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生疑
字數:4548 加入書籤
第200章 生疑
出了正月,又過了幾個月就快到端午。
皇宮裏的宮女在各個宮殿掛上艾草葉,尚食宮也開始準備製作角黍,準備在端午時分發給朝臣。
按大越的習俗,每年端午節過後都要舉辦祭祀儀式,皇帝和太後需帶領朝臣在太廟祭祖。
這也是明景帝與沈太後一年中難得的幾次,能在眾人麵前表演和睦的時候。
他們會一起在太廟外的祭台,領著朝臣參加祭拜儀式,母慈子孝,好像此前那些你死我活的交鋒從未存在。
因此每年這場祭典,皇帝和太後都十分看重,需得提前確認好流程,同時也安排好親信的人馬守衛祭壇內外,絕不能出一點紕漏。
此時,明景帝蕭應乾坐在承明殿內,麵前站著內閣的幾位元老,正在商量端午祭典之事。
刑部尚書沈方同是沈太後的嫡親哥哥,朝中隻要有沈氏世族入仕,基本都拜在他的門下。
蕭應乾剛登基時,自己的羽翼還未滿,事事都受這位內閣首輔的掣肘。
可惜這兩年,沈方同年事已高,沈氏後輩中也沒有能人能坐到朝中高位,再加上蕭應乾有意提拔其他世族,沈氏的權力被製衡,沈方同在內閣的地位,也被壓下去不少。
特別是崔貴妃進了後宮,她父親崔承恩也被提拔為次輔,培養起了自己的派係。
於是在數次的內閣議案中,崔承恩經常與沈方同針鋒相對,兩人各有勝負。而沈方同心裏再明白不過,崔承恩不過是傀儡罷了,而他背後站著的是皇帝。
此時,兩人又為祭典上,該由太後還是皇帝先讀祝文吵了起來。
崔承恩堅持皇帝是天下最為尊貴君主,既然是告慰蕭家先祖,當然是由皇帝先讀祝文,這才能讓朝臣和百姓信服。
而沈方同則說,大越最講長幼輩分,太後在百姓心裏是皇帝的母親,祭祖的祝文,當然要由長輩先宣讀,這才遵從孝道,符合了輩分。
蕭應乾似是被他們吵得一臉煩躁,對旁邊的都察院左都禦史齊正陽道:“齊閣老你曾任禮部尚書,又曆經兩朝,應該最懂祖製禮儀,就由你來說吧。”
齊正陽為人剛正不阿,處事不偏不倚十分公道,是朝中清流一派的領袖。
如今許多入仕的寒門子弟都投在齊正陽門下,對他非常尊敬,希望靠他肅清朝中世族留下的沉屙。
當年的大奸臣許念仗著皇帝的寵信,在朝中不可一世,無惡不作。
那時許多朝臣對她敢怒不敢言,隻有齊正陽敢與她麵對麵爭論,對她的大膽妄為絕不姑息,帶著禦史們不斷向皇帝彈劾許念。
後來許念手握禁軍兵權,還要入都察院為副都禦史,齊正陽在早朝時指著她的鼻子,毫不留情地對她大聲斥責。
他說大越從未有過這種貪婪逾矩的佞臣,導致許念對他懷恨在心,後來找了個由頭,讓禁軍把齊正陽打了一頓,害他在家裏休養了數月,好不容易才保住這條命。
幸好就在兩年前,皇帝總算撥亂反正,公開將許念以叛國罪下旨處死。
許念死在詔獄後,清流一派紛紛到齊正陽府上道賀,恭喜他大仇得報,齊府外的百姓們看了,還以為齊閣老家裏出了什麽喜事呢。
此時齊正陽聽見皇帝讓自己說話,他當然知道皇帝想聽什麽結果。
於是他上前一步道:“這事好辦,大越建國以來,經曆的皇家祭典足有數百場,每一場都記錄在史書裏,咱們隻需要讓翰林院把這些典籍整理一遍,”
崔承恩一聽要搬出典籍,心裏立即有了底氣,看來勝負已分了。
畢竟哪個有實權的皇帝,會想願意太後騎在自己頭上,在群臣麵前先讀祝文。若要統計此前首讀祝文的次數,當然是皇帝讀的多。
齊正陽見沈方同的臉色不太好看,笑了笑道:“既然沈首輔要講傳統講輩分,咱們就按著史書裏的傳統來辦,這不是皆大歡喜嘛。”
沈方同在心裏罵了兩句,但他也沒法駁斥,隻得點頭道:“既然如此,就按齊閣老說的辦吧。”
皇帝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滿意地揮手,讓兩人先告退,唯獨將崔承恩留下,說還有話要問他。
沈方同和齊正陽一同走出了殿外,沈方同見他走路有些慢,關切地問道:“齊閣老怎麽了?有什麽不舒服嗎?”
