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皇上的意圖
字數:3497 加入書籤
“哈哈,其實也沒什麽重要的事,不過閑來無事,想請三爺吃頓便飯。”
買田的事情搞定之後,吳老三就搬出了九泉府後衙,之後夏大人一個月有大半個月的時間都住在九泉府後衙。
在消息還沒傳回到慶安州時,吳老三帶著人春耕,夏知州最擔心的就是對方顆粒無收。
畢竟拿了別人那麽多的銀兩,要是最後賠的血本無歸,他這心裏始終覺得有點過意不去,每天都在祈禱老天爺,讓今年慶安州多下幾場雨,好歹也能讓對方有點收成,不至於什麽都落不下。
可哪知最後卻收到了家中管家送來的信件,夏知州倒是沒懷疑過此事的真假,不是正兒八經確認的事,管家也不會給他來信。
就在前幾天,朝廷已經派了人過來跟他接洽,人工河最先經過的地方就是九泉府,再想到一開始吳老三選的就是九泉府,這下夏知州更是確定,吳老三是早早就得到了消息。
他很懷疑吳老三是誰的人,他應該不是幕後的大東家,大東家應該另有其人才對。
據說朝堂上上折子的人是特農司甄大人,說是他勘測這條線路的可行性已經有三年之久,那也就是說,這位吳三爺應該是甄大人,或者是跟他相關之人的親信。
對方知道了確鑿消息之後,才派了吳老三來慶安州大量買田。
對方身後有這樣的資源,夏知州自是不會錯過,畢竟吳老三朝廷有人,想要做點什麽自然是比他要好得多。
他就怕那條人工河朝廷隻幫忙鑿到九泉府,之後就不往慶安州內裏鑿了,讓他們自個想辦法。
畢竟現在勘測路線的人隻到九泉府附近,就沒人再往裏跟進。
不得不說,夏知州這樣的顧慮很有道理,先前皇上確實是打算鎮,把慶安州內裏各個縣鎮都給打通。
隻是這想法剛一冒頭,就收到了夏知州上的折子,說今年賣田得了一百多萬兩,他打算自個兒留著修整慶安州各個地方的官道。
戶部尚書天天來他跟前哭窮,現在知道了慶安州得了一百多萬兩銀子,皇上就想著先把人工河鑿到慶安州邊界,內裏讓他們自己想辦法,所以派來勘測路線的人隻勘測到了慶安州邊界。
夏知州在信上並沒有多說田大多數就是被幾個人買的事,隻是說了賣田得的銀錢數。
皇上便覺得,是因為有百姓得到了慶安州馬上就能通水的消息,才趕回慶安州買的田。
他唯一不滿的就是田賣的太過便宜,怎麽才賣了二兩銀子一畝,完全沒有往另一方麵去想。
這倒是給吳維省了不少的事,畢竟被皇上盯上可不是什麽好事情。
所以夏知州今兒過來,就是想請吳老三吃頓飯,順便探探他的口風,楊知府隻是過來作陪而已。
這兩位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吳老三自是不會拒絕,畢竟人家可是慶安州的父母官,跟他們打好關係,能少了他不少的麻煩。
“我就過來看看,既然夏大人有請,草民自是要奉陪到底。”
三人一路說笑著走向停在路邊的馬車,等上了馬車,吳老三便換了身衣裳,到了酒樓門口時,他又是錦衣華服的吳三爺。
包間是楊知府早早就讓人來訂好的,隻是他們一起去吳老三住的院子請人時卻撲了個空,這才找到田頭耽擱了點時間。
不過包間掌櫃的自然是給他們留著的,見到三位過來,掌櫃的立馬就迎了上去。
“夏大人,楊大人,吳三爺,你們的包間在二樓竹字間,小的這就帶你們上去。”
掌櫃的親自在前麵替三人引路,一路把人帶到了竹字包間,又讓小二上了茶水點心,這才親自去後廚盯著去了。
要是換做以前,夏知州跟楊知府二人來都沒有這麽大的麵子,能讓掌櫃的親自相迎。
畢竟在慶安州這地界內做生意也就這樣,半死不活的隻能夠糊個口,誰都沒有多大的精氣神。
但現在不一樣,眼看慶安州馬上就要盤活,不隻是百姓們有了盼頭,就連他們這些做生意的生意人也有了盼頭。
慶安州一盤活,之後往來的客商必定多,那他們酒樓的生意肯定會蒸蒸日上。
再一個就是他們本地人的腰包鼓了,誰不想帶著家人或朋友來酒樓裏聚聚,掌櫃的能夠想象得到,以後他這酒樓肯定是財源滾滾。客人爆滿。
酒樓的動作十分迅速,三人坐下沒多會兒,菜就被一道道傳了上來,一張桌上被擺的滿滿當當。
反正像這樣的宴請自有衙門報銷,楊知府自然是不會省著,在衙門裏他吃的也就一般,每天的菜色也就兩葷一素,在普通人看來已經是極好,他吃著也就那樣。
好不容易上回酒樓,他不得好好多點幾個菜。
先前底下百姓們日子不好過,而他這當地的父母官也好不到哪裏去,想撈點油水都無處可撈。
撈得太少,他還真犯不著費那個功夫,撈得太多對方也不慣著你,立馬關鋪子走人。
事情發生了幾次之後,楊知府都不敢再有大的動作,等到人全部走光了,他當個光杆父母官又有啥意思?
三人酒過三巡,夏知州就開始扯到鑿人工河上去。
“三爺可知上麵到底是幾個意思,前天過來勘測的方士隻勘測到了九泉府附近,後來就再沒人往裏勘測。”
吳老三喝了口酒,他料想夏知州要問的也是此事,不過幸好昨兒個兒子給他來了信,跟他說了皇上的意圖。
皇上是個小氣的,這點吳維自然知道,他一直注意著慶安州那邊的動靜,知道前幾天慶安州的折子到了。
他料想到夏知州肯定會在奏折上提賣田銀子的事,皇上的想法也就不難猜,肯定想讓他們自個解決。
想了番說辭,吳老三也不拐彎。
“夏大人不久前可是向朝廷上了折子,說了此次賣田所得銀兩打算留作慶安州各地修繕的花費?”
“三爺是從何處知道的此事?”
“猜的,我在京城待過一段時間,對於上麵那位脾氣有點了解,他是不會讓你手上放著這麽一大筆銀子,剛好朝廷現在也缺銀子,慶安州內部的人工河,皇上肯定會讓夏大人您自個兒負責。”