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兩個故事(下)
字數:3525 加入書籤
皇帝聽到這裏,開口道:“那劉景勝呢?他假死後可是沈益親自帶走的,莫非也能是朕的安排?”
沈鈞安道:“錢晉死後,劉景勝受了很大的驚嚇,陛下肯定用了一些暗示,讓他更加確信他們在祭壇裏看到的東西是真的,沈方同是真的想要謀害還陛下,所以才會把錢晉滅口,而下一個要死的,就是劉景勝。”
“劉景勝在極度恐懼後,選擇了進宮向陛下告狀,陛下那時對他假意安撫,又讓馮慈給了他一本書,讓他學著書裏的法子假死,並且向他保證,他被送到大理寺後,馮慈會想法子把他救出來。”
“劉景勝那時已經出賣了沈方同,隻能選擇相信陛下。而陛下故意算著他假死的時間,安排沈益在劉家旁邊辦案,這樣劉景勝隻要出了事,他身為大理寺少卿必定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帶走劉景勝的屍體。”
“可沈益那時也在懷疑,錢晉和劉景勝的死極有可能和沈方同有關,畢竟他們都是在進入祭壇看到那些東西後出事。所以沈益並不想直接把劉景勝的屍體帶回大理寺,怕會被仵作查出不該有的證據,暴露沈方同的秘密。於是他將兩個寺丞指使離開,自己則想法子能處理掉這具屍體。”
“而陛下就在這時安排馮慈,將那具和劉景勝有些相似的乞丐屍體扔在路邊。沈益看到這具憑空而來的屍體後,立即想到了偷梁換柱的主意,將劉景勝身上的衣服給乞丐穿上,將他帶到了大理寺,找了老眼昏花的老仵作驗屍,果然得出死者是被憑空嚇死的結果。然後他自作聰明地善後,送了口棺材讓劉夫人趕緊下葬,這樣就能徹底掩蓋劉景勝死亡的真相。”
“可那之後,沈益很快發現了一件事,就是他藏在原地的屍體不見了,因為假死又活過來的劉景勝已經被馮慈給帶走囚禁了起來。就在他為此心神不寧時,馮慈正好找上了他。馮慈那時應該告訴沈益,自己知道了一些事,讓沈益帶他回府裏,但是需要掩人耳目,不能讓別人知道。”
“馮慈畢竟是錦衣衛,沈益沒法拒絕他,他也不想讓沈方同知道自己帶了錦衣衛回府,所以偷偷把馮慈帶回去,又吩咐誰也不許說出去。所以,周姨娘看到的那個人並不是假死的劉景勝,也是陛下計劃中的一環。臣不知道那晚馮慈到底和沈益說過什麽,但馮慈摸清沈家的地形後並沒有離開,而是偷偷埋伏在裏麵,等待下手的機會。”
皇帝聽到這裏仍是未置可否,隻是用津津有味的神情道:“沈益是沈方同的弟弟,他自己做了這麽多事,難道不會去告訴沈方同嗎?”