齊正陽笑道:“沒什麽,最近一直下雨,老毛病犯了,腰疼。”
沈方同嘖嘖道:“什麽時候開始的呢?是不是那年被奸臣許念打了,留下的病根呢?”
齊正陽一生鐵骨錚錚,天不怕地不怕,結果被一個二十多的年輕權臣給打了,而且還是個女子,這事被他視作畢生的恥辱之一。
此時被沈方同提起,齊正陽臉色不太好看,道:“人都死了,還提她做什麽,沈首輔也不嫌晦氣。”
他心說許念在的時候,你們沈家也沒吃到多少好果子,現在用她擠兌誰呢?
沈方同見他拂袖而去,摸了摸下巴,轉身去太後宮裏問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此時在承明殿內,明景帝望著麵前的崔承恩道:“聽說江臨年後並未回崔家提親,說是卓北王嫌棄崔氏女的出身不好,把江臨留在了邊境,再也沒有回渝州。而你那個侄女為了保全名聲,隻能讓沈鈞安娶了她?”
崔承恩垂手點頭道:“沒錯,渝州家裏傳信過來,說兩人上個月已經完婚,沈鈞安為了娶她還特地換了一座更大些的宅院。不過他現在已經是知府,換一處更匹配身份的宅院也是應該。”
皇帝冷笑一聲道:“這麽說你這侄女還是挺有本事的,一樁親事黃了,她馬上就能找到另外一門,中間都不帶耽擱的。”
崔承恩揣測皇帝的意思,連忙道:“是啊,此女心計不淺,連臣此前差點都被她騙了呢。”
他又歎了口氣道:“沈大人想必也是被蒙蔽才娶了此女,往後指不定怎麽後悔呢。”
皇帝倒不清楚沈鈞安會不會後悔,隻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錦衣衛葉謙自從在永州的驛站送信回來,說並未查出崔辭青有什麽不妥,準備動身回京複命,然後就再也沒了音信。
他又派錦衣衛去追查,說永州的官道旁出現了山崩,當時埋了一些人進去,不知道葉謙是不是也不幸遇難。
這幾件事似乎並無關聯,但不知為何,蕭應乾就是覺得許多事都太過巧合,很像是有人刻意安排的一樣。
回過神來,看見崔承恩還一臉惶恐地站著,便拿出一張奏折扔過去道:
“留你下來,是讓你自己看看,這是禦史剛送來彈劾你的奏折,裏麵寫的罪名還不少呢。”
崔承恩一驚,連忙拿起來細看,裏麵列舉了他收受賄賂,任人唯親,還縱容兒子崔文星以權謀私,為家族牟利。
他嚇得連忙跪下道:“陛下,臣冤枉啊!”
皇帝冷笑一聲道:“這禦史以前受過沈方同的恩惠,必定就是他在背後指使!這奏折是通過內閣送上來,而你自己竟然都被蒙在鼓裏,大意成這樣,還做什麽次輔!”
崔承恩惶恐地抬起頭,聽皇帝繼續道:“現在朕給你看完,你自己記下那些罪狀,回去好好處理掉證據,往後言官再上奏時,你必須找到駁回的法子!”
崔承恩擦著冷汗,連忙應下,將奏折打開細看。
皇帝站在他身邊,突然看見奏折上還有一句:虛報功績,為渝州崔氏女向朝廷討要旌表。
他心中一動,指著那行字問道:“這個是什麽意思?崔氏女是誰?”
崔承恩連忙道:“這可不是臣為崔氏謀私啊,是沈鈞安做樂陵知縣時報上來的,寫明崔辭青是如何幫府衙搗毀山賊賊窟,臣當時直接交給了禮部核準,旌表文書還沒下呢。”
皇帝皺眉沉思,隨即道:“把沈鈞安送來的文書找出來,朕要看看。”
喜歡重生後,皇帝為我痛哭流涕請大家收藏:()重生後,皇帝為我痛哭流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