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進村
字數:4485 加入書籤
“哎呦!”
牛車一停定,李天佑立馬就從牛車上跳了下來,迫不及待地伸展起身子。
這一個多小時的路程,顛得他腰酸背痛的。
鄭峰,也就是小鄭公安,一邊跟著李天佑甩著身子,一邊說道:
“這次算不錯了,還有牛車坐,上次騎自行車過來,回去後我差點沒趴下。”
“叮鈴鈴!”
車鈴響起,鄭峰連忙往旁邊撤,讓出道路來。
尚澤停下自行車,對著鄭峰發出嘲笑,“人廢就別怪騎車累,你看看我!”
“行了,辦案要緊。”同樣從自行車下來的林有榮,一把按住尚澤,“賈大隊長,還得麻煩你帶下路,我們先去賈大河家。”
“好,各位同誌隨我來。”賈東山點點頭,隨即走在前麵帶起了路。
由於出了人命,東城派出所這次可來了不少人,黃所長還特地去區公安局申請來了一名法醫和一個助手,一行十二人浩浩蕩蕩地跟著賈東山走進了賈家村。
本以為會遇見熙熙攘攘的勞動場景,然而一路走來,農田裏卻不見多少人影,放眼望去,清一色的全是漢子在耕作,至於婦女們是一個也不見。
賈東山黝黑的臉又黑了一度,腳步也加快了不少。
李天佑一邊加速跟上,一邊整理起了路上他從賈東山處得來的消息。
賈東山說得很雜,李天佑整理下來後,覺得有價值的線索也就三條。
1、賈東升溺亡的時候,王春花還懷著孕,因此對肚子裏的孩子抱了很大的希望,結果生下來卻是個女孩子,就當村裏很多人覺得王春花會改嫁的時候,她卻繼續留在了賈家,拉扯賈東升留下來的兩個孩子。
2、奇怪的是,王春花對自己兩個女兒的態度卻是迥然不同,對17歲的賈大丫很是慈愛,但對10歲的賈二丫卻很是苛刻。
3、寡婦門前是非多,因此王春花為人很是潑辣,在村子裏還有一個多年的仇敵,隔壁賈東軍的媳婦兒,王英妹。
思索間,一行人已經快來到了位於村尾的賈大河家。
遠遠的就看見婦女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說話的途中還時不時地指向一戶大門緊閉的人家。
其中有幾名大媽已經看到李天佑一行人了,趕緊停止議論,
嘴是停了,腳卻是半分沒移,仍站得牢牢的。
按這個人數,賈東山倒是猜得沒錯,整個賈家村的婦女們應該都在這裏了。
“好了好了,公安同誌來了,都先散了,散了!”
賈東山大聲喊著,試圖疏散掉賈大河家門口看熱鬧的人群。
“地裏的活還幹不幹了,今天沒幹完的一律工分減半。”
賈東山雖然年紀不大,但怎麽說也是賈家村的大隊長,一發話,立即有不少婦女麵露猶豫,
走?那就沒熱鬧看了,村子裏第一次發生人命,還有伴有小孩失蹤,這熱鬧不湊實在對不起自己。
不走?那今天的工分可要減半,本來能分的糧食就不多,工分再一減半,豈不是分到手的糧食更少了,糧食可是關係餓肚子的大事。
“賈大隊長先不急,我們還有話要問下她們。”
林有榮開口製止了賈東升的驅逐。
“哎,好吧。”
賈東山撓了撓頭,趕緊喊回了剛離開的幾人,“回來回來,公安同誌還有話要問,都好好配合啊!”。
“山子,你都多大歲數了,怎麽還跟小時候一樣咋咋呼呼的。”
再一次走回來的大媽可就沒剛剛那麽好的脾氣了,其中一位明顯輩分大的大媽直接對著賈東山說教了起來。
林有榮轉過身來,看著尚澤說道:
“尚澤,帶四個人,先給大媽們做下筆錄,看看有沒有什麽線索。”
“是!”
尚澤肅著臉點了點頭。
李天佑詫異地瞥了一眼尚澤,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如此嚴肅正經的尚澤。
人是不禁誇的,尚澤的嚴肅保持不到三秒,便朝李天佑眨了眨眼,
“跟哥去做筆錄怎麽樣?”
“李天佑跟著我。”
沒等李天佑開口,林有榮就先幫著拒絕了,又分別看向了徐大海、劉升、張豐。
“你們三人就以賈家為中心往外找,看看能不能發現賈二丫的蹤跡。”
“是!”
見林有榮的目光移到了自己,李天佑立即挺直了身板。
“李天佑,你就跟我和鄭峰一起去賈大河家。”
“是!”李天佑大聲應道。
隨著一聲“解散”令下,原本的一行十二人便分成了三組,各自行動去了。
李天佑三人,則跟在賈東山的身後,看著他上前敲起了賈大河家的大門
“砰砰砰!”
“大爺,開門啊,我是東山!”
大門緩緩被打開,開門的是一個跟賈東山年紀相仿的漢子。
“東日哥,公安同誌來了。”
賈東山一語道出了這名漢子的身份,賈大河家的大兒子,賈東日。
“哎,公安同誌快請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賈東日趕緊把大門完全打開,笨拙地開口招呼著李天佑他們進去。
李天佑不動聲色地打量了一下賈東日,這人額頭上滿是汗滴,臉上有幾分畏懼但沒有心虛,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這是家裏出了命案的人,麵對公安時十分正常的表現。
李天佑低下頭,默默在本子上賈東日名字後麵劃了一個“x”。
“公安同誌,我先帶你們去看看王春花。”賈東山一馬當先走了進去,直奔案發的灶房而去。
林有榮點了點頭,對著鄭峰說道:“你去把賈家人召到堂屋,我們先去看看現場。”
來到灶房,映入眼簾的便是地上的一大灘鮮血,以及躺在血泊中眼睛睜得大大的王春花。
“夏法醫,屍體這塊就要拜托你了。”
“嗯,我會盡快得出結論的。”
夏法醫說完就蹲下檢查起王春花的屍體。
“後腦勺有一處傷口...”
夏法醫每說一句,助手就記一句,兩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李天佑跟在林有榮身後,在灶房裏轉了幾圈後,兩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停在了灶台前的一張小板凳上。
灶上一大鍋棒子粥已經基本被煮幹了。
但這也說明了,案發之前,有人站在這張小板凳上煮棒子粥。
農村的灶台基本都在一米以下,這高度差不多到成年人的腰部,就算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也用不著板凳。
按賈大河家的成員來分析,上灶還需要用上這張小板凳的,也隻有10歲的賈二丫和賈芳芳了。
喜歡四合院:妙筆神探李天佑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妙筆神探李天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