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狼滅許大茂

字數:4146   加入書籤

A+A-


    許大茂目光飄忽不定,逃避與李天佑對視,罕見地結巴:
    “天...天佑,你咋這麽看我?”
    李天佑也將眼神收了回來,瞥向遠處:“大茂哥,你事兒都辦了,再追問緣由頂啥用啊。”
    要他說,許大茂這次是真狠,也是真果斷。
    見勢不妙,不僅把婁半城給出賣了個徹底,還主動坦誠難言之隱,言明夫妻關係早已破碎。
    婁曉娥也是把“傻白甜”給演繹得淋漓盡致,一聽許大茂肯鬆口離婚,哪還顧得上別的事兒。
    沒錯,許大茂和婁曉娥已達成離婚共識,等婁曉娥解除拘留後,就去街道辦辦理手續。
    這一回,婁半城也是默許了。
    他雖說盼著找個工人女婿,可絕容不下忘恩負義之人。
    就因為許大茂的出賣,婁家可折了不少家產,而且這事兒還不算完。
    朱鈞之的生死與否,才是決定婁家存亡的關鍵。
    許大茂知道瞞不過李天佑,無奈歎氣:
    “連婁半城都被你們給逮了,我還能咋整?可不就得先顧著自己,想法子明哲保身嘛!”
    李天佑直接戳穿了許大茂的偽裝:
    “大茂哥,咱都是心裏透亮的人,你要真想躲事兒,今兒還能追過來刨根問底兒?”
    不過是見婁家人遲遲未受到處置,心中懊悔罷了。
    假麵被扯掉的許大茂半分窘迫也沒,立馬掛上個討好的笑,語氣誠懇:
    “天佑,上回弄易中海,我可沒含糊,拚了命給你打頭陣,這回你可得拉哥們兒一把。”
    要是婁半城平安無事,他這個背後捅刀子的女婿,保不齊得被活活整死。
    眼瞅著李天佑不為所動,他一狠心,壓低聲音:
    “婁半城藏大黃魚那地兒,我門兒清,等事兒辦成後,咱倆二八分賬。”
    許大茂的話,把李天佑驚出一身白毛汗。
    敢情他還是低估了許大茂,這人壓根兒不是心生悔意,而是想著把婁半城的罪名徹底坐實,永絕後患。
    今天之所以會找上他打聽情況,也是因為許大茂隻知道婁半城犯了大罪,卻不清楚具體是啥事。
    說許大茂是狠人都是屈才,這主兒簡直就是個狼滅啊!
    李天佑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大茂哥,今兒你說得這話,我就當沒聽到,婁半城有罪沒罪,都不是咱們能瞎摻和的!”
    許大茂皺了皺眉,似乎還想再勸上幾句。
    李天佑轉身快步離開,直到走進喧鬧嘈雜的煤廠,心底的寒意才稍稍褪去。
    煤廠裏,成垛的蜂窩煤整齊地碼在牆角,而裹著油布的機煤球則堆成座小山。
    機煤球山的旁邊支著杆老式磅秤,秤砣在售貨員手裏捏著。
    售貨員稱完重量後,便會由後頭撥弄算盤珠子的老會計收取錢票,在購煤證上蓋公章,開具憑證。
    最後,便是等待送煤工人配送。
    等排到李天佑時,售貨員正忙著搬煤,頭也沒抬地問:“你要幾斤煤呐?”
    “同誌,我要買個蜂窩煤爐子和兩百塊蜂窩煤。”
    售貨員停下動作,抬頭瞥了李天佑一眼:“你要買蜂窩煤爐子?”
    李天佑語氣疑惑:“爐子全賣沒啦?”
    售貨員連忙否認:“嘿,哪兒能是啊,你稍候片刻,容我把這煤碼放齊整了,立馬兒就成!”
    李天佑看著售貨員把煤碼好,又從老會計那取了張票,壓在了煤堆上。
    在這煤堆前方早已碼著好幾垛,一看就知道是有人預定好,卻還來不及送的。
    “這位同誌,你是要個蜂窩煤爐子,再配上兩百塊蜂窩煤,是這意思不?”
    李天佑點了點頭。
    售貨員迅速從煤廠後頭拿出了個蜂窩煤爐子,難得熱情地介紹:
    “咱這爐子就使那四寸的蜂窩煤,爐子三塊一個兒,煤是兩分四一塊兒。”
    聽到這個價格,除了李天佑外,後麵排隊的人幾乎都收回了好奇的目光。
    售貨員見狀也是在心裏默默地歎了一口氣。
    上頭想要推廣蜂窩煤,說是比機煤球更安全。
    可民眾連肚子都還填不飽,哪舍得每年多花上一倍的錢去講究安全。
    這不,他們煤廠的趙經理整天對著蜂窩煤爐子唉聲歎氣,愁得直撓頭。
    想了想,似乎怕這願者上鉤的顧客跑掉,趕忙又補充道:
    “這蜂窩煤可比煤球好點火多了,壓根兒用不著煤末子助燃,真不是我不樂意送您呐!”
    李天佑點頭表示理解:“行嘞,勞駕你幫我送到南鑼鼓巷95號大院。”
    “哎,沒問題。”售貨員聲音拔高:“趙大爺,蜂窩煤爐子一個兒,蜂窩煤兩百塊兒,開票!”
    說完,他就跑去牆角搬蜂窩煤了。
    李天佑走到老會計麵前,還沒開口,就聽到對方說了聲:“購煤證。”
    他笑了笑,掏出錢票和購煤證:“趙大爺,這是購煤證和七塊八。”
    老會計的手忽地一頓,“哼”了一聲後,又“劈裏啪啦”地撥弄起算盤。
    半晌,他才慢悠悠地吐出話:“七塊八和兩百斤煤票。”
    蜂窩煤一塊是一斤的量。
    李天佑憋著笑,從老會計手中拿回蓋好章的購煤本和煤票收據。
    登記完還沒走出煤廠,他就看到七八輛送煤車過來了。
    60年代初,送煤車都是人力三輪車,後頭還跟著一拉溜的小孩子,清一色雙手黢黑。
    因為四九城裏有著高低不平的坡,所以送煤車都是七八輛或十幾輛一起出動,前後“咬在一起”,排成一字型前進。
    上坡相互推一把,下坡可以拽一下,免得發生車禍。
    至於,跟在送煤車後頭的小孩子,則是為了撿掉落的煤沫子,這都是送煤路上的正常損耗。
    預定好了煤,李天佑並沒有急著回四合院,而是走向了南鑼鼓巷的人民理發室。
    他今天還有個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剃頭。
    60年代理發的主要客群,並不是女人,而是男人。
    因為女人不管是留短發還是梳辮子,自己在家裏就能輕鬆搞定。
    可男人剃頭就不一樣,要是在家自己動手,稍不注意就容易把頭皮刮得傷痕累累。
    喜歡四合院:妙筆神探李天佑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妙筆神探李天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