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詭異來信(三)

字數:4236   加入書籤

A+A-


    坐下後,李天佑並沒有急於畫像,而是拋出一個令其他人不解的問題:
    “範同誌,你知道三台縣處於蜀中哪塊兒嗎?”
    蜀中地貌類型豐富,五種地形全覆蓋,不同的地理環境會對人們的長相產生影響。
    範春蓮雙手一攤,搖搖頭:“公安同誌,這我實在不曉得,就知道我們那到處是山。”
    “山?”李天佑眉頭微皺:“你們那兒的山高嗎?”
    範春蓮接著搖頭:“就那樣唄,不咋個高。”
    李天佑點了點頭,陷入了沉思。
    他雖然不知道三台縣的具體位置,但從範春蓮處也能猜出一二。
    手心裏的厚繭子,是範春蓮常年耕作的證明。
    但即便是常年耕作,範春蓮的皮膚卻沒有被曬得黝黑,那就隻能說明當地陽光不充足,可排除高原和平原地區。前文黝黑bug已修改)
    再由“山不高”這話,又可以排除山地,那就剩下盆地和丘陵地區了。
    這兩處地區由於日照不足,且海拔偏低,居住在此的人通常膚色偏白、體型偏小、鼻梁適中。
    地理環境會影響長相,但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基因。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蜀中這方水土卻養了來自各個地區遷徙過來的人。
    蜀中史上共經曆了五次人口大遷徙,因此不同地區的蜀中人外貌差異較大。
    蜀中人的長相大致可分為五類,
    一是典型的巴蜀長相,也就是西部高原的原居民,以及融合了外來的古巴人古羌人,亦或是魯地東夷人後的長相,特點是窄長臉、高顱頂、丹鳳眼、高鼻梁,多分布在東北和西北地區;
    二是古西北人長相,特點是方形臉,骨相突出皮相偏薄,單眼皮、眼睛細長、薄嘴唇;
    三是百越人長相,特點是圓臉,眼睛與古西北人相似,厚嘴唇;
    四是湘贛人長相,特點是臉型短圓或短方、額頭寬大、大眼睛、塌鼻子,多分布在中部和東部地區;
    五是多族群融合長相,例如古西北人與原住民融合後,特點是瓜子臉、細鼻子、下頜收斂。
    將蜀中人的長相回憶了一遍後,李天佑終於是翻開了本子,擺出了作畫的準備姿勢:
    “範同誌,你就先按照自己記憶,講講劉友仁長啥樣?”
    說著,李天佑還特意叮囑了王何一句:“記好我們接下來的對話,回去按照範同誌的描述畫一幅給我看。”
    “我知道了。”王何點了點頭。
    也不知是太久沒見,亦或是太過熟悉,範春蓮閉著眼睛回想了好一會兒後,才說道:
    “劉友仁精瘦精瘦的,就比我高點點兒,那曉得看起來高了一大截。”
    筆鋒劃過,一張長臉便出現在了紙麵上。
    由於視覺誤差的存在,長臉的人看起來會顯得相對高一點。
    既然是長臉,那基本就鎖定在巴蜀長相和其融合長相之中了。
    而範春蓮接下來的話也印證了這點:
    “他臉長梭梭,眼睛也細條條兒的。”
    “眼尾上挑嗎?”李天佑問道。
    若是典型的巴蜀長相,那麽劉友仁極有可能是丹鳳眼。
    且按標準的“三庭五眼”比例,上庭應約占臉部長度的三分之一,但在巴蜀特征的長相裏,上庭能拉伸到五分之二左右。
    李天佑順勢定好了眉毛的點位。
    範春蓮聞言猶豫了一會兒,搖了搖頭:“我沒咋注意。”
    “好,別著急。”李天佑安撫了範春蓮一句後,繼續問道:“你第一次見到劉友仁時,他給你啥印象?”
    長臉丹鳳眼的人,通常會給人獨特的印象,或精明幹練,或冷豔疏離。
    範春蓮想了想:“悶呆呆的,還有點寶裏寶氣。”
    “寶裏寶氣?”李天佑一愣,這是什麽形容詞,像賈寶玉?
    範春蓮連忙解釋道:“就是有點傻氣的意思。”
    “哦哦。”
    李天佑沉吟片刻,放棄繪製丹鳳眼標誌性的上挑眼尾,轉而將眼尾畫得平緩。
    看來,劉友仁不屬於典型的巴蜀長相,而是更偏向於古西北人和原住民融合長相。
    範春蓮繼續回憶:“他不喜歡笑。”
    “嘴唇厚還是薄?”
    “薄吧。”
    抿著薄唇,配合著長臉、細長眼,確實有幾分傻氣。
    至於鼻子,範春蓮就不知道該如何描述,最終在小卡片裏勉為其難地挑選了個標準鼻型。
    看著範春蓮糾結的表情,李天佑主動提醒道:
    “是不是覺得劉友仁的鼻子要比這個細些?”
    範春蓮眼睛驀地睜大,連聲附和:“對對對,我就是勒個想法噻!”
    接下來,李天佑按照古西北人和原住民的長相特點,逐一與範春蓮進行確認。
    最終,第一版劉友仁的模擬畫像便繪製完成了。
    【畫像評分:62分。】
    範春蓮看到畫像後,情緒也十分激動:“是友仁,友仁鬥是長勒個樣子嘛!”
    李天佑也沒有想到,居然一次就達到60分以上。
    王何筆記記得飛起,眉頭卻是緊緊皺著,他以為剛摸到了模擬畫像的邊邊,結果還隔著條黃河。
    全程參與的他愣是沒看明白,李天佑是如何得出細鼻子,尖下巴的結論。
    倒是一旁的秦公安兩眼發光,明後天後勤部的談資有了。
    當李天佑把劉友仁的模擬畫像拿到會議室時,周子勇盯著畫像反複打量了許久,依舊納悶。
    就這麽一張平平無奇的畫像,為何能讓整個刑偵科的人都守在這裏等著。
    可惜的是,沒有人想著幫周子勇解答疑惑。
    畫像剛印製好,三隊人就拿著畫像各自出發了。
    李天佑跟得是肖興國這一組。
    至於為什麽不跟另外兩組,他有自己的一番考量。
    首先是南鑼郵局,郵局每日的客流量不小。
    工作人員光忙業務都忙不過來,又哪有閑心去留意客戶的長相,而且見得人多,時間短,記憶也會被混淆。
    所以,南鑼郵局適合拿著成品畫像過去詢問。
    然後便是街道辦。
    街道辦不比郵局,工作人員對於異地人員的信息都會做詳細的記錄,所以模擬畫像也派不上用處。
    喜歡四合院:妙筆神探李天佑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妙筆神探李天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