,自罰三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還有我可是知道老朱你是皇帝,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多如牛毛,而這永樂月刊還沒有真正的辦起來,或者說是到它真正發揮作用的時候,我想著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再將這件事情告訴你。”
“結果你竟然這樣想我,不行,還要繼續自罰三杯!”
陳羽的一番話,直將朱棣說的有些不好意思。
就好像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樣。
在朱棣語塞的時候,陳羽也沒有給他辯解的機會,直接將酒杯推到了朱棣跟前,一副你丫的就不要多話了,趕快喝吧!
朱棣一怔,從來都是他賜別人酒,何時被別人趕鴨子上架這樣賜酒。
夏原吉在一旁看的也是一臉懵。
但朱棣麵對此情此景也隻是笑了笑,隨後一口氣連幹六杯。
喝完之後,陳羽說道
“老朱,你知不知道我為什麽要創辦永樂月刊?”
“為什麽?”
朱棣一愣,好奇的問道。
他來之前其實對於陳羽為什麽要創辦月刊,心中已經有了猜測,宣揚一些東西。
畢竟,陳兄弟每年都擁有精鹽等幾項奢飾品的分紅,光是這些分紅就已經能夠做到成為京師排名前幾的富豪。
在這種情況下,按照陳兄弟的性格,根本不像會為了錢,去做這件事情。
但朱棣太了解陳兄弟的才識了,他心中清楚,自己的猜測方向可能是對的,但是絕對隻是陳兄弟真實目的的一小部分。
陳羽稍作停頓,語氣平淡無波
“程朱理學。”
四字落地,朱棣瞳孔驟然一縮,目光如電般猛地射向陳羽。
另一邊,正持筷吃喝的夏原吉也瞬間停了動作,雙眼圓睜,滿臉皆是難以置信的神色。
這四個字,實在重逾千鈞。
程朱理學自宋代興起,流傳至今,早已成了士紳階層對抗皇權的一柄利刃。
先前陳羽提及開恩科,本意便是要製衡這股思潮,隻因時機未到才遲遲未動。
而今,他顯然要正式出手,向程朱理學發難了。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