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父子
字數:3877 加入書籤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劉海中一貫堅信的至理名言。
可他同時也秉持著“長子繼承家業”的傳統觀念,手裏的棍棒從來不會落到長子劉光齊的身上。
劉光天深知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劉光齊,難以與他們共情,但再不想法子自救,他們怕是早晚得被打出內傷。
他怨氣滿滿:“易中海兩師徒把爸當槍使,攛掇著開全院大會給賈家捐糧食,結果被李天佑捅到了街道辦那兒去,把院裏三個管事大爺全給收拾咯!”
劉光齊皺著眉頭:“沒了管事大爺這名頭,咱爸心裏指定不得勁兒,你跟光福少往他跟前湊。”
他老早就勸過劉海中,這管事大爺當不得,可官癮上頭的劉海中哪能聽得進去,硬是要陪著易中海一條道走到黑。
這下好了,不僅劉海中自個兒被訓了一頓,就連他這個兒子也跟著受了牽連,思想匯報都不知道寫了多少篇。
見劉光齊態度敷衍,劉光天是既生氣又不安,開始口不擇言:
“我和光福哪回不是貓在屋裏頭,可最後還不都被薅出來一頓揍!大哥,不怕跟你說,我們甚至都想過要去報公安,反正都是死路一條,還不如...”
劉光齊聞言也變了臉色,趕忙安撫道:“都是一家人,哪裏得鬧到叫公安的地步,我等會兒就跟爸好好嘮嘮這事兒。”
劉光天有些後悔,不知道該不該相信劉光齊。
一旦對方把他今天說的話,轉述給劉海中,那他勢必會迎來一頓毒打。
“光天,都是親兄弟,我也不瞞你。”
劉光齊趁熱打鐵,打出了感情牌:“我這次回來,是要跟爸談下彩禮的事兒。”
要不是為了這事兒,他還不想回來這四合院,盡是一堆煩心事。
劉光天瞪大眼睛:“大哥,你要娶媳婦兒啦?”
若說劉光齊結婚,誰人最高興,那肯定得數劉海中了。
因為劉光齊對象的父親,可是劉海中心心念念的“大官”。
劉光齊笑著點頭:“對,爸聽到這消息,高興還來不及,咋還會打你和光福呢!”
不遠處,李天佑嚼掉最後一口冰棍,並將冰棍杆熟悉地扔進一旁的垃圾堆。
這一動靜,終於引起了兄弟倆的警覺,轉頭望向李天佑這邊。
李天佑主動打招呼:“光齊哥,好久沒見啦。”
他倒是還想再聽下去,隻是趙彩珠手裏的冰棍快撐不住了,再不找李紅琴接手,這小人兒就得因吃太多冷的而鬧肚子。
劉光天見到李天佑,眼神有些躲閃,畢竟他剛才提到對方時,語氣可不怎麽好。
倒是劉光齊神色自然,大方地回應:“是天佑啊,過些日子我辦喜事兒,你可得務必來捧個場!”
都說聽話聽音,鑼鼓聽聲,劉光齊這一番直截了當地邀請,顯然是在暗諷李天佑偷聽的行徑。
不然,從下聘到成婚,少說也得一兩個月的時間,哪會有人提前這麽久發出邀請。
李天佑笑容不變:“嘿,你這新郎官開口,我指定得去沾沾喜氣,到時是要在院裏擺桌兒不?”
這話,也是另有弦外之音。
人際社會中,喜宴自然是拓展人脈,聯絡感情的好地方。
但對於劉光齊這種未來嶽家勢大的小年輕來說,喜宴選址裏頭的門道可就多了。
劉光齊強撐著笑:“哪兒擺不都一樣,天佑你到時記得過來便是。”
有些事想歸想,可一旦被人說破,就會特別難堪。
劉光齊現在就是這情況,他既想攀上嶽家的勢,又不想被人說閑話,更多地還想劉海中出錢,為他辦一場體麵的喜宴。
李天佑頷首沒再言語,顛了顛手裏的趙彩珠,穿過劉家兄弟讓出來的過道,不緊不慢地走回四合院。
轉身看著李天佑的背影,劉光齊斂起了臉上的笑意,他莫名感覺自己的心思被對方給看穿了。
“大哥,你該不會真打算不在院子裏擺這喜酒了吧?”
劉光天是年輕了些,但他並不傻。
以劉海中的性子,要是被劉光齊如此落麵子,最後肯定是找他和劉光福出氣。
再度轉身,劉光齊麵上全無異色,鎮定自若:“別信李天佑的挑撥,你嫂子的家世你又不是不知道,說不定到時是去豐澤園擺席呢!”
李天佑顛著趙彩珠回家時,李家母女已經說完了私房話,正在堂屋裏聊些八卦。
瞧見舅甥兩人回來,李紅琴立即起身走過來,從李天佑手裏接過了趙彩珠。
“咋去了這麽久,難不成老黃也收攤了?”李母疑惑地問道。
李天佑解釋:“碰上了劉光天在向劉光齊控訴,被他爸打的事。”
一聽這話,趙德身子不由得顫了顫,似乎是聯想到了自己。
“劉光齊?”
李母好奇地往屋外張望,並沒見到人:“今兒個是啥日子,咋都趕著回院裏來了。”
這時,李紅琴已經搶過了冰棍,並將趙彩珠轉交給了李母:“媽,你先幫我看下彩珠。”
趙彩珠不舍地盯著冰棍,小手不斷撲騰,試圖從母親手裏再把冰棍給奪回來。
李母瞧了眼冰棍,也知道不能再給趙彩珠接著吃,把人給牢牢抱在了懷裏:
“劉海中打孩子確實狠了些,不過光齊也不見得能勸住人。”
李天佑冷笑了一聲:“劉光天連報公安都說出口了,劉光齊為了自己的仕途,說啥不也得把人先給穩住。”
此時的法律還不完善,關於虐待孩子的行為雖然沒有明確判定,但是子告父的事一出,劉家人絕對名聲盡毀。
在古代,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子告父被認定為大不孝,甚至將其寫入律法之中。
除了危害皇權的重罪,必須強製舉報外,子告父一律處死。
直至到了唐代,才撕開了一絲口子。
子告父指控屬實的話,可免絞刑,但仍需受杖刑和徒刑。
當然,這些律法在建國後被全部推翻。
可思想上,眾人依然對子告父的事難以認同。
這也就是劉光天隻敢口頭叫囂,卻遲遲不敢行動的原因所在。
喜歡四合院:妙筆神探李天佑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妙筆神探李天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