沈鈞安點頭道:“他必定去過了,可沈方同什麽都不知道,自然會怒斥他自作主張,說所有事都和自己無關。而他越這麽說,沈益就會越懷疑,甚至還會想到,下一個死的是不是自己。”
“所以沈家的小廝會說他成日憂慮,經常待在書房裏,而就因為這樣,被諷刺發現了他書房裏的那個地窖,讓他想出了用濕炭殺人,假裝被鬼纏身掐死自己的法子。出事的那天晚上,臣猜測陛下給了沈益一份卷宗,讓他第二日清晨就告訴自己結果,所以他不得不連夜查看卷宗,直到被蠟燭裏的迷藥迷暈。”
沈鈞安輕吐口氣道:“後麵殺人的手法,就和臣此前查出的一樣,但是殺沈益的人,並不是藏在他家裏的劉景勝,而是陛下身邊的錦衣衛同知馮慈。其實想想也該知道,劉景勝一個文官,怎麽可能想出用銀針使人假裝發瘋的手法,又怎麽會冷靜地殺了人,再藏在地窖裏順利逃脫。如果凶手換成馮慈,一切就都能解釋的通。”
皇帝聽完後笑了笑道:“可之前的推理,都是你自己查出來的,現在你卻要自己推翻它們,這兩個故事實在是有些矛盾啊,行簡。”
沈鈞安道:“因為陛下從開始就定好了第一個故事的走向,把臣召回京城,不過是借臣之手讓世人知曉罷了。所以從我們去錢家詢問證供時,錢夫人就刻意誤導,將線索引到沈方同送的那盒香料上麵,其實劉景勝從未把那盒香料送給錢晉,他會精神恍惚產生幻覺,也根本和那盒香料無關。”
“沈方同和沈太後得知我查到香料的事,懷疑臣要幫陛下陷害他們,著急之下做了更多錯事,更讓臣懷疑他們是想掩蓋自己的惡行。這時陛下又把馮慈派到臣身邊,名為保護,實為監視引導。其實那日在開棺驗屍時,臣就覺得奇怪,如果是沈方同的人想殺臣滅口,提前設了埋伏,為何知道臣正好會站在那棵大樹下?如果說是馮慈自導自演,把樹枝弄斷再假裝來救,整件事就更為合理。”
“後來在沈家發現地窖時,馮慈以保護臣的安危之名,最先走進地窖,將從劉家偷出的香粉放在床角,加上他此前留下的蠟燭,補上了所有關鍵證據。可他在這裏卻露出了一個破綻,因為他不知道劉家的書童曾在端午那天看到過這盒香粉。而按照第一個故事的時間線,劉景勝那時應該已經假死逃走,被沈益帶回沈家藏著,所以這盒香粉絕不可能出現在沈家的地窖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帝歎氣道:“這件事確實是他疏忽了,不過他發現你重新去追查之後,立即意識到了這個錯誤,又將那書童殺了滅口,也算是補救的不錯。至於錢晉的夫人,她做完了該做的,本來就沒有活著的必要,為了她兒子她也死的其所了。”
沈鈞安聽他如此輕鬆說起兩條性命,垂眸掩下心中的厭惡,繼續道:“接下來的事就很簡單,祭典那天馮慈找人將被囚禁折磨半個月,隻剩下一口氣的劉景勝從沈方同的院牆外拋下,讓街上的人以為他是自己從裏麵跳出來的。馮慈摔到地上就斷了氣,禁軍以此為理由衝進沈方同的家裏搜查,找到了陛下早就準備好栽贓他的皇陵地形圖。等到那塊石碑倒塌,這個故事就能完全讓朝臣和百姓信服,而陛下是這場陰謀裏徹底的受害者,絕不會有人懷疑是陛下操縱了一切。”
皇帝聽完這番話,看向他的目光有些深沉道:“你敢對朕說這些,就不怕朕會想殺了你嗎?”
沈鈞安坦蕩地看向皇帝道:“可陛下今日不就是想聽臣說這些?陛下想要的,從來就不是一個人雲亦雲的廢物,而是能洞清局勢之人,這就是臣想向陛下證明的價值。”
皇帝聽得大笑起來,道:“很好,你不愧是陳伯玉的弟子,能沉著細心,不為表象迷惑,不為陣營而動搖,朕很欣賞你。”
這時門外有人來報,說次輔崔承恩在殿外求見。
皇帝對沈鈞安道:“今日就聊到這裏吧,你說得兩個故事都很精彩,可惜故事總歸隻是故事,依靠猜測得出的所謂真相,不可能被寫進大理寺卷宗裏,也不可能被寫進史書裏。你這次已經做得夠好,剛才那些話朕就當做從未聽過,等你走出殿外,最好也能忘掉這些無謂的猜測,永遠莫要提起。”
這次,沈鈞安恭敬地行禮道:“臣明白了。”
皇帝十分滿意,在他即將離開時,突然又問了句:“你上次帶來的兩個隨從,朕說過要給他們賞賜,你啟程之前,讓他們再隨你進宮一次吧,朕可不想做言而無信之人。”
沈鈞安道:“那臣就替他們先謝過陛下了。”
皇帝笑了笑,似是隨意道:“還有馮慈說過,你身邊貼身伺候的那個長隨,讓他也一起進宮來,朕一並有賞。”
喜歡重生後,皇帝為我痛哭流涕請大家收藏:()重生後,皇帝為我痛哭流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