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開業預備
字數:2934 加入書籤
四月十八是越州宴正式開業的時間,但這之前還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
林暖親自書寫請帖,派人送往臨安、廣陵、南嘉等這些地區,都是她去年開始一點點用越夢仙打開的市場,大部分都是商客或者掌櫃,這些人就夠了。
然後是幾個主廚的最後培訓和上崗培訓。
越州宴大主廚劉靈麗,廚藝深得林暖真傳,甚至有青出於藍勝於藍的勢頭。
副主廚三位,一是喜嬤嬤,做出來的菜那是色香味俱全。
二是是東陽村的方嬸娘,身體壯實高挑,方嬸娘三十三歲,育有三子二女,其夫於前麵洪水中喪,長女和長子都已經快要到出嫁和娶親的年紀。江口村遷入東陽村後,在東陽村中選拔而出廚藝最好的兩人之一。
三是廟前村的高迪,跟方嬸娘相反,他有些清瘦,但力氣很大。十八歲年紀,家中排行老三,已娶妻,且育一女。也是村中選拔出來的,別看是個男子,這做飯的手藝甚至不錯,在林暖說了一次雕花擺盤以後,那是日日琢磨,天天用餘菜練習,雕花一道小有所成。林暖聽說後送了他一把專門打造的小刻刀。
其餘廚師五人,毛塢村兩人,竹後村兩人,廟後村一人。這些人人都跟著劉姑姑和林陽在縣衙食堂做起,也算是老員工了。
另有摘菜、清掃、收納等四人,都是幾個村選拔出來的少年少女,如果這些工作做的好,肯得廚師一些點撥,未來未必沒有機會成為一名廚師。
在前堂的人員配置方麵,安排了一名掌櫃負責日常事務的管理。目前,這個職位暫時由林暖親自擔任,以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與此同時,周越也會在一旁跟隨學習,以便將來能夠獨立承擔起掌櫃的職責。
林福和周越一起管理采購業務。
此外,還安排了十二名夥計來協助工作。這些夥計被平均分配到每一層,每層各有六人。
其中中有六個是林暖從外縣帶回來的瑞字輩少年,他們實在無法在學業上取得進展,且沒有習武的天賦,林暖便將他們安排到這裏,給予他們一個工作的機會。
另外六個夥計則是從城北各村精心挑選出來的少年。
後院倉庫配置一人專門管理,林暖再次提拔了餘織,從始至終林暖都相信餘織,她把倉庫鑰匙交給餘織的時候,跟她說“小織,可會負我?”餘織眼裏滿是淚,給林暖磕了個頭,斬釘截鐵地說“姑娘放心!”雙手緊緊握著倉庫鑰匙。
三月底林暖便親自給這些人培訓,主打要求一個服務到位又有禮有節,形態舉止則交由福祿壽三位嬤嬤教導。
三位嬤嬤還需要集中強化教導那些個需要上台或奏樂、或演唱或表演的員工,那真是能者多勞。
越州宴整體為回字形結構,坐北朝南,前後兩門,前門迎客,後門自用,後院為廚房連庫房,還有員工住宿區,需要在越州宴住宿的員工在周越處登記後,四人一間安排住宿。
越州宴一樓中心區域,有一座精致的露天戲台。戲台旁是圍欄,圍欄以外是亭台樓閣,下有潺潺流水,小荷露角,錦鯉逐水,亭子六邊有草簾掛起,內有座椅,刹是一派自然風光。
前大廳裏,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等待著客人們的光臨。這些桌椅的排列方式十分巧妙,既保證了每一桌客人都能有良好的視野,又不會顯得過於擁擠。大廳裏的客人看不到戲台,但能聽其音。
而二樓則是獨立的包廂區,這是屬於高端消費區,每個包廂門口都掛著一塊精美的牌匾,上麵刻著各自的雅稱,如品蘭閣、觀江苑等等,還有用於風雅宴客的流殤閣。
這些雅稱不僅富有詩意,更讓人感受到一種高雅的氛圍。
從包廂的窗戶望下去,可以將一樓的戲台盡收眼底,客人們可以一邊品嚐著美食,一邊欣賞精彩的戲劇表演,實在是一種享受。
不僅如此,每個包廂的內部設計也別具一格,充滿了風雅之趣。牆壁上為素白,桌上擺放著精美的茶具和花瓶,讓人仿佛置身於古代的文人雅士之居。這樣的環境,無疑為客人們增添了一份別樣的情趣。
林暖領著全體員工,四月初八祭拜灶神後,當天中午開始試營業,所謂試營業是指城北每個村每天抽取不同的十人,前往越州宴就餐,所有員工按正常經營,若有不足之處需要指出或改正,包括戲台表演。
一開始這些個村民除了竹後村的,都有些畏畏縮縮,主要也是不好意思,林暖是免費的請他們吃飯,還需要他們對各個菜點評,這他們哪能說出啥啊,他們隻覺得好吃!其他也說不出啥。
不過還是有人知道林暖的意圖,非常認真地品菜,還是有不少建議提出來的,比如上菜速度,比如夥計的唱菜等等。
林暖眾人對著問題找解決方案,立查立改,主打吃得放心,坐得舒心。
試營業總共五天,被城北眾村民津津樂道地除了菜好吃,還有那曲唱的真好,就是每天都唱一樣的,搞得人心癢癢的,就想聽聽後麵發生了啥。
試營業結束後,林暖擬訂最後的菜單,讓向義製作酒水菜品小竹牌。
越州宴每張桌子中間都有一個圓筒,圓筒內為一張張菜品小竹排,小竹排上還清晰地標明桌號,免得弄錯。
演職人員再最後排練兩次。
四月十六、十七放假兩天,隻待四月十八申時正式營業。
喜歡暖暖而生請大家收藏:()暖暖而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